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临汾夜战-《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临汾城外,高台上的谢玄眉头紧锁。

  派出去的信使迟迟没有回来,北边出事了。

  他有些进退两难,率军北上,但北面情况未知,贸然前往,容易中敌人圈套,按兵不动,万一真是王凝之遇上麻烦,那可就……

  谢琰匆匆赶来,“斥候回报,襄陵出现大批燕军移动的痕迹,看起来是往北去了。”

  谢玄微微颔首,仍在沉吟,没有说话。

  临汾城中还有一支燕军,他若是就这么大张旗鼓地拔营而去,搞不好会陷入夹击,但若是留下一支队伍看守,他总共就五万人,该如何分兵?

  谢琰有些着急,说道:“我已派出多支侦骑前往打探,不过燕军的封锁很严,我们折损了不少人,仍未探得杨县的消息,但这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见谢玄不理,他继续说道:“若是王公被困在杨县,我们必须尽快发兵去救,不能再等了。”

  谢玄总算回话了,“救肯定是要去救的,但我们就五万人,还得提防临汾守军从后追击,总要想个稳妥点的法子。”

  “我带两万人留守,阿兄率三万人北上,”谢琰再次强调,“不能再等了。”

  谢玄思考了好一阵,终于下定决心,吩咐道:“我一会率三万人先走,你带着剩下的军士集中到北门大营,先稳守营寨,防止燕军袭营,然后夜间再出发。”

  谢琰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阿兄是想诱敌出城,先把他们解决了?”

  谢玄点点头,“有这么个尾巴在后面,终归还是碍事。”

  “万一他不追呢,”谢琰问道:“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谢玄已经理顺思路,答道:“那我们就去襄陵,那里离平阳和杨县都不远,我们先夺了作为据点。”

  这个安排算不上万全之策,毕竟变数还是很多,但眼下前方情况不明,这个应对已经是最优解了。

  这日下午,谢玄便带着骑兵先行,在城头守军的注视下,率军向北疾驰而去。

  慕容农很快来到城头,看着晋军分出一部分兵力北上,另一部分军士则聚集到城北,防止自己追击。

  他知道父亲的安排,心知这是北面的计划成功了,晋军急着前去救援。

  但城外留下的这支队伍,打消了慕容农紧随其后的想法,他也不打算去进攻晋军的营寨,因为只要平阳城外能打赢,这里的晋军便无处可逃,根本不用现在强行进攻。

  不过到了夜间,情况再次有了转变。

  在夜色的掩盖下,北门营地里的晋军突然行动起来,拔营而走,也往北边去了。

  慕容农这下忍不了了,若是能牵制部分晋军,他留在城中也就罢了,可晋军完全不把他当回事,尽数北上,这让他有一种被忽视的屈辱。

  没怎么犹豫,慕容农便点上一万五千人,出城追击,他是骑兵,对追上后面这支晋军信心十足。

  果然,行不多远,他便看到前方星星点点的火把。

  晋军也发现了追来的燕军,谢琰指挥军士们就地结阵,将辎重车摆在外围,抵挡骑兵的第一轮冲锋。

  慕容农一马当先,猛地挥舞长槊,大军一分为二,迂回包抄,将晋军困在阵中。

  谢琰让步卒们压缩阵型,靠辎重车和盾牌与骑兵周旋,用弓弩进行还击。

  但毕竟是野外遭遇,晋军的阵型未能尽善尽美,被骑兵抓到破绽,冲出不少缺口。

  谢琰有些紧张,他担心太早布阵,会让慕容农心生警觉,放弃进攻,所以直到燕军的马蹄声出现,他才开始下令结阵。

  现在看来,还是稍微晚了一点。

  慕容农在占据主动之后,越战越勇,不停地在晋军阵中来回冲杀,想彻底击溃这支队伍。

  谢琰的掌心都出汗了,一边命令军士们化整为零,重新布阵,一边在心里抱怨阿兄怎么还没到。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谢琰觉得过了好久,但其实不过短短一阵。

  在他强自镇定,额头却慢慢渗出汗之时,战场的两侧终于有了动静,晋军的骑兵从一片黑暗中杀了出来。

  慕容农的兴奋瞬间被浇灭,大喊道:“上当了,大家随我杀出去。”

  但谢玄之所以慢了半拍,除了安排包围,还在等燕军的骑兵和晋军的步卒纠缠到一起,无法轻易脱身。

  三万晋军骑兵从两侧迂回包抄,将整个战场团团围住。

  交战的两支队伍都被困在阵中,但彼此的心情却是截然相反。

  晋军埋伏成功,士气大振,燕军身陷重围,茫然失措。

  谢玄在外围指挥,让骑兵死死堵住燕军的退路,里应外合,剿灭对手。

  五万晋军步骑对上一万五千燕军骑兵,战场上很快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慕容农早就杀红了眼,心中愤怒与羞愧交织,想要突出重围,但几次冲阵都以失败告终,身边的燕军越来越少,被不断缩小包围的晋军冲散。

  见胜负已分,谢玄不愿多增伤亡,下令劝降。

  燕军士兵在发现走投无路之后,纷纷丢下武器,坐到了地上。

  慕容农仍不愿放弃,带着亲卫在阵中左冲右闯,殊死抵抗。

  谢玄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冷静地吩咐道:“抓活的。”

  晋军盾牌手顶上,将困兽犹斗的慕容农团团围住,弓箭手对着他胯下的战马马腿放箭。

  一声悲鸣之后,战马翻倒在地,将慕容农重重地摔在地上。

  几名盾牌手上前,用手中的大盾死死地将慕容农按在地上,然后用绳子将他捆了起来。

  随着慕容农的被生擒,战场上再无反抗,燕军全部弃械投降。

  大胜后的谢玄脸上并不见喜色,一边命人快速打扫战场,救治伤员,一边让人将慕容农带了过来。

  慕容农犹自挣扎不已,高声喝道:“要杀便杀,慕容家的人可不怕死。”

  谢玄摇摇头,好言相劝,“慕容家投效我朝的也不少,你何必执迷不悟。”

  慕容农朝地上吐了一口血水,“就因为那帮人贪生怕死,燕国才会亡。”

  谢玄笑道:“原来你也知道燕国亡了。”

  慕容农自知失言,冷哼一声。

  谢玄又道:“你可愿返回临汾,劝城中守军开城投降?”

  “不可能,”慕容农高声道:“我上了你的当,只求速死。”

  谢玄叹道:“你可得为这一万多俘虏想想,你要是不配合,我可没地方、也没精力去安置他们,那就只能全杀了。”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