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二狗完话后,铁士祥浑浊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道亮闪闪的光 —— 那是被野猪折磨得近乎绝望时,突然燃起的希望。
可他随即看向唐哲四人:唐哲裤腿沾着泥,左腿微微跛着;易芳胳膊上缠着布条,脸色还带着落水后的苍白;沈月头发半干,手里攥着磨破的衣角;申二狗虽然精神些,鞋上却裂了个大口子,露出脚趾。
这一群人浑身透着 “狼狈” 二字,那道希望的光像被风吹灭的火苗,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落。
他缓缓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旱烟袋,慢悠悠地装着烟丝,叹了口气:“唉,今年也就这样了。等把地里剩下的苞谷收了,拿去公社上卖了,到时候我也咬牙换一支步枪回来,哪怕是二手的,总比现在这杆老火药枪管用。” 烟丝填满烟锅,他却没点燃,只是用手指反复摩挲着冰冷的枪杆,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唐哲正蹲在火堆旁,把铁士祥给的几棒嫩苞谷埋进烧得通红的灰烬里,听到这话,抬头问道:“铁大哥,这山里的野猪,真有这么多?能让你这么犯难。”
铁士祥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伸手朝着窝棚外的山坡指了指:“何止是多!简直就是我们把苞谷种到野猪窝里了!从入夏苞谷结棒开始,这群畜生天天晚上来,一开始还只是啃几棒,后来越来越大胆,一群十几头,把地里的苞谷秆踩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把整株苞谷连根拱起,第二天去看,地里跟遭了灾似的,心疼得人直掉眼泪。”
易芳坐在一旁,听着铁士祥的话,脸上满是天真的疑惑,忍不住问道:“既然这里野猪这么多,种苞谷这么难,为什么不把苞谷种到别的地方去呢?山里这么大,总能找到没野猪的地方吧?”
这话一出,唐哲、沈月和申二狗都同时转头看向易芳,眼神里带着几分无奈, 谁也没想到,从小在干部家属大院长大的她,会问出这样 “不接地气” 的问题。
唐哲轻轻拉了拉易芳的袖子,小声说道:“易芳姐,你这话说得,跟古时候‘何不食肉糜’似的,根本不了解农村的情况啊。”
易芳愣了一下,没明白唐哲的意思,反问道:“怎么就不了解了?农村的地那么多,这里不行,换个地方种不就行了?难道还能没地可种?”
铁士祥也被这话惊得愣住了,手里的旱烟袋都忘了点燃,他抬头看向唐哲,眼神像是在询问:“这女同志怕不是脑子不太灵光吧?”
唐哲无奈地苦笑一声,耐心解释道:“易芳姐,你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干部家属大院,衣食无忧,自然不知道农民对土地有多看重。你看这山上的地,”
他指着窝棚外层层叠叠的梯田,虽然天黑什么也看不到,但是他们从河边一直往上走来,全是梯田土:“每一块都是祖祖辈辈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石头多的地方,还要先把石头撬走,再从山下挑来泥土填上,才能种庄稼。对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每一颗粮食,都是一家人一年生计的盼头,怎么可能说换地方就换地方?再说了,又能换到哪里去?”
沈月也跟着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是啊,易芳姐,你可能不知道,现在土地包干到户,很多地方分地都是抓阄。运气好的,能抓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好田好土;运气不好的,抓到的都是这种山坡上的薄地,石头多、土层薄,种庄稼全靠天吃饭,想换地,哪有那么容易?”
铁士祥这才彻底明白,感情这位女同志是 “十指不沾阳春水” 的城里姑娘,对农村的苦处一无所知,也就不再觉得惊讶,只是叹了口气,接过话茬对沈月说道:“这位女同志说得没错,我们铁家坡分地也是抓阄。抓到哪一片,就用竹竿丈量清楚亩数,各家管各家的地。”
申二狗看着窝棚外连绵的苞谷地,心里估算着面积,好奇地问道:“铁大哥,我们从河里上来的时候,看着这一路上的苞谷地,少说也有五六十亩了,这么宽的地,难道全是你家的?”
“哪能啊!” 铁士祥摆了摆手,苦笑着说,“这一片都是我们铁家坡的地,十多户人家每家都有一小块。前些日子,为了防野猪,大家还轮流来守夜,搭了两个窝棚,两个人守一晚,带着狗和火药枪,想着能吓退野猪。”
“可到后来,野猪实在太多了,晚上来的野猪群,少则七八头,多则十几头,轮流守夜根本不管用,队里就组织了一次‘追山,把队里能调动的人都喊上,又去亲戚朋友家借了几条狗,加上我们寨上的狗一共三四十条,还有两杆火药枪,想着能集中力量打跑野猪。”
申二狗一听,眼睛亮了起来,连忙问道:“这么大阵仗!几十条狗,两条枪,还有男女老少几十个人,就算野猪再凶,也该弄个几头下来吧?至少能给它们点教训,让它们不敢再来!”
铁士祥听到这话,脸上的苦笑更浓了,他点燃旱烟袋,猛吸了一口,烟雾从鼻孔里缓缓冒出,带着浓浓的无奈:“弄什么弄啊!别提了,那次追山,简直是丢人现眼!除了我家这几条常年跟着我上山打猎的猎狗,剩下借的那些,全是些看门狗,平时只会对着陌生人叫两声,哪里见过野猪的凶相?野猪一冲过来,它们吓得魂飞魄散,野猪朝东跑,它们反而往西窜,有的甚至夹着尾巴跑回了家,根本指望不上,那天我家也损失了两条好狗!”
他顿了顿,想起当时的场景,语气里满是沮丧:“那两杆火药枪也不争气,装一次药要半天,好不容易开了一枪,威力又小,打不死它反而让它带了枪花变得更疯狂,一天下来,野猪没伤到一头,我们这边倒损失惨重 ,被野猪咬死了七八条狗,还有几条被咬伤了腿,跑都跑不动;人也大多受了伤,不是被野猪追着摔下田埂,就是被乱窜的狗绊倒,现在还有几个老人和年轻人在公社卫生所躺着,医药费都花了不少。”
说到这里,铁士祥重重地叹了口气,把烟锅在石头上磕了磕,语气里满是无力:“经历了这一遭,大家都放弃了。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没有苞谷,还有红苕和谷子,实在不行,山里还有野菜和野果,总能饿不死人;可要是为了几亩苞谷,把命搭进去,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可他随即看向唐哲四人:唐哲裤腿沾着泥,左腿微微跛着;易芳胳膊上缠着布条,脸色还带着落水后的苍白;沈月头发半干,手里攥着磨破的衣角;申二狗虽然精神些,鞋上却裂了个大口子,露出脚趾。
这一群人浑身透着 “狼狈” 二字,那道希望的光像被风吹灭的火苗,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落。
他缓缓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旱烟袋,慢悠悠地装着烟丝,叹了口气:“唉,今年也就这样了。等把地里剩下的苞谷收了,拿去公社上卖了,到时候我也咬牙换一支步枪回来,哪怕是二手的,总比现在这杆老火药枪管用。” 烟丝填满烟锅,他却没点燃,只是用手指反复摩挲着冰冷的枪杆,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唐哲正蹲在火堆旁,把铁士祥给的几棒嫩苞谷埋进烧得通红的灰烬里,听到这话,抬头问道:“铁大哥,这山里的野猪,真有这么多?能让你这么犯难。”
铁士祥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伸手朝着窝棚外的山坡指了指:“何止是多!简直就是我们把苞谷种到野猪窝里了!从入夏苞谷结棒开始,这群畜生天天晚上来,一开始还只是啃几棒,后来越来越大胆,一群十几头,把地里的苞谷秆踩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把整株苞谷连根拱起,第二天去看,地里跟遭了灾似的,心疼得人直掉眼泪。”
易芳坐在一旁,听着铁士祥的话,脸上满是天真的疑惑,忍不住问道:“既然这里野猪这么多,种苞谷这么难,为什么不把苞谷种到别的地方去呢?山里这么大,总能找到没野猪的地方吧?”
这话一出,唐哲、沈月和申二狗都同时转头看向易芳,眼神里带着几分无奈, 谁也没想到,从小在干部家属大院长大的她,会问出这样 “不接地气” 的问题。
唐哲轻轻拉了拉易芳的袖子,小声说道:“易芳姐,你这话说得,跟古时候‘何不食肉糜’似的,根本不了解农村的情况啊。”
易芳愣了一下,没明白唐哲的意思,反问道:“怎么就不了解了?农村的地那么多,这里不行,换个地方种不就行了?难道还能没地可种?”
铁士祥也被这话惊得愣住了,手里的旱烟袋都忘了点燃,他抬头看向唐哲,眼神像是在询问:“这女同志怕不是脑子不太灵光吧?”
唐哲无奈地苦笑一声,耐心解释道:“易芳姐,你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干部家属大院,衣食无忧,自然不知道农民对土地有多看重。你看这山上的地,”
他指着窝棚外层层叠叠的梯田,虽然天黑什么也看不到,但是他们从河边一直往上走来,全是梯田土:“每一块都是祖祖辈辈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石头多的地方,还要先把石头撬走,再从山下挑来泥土填上,才能种庄稼。对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每一颗粮食,都是一家人一年生计的盼头,怎么可能说换地方就换地方?再说了,又能换到哪里去?”
沈月也跟着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是啊,易芳姐,你可能不知道,现在土地包干到户,很多地方分地都是抓阄。运气好的,能抓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好田好土;运气不好的,抓到的都是这种山坡上的薄地,石头多、土层薄,种庄稼全靠天吃饭,想换地,哪有那么容易?”
铁士祥这才彻底明白,感情这位女同志是 “十指不沾阳春水” 的城里姑娘,对农村的苦处一无所知,也就不再觉得惊讶,只是叹了口气,接过话茬对沈月说道:“这位女同志说得没错,我们铁家坡分地也是抓阄。抓到哪一片,就用竹竿丈量清楚亩数,各家管各家的地。”
申二狗看着窝棚外连绵的苞谷地,心里估算着面积,好奇地问道:“铁大哥,我们从河里上来的时候,看着这一路上的苞谷地,少说也有五六十亩了,这么宽的地,难道全是你家的?”
“哪能啊!” 铁士祥摆了摆手,苦笑着说,“这一片都是我们铁家坡的地,十多户人家每家都有一小块。前些日子,为了防野猪,大家还轮流来守夜,搭了两个窝棚,两个人守一晚,带着狗和火药枪,想着能吓退野猪。”
“可到后来,野猪实在太多了,晚上来的野猪群,少则七八头,多则十几头,轮流守夜根本不管用,队里就组织了一次‘追山,把队里能调动的人都喊上,又去亲戚朋友家借了几条狗,加上我们寨上的狗一共三四十条,还有两杆火药枪,想着能集中力量打跑野猪。”
申二狗一听,眼睛亮了起来,连忙问道:“这么大阵仗!几十条狗,两条枪,还有男女老少几十个人,就算野猪再凶,也该弄个几头下来吧?至少能给它们点教训,让它们不敢再来!”
铁士祥听到这话,脸上的苦笑更浓了,他点燃旱烟袋,猛吸了一口,烟雾从鼻孔里缓缓冒出,带着浓浓的无奈:“弄什么弄啊!别提了,那次追山,简直是丢人现眼!除了我家这几条常年跟着我上山打猎的猎狗,剩下借的那些,全是些看门狗,平时只会对着陌生人叫两声,哪里见过野猪的凶相?野猪一冲过来,它们吓得魂飞魄散,野猪朝东跑,它们反而往西窜,有的甚至夹着尾巴跑回了家,根本指望不上,那天我家也损失了两条好狗!”
他顿了顿,想起当时的场景,语气里满是沮丧:“那两杆火药枪也不争气,装一次药要半天,好不容易开了一枪,威力又小,打不死它反而让它带了枪花变得更疯狂,一天下来,野猪没伤到一头,我们这边倒损失惨重 ,被野猪咬死了七八条狗,还有几条被咬伤了腿,跑都跑不动;人也大多受了伤,不是被野猪追着摔下田埂,就是被乱窜的狗绊倒,现在还有几个老人和年轻人在公社卫生所躺着,医药费都花了不少。”
说到这里,铁士祥重重地叹了口气,把烟锅在石头上磕了磕,语气里满是无力:“经历了这一遭,大家都放弃了。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没有苞谷,还有红苕和谷子,实在不行,山里还有野菜和野果,总能饿不死人;可要是为了几亩苞谷,把命搭进去,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