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旺盛的好奇心1-《年代:悠闲的日子》

  人生除了混吃等死外,就是一个产生好奇心,并尝试满足好奇心的过程。

  杨庆有本来一直没事干,整天琢磨着如何混日子,现在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来都来了,总不能白来吧?

  钱,未来注定不缺。

  那就剩下一种追求了,满足好奇心。

  伟人见不成,见别的历史名人也没戏,见见落魄皇帝总成吧!

  也就是常凯申当年跑得快,要是他和宣统似的,杨庆有说不定更兴奋。

  说行动就行动。

  搞台照相机先。

  票,杨庆有没有,但可以去黑市买嘛!

  回家吃鱼,吃完等黑市开门。

  杨庆有住进95号院,满打满算也够一年了,说实话,他一直没理解,为什么这院里就没真正意义上的穷人?

  个顶个的有工作,工作还都不错。

  即使下一辈赶上风起,境遇没那么好,但相比别的四合院强,遇到的机遇不要太多。

  爹妈即使下岗,也有买卖做。

  瞧瞧别的四合院。

  不是吃不饱饭,就是七八个人挤一间小屋。

  那待遇,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某些国家直属单位的住宿条件都不一定能赶上95号院。

  可能,这就是命。

  “庆有下班了?”

  “是啊三大爷,您今儿回来可够晚的。”

  “嗐!自行车被解成骑走了,腿着上下班可不慢嘛!”

  “哦,我给忘了,不过没事,放映员工资高,回头您让解成也买一辆,到时您就是咱们院里,唯一的双自行车家庭。”

  “你小子净捡好听的说,转正还不知什么时候呢!”

  “嗐!凭解成的机灵劲,快了快了。”

  在巷子口,杨庆有碰上了下班回家的阎埠贵,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往回走。

  天气开始变冷了,阎埠贵的花草事业也开始慢慢松懈。

  老头儿也不像以前,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花花草草有没有被院里的小孩糟蹋,现在回家反而端着棋盘往门口一坐,静等其他邻居们回来下棋。

  而院里的小孩们注意力则统统被冯叔家门口的老母鸡吸引。

  老母鸡自从进了院,老冯家就没操过心。

  这帮小孩整天琢磨着弄东西给它吃。

  不是门外捡来的树叶,就是捉的各式虫子,又或者从家里偷的窝头。

  杨庆有估摸着,再过一个多星期,等到了八月十五宰之前,这老母鸡最起码得胖二两。

  “婶儿,您手脚够麻利的,这就收拾完了。”

  “你以为我想收拾啊!还不是那帮小子着急喂鸡。”

  听着冯婶的唠叨,杨庆有跑到老冯家门口一瞧,还真是,鸡窝里一堆鱼零碎。

  至于小孩们。

  全蹲杨庆有家门口,守着冯勇,等炖鱼。

  得。

  忙活吧!

  北方人炖鱼不需要太多技巧,锅里多倒点油,把收拾好的鱼往锅里一丢,先煎个七八成熟,等表面焦黄,然后加水炖。

  也不是杨庆有不愿意费工夫,主要是鱼忒杂。

  草鱼、鲫鱼、鲤鱼,啥鱼都有。

  只能煎硬了一锅炖。

  炖的差不多,把大料捞出来,倒醋的同时,顺道舀上几大勺辣椒油,酸辣鱼成了。

  如果再给它盖个绿帽,那就更完美。

  煎鱼的时候,冯勇把看热闹的小孩撵到一旁,然后贱嗖嗖的凑到杨庆有身旁问道:

  “哥,你真要去看皇帝啊?”

  “什么皇帝?叫人家同志。”

  杨庆有白眼一翻,没好气道:

  “怎么滴?你也想去?”

  冯勇一脸兴奋道:

  “去啊,干嘛不去,那可是皇帝哎!我从小到大都没见过。”

  杨庆有.....

  净特么说废话,全国好几亿人,能有几个从小到大一直见他的?

  “哥,带我一个呗!就像您说的,好歹知道他长什么样儿,回头吹牛逼也有面儿不是?”

  “成成成,见,回头见时,肯定叫上你。”

  必须得叫上,否则谁给杨庆有拍照合影?

  相机不能白买。

  由于上次的打人事件,杨庆有这次炖鱼,中后院一个说闲话的都没有。

  那帮碎嘴子下班路过倒座房时,伸鼻子闻几下,就赶忙滚蛋,生怕惹得杨庆有不高兴。

  只有中后院的小孩,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儿,跟前院小孩掺和在一起,蹲倒座房前赖着不走。

  杨庆有也不是小气的人,只要来凑热闹的小孩,他是一人一条。

  巴掌大的小鱼儿,也就能解解馋,想指望它填饱肚子,做梦。

  “都小心点,烫着我可不管哈!谁端不好,连碗一起啐了,别回来找我,找我也没第二条。”

  杨庆有一边跟碎嘴子似的叮嘱着,一边盯着冯勇分鱼。

  “差不多得了,哪有那么多汤?一人顶多给一勺,上面漂着的红油,你少舀点,回头他们吃了油拉肚子,还得埋怨你。”

  “挑个头差不多的,别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省的他们回去再打起来。”

  面对杨庆有的啰嗦,也就是冯勇地位低,脾气好。

  要是赶上棒梗那种倔脾气,一准撂挑子。

  好不容易分完鱼,冯勇擦着汗问道:

  “哥,还剩十好几条,咱怎么吃?要不我去胡同口买两瓶汽水?”

  “买什么汽水,去,你回家端个盆来,给我留四条,剩下的你端走,顺道把锅涮了,我去供销社看看有啥能买的。”

  “嗯,好嘞。”

  说罢,杨庆有头也不回走向院门,徒留冯勇一个人在灶台旁忙活。

  丫路过隔壁门口时,还不忘叮嘱小春燕。

  “春燕啊!哥多给你的那半勺油,你别都吃了,小心今晚拉肚子。”

  “好嘞庆有哥。”

  满院里的小孩中,就数小丫头最听话。

  杨庆有感慨着走出门,先钻了趟公厕,然后才慢个遥的往胡同口供销社走去。

  物资越来越紧张,胡同口供销社跟快倒闭似的,货架基本空着,即使最上面摆着一些包装漂亮的副食品,那也都是样子货,只有包装,没有内里,您要想买,售货员也不废话,会直接把盒子取下来给您看,时间长了,也就没人问了。

  满打满算,就数柜台旁那装酱油的缸里存货多点。

  不是群众们不买,是特么酱油限量,拿副食本来,一人也就顶多称半斤。

  盐倒是不缺。

  关键那玩意不能多吃呀!

  之前杨庆有来买汽水,尽管北冰洋不便宜,也还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