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舟悠悠,穿过了“鬼哭湾”最幽深的水域。两岸山势渐缓,墨绿色的湖水重新变得清澈,阳光也再次慷慨地洒落下来。
前方水道豁然开朗,水面宽阔如镜,倒映着湛蓝的天穹和如絮的白云。
就在这片开阔水域的中央,一道身影静静伫立。
那人立于水面之上,足尖轻点,涟漪不生。一袭天青色长衫,洗得微微发白,却纤尘不染。
小舟缓缓飘近,船头的秦无幽与水面上的那一袭青衫,目光于空中交汇。
秦无幽看向莫太平,道:“顺路?”
莫太平的视线扫过秦无幽,闪过诧异的神色,随后掠过船尾正舔着手指上油渍的金蝉,最后落回秦无幽脸上。
“顺路。”莫太平轻轻点头。
秦无幽又问:“一起?”
莫太平沉默了一瞬。
“可。”
莫太平身形微动,已如一片轻羽般飘落小舟之上,站在船头秦无幽身侧,与金蝉隔船相望。
金蝉咧嘴一笑,对着莫太平扬了扬手中光秃秃的鱼骨,说道:“莫大剑子,来晚了,鱼没了。下回赶早。”
莫太平目光在他油光锃亮的嘴角停顿了一瞬,唇角似乎极其细微地牵动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古井无波,只淡淡“嗯”了一声。
云梦泽的水汽在身后渐渐淡去,前方地势渐隆,青翠山峦如屏风般合拢,将一汪碧水拥在怀中。
山坳深处,一座小镇依水而建,悄然嵌在群峰之间。
镇口无门,唯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长街蜿蜒向内。
长街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挑檐老屋。
刚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街面,几道挺拔如剑的身影便从街边一处挂着“天工坊”匾额的铁匠铺旁闪出。
他们身着天穹剑阁标志性的天青色劲装,背负长剑,气息沉凝。
见到莫太平,几人眼中闪过一丝恭敬,齐齐躬身行礼:“莫师兄!”
几位天穹剑阁弟子的声音不高,却瞬间穿透了街市的嘈杂。
旁边挑着新鲜河鱼叫卖的渔夫、蹲在檐下抽旱烟的老汉、正在给糖画浇上琥珀色糖浆的小贩……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动作,目光敬畏地扫过这几位剑阁仙长,最终落在被他们称为“师兄”的那位天青长衫的年轻人身上。
莫太平神色如常,只是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目光掠过几位师弟,便投向长街深处,并未言语。
金蝉佛子打量此方小镇片刻,向着莫太平道:“啧啧,堂堂天穹剑阁剑子,不在山门静修,也不去名山大川寻访剑道,却跑到这偏远小镇……”
“莫大剑子,这方水土,怕是不简单吧?”
莫太平深深地看向金蝉。
就在这时,秦无幽不知何时已踱步到街边一处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支着一个简陋的雨棚,棚下只摆着三四张磨得发亮的柏木方桌,几条长凳。
棚檐下挂着一面小小的布幡,上面就写着两个朴拙的字:“面馆”。
棚内,一位头发花白、系着蓝布围裙的老者正佝偻着腰,专注地揉着一团雪白的面团。
“你搭了我们的船,”秦无幽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莫太平,道:“船资未付。按规矩,该请我们吃碗面。”
“是你主动邀请的。”莫太平皱着眉头,似乎有些不满。
“但你确实上了船。”秦无幽道。
莫太平的视线终于从长街深处收回,落在秦无幽脸上。
他沉默了几息,神色也变得凝重。
“你果然……也是为祖龙鳞而来。”
祖龙鳞?
秦无幽心中疑惑,但神色不变,
他抬手指了指面馆那几张空着的条凳,询问道:“先吃面?”
三人围坐在靠外的一张方桌旁。
不多时,三碗阳春面端了上来。
朴素的白瓷大碗,汤色清亮,隐约可见熬煮许久的骨髓精华融于其中。
面条细长柔韧,根根分明,卧在汤底。面上只简单点缀着一小撮翠绿的葱花,几点金黄的油星浮在汤面,此外再无他物。
金蝉拿起竹筷,挑起几根面条,吹了吹热气,吸溜入口。
“面条爽滑筋道,汤底鲜美醇厚,那看似简单的油花与葱花,竟将麦香与骨汤的鲜甜衬托得恰到好处。”
金蝉满足地叹了口气,眼神却飘向了远方,感慨道:“秦兄,这阳春面啊,贫僧吃过不知多少碗。”
“可最惦记的,最是回味无穷的,还是在南华州镇妖关外,那家破旧茶寮里吃的那一次。”
秦无幽慢条斯理地啜了一口汤,抬眸看他,故作询问道:“哦?念念不忘,真的是在怀念那碗面的味道吗?”
金禅放下筷子,双手合十,脸上那惯常的嬉笑之色褪去,显出几分少见的澄澈。
“人间的面,吃一碗,便少一碗;人间的面,见一面,便少一面。面要常吃,情才常在;面要常见,心才不散。”
“这碗里的热气,这街市的喧嚣,这擦肩而过的芸芸众生……皆是人间烟火,皆是修行路上的风景。见一面,少一面,岂能不珍重?”
这番话说得颇有禅意。
就连莫太平的目光也微微动了动。
然而,秦无幽却只是淡淡地瞥了金蝉一眼,似笑非笑地道:“你何必说得如此高大上?”
“你不就是想青儿了吗?”
金蝉脸上那副高深莫测的悲悯表情瞬间凝固,随即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般垮了下来,耳根竟泛起一丝可疑的红晕。
他尴尬地咳嗽一声,连忙抓起筷子,埋头猛扒了几口面,含糊道:“秦兄……你……你这人,总是这般煞风景!”
“不过刚才你那番话说的倒是在理。”秦无幽大笑出声,不再理会埋头苦吃的金蝉。
他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莫太平。
莫太平碗中的面几乎没怎么动,不知道是这凡俗的面入不了他的眼,还是没什么心情的缘故。
又或许两者都有。
“修士到三境便可辟谷,但一日三餐,我却是顿顿不少的。”秦无幽说道:“这也时常提醒我,我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个修行者。”
莫太平的眉头皱的更深。
秦无幽继续道:“我这番话没有说你不是个人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修行者的身上总是少了些凡人的烟火味。”
“说说祖龙鳞的事吧。”
……
小舟悠悠,穿过了“鬼哭湾”最幽深的水域。两岸山势渐缓,墨绿色的湖水重新变得清澈,阳光也再次慷慨地洒落下来。
前方水道豁然开朗,水面宽阔如镜,倒映着湛蓝的天穹和如絮的白云。
就在这片开阔水域的中央,一道身影静静伫立。
那人立于水面之上,足尖轻点,涟漪不生。一袭天青色长衫,洗得微微发白,却纤尘不染。
小舟缓缓飘近,船头的秦无幽与水面上的那一袭青衫,目光于空中交汇。
秦无幽看向莫太平,道:“顺路?”
莫太平的视线扫过秦无幽,闪过诧异的神色,随后掠过船尾正舔着手指上油渍的金蝉,最后落回秦无幽脸上。
“顺路。”莫太平轻轻点头。
秦无幽又问:“一起?”
莫太平沉默了一瞬。
“可。”
莫太平身形微动,已如一片轻羽般飘落小舟之上,站在船头秦无幽身侧,与金蝉隔船相望。
金蝉咧嘴一笑,对着莫太平扬了扬手中光秃秃的鱼骨,说道:“莫大剑子,来晚了,鱼没了。下回赶早。”
莫太平目光在他油光锃亮的嘴角停顿了一瞬,唇角似乎极其细微地牵动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古井无波,只淡淡“嗯”了一声。
云梦泽的水汽在身后渐渐淡去,前方地势渐隆,青翠山峦如屏风般合拢,将一汪碧水拥在怀中。
山坳深处,一座小镇依水而建,悄然嵌在群峰之间。
镇口无门,唯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长街蜿蜒向内。
长街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挑檐老屋。
刚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街面,几道挺拔如剑的身影便从街边一处挂着“天工坊”匾额的铁匠铺旁闪出。
他们身着天穹剑阁标志性的天青色劲装,背负长剑,气息沉凝。
见到莫太平,几人眼中闪过一丝恭敬,齐齐躬身行礼:“莫师兄!”
几位天穹剑阁弟子的声音不高,却瞬间穿透了街市的嘈杂。
旁边挑着新鲜河鱼叫卖的渔夫、蹲在檐下抽旱烟的老汉、正在给糖画浇上琥珀色糖浆的小贩……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动作,目光敬畏地扫过这几位剑阁仙长,最终落在被他们称为“师兄”的那位天青长衫的年轻人身上。
莫太平神色如常,只是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目光掠过几位师弟,便投向长街深处,并未言语。
金蝉佛子打量此方小镇片刻,向着莫太平道:“啧啧,堂堂天穹剑阁剑子,不在山门静修,也不去名山大川寻访剑道,却跑到这偏远小镇……”
“莫大剑子,这方水土,怕是不简单吧?”
莫太平深深地看向金蝉。
就在这时,秦无幽不知何时已踱步到街边一处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支着一个简陋的雨棚,棚下只摆着三四张磨得发亮的柏木方桌,几条长凳。
棚檐下挂着一面小小的布幡,上面就写着两个朴拙的字:“面馆”。
棚内,一位头发花白、系着蓝布围裙的老者正佝偻着腰,专注地揉着一团雪白的面团。
“你搭了我们的船,”秦无幽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莫太平,道:“船资未付。按规矩,该请我们吃碗面。”
“是你主动邀请的。”莫太平皱着眉头,似乎有些不满。
“但你确实上了船。”秦无幽道。
莫太平的视线终于从长街深处收回,落在秦无幽脸上。
他沉默了几息,神色也变得凝重。
“你果然……也是为祖龙鳞而来。”
祖龙鳞?
秦无幽心中疑惑,但神色不变,
他抬手指了指面馆那几张空着的条凳,询问道:“先吃面?”
三人围坐在靠外的一张方桌旁。
不多时,三碗阳春面端了上来。
朴素的白瓷大碗,汤色清亮,隐约可见熬煮许久的骨髓精华融于其中。
面条细长柔韧,根根分明,卧在汤底。面上只简单点缀着一小撮翠绿的葱花,几点金黄的油星浮在汤面,此外再无他物。
金蝉拿起竹筷,挑起几根面条,吹了吹热气,吸溜入口。
“面条爽滑筋道,汤底鲜美醇厚,那看似简单的油花与葱花,竟将麦香与骨汤的鲜甜衬托得恰到好处。”
金蝉满足地叹了口气,眼神却飘向了远方,感慨道:“秦兄,这阳春面啊,贫僧吃过不知多少碗。”
“可最惦记的,最是回味无穷的,还是在南华州镇妖关外,那家破旧茶寮里吃的那一次。”
秦无幽慢条斯理地啜了一口汤,抬眸看他,故作询问道:“哦?念念不忘,真的是在怀念那碗面的味道吗?”
金禅放下筷子,双手合十,脸上那惯常的嬉笑之色褪去,显出几分少见的澄澈。
“人间的面,吃一碗,便少一碗;人间的面,见一面,便少一面。面要常吃,情才常在;面要常见,心才不散。”
“这碗里的热气,这街市的喧嚣,这擦肩而过的芸芸众生……皆是人间烟火,皆是修行路上的风景。见一面,少一面,岂能不珍重?”
这番话说得颇有禅意。
就连莫太平的目光也微微动了动。
然而,秦无幽却只是淡淡地瞥了金蝉一眼,似笑非笑地道:“你何必说得如此高大上?”
“你不就是想青儿了吗?”
金蝉脸上那副高深莫测的悲悯表情瞬间凝固,随即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般垮了下来,耳根竟泛起一丝可疑的红晕。
他尴尬地咳嗽一声,连忙抓起筷子,埋头猛扒了几口面,含糊道:“秦兄……你……你这人,总是这般煞风景!”
“不过刚才你那番话说的倒是在理。”秦无幽大笑出声,不再理会埋头苦吃的金蝉。
他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莫太平。
莫太平碗中的面几乎没怎么动,不知道是这凡俗的面入不了他的眼,还是没什么心情的缘故。
又或许两者都有。
“修士到三境便可辟谷,但一日三餐,我却是顿顿不少的。”秦无幽说道:“这也时常提醒我,我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个修行者。”
莫太平的眉头皱的更深。
秦无幽继续道:“我这番话没有说你不是个人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修行者的身上总是少了些凡人的烟火味。”
“说说祖龙鳞的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