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微臣钝学-《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

  云柏誉依苗姒计策,适时离间颜瑜和顾忆荷,惹顾忆荷怒急,归入顾沅穹麾下。

  离间得差不多,云柏誉不着痕迹一句感慨,引颜瑜去往高府密室,会见苗姒。

  此,既是顾沅穹的离间计,也是苗姒的离间计。

  对云柏誉,苗姒不隐瞒,是因为他受过训练,可以做戏,瞒过己方一众。

  对颜瑜、庄韶等人,苗姒有所隐瞒,是怕他们做戏痕迹明显,被顾忆荷看出来。

  对顾忆荷,苗姒没有明说计策,则是忧虑顾忆荷做戏,被顾沅穹识破。

  方族大计,由顾忆荷负责,劝说顾沅穹归心颜皇。

  直接劝说,顾沅穹或会听不进去,顾忆荷需先培养亲情,而后循序渐进,劝告顾沅穹,志随颜瑜。

  午休时辰,颜瑜摆驾高府。

  由高楠引路,颜瑜见到苗姒。

  听高大人告知,帝瑾王龙驾,苗姒整理衣冠,迎步行礼。

  “恭请帝瑾王万安。”

  他们彼此陌生,算是初见初识,颜瑜神情,略显尴尬。

  “苗爱卿请起,赐座。”

  高楠守在密室外,没有进门。

  密室内,两人先后就座。

  颜瑜叙述发生之事,表明来意。

  “本王困扰深深,想请苗爱卿良策见教。”

  “事情是这样的……”

  “请问苗爱卿,小妹妹被谁掳走,六皇女可信否?”

  苗姒面露惭愧。

  “微臣拙才,不善推测,实难应答。”

  “方公爷高言,此乃敌势离间计。微臣愚见,然也。”

  颜瑜推想。

  “这么说,你觉得,六皇女大概率可信?”

  苗姒谨慎用词,引导他思。

  “微臣可以肯定,敌势确有离间之嫌。”

  “但,六皇女是否可信,微臣不敢妄断。”

  “微臣只能劝谏,请王爷付以信任,因为,微臣自认为,唯有她,有能力解救小师妹。”

  颜瑜顺着她的话,礼貌询问。

  “你不可以吗?”

  “本王冒昧,请你出山襄助,未审卿意可否?”

  苗姒假言婉拒。

  “微臣无才,仅仅懂得如何蛰伏敌势、传递消息,全然不通计谋,即便走出密室,也救不出小师妹。”

  颜瑜错愕。

  “啊?”

  “怎会这样?”

  “你不是方伯母的徒弟吗?”

  “她没有教你谋略?”

  苗姒一脸窘迫。

  “师父自是教授,奈何,微臣学不会。”

  “王爷只瞧,微臣不在北兆台任职,便知事实何如。”

  “若是奇谋之士,师父怎会埋没人才,把我放在小小钟府?”

  “微臣钝学,让王爷见笑。”

  感知她的自卑,颜瑜立即劝慰。

  “苗爱卿切莫妄自菲薄。”

  “此非钝学,你只是擅长之处,与同门他众,稍有不同而已。”

  苗姒展颜,微微一笑。

  “谢王爷勉励。”

  她波澜不惊,阐述见解。

  “目下,王爷身边,除却六皇女,无有其他谋者可用。”

  “赌也好,信也罢,微臣深以为,以六皇女才略,定能救下小师妹。”

  颜瑜顾虑重重。

  “她的才略,本王不疑。”

  “唯忧,她故技重施,调离督护台一众。”

  “本王殒身,倒不妨事,怕就怕,小妹妹受苦。”

  苗姒表露一丝惶恐。

  “主上性命,关乎天下安危,王爷请勿漠视自身。”

  她说回正题。

  “调离督护台一众,非短时间能够成事。”

  “微臣建议,王爷先试一试她的忠心,若见歹意,再处置也不迟。”

  “如若王爷信得过微臣,可命督护中相高大人,转告此事细节。根据六皇女行为,微臣适当做出判断,并上禀,请王爷明鉴。”

  颜瑜答允。

  “好。”

  “有劳苗爱卿。”

  苗姒低眉。

  “为王爷分忧,微臣之幸。”

  颜瑜思索片刻,翼翼开口。

  “爱卿不出密室,只让高爱卿转告细节,是不是忧虑钟族、姚族罪行,牵连到你?”

  “当时,你们有什么联系,至今还未解决?”

  “本王能帮上什么忙吗?”

  “你天天住在密室,无益身心健康,亦非长久之计。”

  “爱卿若有抱负,本王愿尽微薄之力。”

  苗姒泰然自若。

  “坚持隐身,只因微臣喜好清净。”

  “与人交际,微臣满觉窒息,言谈不适,举止不安。”

  “话虽如此,倘若王爷需要微臣出山,微臣自当竭诚尽节,以报主恩。”

  她说到这个份上,颜瑜不好意思再提要求,连忙改口。

  “不用不用。”

  “爱卿自便就好,开心就好。”

  “本王有问题,托高爱卿来问。”

  苗姒颔首一礼。

  “谢王爷海涵。”

  听取苗姒忠言,颜瑜付以信任,将解救宁云溪的重任,全权交给顾忆荷,几近言听计从。

  顾沅穹设计巧妙,每每险胜顾忆荷,令她误以为不难取胜,于是乎,频频向颜瑜索要兵马,次次落入顾沅穹提前设好的陷阱。

  所谓宁云溪留下的线索,顾沅穹模仿顾忆荷先前计策,做得极为相似。就这样,督护台禀报消息,使得颜瑜不断忆起前事,不自觉生出疑心。

  庄韶坚持己见,相信这是敌势离间计;高璟痴痴情深,亦是相信顾忆荷是无辜的;云柏誉依旧扮作佞臣,不停进谗言;苗姒含糊其辞,借口不了解己方之众,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短短三日,历经多次失败,顾忆荷猜到敌势诡计,同时思得应对之策。

  顾沅穹措置裕如,破解顾忆荷计策,顺势调走督护台更多兵马。

  顾忆荷没有轻言放弃,计出不穷,全力以赴,对付顾沅穹,试图解救宁云溪。很遗憾,一败涂地。

  苗姒适时书文,上禀颜瑜,顾忆荷不可信。

  待到顾忆荷垂头丧气,回到帝瑾王府,只见缅慕居正堂,群贤毕集,一个个阴沉着脸,显然对她充满疑忌。

  哪怕是一直相信她的靖善公,此时也是狐疑之状。

  唯有璟郎,始终不渝。

  面对一众高位,想着解救失败,她自责内疚,战战兢兢行礼。

  “恭请皇叔万安。”

  颜瑜未允平身。

  “请问爱侄,是否救得小妹妹?”

  顾忆荷毫无底气。

  “回禀皇叔,臣侄没有救回月溪公主。”

  “敌势阴谋得逞,是臣侄无能之故,祈请皇叔责罚,臣侄甘愿领受。”

  颜瑜诘问。

  “是无能之故,还是志向之故?”

  “爱侄从一开始,就没有背弃皇帝,是也不是?”

  一股无名孽火,自顾忆荷心底,气冲霄汉。

  “皇叔随意责罚,臣侄无有怨言。”

  “只一点,臣侄不接受欲加之罪。”

  “没有做过的事,臣侄坚决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