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你说什么!”郑厚脱口而出,不过很快,他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闭嘴。
好在也没人关注他,因为每个人都被郑浑的话,给吸引过去了。
就连李万年都有些惊讶,问道:“郑爱卿,难道已经有了良策?”
郑浑摇了摇头:“现在没有,需要去了兖州之后,实地去勘察,作出计划。”
众人都唏嘘了一声。
没有计划就贸然前去?
“你确定你去了,能够解决水患?”李万年问道。
郑浑坚定道:“就算无法全部解决,也能缓解很多!”
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兖州的病根。
兖州天灾,并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人患。
只要解决了人患,那兖州的病,就好一多半了。
郑厚气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也不敢说。
去兖州赈灾。
这家伙也真能想出来?也真敢说?
多少人去了兖州,都无功而返,甚至一些被满门抄斩。
他竟然还主动去那边?
那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漩涡!
听到郑浑的话,群臣也都惊讶起来。
谁不知道郑浑是什么样子。
让他去打仗,肯定没问题。
但让他去解决水患,他们一百个不相信。
所以李万年也不信任。
“郑爱卿,此事可不是儿戏!赈灾一事,关乎百万黎民,更是关乎我大汉的江山社稷。”
这话,可以说是李万年给郑浑最后一次机会。
意思就是你可要考虑清楚了,如果你现在夸下海口,到时候解决不了兖州问题,那朕就算不拿你问罪,群臣也不会乐意的。
郑厚也急了,心里一个劲催促郑浑拒绝,赶紧认错,恨不得自己有千里传音。
可是郑浑摇了摇头,道:“我知道,陛下,正是因为这样,微臣才要全力以赴。”
“陛下,既然郑大人如此有自信,不如让他去试试?”有大臣开口。
“是啊,兖州水患已经很久了,民不聊生,如果能解决那边问题,那真是普天同庆了!”
“对,陛下,微臣也觉得!郑大人这次击败西域使团,已经显露出了其能力,这次让他去,说不定真能收到奇效!”
于华峥那边的大臣,纷纷开口,推荐郑浑。
郑浑几天之内,封侯又加封给侍中,这份殊荣,让不少人都眼红了。
所以,他们也巴不得,郑浑赶紧犯错,把他撸下来。
“陛下,不可,郑大人虽说这次立下功劳,可术业有专攻,还是应该派专门的大臣前去!”
“对,陛下已经派出很多大臣,都没能解决兖州水患,此事不应该如此草率就定下来!”
“再不济,也要派给郑大人几个得力的干将!”
御史大夫那边,都觉得郑浑已经是他们的人了,自然不想让他过去。
一时间,朝廷里群臣分为了两个阵营。
李万年皱了皱眉,内心也有些不满。
你们有的说去,有的说不去,让朕怎么说?
“陛下,微臣还是请求前去!”郑浑态度坚定,再次重复。
郑厚咬牙切齿!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李万年看了看众人,又看向郑浑:“郑爱卿,朕知道你的好意,不过,这件事可不是儿戏!”
“如果微臣没能缓解水患,任凭陛下处罚,甚至革去微臣侯爵,都没问题!”郑浑也没耐心了,直接亮出杀手锏。
这话,让群臣都大吃一惊。
他们为官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有种的人。
竟然拿自己的侯爵去请求。
而郑浑差点瘫软在地上。
如果他们一门双侯没了,定会成为朝廷笑柄!
“好。”郑浑都这么说了,如果李万年再不同意,就显得他太怕事了。
郑浑这话,也是把他给驾了起来。
“好,郑爱卿,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朕就应允了你的要求!你说吧,需要多少时间,多少人!”
郑浑拱手,道:“陛下,给微臣三个月足以!至于人手,五个就够了,但是微臣有一个请求!”
听到郑浑竟然只需要五个人手,三个月,忠臣都有些吃惊。
不过听到他后面的话,众人都看向了李万年。
李万年也问道:“什么请求?但说无妨。”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一方土地养一方官员,微臣到了兖州,人生地不熟,本身又不是什么重臣,微臣就怕,到时候,微臣去了,那边的官吏,可能会不服气,甚至对微臣的命令,阳奉阴违,微臣也不能拿他们如何!”
这点是每个使臣的大忌。
毕竟他不是当地官员,前去之后,恐怕那边的官员不服从他的命令。
而使臣对这些官员,打不得,杀不得,就会很窘迫。
李万年也听懂了他的意思,道:“这点简单,只要你真能解决兖州水患,朕愿假节于你,兖州官吏,随你调遣,如有人不从,任你处置。”
群臣都愕然,没想到李万年如此大手笔。
这相当于,把兖州的生杀大权,都交给了郑浑。
郑浑也激动起来:“多谢陛下!”
“好了,还有什么事吗?”李万年问道。
群臣没有人再开口了。
“退朝。”
退朝之后,郑浑跟郑厚回到了侯府。
刚一回来,郑厚就忍不住对郑浑训斥起来,觉得郑浑这次的决定太草率了。
“老三,你怎么回事,竟然去请示赈灾?你知不知道,朝廷派去多少大臣,都没用,你觉得凭你能赈灾成功?”
“而且,你还把自己的侯爵当作赌注压上去?你知不知道,你弄来一个侯爵,有多不容易?”
面对郑厚的咄咄逼人,郑浑平静道:“爹,我不在乎这些侯爵什么的,能把兖州水患治理好,也算造福一方了。”
“这就是你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郑厚气呼呼道:“造福一方有什么用,权利才是正道!”
如果能够解决兖州水患,固然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可是那是不可能的。
兖州情况无比复杂,他也知道,去了的话,很容易得罪人。
外部有水患,内部有人患,想要解决问题,谈何容易?
“爹,这就不用你管了,我还有事,我先出门,去趟萧府!”
好在也没人关注他,因为每个人都被郑浑的话,给吸引过去了。
就连李万年都有些惊讶,问道:“郑爱卿,难道已经有了良策?”
郑浑摇了摇头:“现在没有,需要去了兖州之后,实地去勘察,作出计划。”
众人都唏嘘了一声。
没有计划就贸然前去?
“你确定你去了,能够解决水患?”李万年问道。
郑浑坚定道:“就算无法全部解决,也能缓解很多!”
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兖州的病根。
兖州天灾,并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人患。
只要解决了人患,那兖州的病,就好一多半了。
郑厚气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也不敢说。
去兖州赈灾。
这家伙也真能想出来?也真敢说?
多少人去了兖州,都无功而返,甚至一些被满门抄斩。
他竟然还主动去那边?
那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漩涡!
听到郑浑的话,群臣也都惊讶起来。
谁不知道郑浑是什么样子。
让他去打仗,肯定没问题。
但让他去解决水患,他们一百个不相信。
所以李万年也不信任。
“郑爱卿,此事可不是儿戏!赈灾一事,关乎百万黎民,更是关乎我大汉的江山社稷。”
这话,可以说是李万年给郑浑最后一次机会。
意思就是你可要考虑清楚了,如果你现在夸下海口,到时候解决不了兖州问题,那朕就算不拿你问罪,群臣也不会乐意的。
郑厚也急了,心里一个劲催促郑浑拒绝,赶紧认错,恨不得自己有千里传音。
可是郑浑摇了摇头,道:“我知道,陛下,正是因为这样,微臣才要全力以赴。”
“陛下,既然郑大人如此有自信,不如让他去试试?”有大臣开口。
“是啊,兖州水患已经很久了,民不聊生,如果能解决那边问题,那真是普天同庆了!”
“对,陛下,微臣也觉得!郑大人这次击败西域使团,已经显露出了其能力,这次让他去,说不定真能收到奇效!”
于华峥那边的大臣,纷纷开口,推荐郑浑。
郑浑几天之内,封侯又加封给侍中,这份殊荣,让不少人都眼红了。
所以,他们也巴不得,郑浑赶紧犯错,把他撸下来。
“陛下,不可,郑大人虽说这次立下功劳,可术业有专攻,还是应该派专门的大臣前去!”
“对,陛下已经派出很多大臣,都没能解决兖州水患,此事不应该如此草率就定下来!”
“再不济,也要派给郑大人几个得力的干将!”
御史大夫那边,都觉得郑浑已经是他们的人了,自然不想让他过去。
一时间,朝廷里群臣分为了两个阵营。
李万年皱了皱眉,内心也有些不满。
你们有的说去,有的说不去,让朕怎么说?
“陛下,微臣还是请求前去!”郑浑态度坚定,再次重复。
郑厚咬牙切齿!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李万年看了看众人,又看向郑浑:“郑爱卿,朕知道你的好意,不过,这件事可不是儿戏!”
“如果微臣没能缓解水患,任凭陛下处罚,甚至革去微臣侯爵,都没问题!”郑浑也没耐心了,直接亮出杀手锏。
这话,让群臣都大吃一惊。
他们为官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有种的人。
竟然拿自己的侯爵去请求。
而郑浑差点瘫软在地上。
如果他们一门双侯没了,定会成为朝廷笑柄!
“好。”郑浑都这么说了,如果李万年再不同意,就显得他太怕事了。
郑浑这话,也是把他给驾了起来。
“好,郑爱卿,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朕就应允了你的要求!你说吧,需要多少时间,多少人!”
郑浑拱手,道:“陛下,给微臣三个月足以!至于人手,五个就够了,但是微臣有一个请求!”
听到郑浑竟然只需要五个人手,三个月,忠臣都有些吃惊。
不过听到他后面的话,众人都看向了李万年。
李万年也问道:“什么请求?但说无妨。”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一方土地养一方官员,微臣到了兖州,人生地不熟,本身又不是什么重臣,微臣就怕,到时候,微臣去了,那边的官吏,可能会不服气,甚至对微臣的命令,阳奉阴违,微臣也不能拿他们如何!”
这点是每个使臣的大忌。
毕竟他不是当地官员,前去之后,恐怕那边的官员不服从他的命令。
而使臣对这些官员,打不得,杀不得,就会很窘迫。
李万年也听懂了他的意思,道:“这点简单,只要你真能解决兖州水患,朕愿假节于你,兖州官吏,随你调遣,如有人不从,任你处置。”
群臣都愕然,没想到李万年如此大手笔。
这相当于,把兖州的生杀大权,都交给了郑浑。
郑浑也激动起来:“多谢陛下!”
“好了,还有什么事吗?”李万年问道。
群臣没有人再开口了。
“退朝。”
退朝之后,郑浑跟郑厚回到了侯府。
刚一回来,郑厚就忍不住对郑浑训斥起来,觉得郑浑这次的决定太草率了。
“老三,你怎么回事,竟然去请示赈灾?你知不知道,朝廷派去多少大臣,都没用,你觉得凭你能赈灾成功?”
“而且,你还把自己的侯爵当作赌注压上去?你知不知道,你弄来一个侯爵,有多不容易?”
面对郑厚的咄咄逼人,郑浑平静道:“爹,我不在乎这些侯爵什么的,能把兖州水患治理好,也算造福一方了。”
“这就是你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郑厚气呼呼道:“造福一方有什么用,权利才是正道!”
如果能够解决兖州水患,固然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可是那是不可能的。
兖州情况无比复杂,他也知道,去了的话,很容易得罪人。
外部有水患,内部有人患,想要解决问题,谈何容易?
“爹,这就不用你管了,我还有事,我先出门,去趟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