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江南小镇墨溪水,一声爹娘悟真谛-《天国情缘》

  再说李煜和洪振国毅然踏上传送阵,飘过云天雾海,李煜竟然降到了江南的一个叫墨溪的小镇上,被李梦楠、田云翠夫妇抱养

  李煜被抱回家后,田云翠用艾草给她洗了个澡。温热的水裹着艾草的清香,洗去了身上的尘土,也洗去了些许神魂的疲惫

  田云翠给她换上件粉色的小兜兜,针脚细密,边角还绣着朵歪歪扭扭的桃花

  她的手指有些粗糙,碰过水后更显红胀,这却是李煜此刻能抓住的唯一温暖

  当她的乳头塞进李煜的嘴里时,这位曾经执掌九天教务的帝君第一次体会到了何为无地自容

  她紧闭着嘴,不肯吮吸,直到腹中传来阵阵绞痛,才屈辱地接受了这具身体的本能,乳汁带着淡淡的甜味顺着喉咙滑下,竟奇异地抚平了她灵魂的躁动

  “你看他多机灵,还知道认生呢。田云翠笑着对李梦楠说,手指轻轻挠着鲤鱼的脚心,掌心的温度透过薄布传过来,暖得人心头发颤

  李梦楠坐在床边,手里拿着本线装书,却一页也没看清楚,只是盯着李煜的小脸,眼神里的慈爱像墨溪的水,温柔地漫开来

  李煜强忍着蹬腿的冲动,闭上眼睛装睡,她需要时间来接受这个荒诞的现实

  九天双主之一的她,如今成了江南小镇一个农夫捡来的女婴,而洪振国,想到那个总是咋咋呼呼的小伙伴,李煜的心揪得更紧了

  黑洞吞噬的瞬间,她分明看见洪振国的神魂被另一股力量卷向了相反的方向,那力量带着炽热的火属性,或许他也降落在了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在某个她不知道的地方,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接下来的日子,李煜开始了她有生以来最漫长的蛰伏

  她被迫接受田云翠的哺乳,忍受着被裹在襁褓里的束缚,听着窗外吴浓软语的叫卖声发呆

  清晨有卖豆腐脑的梆子声,“嘟嘟嘟”敲得人心头发亮;午后有货郎摇着拨浪鼓走过,“咚咚锵”的声音里混着他的吆喝;“卖糖人咯……”

  傍傍晚则是家家户户升起的炊烟,混着饭菜的香气飘进窗棂。田云翠会抱着她站在门口看李梦楠从镇上教书回来,老远就挥着手喊,“当家的,回来了!”

  李梦楠每天上完课都会坐在床边给他读《三字经》,那平和温和的语调竟让她想起了九天藏书谷里的老手书仙,那个总爱用拂尘敲她脑袋的白胡子老头

  有一次读到“养不教,父之过”李梦楠忽然停住了,伸手摸了摸李煜的头,轻声说,“阿煜,爹定要教你好好读书,将来做个知书达礼的人。”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有一次,李梦楠读到“人之初,性本善”时,李煜无意识地跟着发出了“善”的音节

  那个声音软糯,带着婴儿特有的奶气,却让李梦楠惊喜地瞪大了眼睛,连忙拍着桌子叫田云翠,“云翠,你听,阿煜会说话了,她会说‘善’。”

  他的手在颤抖,像是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

  田云翠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小跑着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真的?阿煜,再叫声娘听听。”她把耳朵凑到李煜嘴边,呼吸都屏住了

  李煜扭过头,假装没听见,她可不想顶着女娃的身份,叫一个凡间妇人“娘”

  但看着田云翠眼里地期待,渐渐变成失落,像被雨水打蔫的花,她心里竟有些不是滋味

  这对夫妇待她真是真心实意的好,田云翠夜里总是起来给她盖被子,哪怕只是翻个身,她也会披衣过来掖好被角,嘴里还叨念着,“别冻着我的乖囡囡”

  李梦楠省下买烟丝的钱,给她买麦芽糖,自己却用干枯的荷叶,包着碎烟叶解馋

  每次李煜拿着麦芽糖递给他,他都笑着推开“阿煜吃,爹不爱甜的。”

  这些细微的温暖,是他在九天之上从未感受过的。那里只有朝拜与敬畏,没有这般不加掩饰的疼爱

  她开始慢慢地接受,田云翠的怀抱很温暖,李梦楠的故事很好听,墨溪的流水声能够安神

  日子在墨溪的流水声中缓缓流淌

  春末时,田润翠会采来新茶,用陶罐在火上烤得焦香,沏出的茶汤带着草木的清气

  她会用小勺喂给李煜尝尝,笑着说“有点苦,却回甘了。”

  剩下只有冰镇的酸梅汤,是李梦楠用井水镇着的,喝一口,凉丝丝的甜意从舌尖窜到心底,田云翠总怕她喝多了闹肚子,每次只给她喝小半碗

  秋日里,田云翠做的桂花糕总是带着桂花香

  院子里的老槐树落下了一地叶子,李梦楠会扫成一堆,让李煜坐在旁边看他烧叶子。火苗,“噼啪”跳着升起淡淡的烟

  李梦楠会指着天上的星星说,“那是文曲星,那是织女星。等阿煜长大了,教你认全天上的星星。”

  冬日的暖阳里,一家三口围坐在火塘旁,田云翠纳鞋底,线穿过布面,发出“嘶嘶”的声响

  李梦楠读诗,李煜躺在襁褓里,听着柴火“噼啪”作响,竟也觉得安稳

  李煜的身体渐渐长大,她开始尝试着控制这具小小的躯体

  学走路时摔得膝盖青肿,她咬着牙不吭声,田云翠发现了,会心疼得用温热的猪油给她揉,嘴里叨念着:“我的乖囡囡,疼不疼?”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学说话时被田云翠纠正口音,她也只是皱着眉重复。李梦楠则会笑着说,“我们阿煜性子硬,将来必定有出息。”

  两岁那年的春天,墨溪两岸的桃花开得像云霞

  李梦楠在书房教学生读《论语》,朗朗读书声混着窗外的鸟鸣,倒有几分雅致

  李煜抱着个小木凳坐在门口,看似在玩手里的石子,耳朵却将那些熟悉的字句收入耳中

  当读到“为政以德,譬于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时,她忽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这句话他曾在星官考核时,对三千星官讲过

  那时她站在白玉阶上,声音透过扩音仙符,传遍整个星穹,台下是黑压压的星官朝拜,每个人都屏气凝神

  而此刻,同样的字句从一个凡人口中读出,伴随着窗外的蝉鸣与孩童的嬉笑声,竟有种别样的通透

  “先生,北辰是什么呀?”有个虎头虎脑的孩童举手问道。他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蓝布衫,袖口沾着墨渍

  李梦楠放下书卷,指着窗外的天空,“北辰就是北极星,是天上最亮的星星,众多的星星都绕着它转,就像人间的君王,德行深厚,百姓自然会归顺。”

  李煜在心里轻轻摇头,他执掌星轨万载,岂会不知北辰星乃是紫微帝星的伴星,真正统御诸天星辰的,从来不是北辰,而是那隐藏在心雾后的紫薇垣,那里才是九天帝君的居所

  凡人观星,只见其表,未见其里呀。可他看着李梦楠认真的模样,忽然觉得,或许这样的解释,也没什么不好

  “阿煜也在听吗?”李梦楠注意到门口的女儿,笑着招招手,“过来,爹教你认‘星’字!”

  李玉犹豫了一下,还是迈着小短腿走了过去

  李梦楠握着她的小手,她的手掌温暖而干燥,指尖带着淡淡的墨香,在沙盘上写下一个“星”字

  李煜忽然有种奇异的感觉,就好像有无数星辰在他掌心流转,沙盘上的星子渐渐变得立体,笔画间浮现出淡淡的星辉,那是他曾经最熟悉的心理波动

  她下意识的运起一丝残存的魂力,那星辉竟骤然明亮起来,在沙盘中凝聚成一个微小的星阵,一闪而逝

  “咦?”李梦楠惊讶地看着沙盘,“这沙子怎么会……”

  话音未落,那星阵便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了

  李煜慌忙收回神力,低下头装作玩沙子,心脏却“砰砰”直跳

  刚才那一瞬间,她差点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护魂玉符的微光在紫府中轻轻震颤,像是在提醒李煜:“不可轻举妄动!”

  “或许是光线的缘故吧!”李梦楠喃喃自语,他没再多想,只是摸摸李煜的头,掌心的温度传来,“我们阿煜将来定是个爱读书的,比爹还有学问。”

  田云翠这时候端着一碟切好的西瓜走过来,红瓤黑籽,看着就清甜

  她笑着说,她一个女娃家,识几个字就够了,将来找个本分人家嫁了,生儿育女,平安过一辈子比啥都强。”

  她把最大的一块递给李煜,自己拿起边角带皮的啃着

  李煜捧着西瓜,小口地啃着,甜丝丝的西瓜汁顺着嘴角流下。她伸出舌头舔了舔

  她知道田云翠说的是真心话,在这个凡俗世界,女子的命运大抵如此,可她不是寻常女子

  她是李煜,是那个曾在九天之上号令星辰的帝君,她的命运绝不该是困于后宅,相夫教子

  但她也清楚,现在的她,毫无反抗之力,护魂玉符只能保住她的神魂不散,却无法恢复她的修为

  想要找回洪振国,想要弄清楚自己为何会来到这个世界,她必须先在这个凡俗人间站稳脚跟

  她开始认真地听李梦楠讲课,那些他曾以为自己早已参透的典籍,在人间烟火的映照下,竟显露出新的深意

  转眼又是一年,墨溪的桃花开了又谢,溪水涨了又落

  三岁的李煜已经能说会道,模样也展开了,粉雕玉琢得像个瓷娃娃,只是眉宇间总带着一股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静

  镇上的人都喜欢她,杂货铺的王掌柜总塞给她糖吃,说,“你家丫头眼睛亮,一看就是聪明相。”

  卖花的陈阿婆常常摘最新鲜的栀子花递给她,花香能绕着她转一整天

  田云翠总是笑着推辞,“这丫头皮实,不用这么娇惯。”心里却比谁都得意,逢人就想夸夸自家的闺女

  李梦楠的书屋成了李煜最常待的地方,她不喜欢跟镇上的孩童玩那些过家家的游戏,总爱搬个小板凳坐在角落里听李梦楠给学生们讲课

  从《论语》到《孟子》,从《楚辞》到《唐诗三百首》,那些他曾在九天藏书阁里,翻过无数遍的典籍,此刻听来竟有了新的感悟

  九天的道,是星辰运转的法则,是万物生灭的规律;而人间的道,藏在柴米油盐里;藏在君臣父子间;藏在每一个平凡人对生活的期盼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一次,李梦楠讲“苛政猛于虎。”讲到伤心处,声音都哽咽了

  李煜看着他眼角的泪光,忽然想起自己当年为了整顿星规,铁腕处置了失职的星官

  那时她只觉得理所当然,从未想过他们也有家人要牵挂

  原来无论是九天,还是人间,“情”之一字,都是最锋利的刀,也是最温暖的光

  这日午后,暑气正盛,李梦楠在书房教学生读《道德经》,敞开的窗户外蝉鸣声声,像是在应和“道法自然”的意境

  阳光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浮动着细小的尘埃,被光线照得清清楚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李梦楠读得抑扬顿挫,花白的胡子随着下巴的动作轻轻晃动,学生们也跟着摇头晃脑的念着,声音稚嫩,却也有模有样

  李煜坐在角落里,手指无意识地在石桌上画着圈,《道德经》乃是道家宝典,九天之上的太上老君便是据此悟道

  只是寻常修士,只懂字面的意思,却不知这短短的五千字藏着宇宙生灭的至理

  比如这开篇两句,便暗含着“道无常形,名无常定”的深意,与她执掌星轨时领悟的“变异之道”,隐影相合

  九天万界的秩序,看似亘古不变,实则时刻都在流转变化,如同这墨溪的水,看似平静,底下却有暗流涌动

  “先生,这‘道’到底是啥呀?”一个学生忍不住问道,他是镇上铁匠的儿子,满手老茧,脸上还沾着铁屑,“看不见摸不着的啊,咋学呀?”

  李梦楠捋了捋胡须,笑道:“道在天地间,在流水里,在草木中,就像这窗外的蝉,冬天藏在土里,夏天破土而出,鸣叫数月便死去,这便是禅的道

  “就像你爹打铁,一锤一凿,打出的铁器,能用上十年二十年,这便是你爹的道。”

  学生们似懂非懂,李煜却在心里点了点头。李梦楠虽是凡人,悟性却不低,竟能从自然现象与日常劳作中窥得一丝道韵

  这人间的道,果然更接地气,也更鲜活

  想起毕彩云说过,“大道无形,大音希声,越是寻常处,越藏着真意。”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将李梦楠放在桌上的书卷吹得哗哗作响,其中一卷《道德经》恰好落在李煜脚边

  蓝色的封面上。“道德经”三个字是李梦楠亲手写的,笔力苍劲

  她弯腰拾起,目光扫过书页上的文字,那些熟悉的字句,就好似活了过来,在她跟前流转成金色的符文,与紫府深处的护魂玉符发出的微光遥相呼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李煜下意识的开口诵读,声音清脆,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像是山涧清泉流过玉石,又像是微风拂过竹林

  书房里的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学生都惊讶的看向她,连李梦楠也愣住了,手里的书卷忘了放下

  李煜的天资惊倒了所有人,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呢?且等下回分解

  喜欢天国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