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无上佛法(下)-《帝无幽》

  ……

  秦无幽端坐于菩提莲台之上,昏黄与紫金交织的眼眸深处,闪过一抹精光。

  八转涅盘的磅礴气血,在这直指本心的诘问面前,竟都显得有些苍白。

  他并非畏惧,而是这问题本身,便是一柄斩向“我执”最深处的慧剑!

  时间凝固了数息。

  殿内万佛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终于,秦无幽缓缓抬起了头。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过弥勒佛那包容万有的笑容,扫过释迦佛祖沉静如渊的面容,扫过药师佛慈悲济世的法相,最终……落在了自己虚握的掌心。

  那里,仿佛有轮回剑的微光在流淌,有混沌青莲的神芒在闪烁。

  “执剑者,执的是轮回终焉,斩的是因果业障。”秦无幽开口道:“此剑,可断万古,可葬圣尊,可开幽冥,可定往生。然……”

  他微微一顿,昏黄的眼眸深处,那奔涌的风暴骤然平息,化为一片深不见底的沉寂。

  “此剑锋芒所向,终是外物。斩得尽诸天邪魔,却斩不尽心中……妄念之根。”

  “执念一起,剑锋所指,便非‘道’,而是‘我’。”

  “执于斩魔,魔便是我心中之魔;执于护道,道便是我心中之障。”

  “执着于‘剑’为何物,‘魔’为何形,‘障’为何相,便是落入了名相之网,堕入了分别之渊!”

  他缓缓摊开手掌,掌心空空如也,唯有混沌神芒与昏黄轮回之意在肌肤下流转。

  “剑,是器,是法,亦是执。心中无执,枯枝可为剑,流水可为锋;心中有执,纵握轮回,亦不过是……画地为牢。”

  “真魔也并非外物,乃心中对‘魔’的界定与憎厌;真障也并非外法,乃心中对‘障’的恐惧与逃避。”

  “执着于斩之、破之、灭之,便是将‘魔’与‘障’固化、实化,反而……滋养了它们!”

  “故,放下手中剑易,放下心中执难!轮回剑断口混沌,可湮灭焚世大日,却湮灭不了对‘湮灭’本身的执着。”

  “祖龙鳞创生万物,可重塑八转涅盘之躯,却重塑不了对‘力量’本身的贪恋;天眼通观照十方,可窥见众生佛性,却窥不破对‘观照’本身的沉迷!”

  “世尊问我孰为真魔?孰为真障?答曰:执‘剑’之心,即为真魔;执‘破障’之念,即为真障! 此魔此障,不在轮回外,不在黄泉底,而在……方寸之间!”

  话音落下的刹那,秦无幽周身气息骤然内敛!那奔涌的金红气血,流转的昏黄轮回,璀璨的混沌神芒,尽数归于沉寂!

  他仿佛化作了菩提莲台的一部分,与这方由愿力与佛光构筑的天地彻底融为一体。

  整个大雄宝殿,陷入一种奇异的寂静。

  万佛诵念的梵音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抚平,八部天龙的护法神威悄然收敛,连那覆盖天穹的浩瀚星图都似乎停止了流转。

  唯有释迦佛祖头顶那轮大日金轮,光芒似乎更加温润内敛;药师佛掌心的琉璃净水,涟漪归于绝对的平静;弥勒佛脸上的笑容,则多了一丝深邃的赞许。

  “善哉!”释迦佛祖的声音终于响起,打破了沉寂。

  “见诸法实相,破名相执着。秦施主,汝已触及般若彼岸。故,你的剑,才无往不利;你的道心,才无坚不摧!”

  三佛面露赞赏之色。

  这位人间的执剑者,道心如磐,心智如坚,定然不会滋生心魔。

  秦无幽,确能担得起人间中流砥柱!

  “对于天下间的事。”

  “人们总是执着于对错、善恶、是非。想必你也听说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佛祖的指尖在虚空中轻轻一点,一片光影幻化而出:无垠的草原,风吹草低,一群矫健的野狼正目露凶光,扑向一群惊慌失措的绵羊!

  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在这光影中展现得残酷而真实。

  “当你立于草原,见狼群扑食羊群,而你必须做出选择,那你会帮助羊群,还是狼群?”

  光影定格在狼牙即将触及羊喉的瞬间。血腥与死亡的压迫感,透过光影弥漫开来。

  这的确是一个熟悉的问题。

  不久前,葬龙脊,天穹剑主拄剑而立,气息奄奄,却道“强者应该帮助弱者。但强者吞噬弱者,亦是天地运转的法则……”

  “若没有羊群为食,狼群便会灭绝。当这片看似安宁的草原,突然闯入更凶残、更贪婪的猛兽,失去了狼群的草原,便再无力量能与之抗衡。届时,羊群……乃至整个草原的生灵,都将被那更强大的掠食者,吞噬殆尽!”

  这个问题究竟有着什么深意?

  秦无幽陷入冥思苦想,陡然间,他又想到了拜访书院时的问心试炼。

  第一次,他选择帮助弱小的光明,击溃了强大的黑暗,但世界之外却出现了一只黑暗大手,顷刻之间便将天地毁灭。

  第二次,他反其道而行之,最后,黑暗在大手面前苦苦支撑,却并没有溃败,世界最终的结果未知。

  草原光影、天穹遗言、书院幻境……三重景象在秦无幽心神中疯狂碰撞!

  良久,秦无幽才平复心神。

  “如果我选择帮助羊群,那么对于整个草原来说,我的做法是违背弱肉强食的规则的,也将导致草原被外来者侵略。”

  “如果我帮助狼群,虽然羊群会走向灭亡,但却保住了整个草原。”

  “从利益的角度看,舍小保大,帮助狼群是最好的选择。”秦无幽说道。

  “的确如此。”沉默良久,佛祖的面容 之上添上了几分悲悯之色。

  “可这并不代表我的选择。”这时,秦无幽又补充道。

  “哦?”佛祖好奇地看向秦无幽,似乎极其期待他的下文。

  “当一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时,那么因此而做出的选择能够被称之为选择吗?选择之后的结果又能被称之为结果吗?”秦无幽问道。

  “你认为我问出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着问题?”佛祖沉思半刻,再次问道。

  众佛齐齐看向秦无幽,些许菩萨的脸上已经有了不满之色。

  既然是佛祖提出的问题,又怎么可能会有什么问题呢?

  在佛门,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佛祖。

  “羊群不能代表人间,狼群恐怕也不能代表冥夜。”秦无幽与佛祖对视,正色道:“就比如,您不能通过桃花的枯萎而看到杏花的枯萎。”

  “这个比喻很有意思。”闻言,佛祖微微一愣,面容之上赞许之色更浓。

  仅凭三言两语,就能推导出这个问题与世界存在联系,此子智谋,的确冠绝无双。

  “若世界终有天倾之时,秦小友,你当如何?”佛祖陷入沉默之后,弥勒佛再一次追问。

  “三年前,南华州亦有天倾。晚辈敢问众佛菩萨,敢问佛祖世尊,可知大周圣上周云洛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秦无幽反问道。

  “愿闻其详。”佛祖道。

  “圣上说,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就该承担多大的责任。他是站在这片山巅的人,他应该要为万民撑起这片天的,他就是要为人间撑起这片天的。”

  秦无幽直起身子,躬身一拜,抬头时,神色已经变得无比坚定,目光也变得无比澄澈。

  “晚辈的答案,与圣上一样。”

  “善!”三佛座神色肃然,齐齐向秦无幽点头致意。

  只不过,除去三佛座之外,另外的众佛、菩萨皆面露不解之色。

  狼羊之争的这个问题,何以与冥夜、人间扯上关系?秦无幽在转移话题,还是说他真的知道些什么?

  “原来如此……”金蝉佛子沉思良久,方才露出一抹明悟之色。

  “敢问我佛,冥夜究竟因何产生?”佛子身后,妙音菩萨似乎也抓住了一缕头绪,但这头绪却十分杂乱。

  自万年前冥夜侵袭人间,无数大能从未停止过对于冥夜源头的推演。

  却没有任何人给出过确切的答案。

  包括那位推演之术,被誉为天下第一的太乙星尊。

  也包括修为无敌世间的人皇和三祖。

  如今,从佛祖和秦无幽的对话来看,三祖并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没有将答案公之于众。

  “这个世界很残酷,所以世界的真相也很残酷。”一直以笑示人的弥勒佛,此刻居然收敛了笑容,陡然间变得无比凝重。

  “正因为真相足够残酷,也足够的无可奈何,所以唯有踏足圣尊者才有资格知道一切。这是人皇和三祖共同定下的规矩。”一旁,药师佛解释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阿弥陀佛。弟子想,世人不应该被蒙在鼓里。”金蝉佛子将胸膛挺直三分。

  “等你们从神古之路出来后,我们会将一切的真相公之于众。到时候,做出怎样的选择,皆由你们自己决定。”佛祖道。

  神古之路后,年轻一辈的顶级天骄基本上都会踏入圣尊境界,人间的力量将攀升至巅峰。

  届时,无论是何种选择,何种结果,对于人间而言,兜底的能力都会更大一分。

  “这便是那件‘大事’吗?”金蝉佛子皱眉轻喃。

  “接下来,我还要宣布一件事。”恰在此时,佛祖再一次开口。

  ……

  (每章三千字,三合二)

  喜欢帝无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