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颠覆了夫妻二人世界观,将他们固有的观念冲击的七零八落!
“咕咚!”
吴老石狠狠的咽下一口唾沫,只觉有些口干舌燥:“差爷,这粮种的亩产真能达到2000斤?不是200斤?”
不是吴老石不相信官府的官差,而是官差口中说出的产量实在太惊人了。
2000斤亩产的麦子,足足是他以前种过的麦子产量的七倍,如此惊人的产量,吴老石一时之间实在难以相信。
“我骗你作甚?”
官差说道:“说实话,我也是种过地的,第一次听说这亩产2000斤的麦子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不过这亩产是县尊和杨帅亲口说的,肯定不会有假!
而且那陈家村你知道吧?”
“知道!”
吴老石点了点头,随着越来越多来自陈家村的商人涌入庸凉县,陈家村的大名不说庸凉县人尽皆知吧,但至少住在县城内的百姓都是听闻过陈家村的名声的。
吴老石身上穿着的羽绒服,就是从陈家村商人手上买来的,若不是有这些陈家村商人带来的羽绒服,长达数个月的严寒天气,吴老石一家子还真不好熬过去。
“前阵子的时候,听说咱们不少凉州的官员跟着杨帅去了陈家村,亲眼看到了那陈家村的麦子,好家伙,你可知道一亩地能收多少麦子?”
官差似乎是起了卖弄一番的心思,根本不急着离去,反而跟吴老石讲起了故事。
“多少?”
“1166斤!”
官差缓缓道出了这个惊人的数字,“这是杨帅和咱们凉州的官员亲眼看到的,绝对不会有假!”
1166斤!
毫无疑问,这个惊人的数字瞬间让吴老石惊呆了!
在他的旧有观念里,亩产300斤的小麦已经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了,至于亩产1166斤……这是吴老石从未想象过的数字。
哪怕是在梦里,吴老石都不敢想自己能种出1166斤亩产的麦子来!
“这陈家村可真厉害啊!竟能种出如此高产的麦子!”
吴老石忍不住惊叹道。
厨房里他的妻子亦是连连点头,在农民朴素的观念里,谁能种出最多的粮食,谁便是最厉害的人。
因为种出的粮食多了,便意味着不用饿肚子,便意味着可以将多余的粮食拿出去卖,换取更多的其他的生活必需品,让自己的家里更加富足。
“可不是嘛!那陈家村不仅有暖和的羽绒服,还有吃不完的黄羽鸡、吃不完的白羽鸭……”
谈兴大发的官差不断的讲述着陈家村的种种神奇之处,“听说在那陈家村,人人都可以吃饱穿暖,人人都可以大把大把的赚钱,那日子过得,给个神仙位子都不换哩!”
说到最后,官差情不自禁的感慨道:“俺要是能生在陈家村就好咯!这样俺就可以享福咯!”
闻言,不管是门口处的吴老石,还是厨房内偷听的吴老石妻儿皆是小鸡啄米般的点头。
光听官差的描述,他们便能感受到在那陈家村生活的人有多么的幸福了,平心而论,若是能让他们生活在陈家村的话,他们肯定是乐意至极的。
“好了,不说这个了!”
狠狠的羡慕了一番陈家村的美好生活后,官差终于想起了正事,郑重的对吴老石说道:“总之,这次官府发的粮种,肯定是能够高产的,就算一亩地长不出2000斤麦子来,肯定也能有个1000斤以上,你就说想不想要这粮种吧?”
“想!”
吴老石小鸡啄米般的点头,亩产如此高的麦子,他不要,那他真的就是傻子了。
“想要的话,这段时间可以去县衙那边领,不过……”
官差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这粮种也不是白给你们的,领了这粮种之后,你不能拿去卖掉,只能自己种!”
这般高产的粮种,俺拿去卖掉,那俺不成傻子了吗?
吴老石心中这样想着,嘴上却是好奇道:“要是俺拿去卖掉了会怎么样?”
“会杀头!”
官差不假思索道:“领了粮种之后,县衙便会记下你的名字,随时都会派人去你家的农田里查看情况,若是发现你种的不是官府发的粮种,那最轻的惩罚都是杀头,严重的……甚至有可能诛九族!”
官差这话绝对不是在吓唬吴老石,而是上边亲自下达的指示!
无论是杨峥,还是杨峥手下的官员们,对于这批富贵小麦都是极为重视的,因而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政策。
凡是领了富贵小麦种子的农民都只能自己种,要是敢拿出去卖,轻则人头落地,重则九族遭殃。
“差爷放心,俺绝对不会拿出去卖的!”
听到惩罚如此严重的吴老石吓了一跳,立即对着面前的官差做出保证。
可即便是如此严重的惩罚,仍然无法阻挡吴老石领取粮种的决心,不为别的,只为了那高产小麦能够亩产2000斤!
吴老石忍不住幻想着,若是自己能够种上这2000斤亩产的麦子,那半年的耕种下来,自己就能收获一万斤的麦子!
一万斤麦子是什么概念?
吴老石一家五口,一天消耗的粮食也就10来斤左右罢了,一万斤,足够让他们一家人吃上两三年!
想到这里,吴老石的呼吸不由急促了几分。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种上富贵小麦后,收获的粮食一家五口一天三顿都吃不完,而后将多余的粮食卖出去,换取需要的盐巴、布匹等生活物资,一家五口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未来!
“你知晓轻重就好!”
见到吴老石做出保证的官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若是领了粮种的话,你家的粮税也会变高!”
“啊?”
吴老石直接傻眼了,包括他在内的凉州百姓之所以如此支持杨峥,便是因为杨峥赶走朝廷后,大幅减少了粮税!
曾经朝廷统治时期,粮税加上各种苛捐杂税,凉州百姓一年辛苦耕种下来,所得的粮食需要交给官府五成!
这还没完,他们还需要承担大量的徭役。
沉重的赋税以及徭役,压得凉州百姓几乎喘不过气来,无数人因此而将土地抛荒,选择成为流民。
“咕咚!”
吴老石狠狠的咽下一口唾沫,只觉有些口干舌燥:“差爷,这粮种的亩产真能达到2000斤?不是200斤?”
不是吴老石不相信官府的官差,而是官差口中说出的产量实在太惊人了。
2000斤亩产的麦子,足足是他以前种过的麦子产量的七倍,如此惊人的产量,吴老石一时之间实在难以相信。
“我骗你作甚?”
官差说道:“说实话,我也是种过地的,第一次听说这亩产2000斤的麦子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不过这亩产是县尊和杨帅亲口说的,肯定不会有假!
而且那陈家村你知道吧?”
“知道!”
吴老石点了点头,随着越来越多来自陈家村的商人涌入庸凉县,陈家村的大名不说庸凉县人尽皆知吧,但至少住在县城内的百姓都是听闻过陈家村的名声的。
吴老石身上穿着的羽绒服,就是从陈家村商人手上买来的,若不是有这些陈家村商人带来的羽绒服,长达数个月的严寒天气,吴老石一家子还真不好熬过去。
“前阵子的时候,听说咱们不少凉州的官员跟着杨帅去了陈家村,亲眼看到了那陈家村的麦子,好家伙,你可知道一亩地能收多少麦子?”
官差似乎是起了卖弄一番的心思,根本不急着离去,反而跟吴老石讲起了故事。
“多少?”
“1166斤!”
官差缓缓道出了这个惊人的数字,“这是杨帅和咱们凉州的官员亲眼看到的,绝对不会有假!”
1166斤!
毫无疑问,这个惊人的数字瞬间让吴老石惊呆了!
在他的旧有观念里,亩产300斤的小麦已经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了,至于亩产1166斤……这是吴老石从未想象过的数字。
哪怕是在梦里,吴老石都不敢想自己能种出1166斤亩产的麦子来!
“这陈家村可真厉害啊!竟能种出如此高产的麦子!”
吴老石忍不住惊叹道。
厨房里他的妻子亦是连连点头,在农民朴素的观念里,谁能种出最多的粮食,谁便是最厉害的人。
因为种出的粮食多了,便意味着不用饿肚子,便意味着可以将多余的粮食拿出去卖,换取更多的其他的生活必需品,让自己的家里更加富足。
“可不是嘛!那陈家村不仅有暖和的羽绒服,还有吃不完的黄羽鸡、吃不完的白羽鸭……”
谈兴大发的官差不断的讲述着陈家村的种种神奇之处,“听说在那陈家村,人人都可以吃饱穿暖,人人都可以大把大把的赚钱,那日子过得,给个神仙位子都不换哩!”
说到最后,官差情不自禁的感慨道:“俺要是能生在陈家村就好咯!这样俺就可以享福咯!”
闻言,不管是门口处的吴老石,还是厨房内偷听的吴老石妻儿皆是小鸡啄米般的点头。
光听官差的描述,他们便能感受到在那陈家村生活的人有多么的幸福了,平心而论,若是能让他们生活在陈家村的话,他们肯定是乐意至极的。
“好了,不说这个了!”
狠狠的羡慕了一番陈家村的美好生活后,官差终于想起了正事,郑重的对吴老石说道:“总之,这次官府发的粮种,肯定是能够高产的,就算一亩地长不出2000斤麦子来,肯定也能有个1000斤以上,你就说想不想要这粮种吧?”
“想!”
吴老石小鸡啄米般的点头,亩产如此高的麦子,他不要,那他真的就是傻子了。
“想要的话,这段时间可以去县衙那边领,不过……”
官差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这粮种也不是白给你们的,领了这粮种之后,你不能拿去卖掉,只能自己种!”
这般高产的粮种,俺拿去卖掉,那俺不成傻子了吗?
吴老石心中这样想着,嘴上却是好奇道:“要是俺拿去卖掉了会怎么样?”
“会杀头!”
官差不假思索道:“领了粮种之后,县衙便会记下你的名字,随时都会派人去你家的农田里查看情况,若是发现你种的不是官府发的粮种,那最轻的惩罚都是杀头,严重的……甚至有可能诛九族!”
官差这话绝对不是在吓唬吴老石,而是上边亲自下达的指示!
无论是杨峥,还是杨峥手下的官员们,对于这批富贵小麦都是极为重视的,因而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政策。
凡是领了富贵小麦种子的农民都只能自己种,要是敢拿出去卖,轻则人头落地,重则九族遭殃。
“差爷放心,俺绝对不会拿出去卖的!”
听到惩罚如此严重的吴老石吓了一跳,立即对着面前的官差做出保证。
可即便是如此严重的惩罚,仍然无法阻挡吴老石领取粮种的决心,不为别的,只为了那高产小麦能够亩产2000斤!
吴老石忍不住幻想着,若是自己能够种上这2000斤亩产的麦子,那半年的耕种下来,自己就能收获一万斤的麦子!
一万斤麦子是什么概念?
吴老石一家五口,一天消耗的粮食也就10来斤左右罢了,一万斤,足够让他们一家人吃上两三年!
想到这里,吴老石的呼吸不由急促了几分。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种上富贵小麦后,收获的粮食一家五口一天三顿都吃不完,而后将多余的粮食卖出去,换取需要的盐巴、布匹等生活物资,一家五口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未来!
“你知晓轻重就好!”
见到吴老石做出保证的官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若是领了粮种的话,你家的粮税也会变高!”
“啊?”
吴老石直接傻眼了,包括他在内的凉州百姓之所以如此支持杨峥,便是因为杨峥赶走朝廷后,大幅减少了粮税!
曾经朝廷统治时期,粮税加上各种苛捐杂税,凉州百姓一年辛苦耕种下来,所得的粮食需要交给官府五成!
这还没完,他们还需要承担大量的徭役。
沉重的赋税以及徭役,压得凉州百姓几乎喘不过气来,无数人因此而将土地抛荒,选择成为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