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功高震主?-《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赵珩的这番话,也让陆沉这样觉得。

  是啊,若是没有自己,这京师,怕是真的就没了。

  可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这是一个王朝的悲哀!

  不过陆沉也知道。

  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

  跟太子发火,除了显得自己鲁莽,没有任何用处。

  他深吸了一口气,露出了一些惨然的笑容。

  “殿下言重了。”

  “若非殿下坐镇中枢,调度有方,将士们又怎能安心杀敌?若非殿下天威所至,北狄又怎会闻风丧胆?”

  “末将不过是托了殿下的洪福,侥幸立下些许微功罢了,这一切,都是殿下的功劳。”

  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捧高了太子,又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谦卑的位置上。

  赵珩听完,看着陆沉的眼神,更加满意了。

  能打仗,还这么懂事!

  知道什么时候该张狂,什么时候该收敛。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虽然大胤的军队烂透了,可他有陆沉!

  未来,还有希望!

  “传孤的命令!”

  “全军进驻北通城,就地修整!”

  “等待京师调集资源,北上踏平北狄王庭!”

  “陆将军,朱将军,还有诸位立功的将士,随孤即刻返回京师!”

  “孤要亲自为你们请功!孤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看看,我大胤的英雄,该得到何等荣耀的封赏!”

  随着太子一声令下,北通城这座刚刚经历过血战的城池再次忙碌起来。

  第二天的东宫之中。

  赵珩坐在书案后,他正在思考该如何封赏陆沉。

  北通城大捷,这功劳,泼天的大。

  给官?朝中那些老家伙怕是又要聒噪。

  给钱?给地?

  俗了。

  对陆沉这种人来说,这些东西恐怕远没有执掌兵权来得实在。

  赵珩下意识地揉了揉眉心,习惯性地开口。

  “来人。”

  “去把卢老将军请来,孤有要事相商。”

  话音落下,侍立在一旁的亲信林二,却一动不动。

  整个书房,安静得有些可怕。

  赵珩等了片刻,不见动静,有些不悦地抬起头。

  “林二,你聋了?怎么还不去?”

  林二的身子颤了一下,他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压抑的悲伤。

  “殿下……”

  “卢老将军他……已经为国尽忠了。”

  赵珩愣住了。

  是啊。

  卢顶升……已经死了。

  那个总是在他冲动时,用苍老而有力的声音劝谏他的老人。

  那个在他还是个孩子时,把他扛在肩膀上看元宵灯会的老将军……已经不在了。

  赵珩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脸上那意气风发的表情,被一股深深的悲戚所取代。

  他沉默了许久,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去……”

  “去把兵部尚书岳振叫来吧。”

  “是,殿下。”

  林二躬身行礼,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然而,林二前脚刚走,后脚,一个小太监就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慌。

  是赵珩的贴身太监,玉安。

  “殿下!殿下!不好了!”

  玉安跑到书案前,因为跑得太急,一开口就喘个不停。

  “殿下,陛下……陛下要回来了!”

  什么?

  赵珩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把抓住玉安的领子。

  “你说什么?”

  “父皇……要回来了?”

  赵珩的脸色此刻因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变得铁青。

  父皇?他要回来了?

  “呵。”

  “孤的这位父皇,消息还真是灵通啊。”

  “孤,带着将士们在京师城下,用人命和鲜血,硬生生把北狄人给打了回去。

  他倒好。在外面躲得安安稳稳,现在仗打完了,他就要回来了?回来做什么?

  回来摘桃子吗!”

  “殿下!殿下!慎言!”

  玉安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隔墙有耳啊,殿下!”

  赵珩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玉安,眼中的怒火渐渐消失。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颓然坐回了椅子上。

  是啊,他是太子,但还不是皇帝。

  有些话,只能在心里想想,说出来,就是大逆不道。

  “起来吧。”

  他的声音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

  “父皇……他还说了些什么?”

  玉安战战兢兢地爬起来,依旧低着头回道:“传信的黄门太监董贯说……说陛下有旨……”

  “京师之战,所有将士的封赏事宜……由他回京之后,亲自来定夺!”

  砰!

  赵珩刚刚端起的茶杯,被他狠狠地砸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茶水混着碎片,溅了一地。

  欺人太甚!

  简直是欺人太甚!

  他赵珩,监国理政,力挽狂澜,保住了这大胤的江山社稷!

  他那个只会逃跑的父皇,凭什么?

  凭什么一回来,就要把这收买人心的机会,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赵珩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再发作。

  他看着满地的狼藉,看着玉安那张惊恐的脸,眼神中的火焰,一点点地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死水般的平静。

  是无奈。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从,子不得不从。

  这是规矩。

  哪怕他再愤怒,再不甘,皇帝的旨意,他依旧只能遵守。

  玉安看着太子那张阴沉的脸,小心翼翼地上前一步,轻声宽慰道:“殿下,您也别太往心里去。”

  “这……这天下,迟早不还是您的吗?”

  “陛下他老人家……还能有多少年头呢?”

  这句话,倒是给了赵珩一些希望。

  是啊。

  天下,迟早是孤的。

  他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

  “孤……是该再隐忍一些时日。”

  此时的骁骑营驻地,皇帝要回来的消息消息,同样传到了这里。

  “他娘的!”

  朱大常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木凳:“这个老皇帝,还要不要脸了!”

  他一把抓起桌上的酒囊,狠狠灌了一大口,然后抹了把嘴,破口大骂。

  “太子殿下带着咱们,刀口舔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才把北狄蛮子赶跑!”

  “他倒好!一仗打完,他拍拍屁股回来了!回来抢功了!”

  朱大常越说越气,粗壮的手指指着京师的方向:“什么叫封赏事宜由他来定?”

  “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咱们,这功劳不是太子殿下的,是他皇帝的吗?”

  “他这是想让咱们这帮丘八,跪在他面前感恩戴德!忘掉是谁真正带着咱们打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