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沈青云正在办公室看文件,门外传来敲门声,紧接着张耀祖就走了进来。
“书记,公安局的孙副市长和程支队长来了。”
张耀祖对沈青云恭敬的说道。
“请他们进来吧。”
沈青云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笔,淡淡地说道。
程凯和孙健一起过来见自己,看样子应该是案子有什么进展了。
这两天他虽然在处理别的工作,但对于陈光被杀的这个案子,还是非常关心的,他很想知道,林正到底是因为什么要这么做。
片刻之后。
张耀祖带着孙健和程凯两个人走了进来。
“书记。”
两个人恭恭敬敬的对沈青云问候着。
“到沙发上坐吧。”
沈青云严肃的说道。
他们自然没有意见,便来到沙发上坐下。
当然,沈青云坐的很随意,而孙健和程凯都是半个屁股挨着沙发,而且坐姿挺拔,相当的严肃。
“书记。”
程凯严肃的对沈青云说道:“根据我们的调查,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林正绝对不是杀害陈光的凶手。”
“这一点我知道。”
沈青云点点头,随意的说道:“那天在现场我就说过了,这个陈光的死亡恐怕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多年的刑侦经验摆在那里,沈青云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就发现这里面的猫腻,所以他才会告诉程凯要认真调查这件事。
“那陈光的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青云看着两个人,缓缓说道:“现在这几天外面可是已经有新闻了,微博上面有人在议论,宣传部那边已经收到舆情反馈了。”
“这个……”
程凯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
孙健想了想,对程凯说道:“你先出去吧,我跟书记单独聊。”
“好的。”
程凯闻言连忙点头,站起身对沈青云敬礼,便离开了办公室。
“怎么了?”
沈青云不解的看向孙健问道。
对于这位老领导的性格,他还是非常了解的,如果不是真的有什么事情,他不会这么说。
等办公室只剩下自己和沈青云的时候,孙健才脸色严肃的对沈青云说道:“书记,情况有点麻烦。”
“你说说吧。”
沈青云闻言点点头。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个陈光的死,很可能是自杀。”
孙健直接给出结论道:“至于林正,他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在闹市区把案子闹大,引起您的注意,让您关注这件事。”
“应该是这样。”
沈青云微微点头,对此并不惊讶。
之前他就已经有过这样的判断,倒是觉得很正常。
“关键问题在于,陈光为什么这样做?”
孙健看向沈青云,一字一句的说道:“三年前,他是前途一片光明的检察官,有着无比美好的未来,结果却在事业正最巅峰的时候被判入狱,出来之后穷困潦倒,几乎难以维持生计,这种反差的情况下,他没有选择报复社会,反倒是莫名其妙的死掉了,您觉得这正常么?”
沈青云没有回答孙健的问题。
就算孙健不说,其实沈青云也意识到了这里面的问题,他看了一眼孙健说道:“你觉得,这件事跟萧明远那个案子有关系?”
他想起来自己之前在陈光家里看到的那份卷宗,萧明远意外落水身亡案件。
“是的。”
孙健点点头,对沈青云解释道:“我们经过仔细排查之后,意外的发现,陈光当年不止一次沈青云调查过萧明远案件,包括萧明远的死因,他也曾经调查过,甚至在出事之前,他还在努力想要查清楚案件的真相……”
顿了顿。
他缓缓说道:“他去过市政法委上访。”
“什么?”
沈青云听到这句话,顿时愣在了那里。
虽然孙健没有明说,但沈青云却已经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如果陈光真的去过市政法委上访,事关杀人案这么大的事情,可警方也好,纪委那边也罢,始终都没有得到消息,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人在政法委直接把消息给压下去了!
而有能力做到这件事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赵茹。
一想到那个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女人却做了这样的事情,沈青云的脸色就愈发难看不已。
“不仅如此。”
孙健小心翼翼的说道:“香房区的区长程立东,时任香房区教育局局长,萧明远死亡之前,曾经多次找过他。陈光死亡之前,也曾经去见过程立东,您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点巧合了?”
听到孙健的话,沈青云顿时沉默不语起来。
作为一名老刑侦,沈青云比任何人都清楚,孙健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
毫无疑问,赵茹和程立东,都是很有嫌疑的。
“证据很重要。”
沈青云沉默了许久,缓缓说道:“如果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空谈。”
孙健一愣神,随即明白了沈青云的意思。
说白了。
不管是赵茹还是程立东,他们的身份摆在那里,贸然采取行动所造成的后果,不是任何人能够承担的。
哪怕沈青云如今是副部级的市委书记,但如果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想要对付一个市委常委,而且还是政法委书记,那也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
官场这种地方,不是你怀疑某个人可能有违法犯罪行为,你就能够对人家下手进行调查的,首先要有的就是证据。
所以,沈青云才会对孙健那么说。
孙健自然秒懂他的意思,想了想说道:“这个需要时间。”
这是实话。
警察侦查案件不像纪委调查案子,纪委往往是有一点线索之后,就可以采取行动,可以先把涉案人员抓捕进行双规,随后再进行调查取证。
说的直白一点,哪怕只有一点贪污受贿的证据被纪委掌握,人家就可以通过这个线索来突破那些贪官的心理防线。
但公安局这边不行,如今警察侦查案子遵循的是疑罪从无的原则,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直接证据,你根本不能判定一个人的犯罪行为。
打个比方说,如果怀疑某个家伙是小偷,那你需要找到他偷来的赃物,以及他偷东西的过程等一系列证据。
如果没有,那就不能判定他是小偷。
同样的道理,杀人犯也是一样。
“那就慢慢查。”
沈青云想了想,对孙健说道:“一定不能着急,要确保案件的证据确凿。”
“好的,我明白了。”
孙健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等孙健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之后,沈青云坐在那里久久不语。
他知道,今天这个事情对于自己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有一说一,哪怕是沈青云,也万万没想到,这个地铁抛尸案件的背后,竟然牵扯出这么多人来。
甚至还引出了一桩十年前的旧案。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他竟然涉及到了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赵茹和香房区如今的区长,时任教育局局长的程立东。
“有点麻烦啊。”
沈青云坐在那里,自言自语道。
其实到了他这个地步,往往最担心的就是麻烦事儿,因为这会让很多事情变得扑朔迷离,就好像赵茹这个政法委书记牵扯其中之后,接下来沈青云就要考虑,如果她真要是有问题,市委班子会不会受到影响。
如果她没有问题,那对于市委来说,那个关于萧明远的案件,以及陈光的疑似自杀案件,是不是要上报?
一时之间,哪怕是沈青云,也有点一筹莫展的感觉。
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张耀祖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对沈青云说道:“书记,市城建局的周局长来汇报工作了。”
“让他进来吧。”
沈青云摇摇头,让自己的思绪沉淀下来。
………………
上午十点的阳光斜斜切进办公室,在沈青云面前的规划图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周光辉抱着厚厚的文件夹站在办公桌前,深蓝色西装的袖口沾着点白灰,刚从开发区工地赶来的缘故。
他把文件夹放在桌上时,金属搭扣撞在桌面,发出清脆的响。
“书记,这是二季度城建工作的汇总报告。”
周光辉的手指在文件夹边缘蹭了蹭,指腹上还留着图纸的油墨味,小心翼翼的说道:“重点项目进展都在里面,棚户区改造、东风路拓宽、污水处理厂扩建……”
沈青云没翻文件,目光落在墙上的滨州城区地图上。
红色记号笔标出的二十个在建项目像散落的星子,其中东风路拓宽工程被圈了三个圈。
“东风路拆迁怎么样了?”
他突然开口,指尖在地图上点了点,开口问道:“上周信访局接到信访,说有几户老居民不肯搬。”
周光辉轻轻点头,从文件夹里抽出份明细表,对沈青云解释道:“确实有三户,都是民国时期的老宅子。住户担心拆迁补偿不到位,还怕老物件损坏……”
他翻到补偿方案那页,缓缓说道:“我们把补偿标准提高了百分之十五,还联系了文物局的人帮忙迁移家具,昨天已经签了两户。”
“剩下那户呢?”
沈青云抬起头,阳光刚好落在他眼里,亮得让人不敢直视。
“是位姓苏的老先生,祖上是前清举人。”
周光辉的声音放轻了些,无奈的说道:“他说宅子是祖产,给多少钱都不搬。我们打算下周请文保专家去看看,要是真有历史价值,就调整规划绕过去。”
沈青云这才翻开文件夹,指尖划过棚户区改造的进度表。
表格里的数字密密麻麻,其中回迁率被红笔圈了出来。
“这个回迁率,水分多大?”
沈青云淡淡地问道,语气里听不出情绪。
周光辉的额头瞬间就渗出细汗,表情肉眼可见的紧张不已。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本民情日记,翻开夹着书签的那页:“沈书记您看,这是我们工作组记录的。百分之九十二是实打实拍的,剩下百分之八要么选了货币补偿,要么搬到了郊区的安置点。”
他指着其中一页说道:“比如光明里社区的这位老人,儿子在外地工作,她嫌回迁房楼层高,自己选了带小院的老年公寓。”
沈青云微微点头,便继续看了起来,翻到污水处理厂的图纸,眉头皱了皱。
设计图上的排污管道离护城河只有五十米,用虚线标着临时方案。
“为什么用临时方案?”
沈青云的指尖敲在图纸上,淡淡地说道:“当初评审时明确要求远离河道。”
周光辉的脸有点发烫,他从文件夹底层抽出份会议纪要,小心翼翼的说道:“书记,主要是资金出了点缺口,原定的管道价格涨了三成,财政暂时拨不下来……”
“资金不够就换临时方案?”
沈青云把图纸往他面前推了推,纸张摩擦声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沉声说道:“护城河是滨州的母亲河,去年花了两个亿治污才见点成效,现在要在河边埋临时管道?”
周光辉的手指绞在一起,声音低了下去:“是我考虑不周。已经让设计院重新出方案了,资金方面……我们打算从其他项目匀一点,再申请省里的专项补助。”
他抬头的时候,眼里带着点恳切,对沈青云说道:“最多耽误半个月,绝不影响整体工期。”
沈青云没说话,翻开下一份文件。
那是份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报告,里面提到要在主要路口装智能监控,还计划引进智能交通指挥系统。
“这套系统,性价比做过评估吗?”
他指着报价单,直接说道:“我记得邻市用的同款,比我们预算低百分之二十。”
周光辉连忙解释:“我们加了两个模块,一个是老城区的窄巷识别,一个是学校周边的行人预警……”
他拿出对比表,对沈青云说道:“这两个功能,可以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尤其对放学的孩子来说更安全。”
沈青云的目光在学校周边几个字上停了停,语气缓和了些:“安全是第一位的,但预算也要控制。让采购中心再跟厂商谈谈,把质保期从三年延到五年,对冲溢价部分。”
“好的。”
周光辉连忙在笔记本上记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透着松快。
“还有件事想请示您,开发区的产业园区配套道路,要不要提前修?现在的路只能走小型货车,以后引进大型企业就不够用了。”
他看着沈青云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个事情,可以跟省里请示,请求他们的协助。”
沈青云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塔吊林立的开发区。
阳光把那些钢铁骨架照得发亮,像一群沉默的巨人。
“提前修,但要分阶段。”
他转过身,看着周光辉说道:“先修主干道,预留出辅道的位置。等企业落地了再根据需求扩建,免得造成浪费。”
顿了顿。
他补充道:“修好了之后必须要保证质量,不要今天修完明天修的。”
“这个您放心。”
周光辉把这话记在扉页上,那里已经写满了沈青云之前的指示。
他明白沈青云的意思是什么,其实一直以来城建这一块之所以是贪腐的重灾区,就因为很多地方的城建部门,每年都维护城区的那些公路,结果每年都修的一塌糊涂,第二年不得不继续花钱修。
政府的财政拨款,有不少都浪费在这个上面。
“对了沈书记。”
周光辉突然想起件事,小心的看向沈青云,对他说道:“下个月省里要评文明城市,我们打算把老城区的背街小巷整治一下,您看……”
“要整治就彻底点。”
沈青云闻言打断他的话,毫不客气的说道:“别只刷墙皮摆花盆,把下水道、路灯、垃圾分类都解决了。”
他走到规划图前面,用红笔在几个老旧小区的位置画了圈,这才说道:“尤其是这几个地方,居民反映下水道堵了半年,必须在下月雨季前疏通。”
周光辉的笔尖在纸上飞快移动,汗珠子顺着鬓角往下滑。
他突然觉得怀里的文件夹沉甸甸的,每一页都写着民生两个字。
同时,周光辉也意识到,这位沈书记恐怕要比自己想象的更加精明,人家对于滨州的很多事情,其实是了如指掌的。
“下午让规划局的同志来一趟。”
沈青云合上文件夹,对周光辉缓缓说道:“把背街小巷的整治方案细化一下,重点标注资金来源和完工时间。”
他看了眼表,淡淡地说道:“我下午要去省里开会,等我回来听汇报。”
周光辉抱着文件夹站起来时,发现裤腿沾着的白灰蹭在了地毯上。
他慌忙想去擦,却被沈青云拦住了。
“工地上的灰,不丢人。”
沈青云的目光落在他沾着泥点的皮鞋上,缓缓说道:“踏踏实实把活干好,比穿得再干净都强。”
阳光穿过百叶窗,在周光辉的笔记本上投下明暗相间的条纹。
他走出办公室时,文件夹抱得更紧了些。
走廊里的风带着窗外的槐花香飘进来,混着他身上的尘土味,竟有种踏实的暖意。
“书记,公安局的孙副市长和程支队长来了。”
张耀祖对沈青云恭敬的说道。
“请他们进来吧。”
沈青云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笔,淡淡地说道。
程凯和孙健一起过来见自己,看样子应该是案子有什么进展了。
这两天他虽然在处理别的工作,但对于陈光被杀的这个案子,还是非常关心的,他很想知道,林正到底是因为什么要这么做。
片刻之后。
张耀祖带着孙健和程凯两个人走了进来。
“书记。”
两个人恭恭敬敬的对沈青云问候着。
“到沙发上坐吧。”
沈青云严肃的说道。
他们自然没有意见,便来到沙发上坐下。
当然,沈青云坐的很随意,而孙健和程凯都是半个屁股挨着沙发,而且坐姿挺拔,相当的严肃。
“书记。”
程凯严肃的对沈青云说道:“根据我们的调查,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林正绝对不是杀害陈光的凶手。”
“这一点我知道。”
沈青云点点头,随意的说道:“那天在现场我就说过了,这个陈光的死亡恐怕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多年的刑侦经验摆在那里,沈青云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就发现这里面的猫腻,所以他才会告诉程凯要认真调查这件事。
“那陈光的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青云看着两个人,缓缓说道:“现在这几天外面可是已经有新闻了,微博上面有人在议论,宣传部那边已经收到舆情反馈了。”
“这个……”
程凯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
孙健想了想,对程凯说道:“你先出去吧,我跟书记单独聊。”
“好的。”
程凯闻言连忙点头,站起身对沈青云敬礼,便离开了办公室。
“怎么了?”
沈青云不解的看向孙健问道。
对于这位老领导的性格,他还是非常了解的,如果不是真的有什么事情,他不会这么说。
等办公室只剩下自己和沈青云的时候,孙健才脸色严肃的对沈青云说道:“书记,情况有点麻烦。”
“你说说吧。”
沈青云闻言点点头。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个陈光的死,很可能是自杀。”
孙健直接给出结论道:“至于林正,他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在闹市区把案子闹大,引起您的注意,让您关注这件事。”
“应该是这样。”
沈青云微微点头,对此并不惊讶。
之前他就已经有过这样的判断,倒是觉得很正常。
“关键问题在于,陈光为什么这样做?”
孙健看向沈青云,一字一句的说道:“三年前,他是前途一片光明的检察官,有着无比美好的未来,结果却在事业正最巅峰的时候被判入狱,出来之后穷困潦倒,几乎难以维持生计,这种反差的情况下,他没有选择报复社会,反倒是莫名其妙的死掉了,您觉得这正常么?”
沈青云没有回答孙健的问题。
就算孙健不说,其实沈青云也意识到了这里面的问题,他看了一眼孙健说道:“你觉得,这件事跟萧明远那个案子有关系?”
他想起来自己之前在陈光家里看到的那份卷宗,萧明远意外落水身亡案件。
“是的。”
孙健点点头,对沈青云解释道:“我们经过仔细排查之后,意外的发现,陈光当年不止一次沈青云调查过萧明远案件,包括萧明远的死因,他也曾经调查过,甚至在出事之前,他还在努力想要查清楚案件的真相……”
顿了顿。
他缓缓说道:“他去过市政法委上访。”
“什么?”
沈青云听到这句话,顿时愣在了那里。
虽然孙健没有明说,但沈青云却已经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如果陈光真的去过市政法委上访,事关杀人案这么大的事情,可警方也好,纪委那边也罢,始终都没有得到消息,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人在政法委直接把消息给压下去了!
而有能力做到这件事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赵茹。
一想到那个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女人却做了这样的事情,沈青云的脸色就愈发难看不已。
“不仅如此。”
孙健小心翼翼的说道:“香房区的区长程立东,时任香房区教育局局长,萧明远死亡之前,曾经多次找过他。陈光死亡之前,也曾经去见过程立东,您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点巧合了?”
听到孙健的话,沈青云顿时沉默不语起来。
作为一名老刑侦,沈青云比任何人都清楚,孙健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
毫无疑问,赵茹和程立东,都是很有嫌疑的。
“证据很重要。”
沈青云沉默了许久,缓缓说道:“如果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空谈。”
孙健一愣神,随即明白了沈青云的意思。
说白了。
不管是赵茹还是程立东,他们的身份摆在那里,贸然采取行动所造成的后果,不是任何人能够承担的。
哪怕沈青云如今是副部级的市委书记,但如果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想要对付一个市委常委,而且还是政法委书记,那也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
官场这种地方,不是你怀疑某个人可能有违法犯罪行为,你就能够对人家下手进行调查的,首先要有的就是证据。
所以,沈青云才会对孙健那么说。
孙健自然秒懂他的意思,想了想说道:“这个需要时间。”
这是实话。
警察侦查案件不像纪委调查案子,纪委往往是有一点线索之后,就可以采取行动,可以先把涉案人员抓捕进行双规,随后再进行调查取证。
说的直白一点,哪怕只有一点贪污受贿的证据被纪委掌握,人家就可以通过这个线索来突破那些贪官的心理防线。
但公安局这边不行,如今警察侦查案子遵循的是疑罪从无的原则,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直接证据,你根本不能判定一个人的犯罪行为。
打个比方说,如果怀疑某个家伙是小偷,那你需要找到他偷来的赃物,以及他偷东西的过程等一系列证据。
如果没有,那就不能判定他是小偷。
同样的道理,杀人犯也是一样。
“那就慢慢查。”
沈青云想了想,对孙健说道:“一定不能着急,要确保案件的证据确凿。”
“好的,我明白了。”
孙健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等孙健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之后,沈青云坐在那里久久不语。
他知道,今天这个事情对于自己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有一说一,哪怕是沈青云,也万万没想到,这个地铁抛尸案件的背后,竟然牵扯出这么多人来。
甚至还引出了一桩十年前的旧案。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他竟然涉及到了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赵茹和香房区如今的区长,时任教育局局长的程立东。
“有点麻烦啊。”
沈青云坐在那里,自言自语道。
其实到了他这个地步,往往最担心的就是麻烦事儿,因为这会让很多事情变得扑朔迷离,就好像赵茹这个政法委书记牵扯其中之后,接下来沈青云就要考虑,如果她真要是有问题,市委班子会不会受到影响。
如果她没有问题,那对于市委来说,那个关于萧明远的案件,以及陈光的疑似自杀案件,是不是要上报?
一时之间,哪怕是沈青云,也有点一筹莫展的感觉。
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张耀祖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对沈青云说道:“书记,市城建局的周局长来汇报工作了。”
“让他进来吧。”
沈青云摇摇头,让自己的思绪沉淀下来。
………………
上午十点的阳光斜斜切进办公室,在沈青云面前的规划图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周光辉抱着厚厚的文件夹站在办公桌前,深蓝色西装的袖口沾着点白灰,刚从开发区工地赶来的缘故。
他把文件夹放在桌上时,金属搭扣撞在桌面,发出清脆的响。
“书记,这是二季度城建工作的汇总报告。”
周光辉的手指在文件夹边缘蹭了蹭,指腹上还留着图纸的油墨味,小心翼翼的说道:“重点项目进展都在里面,棚户区改造、东风路拓宽、污水处理厂扩建……”
沈青云没翻文件,目光落在墙上的滨州城区地图上。
红色记号笔标出的二十个在建项目像散落的星子,其中东风路拓宽工程被圈了三个圈。
“东风路拆迁怎么样了?”
他突然开口,指尖在地图上点了点,开口问道:“上周信访局接到信访,说有几户老居民不肯搬。”
周光辉轻轻点头,从文件夹里抽出份明细表,对沈青云解释道:“确实有三户,都是民国时期的老宅子。住户担心拆迁补偿不到位,还怕老物件损坏……”
他翻到补偿方案那页,缓缓说道:“我们把补偿标准提高了百分之十五,还联系了文物局的人帮忙迁移家具,昨天已经签了两户。”
“剩下那户呢?”
沈青云抬起头,阳光刚好落在他眼里,亮得让人不敢直视。
“是位姓苏的老先生,祖上是前清举人。”
周光辉的声音放轻了些,无奈的说道:“他说宅子是祖产,给多少钱都不搬。我们打算下周请文保专家去看看,要是真有历史价值,就调整规划绕过去。”
沈青云这才翻开文件夹,指尖划过棚户区改造的进度表。
表格里的数字密密麻麻,其中回迁率被红笔圈了出来。
“这个回迁率,水分多大?”
沈青云淡淡地问道,语气里听不出情绪。
周光辉的额头瞬间就渗出细汗,表情肉眼可见的紧张不已。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本民情日记,翻开夹着书签的那页:“沈书记您看,这是我们工作组记录的。百分之九十二是实打实拍的,剩下百分之八要么选了货币补偿,要么搬到了郊区的安置点。”
他指着其中一页说道:“比如光明里社区的这位老人,儿子在外地工作,她嫌回迁房楼层高,自己选了带小院的老年公寓。”
沈青云微微点头,便继续看了起来,翻到污水处理厂的图纸,眉头皱了皱。
设计图上的排污管道离护城河只有五十米,用虚线标着临时方案。
“为什么用临时方案?”
沈青云的指尖敲在图纸上,淡淡地说道:“当初评审时明确要求远离河道。”
周光辉的脸有点发烫,他从文件夹底层抽出份会议纪要,小心翼翼的说道:“书记,主要是资金出了点缺口,原定的管道价格涨了三成,财政暂时拨不下来……”
“资金不够就换临时方案?”
沈青云把图纸往他面前推了推,纸张摩擦声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沉声说道:“护城河是滨州的母亲河,去年花了两个亿治污才见点成效,现在要在河边埋临时管道?”
周光辉的手指绞在一起,声音低了下去:“是我考虑不周。已经让设计院重新出方案了,资金方面……我们打算从其他项目匀一点,再申请省里的专项补助。”
他抬头的时候,眼里带着点恳切,对沈青云说道:“最多耽误半个月,绝不影响整体工期。”
沈青云没说话,翻开下一份文件。
那是份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报告,里面提到要在主要路口装智能监控,还计划引进智能交通指挥系统。
“这套系统,性价比做过评估吗?”
他指着报价单,直接说道:“我记得邻市用的同款,比我们预算低百分之二十。”
周光辉连忙解释:“我们加了两个模块,一个是老城区的窄巷识别,一个是学校周边的行人预警……”
他拿出对比表,对沈青云说道:“这两个功能,可以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尤其对放学的孩子来说更安全。”
沈青云的目光在学校周边几个字上停了停,语气缓和了些:“安全是第一位的,但预算也要控制。让采购中心再跟厂商谈谈,把质保期从三年延到五年,对冲溢价部分。”
“好的。”
周光辉连忙在笔记本上记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透着松快。
“还有件事想请示您,开发区的产业园区配套道路,要不要提前修?现在的路只能走小型货车,以后引进大型企业就不够用了。”
他看着沈青云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个事情,可以跟省里请示,请求他们的协助。”
沈青云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塔吊林立的开发区。
阳光把那些钢铁骨架照得发亮,像一群沉默的巨人。
“提前修,但要分阶段。”
他转过身,看着周光辉说道:“先修主干道,预留出辅道的位置。等企业落地了再根据需求扩建,免得造成浪费。”
顿了顿。
他补充道:“修好了之后必须要保证质量,不要今天修完明天修的。”
“这个您放心。”
周光辉把这话记在扉页上,那里已经写满了沈青云之前的指示。
他明白沈青云的意思是什么,其实一直以来城建这一块之所以是贪腐的重灾区,就因为很多地方的城建部门,每年都维护城区的那些公路,结果每年都修的一塌糊涂,第二年不得不继续花钱修。
政府的财政拨款,有不少都浪费在这个上面。
“对了沈书记。”
周光辉突然想起件事,小心的看向沈青云,对他说道:“下个月省里要评文明城市,我们打算把老城区的背街小巷整治一下,您看……”
“要整治就彻底点。”
沈青云闻言打断他的话,毫不客气的说道:“别只刷墙皮摆花盆,把下水道、路灯、垃圾分类都解决了。”
他走到规划图前面,用红笔在几个老旧小区的位置画了圈,这才说道:“尤其是这几个地方,居民反映下水道堵了半年,必须在下月雨季前疏通。”
周光辉的笔尖在纸上飞快移动,汗珠子顺着鬓角往下滑。
他突然觉得怀里的文件夹沉甸甸的,每一页都写着民生两个字。
同时,周光辉也意识到,这位沈书记恐怕要比自己想象的更加精明,人家对于滨州的很多事情,其实是了如指掌的。
“下午让规划局的同志来一趟。”
沈青云合上文件夹,对周光辉缓缓说道:“把背街小巷的整治方案细化一下,重点标注资金来源和完工时间。”
他看了眼表,淡淡地说道:“我下午要去省里开会,等我回来听汇报。”
周光辉抱着文件夹站起来时,发现裤腿沾着的白灰蹭在了地毯上。
他慌忙想去擦,却被沈青云拦住了。
“工地上的灰,不丢人。”
沈青云的目光落在他沾着泥点的皮鞋上,缓缓说道:“踏踏实实把活干好,比穿得再干净都强。”
阳光穿过百叶窗,在周光辉的笔记本上投下明暗相间的条纹。
他走出办公室时,文件夹抱得更紧了些。
走廊里的风带着窗外的槐花香飘进来,混着他身上的尘土味,竟有种踏实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