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忧虑-《年代:悠闲的日子》

  “直到今儿上午,他收到了老家的来信,他妈前一阵走了,等他收到信时,已经一周后,别说最后看一眼,就连亲自送他妈入土为安都办不到,人当场差点疯喽!车间好几个人废了老大得劲才摁住,我下班时,他媳妇和孩子还在厂医务室陪着他打吊瓶,就连厂领导都没敢走,一直在门外候着,生怕他想不开,出点什么意外。”

  好吧!

  故事很令人唏嘘。

  这种事在六十年代太常见了,杨庆有听过的就不止一两例。

  文工团里的演员们,一出差就是小半年,什么事儿遇不到?

  但没办法,都是命。

  不是杨庆有不共情。

  而是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早就被烙上了时代的特色印记。

  个人的选择为集体而牺牲,在此时此刻,简直不要太正常。

  正常的早就见怪不怪。

  只有苏颖这种虽谈不上蜜罐,却一直比较平顺的成长经历才会被感动,或者称之为惊愕。

  沉默过后,杨庆有突然问道:

  “他老家的兄弟姐们在信中骂他了吗?”

  “没。”

  苏颖摇摇头,苦笑道:

  “恰恰相反,反而全是安慰的话,说母亲一直感谢他这么多年一直往老家寄钱,说没有他,就没有其他弟弟妹妹的今天,让他不要伤心,母亲走时很欣慰,欣慰弟弟妹妹们有他这么一个好大哥,说母亲临终吩咐,让他别回去,别浪费钱,好好过日子,等以后,以后条件好了,再回去到坟前磕个头就行。”

  杨庆有感慨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呐!不过你这工友也不错了,能一直往老家寄钱。”

  “可不。”

  苏颖说道:

  “我们听他媳妇说,每月发了工资,他只留一半,剩下的全都寄回去,直到去年,最小的妹妹考上中专后,这才减少了寄钱的金额,两口子想攒点钱,打算要个老二,将来一家四口回去一趟,没成想,钱还没攒到,妈却没了。”

  “时也命也,由不得人,不过咱们家不一样。”

  说话间,杨庆有面色一变,眨眼道:

  “我爸妈走的早,估计他们都想不到我能来京城,能娶上媳妇,还特么会写歌,而且我上次回去就磕过头了,估摸着老两口在另一个世界,正偷摸乐呢!有这么一好大儿,能不开心嘛!”

  “要不要脸?要不要脸?”

  苏颖嫌弃的推了一把杨庆有,翻白眼道:

  “照你意思说,把你养大的大伯就不用孝敬了?”

  “那怎么能。”

  杨庆有呲牙笑道:

  “你知道的,我不也月月寄钱嘛!搁农村不缺吃不缺喝,就够他高别人一头了,更何况,老爷子辈分在那摆着呐!除了村里个别跟他同辈分的老头儿能压他一头,谁都甭想让他吃亏。”

  “那能是一码事吗?”

  苏颖正色道:

  “你甭废话,趁现在咱俩生活条件好,你抓紧回去一趟,把老人家接来享几天福,见见孙女,万一将来形势有变,不连累你都算你运气好,哪还有条件接他老人家来京?”

  “别说那丧气话,再差能差到哪儿?”

  杨庆有嬉皮笑脸道:

  “知道了,我过一阵,等天暖和暖和,就去单位开介绍信回去一趟,现在天冷,就别折腾老爷子了。”

  “那还差不多。”

  苏颖这才算绕过杨庆有。

  不是她有什么别的想法。

  只是怕。

  经历的越多,人心思就越难安稳,苏颖也改了性子,不复往日的高冷,没事就往工友堆里扎。

  尤其喜欢打听那些莫名其妙被下放的事儿。

  结果,越打听越害怕。

  她怕哪天倒霉,跟那些人一样的待遇,不仅她会被下放,就连杨庆有也会跟着倒霉,被调去生产工厂出大力。

  再差也就是这样了。

  凭杨庆有的家庭成分,起码能给俩人的小家兜个底儿。

  她就是心疼小婉。

  这年头儿女成分和户口都随亲妈。

  亲妈什么处境,儿女就什么处境。

  小小年纪,见不到她这个亲妈,亲爹还得天天忙着上班,那种日子,她都不敢想。

  她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以后做准备。

  万一,万一真有那天,京城待不下去,她宁愿杨庆有带着小婉回乡下去。

  在她的认知中,山高皇帝远,是个好词儿。

  起码受波及的风险要小点吧!

  杨庆有可不知道她脑子里的弯弯绕绕。

  既然打算回去接老头儿来京。

  那自然就当正事来办。

  先去单位找老张提前弄了几张空白介绍信备着。

  然后又给老家写了封信,说好大概什么时候回去,让老家有个心理准备。

  至于带苏颖和小婉回老家?

  他压根没敢想。

  先不说苏颖目前的处境,好不好请假,能不能请假。

  单说小婉的年纪,他就舍不得让小丫头经历旅途的摧残。

  这破条件,能不折腾还是别折腾的好。

  ............

  “吆,易师傅,易大妈,您二位这是干嘛去?”

  “嗐!老易有个远房亲戚调来京城工作了,我们过去瞧瞧,看看能不能搭把手。”

  这天周末,当邻居们都在院里晒太阳之际。

  只见易中海老两口拎着大包小包,满面笑意的从中院走出来。

  好事者,立马上去打招呼。

  “那可是好事,人生地不熟的,要是有您帮忙,肯定能好安顿不少。”

  “嗐!啥帮不帮的,都是亲戚,应该的。”

  易中海应着话茬,脚步稍微一顿,便点点头,打头走向院外。

  虽然他说的轻巧,可从俩人行头上来看,可不只是帮忙那么简单。

  不知道的还以为俩人要搬家呢!

  “阎老师,易师傅这大包小包的,可是头回见他有这架势,您给分析分析?”

  “哈哈哈哈!”

  阎埠贵闻言立马高兴道:

  “成,我给大伙分析分析。”

  说罢!

  便装模作样的揉着下巴,眯着双眼装深沉。

  好在他心里有数,知道大伙只是嘴上客套,心里压根没多少尊重,因此也没太拿架势。

  两口烟的工夫,就张嘴说道:

  “这老易啊!是动了老心思,估计看上远房亲戚家孩子了。”

  好嘛!

  不愧是易中海的老搭档,出言直击要害。

  没给易中海留哪怕一点遮羞布。

  直接给丫扒了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