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红方压进,蓝方“溃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震天的铜锣声刚落,红队便如被火星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出强大的执行力!

  红队,亦称赤鳞卫。

  哨长赵泓立在阵中稍后位置。

  手中令旗果断前指,声音清亮而充满自信:

  “赤鳞卫,结阵!锋矢推进!”

  左手小藤牌护在身前,右手短棍紧握,锐利的目光扫过蓝队阵型。

  两支简化版的鸳鸯小阵,迅速成型。

  如同两柄直刺敌阵的利刃。

  *

  左翼:

  牌刀手徐承宗一马当先。

  小圆盾“嘭”地一声顶在身前,短木刀紧贴盾沿。

  步伐沉稳,成为小队最坚实的屏障。

  而狼筅卫张维岳紧随其后。

  手中那根缠着醒目布条的长竹竿,挥动间仿佛怪蟒出洞,呼呼生风,扫开周围空间。

  长枪锐士徐彰位于张维岳侧后。

  一人多高的长木棍稳稳端平,从盾与狼筅的间隙探出棍尖,寒光若隐若现。

  鸟铳手朱勇垫后,肩扛长竹竿,另一只手握着沙包。

  目光警惕地寻找空隙,随时准备投掷“射击”,扰乱压制。

  右翼:

  牌刀手位置由镗钯游骑李骁临时担任,分叉木棍攻防兼备,舞动间虎虎生威。

  狼筅卫郭镇疆动作与张维岳如出一辙,布条竹竿搅得前方寸步难行。

  与李骁配合,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长枪锐士蒋信在郭镇疆侧后,长棍如毒蛇吐信,蓄势待发。

  鸟铳手位置同样由朱勇兼顾,成为两翼的火力支点。

  两阵并进,脚步整齐。

  沉重的踏地声“咚!咚!”在校场上回荡。

  众人呼喝:

  “进!进!进!”

  气势如虹。

  前排徐承宗的圆盾、李骁的分叉木棍,宛如移动城墙。

  后排张维岳、郭镇疆的狼筅与徐彰、蒋信的长枪,似密林推进,朱勇则静待出手时机。

  整体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稳稳向蓝队半场与帅旗碾压过去。

  朱勇率先发难。

  他瞅准蓝队阵型调整的一个空档,猛地掷出手中的沙包!

  沙包划着弧线,飞向蓝队狼筅卫王和信附近。

  “啪”地一声砸在地上,扬起一小片尘土。

  虽未命中,但成功制造了混乱和压力。

  他迅速又摸出一个沙包,眼神继续寻找目标。

  *

  蓝队又名青锋营。

  哨长郑佑看到红队气势汹汹地压来,脸上立刻浮现出“惊慌”之色。

  他手中的令旗似乎都拿不稳了。

  声音带着明显的急促:

  “收!收缩防御!快!聚拢到旗座那边!”

  然而,执行的过程,堪称“灾难”。

  命令下达后,阵型非但没有收紧,反而显得更加混乱。

  王和信一听喊声,似乎过于紧张,脚下被一块不起眼的土疙瘩绊了一下,一个趔趄向前扑去!

  他手中的布条长竹竿差点脱手。

  狼狈地在地上杵了一下,才勉强稳住身形。

  引得红队队员一阵哄笑。

  鸟铳手赵泽更是发挥失常。

  手忙脚乱学朱勇投掷,想远程反击。

  结果投掷出的沙包不仅力道软绵,方向更是歪得离谱。

  离最近的张维岳,还有一丈多远就无力地落下了。

  赵泽懊恼地拍了下大腿,动作夸张地重新摸索沙包,显得笨拙无比。

  牌刀手王锐是整个“溃退”表演的关键。

  他手中的小圆盾举得歪歪斜斜。

  仿佛有千斤重,根本护不住身后的队友。

  每当红队推进的压力传来,他的脚步就“不由自主”地往后退缩。

  盾牌也随着他的“胆怯”而晃动。

  完全不像一个可靠的屏障。

  长枪锐士林远与孙茂试图用长棍,去阻挡红队的推进。

  但动作僵硬,缺乏配合。

  被张维岳和郭镇疆的狼筅,轻易地拨开或压制住。

  林向安看着队友们的卖力“表演”,脸上的表情差点都绷不住了。

  简直就是一群活宝。

  要不是知道这是按照计划来的,否则都得被活活气死。

  他这个镗钯游骑,也得装装样子,不知道该支援哪里,便在阵型边缘显得无所适从。

  随后跟着大部队仓皇后撤。

  此时蓝队整体阵型,被挤压得严重变形。

  徐言恭努力想维持位置,却被混乱的队友和王锐软弱的盾牌拖累。

  只能跟着节节败退。

  他的脸上露出暴躁的神情,差点就要破口大骂。

  瞬间想起来,他的职责。

  立马投入表演。

  *

  郑佑的声音,显得越发凄惶。

  一边“徒劳”地挥舞着令旗,一边大喊:

  “顶住!王锐!

  你的盾!顶上去啊!

  ……

  不行了!挡不住了!撤!

  快往旗座后面撤!保护帅旗!”

  在他的“指挥”下,蓝队众人如同被驱赶的羊群。

  乱哄哄地向己方帅旗所在的土台后方溃退。

  阵型彻底散乱。

  队员之间失去了有效的掩护和配合。

  几乎退到了帅旗的基座旁边,挤作一团,显得狼狈不堪。

  看台上,支持红队的勋贵子弟和家眷们,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和掌声。

  “赤鳞卫威武!”

  “赵泓指挥有方!”

  “徐承宗好盾!”

  “朱勇打得好!”

  喊声此起彼伏。

  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果然如此的笑容。

  而蓝队这边,支持者们则是一片愁云惨雾。

  “唉,果然还是稚嫩了些。”

  “那郑家小子指挥失当啊。”

  “王锐那盾牌举得……唉!”

  连一些原本对蓝队抱有一丝期待的人,也皱起了眉头,觉得败局已定。

  “蓝队这是提前缴械投降啊?一点士气都没有!”

  “是啊,这不是瞎胡闹吗?”

  高台上的武安侯,看着自家儿子在场上慌乱失措,脸色顿时铁青,眉头皱成一团。

  这臭小子,半点也没有老子当年沙场冲杀的英勇劲儿。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一想到武安侯府的未来,就系在这小子手上,他只觉心口发堵。

  日后,非得狠心打磨不可。

  否则哪有脸面去见地下的老爷子!

  他身旁的徐侍郎,还得强撑笑脸与人寒暄。

  旁人宽慰他说,徐言恭其实挺努力,只是可惜队友不给力。

  徐侍郎心里不是滋味,反正这面子、里子,全叫这混小子给丢干净了。

  不过比起旁边的武安侯,他的心里又好受一些了。

  截然不同的是宁远伯,笑意盈盈,捋着胡须连连点头。

  对自家孙子赵泓的气势颇为满意。

  至于另一个孙子赵泽的表现,他神情反倒平淡。

  平日里就没个正形,如今的表现,也不过是意料之中。

  在他背后的赵康平神情平淡,眼底却隐有深意一闪而过。

  赵康武则挺胸抬头,满脸骄傲。

  听着周围人笑着恭维他“好生养了个好儿子”,更是神采飞扬。

  台上众人神色各异,场下的对抗却愈加激烈。

  *

  此时,赵泓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微笑,红队的推进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

  蓝队的混乱和无能,让他心中最后一丝警惕也烟消云散。

  红队队员的脸上更是写满了轻松和轻蔑。

  张维岳看着差点摔倒的王和信,嗤笑一声:

  “就这?”

  朱勇看着赵泽那离谱的投掷,差点笑出声来。

  连最沉稳的徐承宗,举盾的手也似乎放松了一丝力道。

  “一鼓作气!拿下帅旗!”

  赵泓再次挥动令旗,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整个红队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队形在求胜心切的驱使下,两个小队之间的间距,不知不觉就拉大了一些。

  冲在最前面的徐承宗(牌刀手)、张维岳(狼筅卫)、徐彰(长枪锐士)以及右翼的李骁(镗钯游骑)、郭镇疆(狼筅卫)、蒋信(长枪手)都微微超出了阵型保护的最佳位置,形成了一个略微前突的锋矢。

  他们眼中只有那近在咫尺,似乎唾手可得的蓝队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