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知州大人-《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今日桑榆将桑永景与各种东西一并送到仲家茶楼,便打算离开去珍珠饮看看那些新伙计们如今适应得如何。

  明日就要开业,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做好准备。

  不过就在她放好东西,叮嘱桑永景不要乱跑,若是卖完就在原地等她的时候,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二楼一道着对襟大袖,衣缘镶黑边的人影正襟危坐。

  有着东西遮挡她看不清对方的脑袋是不是光秃秃的,但仅凭黑边衣缘她就能确定,那是个和尚。

  和尚也跑来听《西游记》?是觉得这话本里说得颇有禅机还是在蔑视佛祖?

  这两个观点天差地别,若是前者,他可能会想将这话本推广出去,扩大佛教的影响力。若是后者……怕是来者不善。

  桑榆站在原地面色游移不定,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何想法,而且……她没听说附近有佛寺啊,这个和尚从哪冒出来的?

  “榆儿,你还有事?”桑永景将东西收拾齐整方便随时售卖,一抬头就瞧见发愣的桑榆。

  “我先不去珍珠饮那边,等会儿叫个小二哥跑一趟帮忙传个话。”桑榆觉得稳妥起见,自己还是得看着这边,起码要先确认对方是敌是友。

  “啊?为何不去?”桑永景不解,明明刚刚桑榆还让他独自一人好好卖奶茶呢,怎么转眼间就换了主意。

  桑榆努嘴示意他去看二楼那个和尚:“不知从哪来了个和尚,他若是只为了听书而来倒也无妨,就怕他中途发难为难说书先生与掌柜。”

  经她提醒,桑永景顺着看过去,果然看见那标志性的僧袍。

  不过他却有些不以为然:“咱们的《西游记》说的可是西天取经的故事,他感激我们弘扬佛法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发难。”

  “这话不能这么说……”桑榆想起后世诸位教授专家对《西游记》的解读,虽然故事中的佛门似乎高高在上,实际上却细思极恐。

  要是二楼那个和尚看不出来还好,要是他能看出来,难免不会发难。

  “爹这事你就别管了,我陪着你一起卖奶茶难道不好吗?”桑榆没再继续说这个话题。

  “那自然好,快坐快坐。”桑永景哪敢说一句不好。

  二楼盘腿端坐的法明和尚身形微胖,整个人笑眯眯的,乍一看跟弥勒佛似的。

  他对面同样盘腿端坐一人,却是个中年文士打扮,手中还握着把羽扇。

  “法明禅师,这《西游记》真有如此大用?”中年文士轻轻扇动两下手中羽扇,望着下方渐渐满座的大堂发问。

  法明脸上的笑容愈深,微微颔首沉稳出言:“知州大人,从以前的百家争鸣到如今佛道两教大兴于世。虽当今圣人未曾明确表达过更支持哪家教派,但朝中大员却多是推崇道家,长此以往下去,怕是对大人的晋升不妙啊。”

  这话算是正中荀政荀文远的痛处,他不正是因为崇尚佛家而被圣人不喜,这才外派到岭南为官吗。

  虽说外派官员在回京之后往往能获得较大的提拔任命,但外派历练哪有外派到岭南这种瘴气丛生、地广人稀之地的,分明是圣人对他崇尚佛家不满。

  怕是十年任期期满后回京,也就是寻个闲散差事将他随意安置罢了。

  “知州大人不必烦忧,这《西游记》出现得恰如其会。”法明不愧禅师之名,说话总让人觉得意有所指。

  荀政闻言微微蹙眉,似是想到了什么:“禅师的意思是,将这本话本推广出去,逐渐扩大佛家的影响力,而后动摇圣人的想法?”

  “诶,知州大人此言差矣。”提及到圣人,法明脸上的笑意都收敛了几分,“分明只是民众们见《西游记》说得好,故而口口相传,一路传到京城罢了。”

  有着多年朝堂议政经验的荀政顿时明白过来,赞同点头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禅师说得对,是我失言,我以茶代酒自罚一杯。”

  两人暗地里谋划着什么桑榆不清楚,她只安静地坐在下面卖奶茶,不时抬眼望一下那个大和尚看看他有没有动作。

  然而等台上的说书先生说完昨日的两回,那和尚依旧端坐不动。

  这让桑榆都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直到上午两段说书都说完,也不见和尚出言为难,桑榆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只想着对方可能就是个云游路过的大和尚,听说这里有佛门故事便过来听上一耳朵。

  不过她还是留了个心眼,目送那个和尚从楼上下来与旁边握着羽扇的文士并肩离去。

  简单吃过午饭后,桑榆便去了珍珠饮。

  到那儿不等刘茂询问今早发生何事,她便率先问:“你可听说过城里哪个大人物喜佛身边跟着个和尚,手里还握着把羽扇的?”

  附近没有寺庙,和尚多半是从旁处过来,又或者是那名文士专门请来的。

  《西游记》如今虽然已然有了要爆的趋势,但哪怕是附近几条街道都没能做到人尽皆知,再加上如今消息闭塞的程度,不可能是从旁处听闻而专门过来。

  和尚的身份不好确认,但那名文士的身份却好确认得多。

  哪怕仅见过对方一面,桑榆也能看出对方浑身气度不凡,带着久居上位特有的气场,应该是个当过官的,且还是京官。

  有着这些前提条件再结合当地的情况来看,桑榆对他的身份已然有了推测,只是还需要让刘茂来确认一下。

  果不其然,她刚描述完刘茂便脱口而出:“是知州大人!”

  确认自己的猜测没错,桑榆彻底放下心来。

  一位推崇佛教的知州大人带着一个和尚来看《西游记》,不管他们所图为何,只要没有当场发难,就说明他们认同这部话本。

  其余旁的事,与她无关,她也不想去跟这位一言便能定自己全家生死的大官讨论什么知识专利权,爱干啥干啥去吧。

  反正对方有的是更容易获利的法子,肯定不会与她争《西游记》的微薄之利,这就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