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烽火连城-《谶龙》

  大周,京都。

  “报——!八百里加急!大楚逼近天狼关!”

  传令兵嘶哑的喊声划破黎明前的寂静,惊醒了沉睡中的皇宫。周帝从龙榻上猛然坐起,贴身太监王德全已经捧着军报跪在帘外。

  “陛下,西境急报,大楚攻占五城,兵临天狼关下!三殿下与白将军请求朝廷速派援军。”

  周帝手指微颤地接过军报,借着烛光快速浏览。军报上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他的心上。大楚兵临城下、五城沦陷、天狼关危在旦夕......这些字眼在他眼前跳动。

  “快传杨洪、赵禹、姬战、姬玄、令狐明...所有三品以上大臣,即刻入宫议事!”周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王德全刚要退下,殿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山河关急报!”

  周帝心头一紧,手中军报无声滑落。当两个方向的急报同时到来,往往意味着灾难。

  果然,第二封军报带来了更大的消息。大秦卫青亲率三十万大军出黑水,后续各地援军正在向着黑水关集结,大约近二十万援军。太子姬昊直言,若无援军,山河关恐难坚守半月。

  周帝瘫坐在龙椅上,感觉一阵眩晕。东西两线同时告急,这是大周立国百余年来,从未面临如此险境。

  一个时辰后,正殿内灯火通明。数十位重臣分列两侧,面色凝重。赵禹站在武将首位,铠甲未卸,应该是刚从军营赶来。

  “诸位爱卿,局势已刻不容缓。”周帝开门见山,“东有秦军近五十万大军聚在黑水,意图不言而喻;西境大楚攻城,我大周凶虎、疾风两大主力驻守血月关防备白起,冥狼携十余万地方军镇守东境。如今两线告急,该如何应对?”

  大殿内一片死寂。这个抉择太过艰难,无论选择支援哪边,都可能意味着另一边的崩溃。

  太尉赵禹率先出列:“陛下,臣以为当全力增援山河关!大秦乃我朝头号大敌,白起已占我北两州,若再让卫青突破山河关,则东境三州危矣!三州乃我大周粮仓,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太尉大人此言差矣!”丞相杨洪厉声反驳,“西境天狼关若破,楚军可长驱直入,直逼京都!且三皇子还在关内,若有闪失...”

  兵部尚书令狐明缓缓出列:“老臣以为...或许可与楚国和谈。先解决大秦压境之危,在图大楚。”

  “荒谬!”杨洪怒喝,“此等软弱之举,只会助长楚国气焰!”

  就在争论愈演愈烈之际,殿外侍卫高声通报:“三殿下急报!”

  一名满身尘土的士兵跌跌撞撞跑入大殿,跪倒在地:“陛下!三殿下命小人冒死突围求援!楚军已开始攻城 ,天狼关守军伤亡惨重!殿下说...说若七日内援军不至,关隘恐难保全!”

  殿内众臣闻言色变。周帝紧握龙椅扶手,直接发白:“天狼关现在情况如何?三皇子可还安好?”

  “回陛下,楚军攻势凶猛,已有数次快要攻上城头,均被三殿下亲自率军击退。但....物资消耗殆尽。”士兵哽咽道,“三皇子日夜巡城,已经两日未眠,左臂中箭仍坚持指挥....”

  周帝闭上眼睛,仿佛看到自己那个最聪慧却又倔强的儿子站在血与火的城墙上,孤独地抵抗着潮水般的敌军。姬明从小就不受宠,因为他的母亲只是个宫女,生下他不久后就去世了。但就是这个被冷落的皇子,如今却在大周最危险的关隘上浴血奋战。

  “父皇!”

  一个清亮的声音打破了大殿的沉闷。众人回头,只见五皇子快步走入,身后跟着几位年轻将领。

  “儿臣愿率十万禁军驰援天狼关,救三哥于危难!”姬昌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

  令狐明脸色一变:“不可!禁军乃守卫京都最后的力量,岂可轻动?”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天狼关陷落,三哥战死吗?”姬昌怒视令狐明。

  周帝抬手制止了即将爆发的争吵:“赵禹,若调十万禁军支援西境,东线能否守住?”

  赵禹沉默片刻,沉声道:“陛下,恕臣直言,即使不调禁军支援西境,东线也岌岌可危。”

  “那西境呢?”周帝追问道。

  “西境...”赵禹犹豫一下,“臣认为可命附近州郡集结地方军支援,或许能拖延时日...”

  “拖延时日?”令狐明冷笑,“太尉大人是要放弃天狼关吗?”

  “我从未说过放弃!”赵禹怒道,“但战争必有舍有得!东线若失,大周将失去四成赋税和半数粮产!届时即便守住了西境,国家也将陷入危机!”

  争论再次陷入僵局。周帝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无论选择哪一边,都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周帝缓缓起身,大殿内立刻安静下来。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传朕旨意,太尉赵禹即刻率领十五万大军增援山河关,务必守住东线。五皇子姬昌率五万禁军及附近州郡集结的五万地方军,驰援天狼关。”

  赵禹急道:“陛下!大秦近五十万大军,东线至少需要二十万...”

  “朕知道!”周帝打断他,“从预备军团再调五万给你,这是朕能给你的最大支援了!”

  赵禹张了张嘴,最终只能低头领命:“臣...遵旨。”

  周帝又看向姬昌:“昌儿,你只有十万人马,面对的却是楚国精锐。朕不要你击败楚军,只要守住天狼关,等你三哥恢复元气,再图后计,明白吗?”

  姬昌郑重点头:“儿臣明白,定不负父皇所托!”

  “都下去准备吧,即刻出发。”周帝疲惫的挥了挥手,“其余爱卿留下,商议粮草调配之事。”

  待众臣退下后,周帝独自站在巨大的疆域图前,看着上面标注的敌军动向。大周现在就像一块肥肉,被秦楚两国从东西北三面撕扯。而他能做的,只是尽量延缓被撕碎的命运。

  “陛下,该用早膳了。”王德全小声提醒。

  周帝摇摇头:“朕没胃口。”他指着天狼关的位置,“你说,明儿能守住吗?”

  王德全低头:“三殿下天资聪颖,必能...”

  周帝忽然笑了,那笑容里满是苦涩:“朕这一生,做过许多错事。但最错的,就是低估了明儿。当初他劝朕不要与大楚联姻,说楚帝此人狼子野心,联姻只会让大秦憎恨,恐引其攻周。可朕没有听...如今看来,他是对的。”

  他转身走向御案,提笔写下一道密旨,盖上玉玺后交给王德全:“派心腹送往天狼关,亲手交给三皇子。告诉他,事不可为,朕准许他放弃天狼关,退守祁山第二道防线。但...”秦帝顿了顿,“他必须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