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乘船出发-《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除了五个箱笼外,还有随身包裹。

  林向安大致看了一下:

  一个书籍文具箱,装的都是他备考的书籍资料、文房四宝等。

  两个衣物铺盖箱,里面有棉被、冬衣、毡帽、棉鞋/牛皮靴、棉袜、油布斗篷等。

  一个食物药材箱:干粮、药材、炊具、木炭、碗筷等。

  一个应急工具箱:炭盆、绳索、铁钩等。

  这些物品涵盖了三个人的吃穿住行。

  反正和搬家没两样了。

  除此外,还给他准备了《水程图》,是手绘运河路线,上面标注驿站、险滩及补给点。

  中途可下船去补充物资。

  除了物资,还需准备相关文书。

  在乡试放榜后,中举的考生可获副本朱卷,上面加盖学政官印,这是作为中举的直接证明。

  《乡试录》,是由省布政使司颁发,记载考生姓名、籍贯、名次及主考官印鉴,用于沿途驿站核验举人身份。

  这两样东西是必须要的,因为到京师后,凭借这两样物品,得去礼部报到时核验身份。

  确认无误后,礼部会颁发贡士劄付,相当于参加会试的准考证。

  同时还需找本县教谕、训导出具的担保书,学官保结。

  除此外,还准备了路引、火牌。

  火牌是驿站通行证,举人凭此免费使用驿站,每份火牌可调用3名役夫及1辆公车,驿站需加盖沿途各州县骑缝章。

  不过火牌有效期只有三十天。

  这些文书非常重要,不能遗失,也不能打湿,需用蜡纸包裹,贴身保存。

  原本林向安以为是搭客船,结果林秋兰和王四顺商量后,给林向安直接包船,日均2两银子。

  因为和段昊初同行,托他那边,在官办船行整租,租了一艘座船,船工五人。

  由段家出面,定然找的稳妥靠谱的船。

  此行段昊初也带了两个人。

  双方加起来六人,正好均摊费用。

  不过也只能到扬州,剩下的得去扬州再换船。

  林向安原本以为自己的东西够多了,见到段昊初的物品,才发现对方比他还多了两个箱子。

  就两人这行李,包船才是上上策。

  十一月初,林向安和段昊初正式乘船离开。

  座船,可载客量八到十二人,如今乘坐了六人,还算宽敞。

  船上有舵手1名,桨手2名,厨役1名,杂工1名。

  双方的带的行李,放置在前舱,都配着了锁链,防止被盗。

  其中书籍箱笼,需要用油布包裹防潮。

  中舱有两间独立舱室,

  每间独立舱室,沿舱壁设了六张木质通铺。

  舱内中央固定方桌,配置了四条长凳。

  还有储物壁柜,存放文房四宝、衣物,柜门上加锁。

  看到舱内情况,林向安才明白,家里人给他准备草垫、床褥的原因。

  船上的东西,实在太粗糙简陋了。

  后舱是舵手操控区与简易厨房。

  可借用厨房,自行做饭。

  若是直接吃船上的饭菜,简陋不说,还得额外付钱。

  船家提供三餐,就是糙米、腌菜、时蔬,当然一点也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