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会议结束时,初冬的阳光已经斜斜地掠过礼堂穹顶。
沈青云握着熊杨递来的专项整顿方案,指尖还残留着纸张的粗糙质感。
香房区新任区长追出来汇报核查进度时,他正望着停车场那排挂着“公务”牌照的轿车出神。其中三辆的前主人,如今已在看守所里写着忏悔书。
“沈书记,这是补偿款重新核算的初步结果。”
对方递过文件夹,小心翼翼的说道:“程立东他们至少截留了三千二百万,涉及三百多户拆迁户。”
沈青云翻开文件夹,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像一道道未愈合的伤口。
“下周召开全区大会,当众公布账目,一分不少地退还给百姓。”
沈青云合上文件夹,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另外,那所被拆的小学,原址重建,命名为明远小学。”
“是。”
对方连忙点头答应着。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窗台上的绿萝又抽出了新芽。
沈青云刚泡上茶,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就响了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接起了电话,听筒里传来省委书记顾青山特有的沉稳嗓音:“青云同志,来省委一趟,我在办公室等你。”
没有多余的寒暄,甚至没说事由。
沈青云挂了电话,看着袅袅升起的茶烟,忽然想起之前刚担任滨州市委书记时,顾青山也是这样突然叫他去谈话,那次是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专项部署。
司机周大伟早已把车停在楼下。
黑色轿车驶离市委大院时,沈青云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
党风廉政会议的横幅还挂在机关大楼外,“反腐倡廉”四个红漆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
省委大院的雪松落了层薄霜,警卫看到车牌立刻放行。
沈青云走进常委楼时,走廊里的暖气带着淡淡的松木味。
顾青山的办公室虚掩着,他敲了三下门,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
顾青山正站在窗前批阅文件,阳光透过他的身影,在摊开的省委常委会纪要上投下菱形的光斑。
“坐吧。”
老书记头也没抬,指了指沙发,对沈青云说道:“刚从市委过来?党风廉政会议开得怎么样?”
“很顺利,熊杨同志已经拿出了专项方案。”
沈青云在沙发上坐下,目光落在茶几上的紫砂壶。
这是顾青山的习惯,只有重要客人来访才会用这套茶具。
“香房区的拆迁款核查有了初步结果,下周准备公开清退。”
沈青云缓缓说道。
顾青山放下笔,转身时脸上带着惯有的微笑,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审视:“滨州能稳住,不容易。”
他给沈青云倒了杯茶,琥珀色的茶汤在杯壁上挂出细长的水痕:“林向阳的案子牵扯出不少人,你那边没受影响吧?”
“暂时没有。”
沈青云捧着茶杯,指尖感受着瓷器的微凉:“我们提前做了风险排查,涉案的二十七名干部都已控制住,没引发次生舆情。”
他顿了顿,补充道:“林浩在澳门被抓回来了,昨天已押解回滨州。”
顾青山点点头,呷了口茶:“萧明远案的受害女孩,安排好了吗?”
“联系上了,在南方当特教老师。”
沈青云的声音柔和了些:“她说等明远小学建成,想来当志愿者。”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沈青云注意到顾青山办公桌上的文件里,有一份《江北省人民政府领导分工调整方案》,右上角用铅笔标了个问号。
他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林向阳倒台后,常务副省长的位置空了快一个月,省内已有不少猜测。
“你在滨州待了这么久,对省政府的工作熟悉了吗?”
顾青山突然开口,目光落在沈青云脸上,带着探究。
沈青云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温热的茶水差点溅出来。
他迅速整理思绪,语气保持平稳:“我主要精力都在滨州的工作上,对省政府的具体分工不算太了解。”
他刻意避开“熟悉”这个词,官场谈话的艺术就在于留白:“不过每次参加省政府工作会议,都能感受到李省长抓工作的魄力。”
顾青山笑了,指节轻轻叩着桌面:“你是副部级,按规定也参加过省委全会,对省里的情况不会陌生。”
他的目光转向窗外的雪松,淡淡地说道:“林向阳的位置空了些日子,省委常委们讨论过几次,都觉得需要个懂基层、敢碰硬的同志。”
沈青云的心跳骤然加快,茶水的温度仿佛顺着指尖蔓延到心脏。
他知道顾青山的话绝不是随口一提。
自己的履历摆在那里: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长到公安厅长,再到市长、市委书记,每一步都扎根基层,尤其是在打击黑恶势力和反腐领域,有过好几次漂亮的硬仗,这正是当前省政府急需的特质。
“顾书记,我觉得自己目前的重心还是在滨州。”
沈青云放下茶杯,杯底与茶几碰撞发出轻响,认真的对顾青山说道:“专项整顿刚启动,明远小学重建、拆迁款清退……这些事都得盯着落实,实在分不出精力考虑其他。”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现有工作的专注,又没直接拒绝可能性。
顾青山显然很满意这个态度,端起茶壶又添了些水:“你的心情我理解。不过青云啊。”
老书记的语气变得意味深长,缓缓说道:“机会这东西,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当年让你从公安系统转地方,你也犹豫过,对吧?”
沈青云想起几年前的那个深夜,父亲也是这样找他谈话的。
只不过当时他顾虑重重,最终犹豫很久才下定决心。
“是。”
沈青云点点头道。
“现在也是一样。”
顾青山的目光变得锐利,像穿透迷雾的灯塔:“江北省需要能扛事的人,尤其是在经历了林向阳这样的案子后,更需要让老百姓看到希望。”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这是送客的信号:“回去好好想想,不用急着给我答复。”
沈青云起身告辞时,注意到顾青山办公桌上的那份分工调整方案,铅笔标注的问号旁,多了个小小的沈字。
车子驶出省委大院时,夕阳正沉向远处的山峦,给雪松镀上了层金边。
周大伟打开收音机,里面在播放林向阳案的最新进展,主持人用沉痛的语气说:“这起案件警示我们,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
沈青云让他关掉收音机,靠在椅背上闭上眼。
常务副省长,进入省委常委会,这意味着能在更大的平台推动反腐和民生工作。
但滨州的摊子刚铺开,专项整顿、小学重建、拆迁户安置……每一件都离不开人盯着。
犹豫了许久,沈青云觉得,或许自己应该跟父亲商量一下。
沈青云握着熊杨递来的专项整顿方案,指尖还残留着纸张的粗糙质感。
香房区新任区长追出来汇报核查进度时,他正望着停车场那排挂着“公务”牌照的轿车出神。其中三辆的前主人,如今已在看守所里写着忏悔书。
“沈书记,这是补偿款重新核算的初步结果。”
对方递过文件夹,小心翼翼的说道:“程立东他们至少截留了三千二百万,涉及三百多户拆迁户。”
沈青云翻开文件夹,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像一道道未愈合的伤口。
“下周召开全区大会,当众公布账目,一分不少地退还给百姓。”
沈青云合上文件夹,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另外,那所被拆的小学,原址重建,命名为明远小学。”
“是。”
对方连忙点头答应着。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窗台上的绿萝又抽出了新芽。
沈青云刚泡上茶,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就响了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接起了电话,听筒里传来省委书记顾青山特有的沉稳嗓音:“青云同志,来省委一趟,我在办公室等你。”
没有多余的寒暄,甚至没说事由。
沈青云挂了电话,看着袅袅升起的茶烟,忽然想起之前刚担任滨州市委书记时,顾青山也是这样突然叫他去谈话,那次是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专项部署。
司机周大伟早已把车停在楼下。
黑色轿车驶离市委大院时,沈青云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
党风廉政会议的横幅还挂在机关大楼外,“反腐倡廉”四个红漆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
省委大院的雪松落了层薄霜,警卫看到车牌立刻放行。
沈青云走进常委楼时,走廊里的暖气带着淡淡的松木味。
顾青山的办公室虚掩着,他敲了三下门,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
顾青山正站在窗前批阅文件,阳光透过他的身影,在摊开的省委常委会纪要上投下菱形的光斑。
“坐吧。”
老书记头也没抬,指了指沙发,对沈青云说道:“刚从市委过来?党风廉政会议开得怎么样?”
“很顺利,熊杨同志已经拿出了专项方案。”
沈青云在沙发上坐下,目光落在茶几上的紫砂壶。
这是顾青山的习惯,只有重要客人来访才会用这套茶具。
“香房区的拆迁款核查有了初步结果,下周准备公开清退。”
沈青云缓缓说道。
顾青山放下笔,转身时脸上带着惯有的微笑,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审视:“滨州能稳住,不容易。”
他给沈青云倒了杯茶,琥珀色的茶汤在杯壁上挂出细长的水痕:“林向阳的案子牵扯出不少人,你那边没受影响吧?”
“暂时没有。”
沈青云捧着茶杯,指尖感受着瓷器的微凉:“我们提前做了风险排查,涉案的二十七名干部都已控制住,没引发次生舆情。”
他顿了顿,补充道:“林浩在澳门被抓回来了,昨天已押解回滨州。”
顾青山点点头,呷了口茶:“萧明远案的受害女孩,安排好了吗?”
“联系上了,在南方当特教老师。”
沈青云的声音柔和了些:“她说等明远小学建成,想来当志愿者。”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沈青云注意到顾青山办公桌上的文件里,有一份《江北省人民政府领导分工调整方案》,右上角用铅笔标了个问号。
他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林向阳倒台后,常务副省长的位置空了快一个月,省内已有不少猜测。
“你在滨州待了这么久,对省政府的工作熟悉了吗?”
顾青山突然开口,目光落在沈青云脸上,带着探究。
沈青云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温热的茶水差点溅出来。
他迅速整理思绪,语气保持平稳:“我主要精力都在滨州的工作上,对省政府的具体分工不算太了解。”
他刻意避开“熟悉”这个词,官场谈话的艺术就在于留白:“不过每次参加省政府工作会议,都能感受到李省长抓工作的魄力。”
顾青山笑了,指节轻轻叩着桌面:“你是副部级,按规定也参加过省委全会,对省里的情况不会陌生。”
他的目光转向窗外的雪松,淡淡地说道:“林向阳的位置空了些日子,省委常委们讨论过几次,都觉得需要个懂基层、敢碰硬的同志。”
沈青云的心跳骤然加快,茶水的温度仿佛顺着指尖蔓延到心脏。
他知道顾青山的话绝不是随口一提。
自己的履历摆在那里: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长到公安厅长,再到市长、市委书记,每一步都扎根基层,尤其是在打击黑恶势力和反腐领域,有过好几次漂亮的硬仗,这正是当前省政府急需的特质。
“顾书记,我觉得自己目前的重心还是在滨州。”
沈青云放下茶杯,杯底与茶几碰撞发出轻响,认真的对顾青山说道:“专项整顿刚启动,明远小学重建、拆迁款清退……这些事都得盯着落实,实在分不出精力考虑其他。”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现有工作的专注,又没直接拒绝可能性。
顾青山显然很满意这个态度,端起茶壶又添了些水:“你的心情我理解。不过青云啊。”
老书记的语气变得意味深长,缓缓说道:“机会这东西,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当年让你从公安系统转地方,你也犹豫过,对吧?”
沈青云想起几年前的那个深夜,父亲也是这样找他谈话的。
只不过当时他顾虑重重,最终犹豫很久才下定决心。
“是。”
沈青云点点头道。
“现在也是一样。”
顾青山的目光变得锐利,像穿透迷雾的灯塔:“江北省需要能扛事的人,尤其是在经历了林向阳这样的案子后,更需要让老百姓看到希望。”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这是送客的信号:“回去好好想想,不用急着给我答复。”
沈青云起身告辞时,注意到顾青山办公桌上的那份分工调整方案,铅笔标注的问号旁,多了个小小的沈字。
车子驶出省委大院时,夕阳正沉向远处的山峦,给雪松镀上了层金边。
周大伟打开收音机,里面在播放林向阳案的最新进展,主持人用沉痛的语气说:“这起案件警示我们,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
沈青云让他关掉收音机,靠在椅背上闭上眼。
常务副省长,进入省委常委会,这意味着能在更大的平台推动反腐和民生工作。
但滨州的摊子刚铺开,专项整顿、小学重建、拆迁户安置……每一件都离不开人盯着。
犹豫了许久,沈青云觉得,或许自己应该跟父亲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