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其实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4-《年代:悠闲的日子》

  “好,班长,我和你一起去,我认识法语的朱老师,他会弹钢琴,这会儿应该在宿舍。”

  “班长,我去找阿拉伯语的沈老师,他有小提琴。”

  “还有我.......”

  随着韩雪大手一挥,呼呼啦啦会议室内少了十来个同学。

  “韩大班长,你......”

  “杨庆有,扬大家属,你就老实歇着吧!乐器的事儿不用你操心。”

  韩雪摆摆手,头也不回的快速离去。

  杨庆有........

  他本来想说,乐器不用太多,有把小提琴就行,实在没有,二胡也成。

  他只记得小提琴演奏出来特好听,别的?

  他真不懂。

  当年泡妞时,宿舍里就两把乐器,吉他和小提琴,像钢琴那么高大上的乐器,六个不穷也不富的小青年认为那玩意对泡妞帮助不大,反而贼特么费钱,就没选。

  至于演奏我和我的祖国需要哪些乐器。

  杨庆有掏空脑子也没想出来几个。

  不是他记性不好,而是他前世,压根就没关注过这种问题。

  想来演奏完全体的我和我的祖国,估摸着,应该得用不少乐器。

  像什么大号小号、长号短号萨克斯管啥的,应该都能用到,反正军乐团有的乐器,肯定会用上。

  以杨庆有浅薄的乐理知识,也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眼瞅着韩雪带人走了,杨庆有只能抱着吉他下台到一旁休息。

  “杨庆有,你喝水吗?我给你倒。”

  王雨屁嘚屁嘚提着暖瓶凑了过来。

  结果杨庆有还没回话,他便被苏颖喊了回去。

  “王雨你干嘛呢?过来抄歌词。”

  “好嘞,来了来了,你喝水自己倒哈!”

  王雨冲杨庆有露了个自认为最灿烂的笑容,然后小跑着回到同学群中。

  剩下的同学也不用催,全部拿着纸笔看向苏颖,苏颖说一句,他们写一句,记的无比认真。

  杨庆有反而成了闲人。

  他坐在角落里的椅子上,喝了口之前的凉茶,起身走向门外,迎着烈日,缓缓点上烟。

  貌似这把玩的有点大。

  未来应该会有改变吧?

  爱国歌曲的词作者,风起时,这名头能当护身符吗?

  管他呢!

  到时走一步看一步,不行就溜,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二十分钟后,同学们强拉着一脸不情愿的老师或者同学陆续归来。

  国家初建,意识形态还没抬头,阶级划分不明显,尽管老师们地位上比学生高一头,可也拿这帮热血上头的年轻人没办法。

  只能啰啰嗦嗦的跟在身后,虽不情愿,但也好奇。

  写歌?

  会乐器的都有颗文艺心,写歌这种事儿,谁没做过这种梦?

  奈何天赋所限,无病呻吟之余,只能弹弹前辈金曲,以曲明志,徒增伤感。

  乍闻学生们中出了能人,说不好奇是假的。

  见见就见见吧!万一呢!

  当他们进屋时,正好听见最先来的沈老师,正在用小提琴演奏,顿时震惊到无以复加,急匆匆走进会议室,吵吵着要看曲谱。

  “好好好,作曲恢弘大气,歌词朴素而饱含深情,是首好歌,不不不,是首经典之作,假以时日,肯定能传遍大江南北。”

  “写的好哇!在国庆节这特殊的日子里,这首歌将是对祖国最好的赞歌,放在我们学校演奏属实埋没了。”

  “埋没不了,我明儿就去找校长,咱们学校有了这首歌,必须让校长把英语系的大合唱推荐到市里去,不,推荐到国家庆祝晚会中。”

  “说得好,那谁,韩雪,韩雪,这首歌是谁写的?赶快让我们见见这位能人。”

  老师们激动之余,终于想起了追问歌的词曲作者。

  “杨庆有,你别躲着啊!快过去。”

  杨庆有揉了揉鼻子,被王雨和韩雪推到众人面前。

  “各位老师好,我叫杨庆有,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

  弹钢琴的朱老师紧紧的握住杨庆有的双手,感慨道:

  “你好杨同学,了不得啊!没想到英语系还有你这种文艺工作者,藏的够深的。”

  “这个.......”

  杨庆有尴尬瞪了眼身旁的韩雪,讪笑道:

  “您误会了,我不是外语学校的学生,我在........”

  一旁的王雨是有眼力见的,他看出了杨庆有的尴尬,赶忙替杨庆有解释道:

  “朱老师,杨庆有在东城区上班,他是一名公安警察,是我们班苏颖的对象,今儿是来学校看苏颖的,碰巧知道我们要参加国庆晚会的评比,于是把他平日呕心沥血所作的歌贡献了出来。”

  丫说着话,还不忘冲杨庆有眨了眨眼。

  看,哥们给力不?

  “啊?”

  众老师闻言,全是失望之情。

  这种多才多艺的文艺骨干,怎么不是自家学生呢?可惜,可惜呀!

  朱老师也讪笑道:

  “原来是英语系的家属,同样很好嘛!看来这首歌的诞生,同样也少不了英语系同学的功劳。”

  这话说的。

  您是生怕这首歌旁落他人,硬给学校找补。

  杨庆有乐道:

  “目前还不是家属,不过将来肯定是。”

  “这话说的好,准家属也是家属,扬同志这份彩礼很好嘛!我看将来结婚时,就不用额外再准备彩礼了。”

  朱老师很欣慰,歌儿跑不了了。

  此话一出,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苏颖在女同学中,被逗的满脸娇羞。

  得。

  杨庆有这家属身份,在外语学校算是坐实了。

  虽然这帮老师也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但有句老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现场会乐器的老师学生加起来有十来位,等于好几个诸葛亮。

  等把演奏现场换到学校大礼堂后,搭配上钢琴,经过众人一通瞎琢磨,演奏就这么开始了。

  小提琴、钢琴、二胡、笛子、箫、吉他、小号、手风琴再加上两面绑着红绸的铜锣,东西结合后,演奏起来说不上好听,也说不上难听,反正气势挺足。

  同学们唱的也很起劲,苏颖领唱头几句,剩下的合唱。

  这种歌的合唱恢弘大气,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声音齐,底气够足,唱出来就不可能难听。

  甭管杨庆有怎么看。

  一众老师和学生们简直满意的不能再满意,要问他们有啥意见?

  练,使劲练。

  所有的瑕疵都源于不够熟练。

  反正杨庆有天黑前告辞时,他们仍旧在礼堂加练,压根没半点停歇的意思。

  按照朱老师的说法,今天必须练好,明儿要给校领导一个大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