竹楼的木窗被晨风吹得轻晃,墨兰站在廊下已经有半个时辰了。
石阶上的露水浸透了她的鞋尖,冰凉顺着脚底往上爬,可她心里的焦灼比这晨寒更甚。
目光越过院角的芭蕉叶,落在后山那片蒸腾的水雾上,那里的蓝色韵力波动越来越微弱,像快要被水流磨断的丝线。
“绒嬷嬷,去把灶上温着的姜汤再热一遍。”
她回头时,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发颤。
绒嬷嬷应着声转身,袖口擦了擦眼角——这几日宗主夜里总去墨韵房里坐一会儿,摸着他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袍发呆,天亮时眼底的红丝比屋檐的蛛网还密。
墨兰又望向那片水雾。
她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看似坚硬如青石,内里却藏着比谁都重的心思。
白糖走的那天,他抱着那团白绒回来时,手都在抖,可对着家人,硬是没掉一滴泪。
她知道,那些没流出来的泪,都变成了瀑布下的钝痛,一下下砸在他自己心上。
“不能再等了。”
她咬了咬唇,转身快步穿过回廊。
墨紫的房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叹息,像是在跟谁赌气。
推开门时,正看见小女儿把脸埋在枕头上,手里攥着的荷包露出半截,针脚歪歪扭扭地爬过布面,像条迷路的小蛇。
“阿紫。”
墨紫猛地抬头,睫毛上还挂着泪珠,看见母亲进来,慌忙用袖子去擦,却把眼泪蹭得满脸都是:
“娘,我没哭……就是荷包总绣不好,哥哥以前说我绣的鱼干像石头……”
墨兰走过去,坐在床边轻轻拍她的背。
女儿的肩膀还在发颤,前几日为了护着墨紫动用韵力时伤了内息,此刻说话都带着气音。
“你哥哥在瀑布下,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墨兰的声音低下来,指尖抚过女儿手腕上那只磕坏的玉镯,
“他心里的坎,旁人替他跨不过去,可总得有人拉他一把。你去,跟他说说话,就说……娘炖了他爱吃的莲子羹,再不吃就要凉透了。”
墨紫的眼泪掉得更凶了,却用力点了点头。
她知道哥哥不是故意躲着她们,他是怕自己的难过染给别人。
就像小时候她摔破了膝盖,哥哥明明比她还急,却只会板着脸说
“哭什么,这点小伤算什么”。
她爬起来,把荷包塞进怀里,针尾的线头勾住了衣襟,她低头咬断时,牙齿都在发颤。
“娘,我这就去。”
她系好衣带,转身时差点被门槛绊倒,扶住门框站稳了,回头看了眼母亲,眼里的泪还在打转,却透着股非要做成事的倔劲,
“我一定把哥哥带回来。”
墨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外,扶着门框的手轻轻发抖。
廊下的麻雀不知何时落了一地,叽叽喳喳的,倒显得竹楼里格外静。
墨紫沿着山道往上走,晨露打湿了她的裙摆,沾了不少草籽。
走到那棵老松树下时,她停了停——往常这个时候,她和小青总会在这里站着,听瀑布的轰鸣猜哥哥是不是又松了韵力。
可今天,瀑布的声音好像变了,不再是之前那种沉闷的撞击,反而透着点奇异的空蒙。
她正想往前走,脚下的石子突然轻轻跳动起来。
不是风刮的,是地面在颤。
一股深蓝色的韵力毫无预兆地从瀑布方向拔地而起,像突然被唤醒的深海,瞬间漫过头顶的云层。
那力量极盛,却不暴烈,反而带着种包容的温润,拂过脸颊时,像哥哥小时候替她挡雨的手掌。
墨紫惊得后退一步,攥着荷包的手更紧了——这是哥哥的韵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都要稳。
紧接着,那股冲天的能量开始缓缓回落,像潮水退去,一寸寸敛回源头。水雾渐渐散开,露出青石上的身影。
墨韵慢慢站起身,水流从他衣袍上滑落,在地面汇成细小的溪流。
他抬手抹了把脸,发梢的水珠滴落在锁骨处,晕开一小片深色。
之前紧绷的肩背放松了些,周身的韵力不再是冰冷的屏障,而是像呼吸般自然流转,淡蓝色的光映着晨光,竟有了点暖意。
他沿着山道往下走,脚步不快,却每一步都踩得很实。
经过埋着白糖的那片草地时,他停了停,望了眼那个插着竹片的土堆,竹片上的鱼干烙印被露水打湿了,倒像是活了过来。
风卷着草叶掠过脚踝,这一次,他没有低头寻找什么,只是轻轻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转过山道的弯,他看见了站在老松树下的墨紫。
小女儿穿着青绿色的裙衫,像株被晨露打湿的青草,看见他时,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却死死咬着唇没哭出声。
墨韵加快了脚步,走到她面前时,身上的水汽还未散尽,带着瀑布的清冽。
他低头看着妹妹攥得发白的手指,还有怀里露出的荷包边角,伸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
“阿紫。”
他的声音比往常低了些,却很稳,带着种沉淀后的平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哥哥回来了。”
墨紫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他的手背上,温热的。
“让你担心了。”
他补充道,指尖替她擦去脸颊的泪,触到她下巴上没擦干净的泪痕,像只受惊的小猫留下的爪印。
远处的竹楼里,墨兰听见了动静,快步走到院门口。
看见山道上那两道身影——哥哥微微俯身,替妹妹理着被风吹乱的发带,妹妹仰着头,眼泪掉得像断线的珠子,却在笑——她扶着门框的手慢慢松开,喉间涌上一股热意。
檐角的铜铃被风撞得叮当响,这一次,倒像是谁在轻轻叹气,又像是松了口气。
……
一小时前
瀑布撞击青石的轰鸣里,墨韵盘膝而坐的身影突然动了。
不是被水流砸得摇晃,是他自己睁开了眼。
瞳孔里映着水帘翻涌的白,那些反复撕扯他的画面——白糖最后释然的笑、混沌炸开时的黑、竹楼里母亲鬓角的白、墨紫腕间磕坏的玉镯——突然像被无形的线串了起来,在脑海深处猛地绷直。
“嗡——”
眉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撞开了,不是痛,是骤然清明的豁亮。
他一直以为自己困在“失去”里,困在亲手终结同伴的愧疚里,可此刻才惊觉,那愧疚底下藏着更深的疑团:
为什么偏偏是白糖?为什么他的韵力里总藏着说不清的混沌气?为什么每次战斗到最后,他身上总会泛起那种连净化都无法彻底消除的微光?
就像此刻,水帘的水珠在他眼前炸开,每一滴里都晃着白糖的影子——抢鱼干时的狡黠,护着同伴时的倔强,还有最后那句没说完的“其实我……”
“原来如此。”
墨韵低声自语,指尖的韵力突然失控般暴涨。
淡蓝色的光不再是防御的屏障,反而像活过来的藤蔓,顺着水流往上攀,在崖顶聚成一团刺眼的光。
他一直用疼痛压制的,从来不是悲伤,是不敢深究的真相——白糖的存在,从一开始就带着猫土的悖论。
他是驱散混沌的光,却又藏着混沌的根;是同伴,却又像个随时会碎裂的幻梦。
“轰隆!”
积蓄到极致的韵力猛地炸开,水帘被硬生生劈成两半。
不是粗暴的撕裂,是带着某种和解的分开,水流顺着光的边缘往下淌,在他身后织成两道晶莹的帘幕。
墨韵站起身,衣袍上的水珠还在往下滴,可周身的气息变了——之前的沉郁像被这场爆发涤荡干净,只剩下一种近乎冷冽的清醒。
他迈步走出被劈开的水帘,赤脚踩在湿漉漉的青石上,每一步都带着韵力的余波,震得地面的水洼轻轻发颤。
山道上的晨雾被他身上的光推开,露出通往东边山坡的小径,那片埋着白糖的草地,此刻正被朝阳镀上一层金边。
土堆上的竹片还插在那里,鱼干的烙印被晒得发亮,两只白蝴蝶早就飞走了,只剩几片沾着露水的草叶,贴在新翻的泥土上。
墨韵在土堆前站定,没有蹲下身,只是静静地望着那截竹片,像在跟空气里某个看不见的身影对话。
“白糖,”
他开口,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哽咽,只有一种近乎平淡的陈述,
“我好像……有点懂了。”
风卷着草叶擦过他的脚踝,像谁在用尾巴轻轻扫他,这一次,墨韵没有低头。
“你总说要做最厉害的京剧猫,可你身上的气,从来就不属于这里。”
他抬手按了按眉心,那里还残留着爆发后的刺痛,
“他们说你是希望,其实你更像个提醒——猫土的平衡,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就像他自己,明明是守护的一方,却亲手埋葬了同伴;
明明该憎恨混沌,却在白糖最后的眼神里,看到了混沌与韵力共存的可能。
“他们说你是异类,是不该存在的猫。”
墨韵的目光落在竹片上,指尖泛起淡蓝色的光,轻轻抚过那个歪歪扭扭的鱼干,
“或许他们是对的。可猫土不该存在的,又何止你一个?”
他想起母亲藏在药箱里的旧伤药,那是十年前对抗混沌时留下的,药瓶上刻着的符号,与白糖偶尔失控时溢出的气息惊人地相似;
想起绒嬷嬷夜里祈祷时念的口诀,夹杂着几句不属于京剧猫教义的古老语言;
甚至想起自己的韵力,每次净化混沌时,总会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像在触碰某种被遗忘的根源。
“你不是反派,我也不是绝对的正派。”
墨韵笑了笑,那笑意里带着点自嘲,又有点释然,
“我们都只是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地找答案而已。”
朝阳越升越高,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覆在那片新土上,像在给那个小小的土堆遮阴。
他能想象出白糖此刻的样子,大概会叼着鱼干跳起来,爪子拍着他的肩膀喊“墨韵你终于开窍啦”,然后吧唧着嘴把鱼干塞给他一半。
“以前总觉得,守护就是把所有危险挡在外面。”
墨韵的声音轻了些,带着点怀念,
“现在才明白,有时候放手,承认那些‘不该存在’的存在,才是最难的守护。”
他转身时,衣袍带起一阵风,吹得竹片轻轻摇晃。
土堆上的草叶被风卷走,露出底下几粒新冒的草芽,嫩得像白糖刚出生时的绒毛。
“我得回去了。”墨韵最后望了眼那截竹片,
“竹楼里还有人等着,她们比我更需要一个往前走的理由。”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对了,班主婆婆还在咚锵镇等着我们回去汇报。那次你偷偷把镇口的鱼干摊掀了,害我替你挨了顿骂——这次回去,我会跟她说是我没看好你,也会跟她说……”
他的声音顿了顿,风里传来远处瀑布重新合拢的轰鸣,像谁在轻轻应了一声。
“……也会跟她说,你找到自己的答案了。”
墨韵转身往山道走去,淡蓝色的韵力在他身后缓缓散开,像给那片草地罩上了一层薄薄的光。
阳光穿过他的发梢,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走出去很远之后,他仿佛还能听见身后有谁吧唧嘴的声音,清脆得像草叶上的露珠摔碎在泥土里。
东边山坡的风还在吹,竹片上的鱼干烙印被晒得发烫,像是在替某个没能说出口的名字,悄悄应着这声迟来的理解。
喜欢京剧猫之我成为了阿紫的哥哥
石阶上的露水浸透了她的鞋尖,冰凉顺着脚底往上爬,可她心里的焦灼比这晨寒更甚。
目光越过院角的芭蕉叶,落在后山那片蒸腾的水雾上,那里的蓝色韵力波动越来越微弱,像快要被水流磨断的丝线。
“绒嬷嬷,去把灶上温着的姜汤再热一遍。”
她回头时,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发颤。
绒嬷嬷应着声转身,袖口擦了擦眼角——这几日宗主夜里总去墨韵房里坐一会儿,摸着他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袍发呆,天亮时眼底的红丝比屋檐的蛛网还密。
墨兰又望向那片水雾。
她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看似坚硬如青石,内里却藏着比谁都重的心思。
白糖走的那天,他抱着那团白绒回来时,手都在抖,可对着家人,硬是没掉一滴泪。
她知道,那些没流出来的泪,都变成了瀑布下的钝痛,一下下砸在他自己心上。
“不能再等了。”
她咬了咬唇,转身快步穿过回廊。
墨紫的房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叹息,像是在跟谁赌气。
推开门时,正看见小女儿把脸埋在枕头上,手里攥着的荷包露出半截,针脚歪歪扭扭地爬过布面,像条迷路的小蛇。
“阿紫。”
墨紫猛地抬头,睫毛上还挂着泪珠,看见母亲进来,慌忙用袖子去擦,却把眼泪蹭得满脸都是:
“娘,我没哭……就是荷包总绣不好,哥哥以前说我绣的鱼干像石头……”
墨兰走过去,坐在床边轻轻拍她的背。
女儿的肩膀还在发颤,前几日为了护着墨紫动用韵力时伤了内息,此刻说话都带着气音。
“你哥哥在瀑布下,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墨兰的声音低下来,指尖抚过女儿手腕上那只磕坏的玉镯,
“他心里的坎,旁人替他跨不过去,可总得有人拉他一把。你去,跟他说说话,就说……娘炖了他爱吃的莲子羹,再不吃就要凉透了。”
墨紫的眼泪掉得更凶了,却用力点了点头。
她知道哥哥不是故意躲着她们,他是怕自己的难过染给别人。
就像小时候她摔破了膝盖,哥哥明明比她还急,却只会板着脸说
“哭什么,这点小伤算什么”。
她爬起来,把荷包塞进怀里,针尾的线头勾住了衣襟,她低头咬断时,牙齿都在发颤。
“娘,我这就去。”
她系好衣带,转身时差点被门槛绊倒,扶住门框站稳了,回头看了眼母亲,眼里的泪还在打转,却透着股非要做成事的倔劲,
“我一定把哥哥带回来。”
墨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外,扶着门框的手轻轻发抖。
廊下的麻雀不知何时落了一地,叽叽喳喳的,倒显得竹楼里格外静。
墨紫沿着山道往上走,晨露打湿了她的裙摆,沾了不少草籽。
走到那棵老松树下时,她停了停——往常这个时候,她和小青总会在这里站着,听瀑布的轰鸣猜哥哥是不是又松了韵力。
可今天,瀑布的声音好像变了,不再是之前那种沉闷的撞击,反而透着点奇异的空蒙。
她正想往前走,脚下的石子突然轻轻跳动起来。
不是风刮的,是地面在颤。
一股深蓝色的韵力毫无预兆地从瀑布方向拔地而起,像突然被唤醒的深海,瞬间漫过头顶的云层。
那力量极盛,却不暴烈,反而带着种包容的温润,拂过脸颊时,像哥哥小时候替她挡雨的手掌。
墨紫惊得后退一步,攥着荷包的手更紧了——这是哥哥的韵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都要稳。
紧接着,那股冲天的能量开始缓缓回落,像潮水退去,一寸寸敛回源头。水雾渐渐散开,露出青石上的身影。
墨韵慢慢站起身,水流从他衣袍上滑落,在地面汇成细小的溪流。
他抬手抹了把脸,发梢的水珠滴落在锁骨处,晕开一小片深色。
之前紧绷的肩背放松了些,周身的韵力不再是冰冷的屏障,而是像呼吸般自然流转,淡蓝色的光映着晨光,竟有了点暖意。
他沿着山道往下走,脚步不快,却每一步都踩得很实。
经过埋着白糖的那片草地时,他停了停,望了眼那个插着竹片的土堆,竹片上的鱼干烙印被露水打湿了,倒像是活了过来。
风卷着草叶掠过脚踝,这一次,他没有低头寻找什么,只是轻轻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转过山道的弯,他看见了站在老松树下的墨紫。
小女儿穿着青绿色的裙衫,像株被晨露打湿的青草,看见他时,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却死死咬着唇没哭出声。
墨韵加快了脚步,走到她面前时,身上的水汽还未散尽,带着瀑布的清冽。
他低头看着妹妹攥得发白的手指,还有怀里露出的荷包边角,伸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
“阿紫。”
他的声音比往常低了些,却很稳,带着种沉淀后的平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哥哥回来了。”
墨紫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他的手背上,温热的。
“让你担心了。”
他补充道,指尖替她擦去脸颊的泪,触到她下巴上没擦干净的泪痕,像只受惊的小猫留下的爪印。
远处的竹楼里,墨兰听见了动静,快步走到院门口。
看见山道上那两道身影——哥哥微微俯身,替妹妹理着被风吹乱的发带,妹妹仰着头,眼泪掉得像断线的珠子,却在笑——她扶着门框的手慢慢松开,喉间涌上一股热意。
檐角的铜铃被风撞得叮当响,这一次,倒像是谁在轻轻叹气,又像是松了口气。
……
一小时前
瀑布撞击青石的轰鸣里,墨韵盘膝而坐的身影突然动了。
不是被水流砸得摇晃,是他自己睁开了眼。
瞳孔里映着水帘翻涌的白,那些反复撕扯他的画面——白糖最后释然的笑、混沌炸开时的黑、竹楼里母亲鬓角的白、墨紫腕间磕坏的玉镯——突然像被无形的线串了起来,在脑海深处猛地绷直。
“嗡——”
眉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撞开了,不是痛,是骤然清明的豁亮。
他一直以为自己困在“失去”里,困在亲手终结同伴的愧疚里,可此刻才惊觉,那愧疚底下藏着更深的疑团:
为什么偏偏是白糖?为什么他的韵力里总藏着说不清的混沌气?为什么每次战斗到最后,他身上总会泛起那种连净化都无法彻底消除的微光?
就像此刻,水帘的水珠在他眼前炸开,每一滴里都晃着白糖的影子——抢鱼干时的狡黠,护着同伴时的倔强,还有最后那句没说完的“其实我……”
“原来如此。”
墨韵低声自语,指尖的韵力突然失控般暴涨。
淡蓝色的光不再是防御的屏障,反而像活过来的藤蔓,顺着水流往上攀,在崖顶聚成一团刺眼的光。
他一直用疼痛压制的,从来不是悲伤,是不敢深究的真相——白糖的存在,从一开始就带着猫土的悖论。
他是驱散混沌的光,却又藏着混沌的根;是同伴,却又像个随时会碎裂的幻梦。
“轰隆!”
积蓄到极致的韵力猛地炸开,水帘被硬生生劈成两半。
不是粗暴的撕裂,是带着某种和解的分开,水流顺着光的边缘往下淌,在他身后织成两道晶莹的帘幕。
墨韵站起身,衣袍上的水珠还在往下滴,可周身的气息变了——之前的沉郁像被这场爆发涤荡干净,只剩下一种近乎冷冽的清醒。
他迈步走出被劈开的水帘,赤脚踩在湿漉漉的青石上,每一步都带着韵力的余波,震得地面的水洼轻轻发颤。
山道上的晨雾被他身上的光推开,露出通往东边山坡的小径,那片埋着白糖的草地,此刻正被朝阳镀上一层金边。
土堆上的竹片还插在那里,鱼干的烙印被晒得发亮,两只白蝴蝶早就飞走了,只剩几片沾着露水的草叶,贴在新翻的泥土上。
墨韵在土堆前站定,没有蹲下身,只是静静地望着那截竹片,像在跟空气里某个看不见的身影对话。
“白糖,”
他开口,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哽咽,只有一种近乎平淡的陈述,
“我好像……有点懂了。”
风卷着草叶擦过他的脚踝,像谁在用尾巴轻轻扫他,这一次,墨韵没有低头。
“你总说要做最厉害的京剧猫,可你身上的气,从来就不属于这里。”
他抬手按了按眉心,那里还残留着爆发后的刺痛,
“他们说你是希望,其实你更像个提醒——猫土的平衡,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就像他自己,明明是守护的一方,却亲手埋葬了同伴;
明明该憎恨混沌,却在白糖最后的眼神里,看到了混沌与韵力共存的可能。
“他们说你是异类,是不该存在的猫。”
墨韵的目光落在竹片上,指尖泛起淡蓝色的光,轻轻抚过那个歪歪扭扭的鱼干,
“或许他们是对的。可猫土不该存在的,又何止你一个?”
他想起母亲藏在药箱里的旧伤药,那是十年前对抗混沌时留下的,药瓶上刻着的符号,与白糖偶尔失控时溢出的气息惊人地相似;
想起绒嬷嬷夜里祈祷时念的口诀,夹杂着几句不属于京剧猫教义的古老语言;
甚至想起自己的韵力,每次净化混沌时,总会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像在触碰某种被遗忘的根源。
“你不是反派,我也不是绝对的正派。”
墨韵笑了笑,那笑意里带着点自嘲,又有点释然,
“我们都只是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地找答案而已。”
朝阳越升越高,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覆在那片新土上,像在给那个小小的土堆遮阴。
他能想象出白糖此刻的样子,大概会叼着鱼干跳起来,爪子拍着他的肩膀喊“墨韵你终于开窍啦”,然后吧唧着嘴把鱼干塞给他一半。
“以前总觉得,守护就是把所有危险挡在外面。”
墨韵的声音轻了些,带着点怀念,
“现在才明白,有时候放手,承认那些‘不该存在’的存在,才是最难的守护。”
他转身时,衣袍带起一阵风,吹得竹片轻轻摇晃。
土堆上的草叶被风卷走,露出底下几粒新冒的草芽,嫩得像白糖刚出生时的绒毛。
“我得回去了。”墨韵最后望了眼那截竹片,
“竹楼里还有人等着,她们比我更需要一个往前走的理由。”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对了,班主婆婆还在咚锵镇等着我们回去汇报。那次你偷偷把镇口的鱼干摊掀了,害我替你挨了顿骂——这次回去,我会跟她说是我没看好你,也会跟她说……”
他的声音顿了顿,风里传来远处瀑布重新合拢的轰鸣,像谁在轻轻应了一声。
“……也会跟她说,你找到自己的答案了。”
墨韵转身往山道走去,淡蓝色的韵力在他身后缓缓散开,像给那片草地罩上了一层薄薄的光。
阳光穿过他的发梢,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走出去很远之后,他仿佛还能听见身后有谁吧唧嘴的声音,清脆得像草叶上的露珠摔碎在泥土里。
东边山坡的风还在吹,竹片上的鱼干烙印被晒得发烫,像是在替某个没能说出口的名字,悄悄应着这声迟来的理解。
喜欢京剧猫之我成为了阿紫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