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偏殿内,楚帝捏着北疆的密报,指尖在信纸上反复摩挲。蛮族溃败,大秦尽收草原部落,北疆已成铁板一块,而他大周费尽心机的偷袭,到头来只是劫掠了数座城池,连云州都没有拿下。
“陛下,”大太监王德全躬身递上茶盏,“三皇子在殿外求见。”
三皇子姬明一身素色锦袍,进来时正撞见周帝将密报揉成一团。他躬身行礼,目光落在那团废纸上,微微笑道:“父皇这是为北疆的事烦忧?”
周帝瞥了他一眼:“你倒是看得开。大秦扫清北疆,下一步怕是要腾出手来对付我们了。”
“急也无用。”姬明落座,语气平淡,“我们劫掠的粮草财物足够支撑半年血月关的军备了。云州虽未得手,却让云州损了元气。更重要的是...”他话锋一转,“改革已见成效,各地世家的封地被收回三成,郡县吏治焕然一新,这才是未来抗衡大秦的根本。”
周帝沉默。他知道姬明说得对。改革派步步紧逼,加上有他在背后支持,世家势力从根深蒂固到节节败退,那几位朝堂上都举足轻重的世家都开始闭门不出,朝堂上终于开始有了寒门的声音。可这胜利来得太险,就像踩着薄冰过河,稍一用力,就会坠入冰窟。
“前日绵州世家联名上书,说要清君侧。”周帝端起茶盏,指尖泛白,“他们虽不敢真反,却也在试探底线。再逼下去......”
“儿臣明白。”姬明打断他,“就像煮水,沸了就要晾一晾,不然会溢出来。”他起身走到舆图前,指着绵州的位置,“儿臣已经暂停收回下派的官员,并允许世家保留部分盐铁经营权,但前提是他们得拿出粮草与马匹支援朝堂。”
“以利换权?”周帝挑眉。
“是互惠互利。”姬明眼中闪着精光,“他们要安稳,我们要军备。等边防稳固,秋收的粮草入库,再慢慢收拾他们也不迟。”他顿了顿,补充道,“拓跋烈死了,大秦腾出手是迟早的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国内,而非与他们内耗。”
周帝望着儿子那年轻却沉稳的脸,忽然觉得肩头的担子轻了些。他挥手让内侍退下,缓缓道:“当初夫子总说,你像只藏锋的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今,朕看到了。”
姬明笑了笑:“父皇培养的好,儿臣只是尽力而为。”
三日后,周帝下旨:各世家一月缴粮十万石,战马千匹,可换取三年盐铁经营权。
旨意一下,绵州的联名上书悄然撤回,各地世家主动送来良马。他们虽怕了朝堂的锋芒,也惜那点蝇头小利。
姬明站在城楼上,看着世家的粮车源源不断送入军营,对身边的谋士道:“等大秦南下的消息传来,这些战马粮草,足够消耗了。”他知道,这场与世家的周旋现在只能放下。而与大秦的对峙,才是真正的硬仗。至少现在,大周不能内乱。
大楚,金銮殿。
殿内摔碎的玉盏还泛着寒光。楚帝攥着北疆的军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骂声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废物,拓跋烈这个废物!”他怒吼着,龙袍的袖口扫过案上的笔墨,“这就是他口中的牵制白起?自己先死了,还牵制大秦!”
内侍们噤若寒蝉,连呼吸都放轻了些许。谁都知道,陛下的怒火不止冲着拓跋烈。这次楚军北伐,损兵折将不说,连兖州腹地都没摸到,说是颗粒无收也不为过。
“大秦的骑兵...”楚帝忽然停下骂声,声音沉寂得像潭死水。他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秦楚边境的旷野,“李靖被围时,赵云、霍去病的铁骑三日疾驰千里;拓跋烈溃败时,白起的骑兵深入虎穴。我们呢?”
他猛地转身,盯着兵部尚书袁鸣:“大楚十五万骑兵,分散在数个军团,连匹像样的战马都凑不齐!野外作战难以对抗秦军就算了,支援速度慢的像蜗牛!”
袁鸣躬身垂首:“陛下息怒,我朝不产良马,各地马场的战马繁育并未有太大进展...”他顿了顿,“之前我们都是从大周购买战马,如今......”
“大周?”楚帝冷笑,“姬云那王八蛋巴不得我们跟大秦两败俱伤,如今岂会卖马给我们!”他踱步思虑,忽然眼中一亮,“去西域!去西域买马!”
殿内众人皆是一愣。西域虽比邻大楚,但沿途尽是荒漠戈壁,风险极大。
“陛下,西域诸国贪婪无度,未必会轻易卖马给我们......”户部尚书耶律鸿忧心道。
“未必?”楚帝眼中闪过狠厉,“用金子砸!用丝绸,瓷器去换!他们若敢拒绝,就派人给朕去抢!”他看向心腹将领,“从禁军抽调五千精锐,伪装成商队去西域!告诉他们,只要能弄到良马,花多少钱,杀多少人,朕都同意!”
将领躬身领命,却忍不住道:“陛下,就算买到战马,也需时日驯养,骑兵不是一蹴而就的......”
“朕等得起 !”楚帝打断他,目光扫过舆图上的西域,“大秦吞并蛮族,以后战马只会越来越多。我们若再没有足够的骑兵,迟早会被他们碾碎在旷野上!”
三日后,一支由五千精锐伪装的商队悄然离开帝京,马匹上驮着成箱的黄金和蜀锦一路向西而去。楚帝站在城楼上,望着他们消失在天际线的身影,忽然对身边的内侍道:“传旨,让各州严查私藏战马的世家,凡藏匿者,以通敌罪论处!”
他知道,筹建大规模骑兵不仅仅靠买就能凑齐。更需要去抢,抢西域的马,抢世家的马,哪怕不择手段,他也必须尽快补上这块短板。楚帝攥紧拳头,他可以接受一时的失败,却不能容忍永远的被动。西域的路虽险,但这是大楚唯一的机会。若是能尽快建立起一支足以抗衡秦军的铁骑,将来的天下,未必没有大楚一席之地。
“陛下,”大太监王德全躬身递上茶盏,“三皇子在殿外求见。”
三皇子姬明一身素色锦袍,进来时正撞见周帝将密报揉成一团。他躬身行礼,目光落在那团废纸上,微微笑道:“父皇这是为北疆的事烦忧?”
周帝瞥了他一眼:“你倒是看得开。大秦扫清北疆,下一步怕是要腾出手来对付我们了。”
“急也无用。”姬明落座,语气平淡,“我们劫掠的粮草财物足够支撑半年血月关的军备了。云州虽未得手,却让云州损了元气。更重要的是...”他话锋一转,“改革已见成效,各地世家的封地被收回三成,郡县吏治焕然一新,这才是未来抗衡大秦的根本。”
周帝沉默。他知道姬明说得对。改革派步步紧逼,加上有他在背后支持,世家势力从根深蒂固到节节败退,那几位朝堂上都举足轻重的世家都开始闭门不出,朝堂上终于开始有了寒门的声音。可这胜利来得太险,就像踩着薄冰过河,稍一用力,就会坠入冰窟。
“前日绵州世家联名上书,说要清君侧。”周帝端起茶盏,指尖泛白,“他们虽不敢真反,却也在试探底线。再逼下去......”
“儿臣明白。”姬明打断他,“就像煮水,沸了就要晾一晾,不然会溢出来。”他起身走到舆图前,指着绵州的位置,“儿臣已经暂停收回下派的官员,并允许世家保留部分盐铁经营权,但前提是他们得拿出粮草与马匹支援朝堂。”
“以利换权?”周帝挑眉。
“是互惠互利。”姬明眼中闪着精光,“他们要安稳,我们要军备。等边防稳固,秋收的粮草入库,再慢慢收拾他们也不迟。”他顿了顿,补充道,“拓跋烈死了,大秦腾出手是迟早的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国内,而非与他们内耗。”
周帝望着儿子那年轻却沉稳的脸,忽然觉得肩头的担子轻了些。他挥手让内侍退下,缓缓道:“当初夫子总说,你像只藏锋的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今,朕看到了。”
姬明笑了笑:“父皇培养的好,儿臣只是尽力而为。”
三日后,周帝下旨:各世家一月缴粮十万石,战马千匹,可换取三年盐铁经营权。
旨意一下,绵州的联名上书悄然撤回,各地世家主动送来良马。他们虽怕了朝堂的锋芒,也惜那点蝇头小利。
姬明站在城楼上,看着世家的粮车源源不断送入军营,对身边的谋士道:“等大秦南下的消息传来,这些战马粮草,足够消耗了。”他知道,这场与世家的周旋现在只能放下。而与大秦的对峙,才是真正的硬仗。至少现在,大周不能内乱。
大楚,金銮殿。
殿内摔碎的玉盏还泛着寒光。楚帝攥着北疆的军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骂声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废物,拓跋烈这个废物!”他怒吼着,龙袍的袖口扫过案上的笔墨,“这就是他口中的牵制白起?自己先死了,还牵制大秦!”
内侍们噤若寒蝉,连呼吸都放轻了些许。谁都知道,陛下的怒火不止冲着拓跋烈。这次楚军北伐,损兵折将不说,连兖州腹地都没摸到,说是颗粒无收也不为过。
“大秦的骑兵...”楚帝忽然停下骂声,声音沉寂得像潭死水。他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秦楚边境的旷野,“李靖被围时,赵云、霍去病的铁骑三日疾驰千里;拓跋烈溃败时,白起的骑兵深入虎穴。我们呢?”
他猛地转身,盯着兵部尚书袁鸣:“大楚十五万骑兵,分散在数个军团,连匹像样的战马都凑不齐!野外作战难以对抗秦军就算了,支援速度慢的像蜗牛!”
袁鸣躬身垂首:“陛下息怒,我朝不产良马,各地马场的战马繁育并未有太大进展...”他顿了顿,“之前我们都是从大周购买战马,如今......”
“大周?”楚帝冷笑,“姬云那王八蛋巴不得我们跟大秦两败俱伤,如今岂会卖马给我们!”他踱步思虑,忽然眼中一亮,“去西域!去西域买马!”
殿内众人皆是一愣。西域虽比邻大楚,但沿途尽是荒漠戈壁,风险极大。
“陛下,西域诸国贪婪无度,未必会轻易卖马给我们......”户部尚书耶律鸿忧心道。
“未必?”楚帝眼中闪过狠厉,“用金子砸!用丝绸,瓷器去换!他们若敢拒绝,就派人给朕去抢!”他看向心腹将领,“从禁军抽调五千精锐,伪装成商队去西域!告诉他们,只要能弄到良马,花多少钱,杀多少人,朕都同意!”
将领躬身领命,却忍不住道:“陛下,就算买到战马,也需时日驯养,骑兵不是一蹴而就的......”
“朕等得起 !”楚帝打断他,目光扫过舆图上的西域,“大秦吞并蛮族,以后战马只会越来越多。我们若再没有足够的骑兵,迟早会被他们碾碎在旷野上!”
三日后,一支由五千精锐伪装的商队悄然离开帝京,马匹上驮着成箱的黄金和蜀锦一路向西而去。楚帝站在城楼上,望着他们消失在天际线的身影,忽然对身边的内侍道:“传旨,让各州严查私藏战马的世家,凡藏匿者,以通敌罪论处!”
他知道,筹建大规模骑兵不仅仅靠买就能凑齐。更需要去抢,抢西域的马,抢世家的马,哪怕不择手段,他也必须尽快补上这块短板。楚帝攥紧拳头,他可以接受一时的失败,却不能容忍永远的被动。西域的路虽险,但这是大楚唯一的机会。若是能尽快建立起一支足以抗衡秦军的铁骑,将来的天下,未必没有大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