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金匙所指-《博士在妮姬世界!开局招募阿米娅》

  阿米娅温热的呼吸拂过博士颈侧,带着少女特有的柔软气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这份依靠的触感,像投入冰封深潭的一颗暖石,涟漪虽微,却真实地驱散着那盘踞在意识深处的冰冷与沉重。博士没有动,任由那份重量和温度透过作战服的冰冷衬层,熨贴着紧绷的神经。主控室内,熔炉的嗡鸣似乎也在这片刻的宁静里变得遥远而低沉,只剩下pRtS 2.0屏幕上那稳定跳动的金色倒计时数字,在昏暗的光线下无声地宣告着时间的流逝:

  05:27:41

  40…

  39…

  壁垒之外,废土的风或许在低吼,猩红的菌毯在黯淡天光下无声蔓延,东北方向那代表未知威胁的猩红光点如同蛰伏巨兽的心跳,规律而冰冷地搏动。但在主控室这片被钢铁与数据流包裹的孤岛里,在这份短暂的、几乎凝滞的沉潜之中,博士的意识却并非一片空白。那些庞杂的信息碎片并未消失,它们只是沉入了更深层的水域,在阿米娅带来的暖意覆盖下,不再如冰刺般尖锐,反而像被水流冲刷的卵石,棱角稍敛,轮廓渐晰。

  荒谬的“金手指”自嘲感带来的冲击渐渐平复。力量就是力量,无论其来源是命运的馈赠、残酷的锻造还是冰冷的交易。存在即合理,合理即要运用。泰拉如此,妮姬的废土亦然。逃避信息的重量,只会让它在未来的某个瞬间,以更沉重的姿态将他压垮。

  “呼…” 一声极轻的、几乎被熔炉嗡鸣掩盖的吐息,从博士的面具下溢出。他缓缓睁开了眼,或者说,冰冷的目镜重新聚焦。肩头那份小小的重量与温度并未离开,阿米娅依旧安静地靠着他,仿佛也在这短暂的陪伴中汲取着力量。

  “休息时间结束。” 博士的声音依旧低沉,但那份被信息洪流冲击后的沙哑和疲惫感,已被一种熟悉的、近乎本能的专注所取代。他轻轻动了动肩膀,动作幅度极小,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温和提醒。

  阿米娅几乎是立刻抬起了头,琥珀色的眼睛里没有丝毫被打扰的埋怨,反而迅速恢复了清明与专注,仿佛刚才那短暂的依偎只是博士的错觉。她迅速坐直身体,目光投向主屏幕:“博士?”

  “pRtS 2.0。” 博士的目光锁定屏幕上那星云流转的徽记,声音清晰而稳定,“调出‘方舟-破局’加密档案队列。加载…‘最近200平方公里地形图’。”

  【指令确认。加载‘方舟-破局’加密档案子项:地理情报 - 方舟周边200平方公里高精度地形图。】

  pRtS 2.0的回应毫无延迟。屏幕上瞬间被一张巨大而复杂的全息地形图所占据。

  这张地图,与博士之前认知中任何泰拉或已知妮姬废土地图都截然不同。它不是由线条和色块简单勾勒的平面图景,而是融合了多种探测数据的三维立体投影,细节丰富到令人窒息。深褐色代表起伏不定、被菌毯覆盖的丘陵沟壑;暗红色是活性化程度极高的血肉菌毯区域,如同大地流淌的脓疮;灰白色则是大片大片凝固、钙化的莱彻分泌物,形成类似戈壁的荒凉地带;墨绿色泽标注着零星的、顽强扭曲的未知植物群落;而纵横交错的蓝色线条,则是复杂的地下溶洞和水脉系统。

  地图中央,一个醒目的、被多重红色等高线圈定的巨大区域,正是他们此刻所在的“泰坦机甲装配厂”。代表“新生壁垒”的幽蓝光罩如同一个倒扣的碗,在广袤的猩红与灰白中撑开一片小小的安全区。

  博士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在这复杂得令人头晕的地形图上快速扫过。他在寻找pRtS 2.0关于“方舟”方位的标注。根据之前的简报,“方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星舰,而是一座庞大的、深埋于地下的移动都市堡垒。它的位置,是撬动整个妮姬废土棋局的支点。

  找到了。

  在地图西南偏南的方向,距离装配厂直线距离约一百八十七公里处,一个刺目的、由无数微小金色立方体构成的巨大立体图标悬浮在地图之上。图标下方,一行简洁的文字标注着:

  【方舟(N-01-beta)- 主入口坐标锚点(推定)】

  这个位置,被标注在一片名为“寂静深渊”的广阔区域边缘。地图上,这片区域呈现为一种近乎纯黑的颜色,代表其下是深不可测的巨大地裂或溶洞系统,并且探测信号受到严重干扰。方舟的图标,就落在这片黑色深渊的“悬崖”边缘地带。

  博士的眉头在面具下微微蹙起。这个方位…与他之前根据莱彻活动强度和“方舟信标”残留共鸣轨迹所推测的东北方向,几乎是南辕北辙!东北方一百多公里外,是那个规则级的猩红光点威胁源头,而方舟,却在西南方向近两百公里外的深渊边缘?这巨大的方向偏差,意味着什么?是pRtS 2.0的探测有误?还是“方舟”本身拥有某种干扰定位的屏障?亦或是…这片废土上,存在着不止一个能级极高的信号源?

  疑问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上来。但博士没有立刻质疑。他深知pRtS 2.0的探测能力,尤其是在融合了“焚尘之炉”权能和“终局之钥”的秩序能之后,其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早已超越了泰拉时代的极限。它给出的这个坐标,必然有其依据。

  他需要验证。

  “pRtS 2.0,调取关于‘方舟’位置推定的简要支撑报告。” 博士沉声下令。地形图旁边立刻弹出一个分屏窗口,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和解析图开始滚动:

  【支撑依据:】

  【1. 能量特征匹配度97.3%:捕捉到自西南方向传来的微弱但稳定的高纯度秩序能波动,其频谱特征与‘方舟’已知历史数据(舒恩执政时期部分泄露记录)高度吻合。该波动源深度位于地表下约1200-1500米。】

  【2. 莱彻活动‘真空区’:以推定坐标为中心,半径50公里内,莱彻活动强度呈现规律性‘空洞’。其巡逻路线、巢穴密度均显着低于废土平均水平,疑似存在某种强效驱离或屏蔽力场。】

  【3. 大型结构残余引力扰动:地表重力梯度仪探测到西南方向存在非自然形成的、规模庞大的引力异常区域,符合巨型地下人造结构(推测为‘方舟’主体)产生的引力透镜效应模型。】

  【4. 历史信标轨迹回溯:对回收自四号巢穴的微型信标残留数据逆向解析,其最后指向性最强的信号发射目标方位,与西南坐标点偏差角小于0.5度。】

  【5. 环境改造痕迹分析:该区域地表虽被菌毯覆盖,但深层地质扫描显示存在大规模人工平整、加固及能量管线铺设痕迹,规模远超已知莱彻巢穴或人类前哨站,符合‘方舟’地表入口基础设施特征。】

  【综合置信度评估:91.7%】

  报告简洁而有力,每一条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然而,博士的视线却牢牢锁定了最后一条关于“历史信标轨迹回溯”的内容。偏差角小于0.5度?这几乎等同于直接指向!但四号巢穴的信标,明明在最后时刻试图锚定他们工厂的位置,并且发出了强大的空间锁定能量。如果它的终极目标是方舟…那为什么会在他们这里留下如此强烈的共鸣残留?是程序错误?还是…双重定位?

  一丝疑虑如同阴影般掠过心头。pRtS 2.0的探测逻辑无懈可击,数据支撑坚实,但正是这种“完美”,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反而需要另一重验证。他需要一个能在“规则”之外,以另一种方式感知世界的人。

  “pRtS 2.0,接通伊内丝。” 博士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定位她,让她立刻来主控室。”

  【通讯接通。伊内丝位置:工厂A3区防御节点。正在传达指令。】

  通讯频道里传来几声电流杂音,随即是伊内丝那带着些许沙哑和干脆利落的声音:“博士?收到。立刻到。”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主控室的合金气密门无声滑开,伊内丝的身影快步走入。她身上还带着废土微尘和金属摩擦的气味,作战服上沾染着些许暗色的污渍,显然刚从巡逻或警戒任务中抽身。那对标志性的、打磨过的角在应急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灰蓝色的眼眸锐利如鹰,直接看向站在主屏幕前的博士。

  “博士,您找我?” 她的声音很平静,目光却已经飞快地扫过屏幕上那巨大的地形图和旁边滚动的数据流。

  “伊内丝。” 博士转过身,面具下的目光透过目镜,落在她身上。“我需要你的‘眼睛’。”

  他抬手指向主屏幕上那个悬浮在西南方“寂静深渊”边缘的巨大金色立方体图标:“pRtS 2.0给出了‘方舟’的推定位置。我需要你验证两件事。”

  伊内丝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个金色立方体上,眉头不易察觉地微蹙了一下,显然对这个方位也有些意外。她没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第一,” 博士的声音清晰而冷冽,“验证这份地形图本身,尤其是标注了‘方舟’位置的这片区域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大规模的能量遮蔽、空间扭曲,或者…纯粹的幻象投影?我需要你感知地图上这片区域的‘影子’,是否与现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二,” 博士的手指在空气中虚点了一下代表方舟位置的金色立方体,“验证这个坐标点的‘真实感’。pRtS 2.0的探测基于能量、引力、痕迹和信标轨迹,逻辑链条完整。但我要知道,在你感知的‘阴影’里,那个地方…是否真的存在一个庞大到足以称之为‘方舟’的、拥有高度秩序和复杂意志的集合体?或者,那里只是一片空洞,一个精心布置的诱饵?”

  任务的核心清晰无比:利用伊内丝独一无二的“阴影感知”源石技艺,去验证pRtS 2.0通过物理规则和逻辑推演得出的结论。她的能力,是穿透表象,窥探事物内在的“记忆”和“本质”,是逻辑探测之外的另一把钥匙。

  伊内丝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专注,甚至带上了一丝近乎虔诚的凝重。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向前走了几步,几乎贴到了巨大的主屏幕前。她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穿透了屏幕上的全息投影,仿佛要直接看到那片遥远的、被标注为“寂静深渊”边缘的土地。

  她缓缓抬起手,没有触碰屏幕,只是将掌心虚按在代表方舟位置的金色立方体图标前方。指尖微微蜷曲,像是在感受着什么无形的气流。她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主控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熔炉的嗡鸣和pRtS 2.0系统运行的低沉电流声。博士和阿米娅都屏息凝神。他们知道,伊内丝此刻正将自己的意识,通过某种玄奥的联系,投射向那片未知的阴影领域。

  时间仿佛被拉长。几秒钟,却漫长得如同几分钟。

  伊内丝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她的身体偶尔会极其轻微地晃动一下,仿佛在抵抗着无形的冲击。额角甚至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在昏暗的光线下微微反光。她的源石技艺并非无代价,尤其是在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去感知一个可能被重重屏障保护的目标时。

  终于,她紧闭的眼皮下,眼球似乎剧烈地转动了几下。她猛地吸了一口气,如同从深水中挣脱出来,睁开了眼睛。那双灰蓝色的眸子深处,残留着一丝震撼和…确认。

  她放下手,转过身,面向博士。脸上的疲惫难以掩饰,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和笃定。

  “地图…基本真实。” 伊内丝的声音带着一丝使用能力后的干涩,但语气斩钉截铁,“那片区域的‘影子’沉重、复杂,充满了大地的痛苦、菌毯的饥渴和莱彻的混乱低语…但它的‘形’是真实的,没有大规模的空间扭曲或幻象覆盖的痕迹。深渊是深渊,丘陵是丘陵,菌毯的活性分布…与地图标注的暗红色区域高度吻合。”

  她顿了顿,仿佛在回味刚才感知到的庞杂信息流,灰蓝色的眼眸直视着博士的目镜,一字一句地说道:

  “至于那个坐标点…”

  “博士,那里不是空洞。”

  “我‘看’到了…不,是‘感觉’到了。一片巨大到无法形容的、冰冷的、秩序的、带着金属铁锈和…无数微弱哭泣声的‘阴影’!它像一座沉埋在地底深处的钢铁山脉,它的‘影子’沉重得…几乎要把那片区域的空间都压塌!那绝不是诱饵。那就是‘方舟’!”

  伊内丝的声音带着源石技艺感知残留的震颤,她的结论如同冰冷的铁锤,敲定了pRtS 2.0推演的最后一块基石。

  金匙所指,西南深渊边缘。

  方舟,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