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讨袁檄文-《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

  袁术称帝的消息传至长安,韩韬当即召集群臣商议。

  议事厅内,一众文武得知此讯,皆瞠目结舌,哗然失色。审配厉声怒斥:

  “袁术竟敢僭越称帝,简直大逆不道!”

  徐庶则冷笑摇头:“天王如此仁德尚不自立,他袁术是等不及要找死了吗?”

  议论纷纷,满堂皆愤愤不平。

  而韩韬却突然仰天大笑。

  众人一时讶然,面面相觑-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为何主公反而笑出声来?

  李儒眼神一动,拱手拜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韩韬眉头微挑:“哦?我何喜之有?”

  李儒正色道:“袁术称帝,实为自取灭亡,成众矢之的,昔日天下诸侯视主公为最大威胁。

  如今袁术僭越,天下矛头都转向袁术,这岂非为主公解压吗?”

  韩韬哈哈大笑,环顾众人:“文优先生所言极是,袁术刚愎自用,夜郎自大,称帝早在我意料之中。

  他这一步,走得真是妙极。”

  程昱出列,拱手道:“主公,臣以为,袁术既称帝,便已自陷死局。

  主公可借天子之名,号召天下诸侯,共讨奸贼,既得大义之名,又能铲除袁术这一强敌,一举两得!”

  韩韬微微点头:“此举正合我意。”

  这时,贾诩突然出列,劝阻道:“主公,此事不可轻断。”

  韩韬转头看向他。

  贾诩继续道:“主公虽可借天子之名号令天下诸侯讨贼,但臣以为,响应者必定寥寥。

  若号召无效,反令主公颜面受损。若发兵讨贼,却无人相助,岂不让全天下看笑话?”

  程昱眉头微皱:“那难道什么都不做?放任袁术称帝?主公仁义无双,若对此置若罔闻,这让天下人怎么看待主公!”

  贾诩回应道:“袁术拥兵百万,兵马之盛,非一朝可摧。此战若打,恐为鏖战。”

  韩韬未言,双目微闭,似在深思。

  程昱上前一步,坚定道:“主公!此战非但可行,且不可不行!袁术若未称帝,主公讨之尚可被疑图谋天下。

  如今袁术自绝于天下,主公师出有名,顺应天命,正可扫之而后快!怎可错此良机!”

  韩韬听罢,依旧不语,只缓缓抬头,目光掠过众人,心思翻涌:

  兖州牵制我近十万兵力,并,幽二州亦需要兵力防范。若倾力南征,难保不被背后捅刀,一旦陷入持久战,后患无穷...

  这时,一直沉默的李儒开口:

  “主公,此时确是进攻良机,但不必倾力死战。

  臣以为,主公可调兵遣将,以天子之名号召诸侯进行南征,壮大声势。

  其后再逐步蚕食袁术疆土,不与其死战。”

  韩韬缓缓点头:“不错,现在最重要的是趁机出兵,师出有名。

  既如此,我便调十五万兵马,亲征袁术。”

  众人齐声应道:“主公英明!”

  韩韬对程昱道:“烦请仲德先生,为我草拟讨袁檄文,昭告天下。”

  程昱抱拳:“遵命!”

  韩韬又看向贾诩与李儒:“二位先生,以天子之名草拟诏书给各路诸侯,命他们讨伐袁术。”

  贾诩与李儒齐声道:“遵命!”

  程昱得韩韬之命,连夜起草讨伐袁术的檄文,文中列明袁术多条罪状:

  僭越称帝,私藏玉玺,鱼肉百姓,祸国殃民...

  每一字句都铿锵有力。他反复推敲措辞,誓要让天下人一见便怒,百姓皆知其罪。

  檄文迅速张贴于天下各州各郡,虽然韩韬尚未一统天下,但自挟天子以来,各地表面上臣服,所以朝廷在各地都有官员,只不过不干预当地的政务。

  故此次讨袁檄文,毫无阻力地贴上了各地官府的公告栏。

  凉州,兖州,荆州,青州...诸多地方的告示前,皆围满了百姓,义愤填膺。

  “袁术真是不要脸!”

  一位老者怒指檄文,拄着拐杖,“他们袁家世受皇恩,如今却第一个谋反,真是禽兽不如!”

  “我以为袁家满门忠烈,谁想到竟出这么个乱臣贼子。”

  “他袁术何德何能,竟敢自立为帝?”

  一时间人群激愤,纷纷来到官府门前:

  “惩罚逆贼袁术!惩罚逆贼袁术...”

  另一边,淮南寿春,袁术府邸。

  大殿内红毯铺地,香炉袅袅,袁术斜倚于榻上,面前的案桌上摆着玉玺。韩胤走入,礼毕,上前禀报:

  “主公,登基大典的相关事宜已经准备好了。”

  袁术听罢,眼中尽是自得之意,正了正身子,目光落在案上的玉玺上:

  “韩胤,外头百姓对我称帝之事,有何反应?”

  韩胤眼神一闪,旋即激动道:“主公登基乃是天命所归,如今淮南街头巷尾,张灯结彩,百姓皆奔走相告,人人拍手称快。”

  袁术听得眉开眼笑,连连点头,仰天大笑:

  “好,好,好...”

  韩胤继续进言:“主公,如今天下未定,尚有多方诸侯割据。

  臣以为,应广行册封,许以爵位,官职,对诸侯们进行拉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袁术眼神一亮:“你有何计策?”

  韩胤道:“江东刘繇,严白虎,王朗三人,若能接受主公册封,江东局势便可稳住,主公便可一心应对韩子韬。”

  “此三人目光短浅,倒可一试。”袁术若有所思,捻须点头。

  “并州张扬,吕布二人,素来受韩子韬胁迫,若能得其归附,韩子韬北部压力剧增。”韩胤继续说。

  袁术眼中闪过一丝狠色,冷哼一声:

  “韩子韬一日不除,我寝食难安。”

  韩胤这时眼神变得犀利:“主公,兖州张绣,乃破局关键。

  此人一向野心不小,近期又大举清洗兖州内部,显然意图自立。

  此时若主公出手,予以重利,再允其高位,他必然归顺。”

  袁术闻言,猛的一拍桌案,玉玺都被颠了起来:

  “妙计!张绣若能归顺我,韩子韬失了兖州,犹如断了一臂!”

  他抬头看向韩胤,眼中尽是欣赏与期待:

  “你近来颇有功绩,我已决定,称帝之后,封你为司徒,总揽朝政。”

  韩胤眼眶顿时发红,扑通跪地,双手叩地:

  “臣多谢天恩,誓为主公赴汤蹈火!”

  袁术摸着玉玺,笑道:“招揽张绣之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

  韩胤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张绣贪财,贪利,若给他重金,同时给予高位,他必定会归顺。

  而重金就由董访等兖州士族出,至于高位那只不过是虚的。

  如此的话既能收复张绣,又不需要主公出资,自己又是大功一件。

  他抱拳,音调提高:“臣必不负所托,将张绣招到主公麾下!”

  袁术满意地点点头...

  喜欢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