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祭天拜圣,取祥瑞-《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两个月后。

  陈府。

  陈羽此时正在床上悠然的睡着回笼觉,结果这份来自早上的美好,却被朱瞻基破坏了。

  他被叫醒后,打着哈欠对着朱瞻基说道:

  “小朱,你进来府上,伙计难道没有告诉你,为师正在休息?”

  朱瞻基挠了挠头,急忙道:

  “老师,弟子这不是有急事找您嘛!”

  “快跟弟子出来一趟,看看弟子给你准备的好东西。”

  朱瞻基说完之后,也不管陈羽此时如何哈气连天,直接拉着陈羽的手,就来到了院落当中。

  陈羽看着院落当中的一伙人,大约十来个,每一个手中都拿着一个托盘,且托盘上都用红绸盖着,看上去很是神秘。

  “???”

  他感觉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

  想起来了。

  怪不得感觉熟悉,上一次老朱过来送感谢礼的时候,就是这种架势。

  小朱这家伙,不会是前来给自己送礼吧?

  在陈羽一脸疑惑的神色当中,朱瞻基拍了拍手,随着院落当中的一伙人,纷纷掀开手中的托盘红绸。

  顿时各种奇珍异宝纷纷显现。

  陈羽看了之后,不由眼睛一亮。

  随即清了清嗓子,义正言辞的说道:

  “小朱,你对为师的心意,为师心领了。”

  “行了,这些东西你就让府上的伙计,放在库房吧。你要是没什么事,那为师就继续回去睡回笼觉了。”

  陈羽说着,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朱瞻基解释道:

  “老师,这些东西不是给您的,是想要让你充当祥瑞,送给皇爷爷。”

  “弟子可是听说,这段时间,你为了找军队出征的祥瑞,暂停了内阁、大学、书法协会等工作,可好像也没有什么进展,难不成老师是想要放弃了吗?”

  朱瞻基越说越来劲。

  事关姨奶和老师的幸福,他自然上心。

  本来,他对于老师找到祥瑞,非常的自信。

  毕竟陈羽在朱瞻基心中,那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可没想到,陈羽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关于祥瑞没有丝毫动静。

  反而听闻一直在田间地头,忙活着什么事情。

  朱瞻基秉持着对于陈羽的信任,并没有操心,也没有想要插手的打算。

  可是明日就是期限的最后一天了,朱瞻基有些急了。

  所以直接私下里联合朱瞻壑、朱瞻塙将各自府上的最值钱、珍贵的奇珍异宝,拿过来给陈羽。

  借此充当过一段时间,大军出征的奇珍异宝。

  陈羽听闻,打趣道:

  “小朱,为师之前怎么没有看出来,你对于婚事这么上心,有没有心仪之人?”

  “啊……额……老师,不是这样的。”朱瞻基年纪小,不识逗,被说的有些手足无措。

  “哈哈,行了,你的心意为师领了,为师难不成还真能收下你这么多珍贵的东西。”陈羽哈哈大笑,继续道:

  “至于祥瑞……这一点你放心就是,为师已经找到了,保证比你送的这些,好上一百倍不止!”

  朱瞻基听着陈羽话语当中的自信和从容,心中也开始安心起来。

  但他告诉陈羽,礼物方面是不可能退的。

  朱瞻基、朱瞻壑、朱瞻塙、三小只,各自在家中搜集珍贵的物件,动静自然惊动了各自的父亲、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

  而他们三人在得知是要送给陈羽之后,都选择了同意,说是当作嫁妆。

  陈羽听着朱瞻基的解释,心中咂舌。

  嫁妆……

  那老朱当时口中的祥瑞,岂不就是迎娶的彩礼了?

  “老师,您找到的祥瑞是什么?”

  朱瞻基好奇的打听道。

  陈羽轻轻的摇了摇头,一脸神秘的说道:

  “天机不可泄露,明日你就知道了!”

  “对了,小朱啊,为师要回去补觉了,你回去之后,告诉老朱让他中午过来一趟,商量一下明天的祥瑞。”

  ……

  中午。

  陈府。

  晌午饭期间,朱棣如约而至。

  这几天,朱棣也在一直关注着陈羽的动向。

  关于陈羽所要寻找的祥瑞,他自然知情。

  唯一担心的就是时间够不够。

  陈羽将饭菜做好之后,招呼着朱棣该吃吃、该喝喝。

  “成了?!”

  当朱棣询问起祥瑞事情成了之后,不可置信的进行了二次询问。

  陈羽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

  “至少亩产二十石!”

  “但这一次也才堪堪一亩田,二十石只是一个保守估计,也有可能明天亩产三十石,具体还需要明天实操再看。”

  朱棣兴奋的搓了搓手,别说三十石了,哪怕是二十石,他这辈子都没有见过。

  “陈兄弟,那我回宫之后,就安排明日的取祥瑞相关事宜。”

  朱棣心中很是激动,第一次吃了没几口就离开了。

  没办法,土豆一出,国家的整体实力必将上涨一个档次。

  到时候,他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下午。

  永乐帝忽然下令,让翌日朝中四品及以上官员,一同去祭祀神农氏。

  这个命令来得很突然,文武百官不明白永乐帝这是在打什么主意。

  不过,祭祀这种东西,好像归礼部管。

  那就托关系,找礼部官员打听打听。

  结果礼部方面的官员,也是一脸懵。

  和其他官员一样,也是只知道明日要祭祀。

  但具体祭祀哪一家的神农氏,不清楚。

  这一下子,朝中的众人开始感觉隐隐有些不对劲起来。

  于是纷纷去询问太子朱高炽。

  结果朱高炽则直接闭门谢客。

  其实不是朱高炽闭门谢客,而是半夜被朱棣拉去商议明日的祭祀流程。

  一众官员见接连吃了几个闭门羹,选择了放弃。

  该怎么样怎么样吧……

  翌日。

  锦衣卫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列成整齐仪仗在前开道。

  兵马司的兵士沿途戒备,甲胄在日光下泛着冷光,将队伍从皇宫一路护送至城外的农田。

  这片看似寻常的田地里,土豆正埋在土壤下。

  农田一侧,礼部早已按规制搭建好祭台。

  台面三尺高、九尺宽。

  台沿饰以简洁纹样,透着肃穆之气。

  朱棣和徐皇后,二人并肩立于祭台前。

  朱棣身着绣着十二章纹的明黄祭服,玉带束腰,浑身透着帝王的威严;身侧的徐皇后一袭赤纁色祭裙,面容沉静,双手交叠于腹前,尽显母仪天下的端庄。

  台前的香案上,祭祀之物摆放得整整齐齐。

  香案左侧牛、羊、猪三牲;香案右侧稻、黍、稷、麦、菽五谷;香案正中央则置着一尊青铜香炉。

  朱棣、徐皇后身后,则是当朝皇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

  太子朱高炽身形有些胖,微微垂着眼,目光落在香案上的青铜礼器上;一旁的朱高煦则腰杆挺得笔直,眼底藏着几分桀骜;朱高燧紧挨着兄长朱高煦。

  祭台之下,则是当朝的四品乃至以上官员,皆着青色祭服,冠带整齐。

  武将队列有:淇国公丘福、英国公张辅、同安侯火真、兴安伯徐祥、武定侯郭玹等人。

  这些人都是此次随永乐帝御驾亲征的核心成员,一个个看起来跃跃欲试。

  毕竟,自从打了靖难之役后,他们已经憋在京师好长时间。

  由最开始的疯狂享乐,到后来的玩腻了。

  都想要起战事,建功立业!

  否则,天天在京师看着文臣建功、献策,他们心中不好受。

  文臣队列有:夏原吉为首的六部尚书,翰林院一众人等。

  当朝阳的第一缕金光越过云层,恰好落在香案上的三足青铜鼎时,礼部尚书李志刚直起身,清了清嗓子,以洪亮的嗓音高声唱喏:

  “吉时已到,请陛下上香!”

  朱棣上前一步,从香案上取过三根檀香。

  那檀香是用南海沉水香混合着柏叶制成,尚未点燃便有清苦的香气萦绕。

  他捏着香尾,在烛火上缓缓转动,待火星顺着香身蔓延开,橙红的火点在晨光里格外醒目。

  而后,朱棣深深躬身三次。

  礼毕,他亲手将檀香插入香炉,三炷香稳稳立在香灰中,青烟袅袅升起。

  李志刚正准备继续唱礼,唤徐皇后与诸位皇子上前,喉咙里的话音还未出口,朱棣却忽然抬手,沉声道:

  “且慢,请圣人无名氏,上祭台!”

  这一声,如惊雷般炸在祭台上。

  李志刚当场僵在原地,脸上的从容瞬间被错愕取代。

  他眼里满是茫然:

  圣人无名氏?

  流程里压根没有这一环啊!

  他下意识想开口询问,可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就在这时,祭台上的朱高炽缓缓侧过头,目光落在李志刚身上。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李志刚耳中:

  “接下来的流程,你不必管了。”

  李志刚闻言,脑子“嗡”的一声,整个人都懵了。

  他是礼部尚书,掌天下礼仪祭祀之事。

  如今却被太子告知不必管,那这祭祀还能算合规吗?

  他心里翻涌着无数疑问,见朱棣也点头之后,终究还是压下了所有念头,恭恭敬敬地躬身点头:

  “遵旨。”

  与此同时,土豆田对面的小屋门被轻轻推开。

  陈羽缓步走出,他身着一袭赤焰色祭服,那是宫廷制衣监特意改制的样式,领口、袖口都绣着金色的五星纹。

  五星环绕着一株稻穗,象征着五谷丰登;

  脸上罩着一副玄黄色的茶长康面具,面具上刻着繁复的云纹与谷穗图案,只露出下颌线与一双清亮的眼睛。

  他踏着晨光而来,步伐平稳。

  当陈羽迈步踏上祭台时,祭台下的百官瞬间骚动起来。

  那祭台只有帝后与皇子能踏足,一个无名无姓之人竟能登台,这简直是破了百年礼制!

  有文臣忍不住抬头想开口劝谏。

  可朱棣忽然转过身,锐利的目光扫过台下,那眼神里藏着当年奉天靖难的杀伐之气,又带着都察院案后对文臣的威慑力。

  百官被这目光一慑,所有的议论声瞬间消失。

  一个个低下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陈羽走到香案前,动作与朱棣如出一辙。

  取香、点火、躬身三拜。

  姿态不卑不亢。

  待他将香插入香炉,徐皇后才携着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上前,依次取香祭拜。

  朱高煦上香时,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陈羽的面具,眼底闪过一丝探究;朱高燧则皱了皱眉。

  他们两兄弟都感觉眼前无名氏的身形,有些眼熟;

  直到徐皇后轻咳一声,这两兄弟才慌忙低下头完成祭拜。

  但也在这个时候,这兄弟二人,知道了无名氏面具之下的真实身份。

  陈兄弟!

  然后,朱棣和徐皇后、朱高炽在一众文武百官惊愕的目光当中,对着陈羽躬身一拜。

  朱高煦、朱高燧对视一眼,也齐齐躬身一拜。

  陈羽佩戴面具,不躲、不避。

  在这祭台之上,迎着满朝文武,接受了来自皇室的一拜。

  这个场面一出,哪怕是跟着朱棣一同奉天靖难而来的一众武将勋贵,全都傻在了原地。

  朱棣,九五至尊;朱高煦,天不服、地不服,只服亲爹;二者皆拜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圣人无名氏。

  不仅如此,还携带着徐皇后、太子朱高炽、赵王朱高燧,对着这个狗屁圣人一拜?!!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时间,淇国公丘福、英国公张辅、同安侯火真、兴安伯徐祥、武定侯郭玹纷纷对视一眼,随后开启了小动作。

  掐大腿!

  掐谁的,自然不可能掐自己的。

  互掐!

  由于场面相当震撼,所以下手的力道非常大。

  但奈何又是在这种严肃的场合,所以一众勋贵武将感受着下面不知道是哪一个王八蛋掐自己的大腿。

  剧烈的疼痛感袭来,估计是青了。

  互掐过后,一众勋贵武将疼的龇牙咧嘴,强忍着没有出声。

  对视一眼,发现这一幕不是做梦,而是真实发生的。

  他们用眼神相互交流着:

  【疼死我了,哪个王八蛋下手这么重!】

  【唉,别管谁下手了,疼就对了,疼就代表着不是梦,很有可能是我们的眼睛出现问题了!】

  【过几天我们就要出发征伐漠北了,你说现在我们眼睛出现问题,宫中的那帮子御医能给我们治好吗?】

  ……

  祭台之上,朱棣没有理会祭台下面文武百官的小动作和窃窃私语,威严的对着陈羽问道:

  “敢问圣人,大明祥瑞可否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