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1章 程立东的野心-《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就在所有人都震惊不已的时候,市纪委书记熊杨突然开口说道:“我附议沈书记的提议。”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纪委近期收到的举报中,香房区的领导干部涉案率是最低的,这说明赵明奇和程立东同志在廉洁自律方面做得不错。”

  这番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常委们的表情更加微妙。

  谁都知道熊杨查办案件时铁面无私,当年连自己的老战友都没放过,他能公开表扬的干部,至少在程序上挑不出错处。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吧。”

  沈青云看了一眼众人,淡淡地说道:“散会。”

  常委们鱼贯而出,走廊里的议论声压得极低。

  组织部长张银峰故意留在最后,不解的对沈青云问道:“书记,您这步棋走得够突然的,程立东真的合适?”

  他知道沈青云向来不按常理出牌,但从香房区直接提拔秘书长,还是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沈青云望着窗外香房区的方向,那里的塔吊在晨光中闪着金属光泽:“合不合适,试试才知道。”

  他的指尖在窗台上轻轻划着:“有些人表面看着稳重,遇到事才知道骨头硬不硬。”

  张银峰若有所思地离开后,沈青云独自留在会议室,拿起面前那一杯凉茶,他一饮而尽。

  苦涩的味道从喉咙一直蔓延到心底。

  自从知道程立东和林向阳见面的事情之后,沈青云就已经在脑子里勾勒出整件事的关系。

  要知道。

  十年前,林向阳可是滨州市委书记。

  赵茹一个区政法委书记,能够走到今时今日的地位,完全就是靠着林向阳的提拔,那她为什么会支持程立东,原因也就清楚了。

  因为涉案的人是林浩!

  阳光穿过云层,在笔记本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沈青云知道,自己这个看似突兀的人事提议,就像投入湖面的巨石,很快会掀起层层涟漪。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涟漪散尽前,看清湖底那些不为人知的暗流。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熊杨去而复返:“沈书记,香房区那起招标案,我让核查组加快进度了。”

  “不急。”

  沈青云合上笔记本,淡淡地说道:“等确定了秘书长人选再说。”

  他看着熊杨疑惑的眼神,突然笑了起来:“有时候,把鱼饵放得明显些,鱼才会上钩。”

  熊杨恍然大悟,转身离开时脚步轻快了许多。

  会议室里重新恢复寂静,沈青云走到窗前,看着市委大院里来来往往的车辆,目光最终定格在香房区的方向。

  那里有他要找的答案,也有滨州未来的走向,而这场刚刚开始的人事博弈,不过是揭开真相的序幕。

  ………………

  程立东的办公室在香房区政府大楼的八层,朝南的窗户正对着区中心广场。

  此刻他捏着手机站在窗前,广场上的音乐喷泉正在喷涌,彩虹在水雾中若隐若现,像极了他此刻飘忽不定的心情。

  手机在掌心震动不停,屏幕上跳动着各种陌生的号码。

  都是些平日里八竿子打不着的部门负责人,语气里的谄媚几乎要从听筒里溢出来。

  “程区长,恭喜啊!早就听说您要高升了,这下可算定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热情得烫耳朵。

  程立东扯出个标准的微笑,手指却在窗台上掐出深深的白痕:“王局说笑了,只是个提议而已,还没定呢。”

  “那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对方的笑声更大了,对程立东笑着说道:“沈书记亲自提名,您这几年的政绩摆在那儿,谁能比啊?”

  挂了电话,程立东将手机扔在办公桌上,金属外壳与红木桌面碰撞发出刺耳的响。

  桌上的青瓷笔筒里插着三支钢笔,都是这些年开会发的纪念品,笔帽上的镀金已经斑驳,就像他这些年在官场上的伪装,看似光鲜,实则早已锈蚀。

  这个时候,他的手机再次响起。

  来电显示居然是市政法委书记赵茹。

  程立东的心脏猛地一缩,指尖在接听键上悬停了三秒才按下。

  “立东啊,听说好消息了?”

  赵茹的声音带着惯有的温和,却像根软刺,轻轻扎在程立东心上。

  这位市政法委书记十年前是香房区的政法委书记,是看着他从教育局长一步步爬到区长位置的,对他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

  “赵书记,您也听说了?”

  程立东拉过办公椅坐下,椅轮在地板上滑出半寸:“就是沈书记随口一提,当不得真。”

  “沈书记什么时候随口提过人事?”

  赵茹轻笑一声,背景里传来翻动文件的沙沙声:“他这个人我了解,要么不说,说了就有八成把握。”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香房区这几年不容易,你和赵明奇能稳住局面,市里都看在眼里。”

  程立东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都是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就得有回报。”

  赵茹的声音压低了些:“市委秘书长这个位置,多少人盯着呢。你要是有想法,不妨活动活动,省里有些老领导,对你印象还是不错的。”

  这句话像颗石子投进程立东的心湖。

  他想起自己抽屉里那几份没送出去的茶叶。

  都是朱正华年前送来的极品龙井,每罐标价都在五位数以上。

  以前总觉得还没到时候,现在看来或许可以试试。

  “赵书记的意思是……”程立东的声音有些发紧。

  “我的意思是,机会来了就得抓住。”

  赵茹的语气恢复了平淡:“你在香房区待了这么久,是时候挪挪窝了。沈书记的态度我在常委会上面已经试探了,他确实对香房区的工作很满意。就这样,我还有个会。”

  电话挂断的忙音里,程立东仿佛听见自己心跳的轰鸣。

  他拉开抽屉,看着那几罐茶叶,突然觉得喉咙发紧。

  朱正华那家伙已经跑掉了,剩下的事情完全可以推在他的身上。

  沈青云这时候提名他当市委秘书长,到底是真的赏识,还是……另有所图?

  窗外的喷泉不知何时停了,几个孩子在广场上追逐打闹,笑声隔着玻璃传进来,显得格外刺耳。

  程立东突然想起陈光。

  那个穿着检察制服、眼神锐利的年轻人,临死前三天还来过他的办公室,手里捏着几张照片,问他认不认识照片上的农民工。

  当时他是怎么说的?

  好像是笑着递了杯茶,说“你刚出狱,还是先好好休息吧”。

  现在想来,那杯茶里,是不是也飘着死亡的味道?

  办公桌上的电话又响了,是区委书记赵明奇。

  “立东同志,听说了吗?”

  赵明奇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沈书记提名我们俩,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聊聊?”

  程立东望着窗外渐渐西沉的太阳,晚霞把天空染成诡异的橘红色,像极了陈光卷宗里那张现场照片,香房河的水面在夕阳下泛着血光。

  “不了,赵书记。”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疲惫,淡淡地说道:“晚上还有个拆迁户的座谈会,走不开。”

  挂了电话,程立东将笔记本锁回抽屉。

  他走到衣架前取下外套,手指触到冰凉的金属纽扣时,突然想起刚参加工作那年,父亲叮嘱他的话:“当官就像走钢丝,一步错,步步错。”

  那时他还不信,觉得只要不贪不占,就能走得稳。

  可现在才明白,有些钢丝从踏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断裂。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条银行短信,原来工资到账了。

  看着那串熟悉的数字,程立东突然觉得可笑。

  他有多少个夜晚因为朱正华送来的“分红”辗转难眠,又有多少个清晨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

  正厅级……

  这个念头像野草似的在心里疯长。

  只要再进一步,就能进入市委核心班子,就能接触到更高层面的资源,到时候是不是就能彻底摆脱过去的阴影?

  程立东走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领带。

  镜中的男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西装熨帖笔挺,眼神里却藏着挥之不去的阴霾。

  他想起赵茹的话,想起那些恭喜的电话,想起朱正华空荡荡的办公室。

  也许沈青云真的不知道,也许陈光的死真的只是意外,也许萧明远的案子早就被人遗忘。

  他拿起手机,想要给老领导打过去。

  指尖悬在拨号键上,程立东的呼吸渐渐急促。

  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区政府大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像无数只窥视的眼睛。

  最终,他还是按下了锁屏键。

  “再等等。”

  程立东对着镜子里的自己低声说:“等朱正华到了加拿大,等风声再紧一点……”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香房区公安分局的监控室里,程凯正盯着屏幕上他办公室的窗口,对身旁的警员说:“通知技术队,盯紧他的所有通讯记录,特别是和省里的联系。”

  夜色像墨汁一样晕染开来,吞没了香房区的灯火,也吞没了程立东眼中最后一丝犹豫。

  他不知道自己脚下的钢丝,早已被人悄悄磨得只剩最后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