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冠军侯不来,这财政会议就不能开-《大明第一搅屎棍》

  “父皇,冠军侯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呀!”坤仪公主蹲坐在崇祯皇帝的脚边,双手捧着脸颊道。

  说起这个话题,崇祯皇帝顿时变的兴致很高,他站起身来道:

  “他呀,是个真正在帮你父皇、帮大明中兴的大才。

  我大明两百七十一年江山,以如今之手笔、才干,无一人可比。

  能在去年那等窘迫的局势里,杀出一条血路来。

  不仅遏制了土地兼并,使百姓都拥有了田地,还为朝廷收到了那么多税,即便放眼近千年来,也无人能出其右。

  他还能打仗,打胜仗,冠军侯出征两次,与建虏血拼两次,以只操练了半年多的京营兵全胜之,有父皇亲眼目睹。

  今又平定南逆,再立战功。

  今年他还在信中说,明岁便是我大明的复兴期,建议父皇多施仁政。

  我女儿可能不知道,施仁政可是需要花费不少银子的,可你看咱们现在最不缺的便是银子了。

  这都是冠军侯帮朕夺回的。

  他最擅长的便是找银子了!”

  崇祯皇帝说话时嘴角一直露着微笑,旁边坐着的小坤仪也认真的听着。

  她从未听到过父皇这么去夸一个人,父皇谈到冠军侯时嘴角的笑意也从未消失过。

  “他是大明的英雄。”见父皇很高兴,坤仪公主附和道。

  “对,他也是你父皇的英雄!”左右也没人,崇祯皇帝难得的对女儿道。

  “父皇的英雄,便是坤仪的英雄。”坤仪公主喃喃道。

  “不过父皇,你曾对坤仪说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缺点。

  那冠军侯呢?他是个完人吗?”

  听到这个问题,崇祯皇帝的笑意陡然便消失了,变的有些郁闷。

  “当然,他不是个完人。”

  坤仪公主吐了吐舌头追问道:

  “那冠军侯有什么缺点呀?”

  这次崇祯皇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自顾自的郁闷了半晌,在坤仪公主的继续追问下,才无奈的道:

  “那小子啊,太懒了!

  若不是朕催着,今年的事他不知道还要拖多久,朕从未见过如此惫懒之人!”

  坤仪公主满脑子都是问号。

  “可是父皇,您是大明的天子,您想让他干什么,他不就得去干什么?

  他竟敢连父皇的命令都不听吗?”

  坤仪公主确实不理解,她小小的脑袋里觉得,万事万物莫大于天,而她的父皇受命于天,谁敢不从,都要小心自己的脑袋。

  懒,竟然能成为一个大英雄的缺点。

  大英雄会懒吗?

  可崇祯皇帝听了女儿的反问,脸上反倒更郁闷了。

  “他还真敢。”

  “父皇啊,就怕哪天那小子不想干活了,要去干他说的那些摆烂的事儿。”

  崇祯皇帝少有的吐露真言道。

  身为天子有些话他就只能压在心里,朝臣说不得,下人也说不得,就连家人……

  唉,身为帝王,有些话他也张不开口,若是在自己的嫔妃面前说这事儿,或许只会让她们笑话。

  可她们又如何能明白冠军侯之于他、之于大明的重要性。

  他也就能对自己的乖女儿,偶尔倾吐一下心中的郁闷。

  “他难道不怕死吗?

  不好好干活,父皇就吓唬他!”坤仪公主自以为想到了个好主意。

  “你当他傻,那小子聪明着咧!

  父皇啊,只怕力气使大了,把他给吓跑了。

  他真敢跑。”崇祯皇帝一脸认真的道。

  张世康在外头征战十个月,信里都还在抱怨累死了云云,说生产队的驴都没他累,这次回去一定要好好歇歇。

  “那父皇就拴住他,不能叫他跑了。

  坤仪也会帮助父皇的!”坤仪公主眨巴了一下眼睛,信誓旦旦的道。

  崇祯皇帝终于没那么郁闷了,伸出手再度抚摸了一下女儿的额头。

  “皇爷,内阁首辅李邦华请求召见。”

  这时候王承恩从大殿外头走进来道。

  坤仪公主很懂事的离开了乾清宫,临走前还再次保证她会帮父皇想办法。

  坤仪公主离开后,崇祯皇帝再度恢复了天子的威仪,面容冷肃一副生人不能靠近的模样。

  “召他进来吧。”

  不多时,李邦华便应召进来,他穿着厚厚的棉服,看起来有些臃肿。

  行完了礼后,不等天子发问,李邦华便请奏道:

  “陛下,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

  以往这个时候,财政会议早已召开完毕,倘若再拖,户部那边无法汇总,也会影响明年的支出预算。

  其他几位阁老的意思,还是希望陛下尽快召开廷议,以解决今年核算和明年的预算支出问题。”

  这事儿已经不是朝臣们第一次提了。

  不论是后世,还是现在,中央财政都是要做汇算的,每年有预算支出,年底结算实际支出,年后的预算和计划。

  大明的六部各衙门以及其他的衙门,都要结算出各自衙门在今年的支出,然后交到户部汇总、阁臣拟票、崇祯皇帝批红。

  这个流程一般都是一进入腊月便开始走,基本到了腊月二十左右,就已经走完。

  毕竟这是个十分复杂的事情,要预留出各部衙门互相扯皮的时间,以往这种情况都经常出现。

  而且今年不比往年,今年发生的事儿实在太多了,不少朝臣都已经不在朝廷里,甚至不在这个世上。

  很多支出的负责人都没有了,换上的新人自然可以不认,这都是问题。

  而且今年朝廷的财政收入特别的多,甚至已经超过之前十年的总和,这些收入是怎么来的自不必说。

  但却还是要入账的,而且必须算的清清楚楚。

  抄家得来的银子是多少,金子又是多少,珠宝字画古董瓷器变卖了多少,还留着多少,在哪儿存着,预计明年如何处置等等。

  李邦华为官二十多年,还从没有遇到像今年这样的情况。

  据说户部尚书海中期最近一个月都没怎么回家,天天呆在户部衙门里算账,总算是在几天前才核算清楚。

  阁臣们着急,但天子似乎并不急,李邦华也知道天子为什么不急。

  这不明摆着在等人吗?

  可即便知道在等人,也总得有个期限吧?

  要过年了,各部衙门都有各自的事务要处理,财务问题不结算,还怎么办差?

  然而,崇祯皇帝听了这话,脸色都没有变,直言道:

  “各衙门的支出照旧,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入账明细没有问题就好。

  总之,冠军侯不来,这财政会议就不能开。

  就是等到明年也要等,大明律可没规定财政会议必须在当年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