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那篇文章真是王积先生所写的?!-《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大唐周刊》编辑部门前聚集了至少上百人!

  一个个的都是穿着天青色儒士长衫的读书人,他们神色愤懑,嘴里不断的叫嚷着,可谓是群情激奋之极。

  “就是他们!”

  “就是他们在诋毁恩师!”

  “文纪先生乃我大唐文宗,岂容宵小之辈诋毁?”

  “把写文章的人交出来!”

  “文章都刊发了,却偷盗了王积先生的名头,定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宵小之辈!”

  “马宾王,你们快把写文章的人交出来,今日一定要给我等一个说法!”

  李纲这种学问宗师,莫说在长安城,纵观整个天下,也有无数的追随者。

  很多人不仅仅把李纲视为恩师,更将他视为精神寄托,学问上的偶像,绝对不容人诋毁。

  至于王积...

  至少有九成的人,都认为,这篇文章是假借了王积的名头!

  剩下的一成,也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毕竟王积已经太多年没有露面,也太多年没有新作品问世了,多数人都认为他早就已经故去。

  剩下的人,则觉得就算王积活着,也不可能写文章驳斥李纲的观点。

  这两人本就是至交好友!

  万众愤慨之际,周围的人越聚越多。

  换了旁人,早就有官府的人冲上来,拎着水火棍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了。

  “这些可都是未来的官老爷,个个都是文曲星下凡,咱们这种泥腿子还是少掺和贵人之间的矛盾,你没看竹叶轩的人连门都不打开吗?”

  一个上了岁数的县衙差役,拽着一个年轻的差役谆谆教诲。

  年轻差役明显才刚工作没多久,包含着一腔的热血,总想着维护百姓的安宁。

  “大哥,若是咱们不管,那谁还能管?”

  “万一这些人冲进去,怕是《大唐周刊》编辑部的人要死伤惨重了!”

  老差役咧嘴一笑,道:“自有人去管的,咱们隶属于市监司,可不能随便插手到竹叶轩的事情。”

  “他们家跟长安县的左大人交情莫逆,都交给长安县来处置就好,你瞧,长安县的人来了!”

  果然,韩平身为长安县尉亲自出动,带着麾下的典史和二三十个武侯急匆匆的赶来。

  “诸位学子,有话好好说,有话好好说!”

  李纲治学极严,麾下的学生也都讲理,只是一时之间太过气愤,才跑到《大唐周刊》编辑部,希望马周等人能给他们一个说法。

  见官府的人来了,学子们纷纷向韩平拱手施礼。

  韩平心中松了一口气。

  肯谈就好,肯谈就有回旋的余地。

  这种档口,都知道孔家和薛家要对竹叶轩下手,可不敢再让其他人掺和进来。

  否则的话,竹叶轩就更乱套了!

  来之前左奎交代得清楚,哪怕付出最大的代价,也要保住竹叶轩!

  “诸位且到这边稍坐,想来是因为诸位的人太多,把《大唐周刊》编辑部的人吓到了,这才紧闭大门,不如本官当个中间人,双方坐下来好好谈。”

  “不管是谁的错,只有静下心来谈,才能解决问题,况且诸位未来都是要入仕的人,可不能在履历上留下污点!”

  学子们推举出一个老成持重的人来了,再次冲韩平一拱手。

  “学生国子学孙笃行,见过韩县尉!”

  韩平心中一惊。

  国子监之中,国子学的地位最高!

  能进去的,无一不是达官显贵之后,此人的父辈,最差也是六部侍郎级别的大佬,万万得罪不起!

  “孙学子!”

  韩平也拱了拱手。

  他虽然是武官,但也是正儿八经读书读出来的。

  孙笃行挺直腰板,道:“我等的诉求很简单,就是要《大唐周刊》编辑部交出写那篇文章之人,在治学之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道理,若是那人有真才实学,可当众与我等辩驳一番。”

  “文章虽好,但蒙学事大,关系到天下孩童的读书前程,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说清楚的!”

  “若是能将我等辩倒,自有文纪先生处置,想必写文章之人的名声,也宣扬出去了!”

  “不管是才华惊天,还是蝇营狗苟,假借王积先生的名头发文章,本就不是君子所为!”

  韩平心中苦笑一声。

  身为读书人,他当然也知道《大唐周刊》最新一期的头版头条上,那篇文章有多他娘的恐怖!

  李纲在文坛之中的威望,整个天下也没几个人能与他比肩。

  胆敢批驳李纲的理念,纯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这种事情,若是对比在朝堂之上,简直跟造反都没什么区别了!

  就好像有人指着孔圣人的鼻子说,你个老小子屁都不懂,还是听我的吧...

  王积身为和李纲并驾齐驱的学问宗师,在辈分上,或许还要超过李纲些许,能干出这种事情?

  可人都来了,韩平只好硬着头皮,道:“本官且去与他们交涉一番,再给诸位一个答复!”

  说完,他吩咐手底下的武侯,将学生们全都迎到周围的摊位上休息。

  韩平自己整理了一下衣冠,敲了敲《大唐周刊》编辑部的大门,很快就进去了。

  一进门,韩平不由得吓了一跳!

  “参见越王殿下!”

  他实在是没想到,李泰竟然也在这里!

  李泰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并非是害怕,更像是没休息好。

  “韩县尉不必多礼,刚才本王都听见了,韩县尉处理得十分得当。”

  韩平心中一喜。

  他知道李泰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若是能够得到李泰的赏识,未必是件坏事。

  “越王殿下谬赞了...”

  “只是不知,您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李泰叹息了一声。

  “本王也不知该如何是好,王积先生将文章送来,便没了后话...”

  韩平脸色骤变!

  “那篇文章真是王积先生所写的?!”

  激动之下,语调都拔高了许多。

  很少有人知道,原来整天跟在柳叶身后的王玄策,就是王积的弟子。

  就连韩平自己都没想过,那篇文章真是王积写的。

  甚至于,他都没想到王积还活着!

  那可是大儒王通的胞弟,朝中那些顶级大佬见了,都要躬身唤一声‘师叔’的人!

  李泰有些艰难的点了点头。

  “本王早就知道,一旦文章放出来,必定石破天惊,也曾跟柳大东家提过这件事,可柳大东家却执意要刊发,还执意给王积先生署名。”

  “此事,怕是只有等着柳大东家亲自露面,来给那些人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