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反击时刻:我在展会上亮剑-《职场小白的契约逆袭》

  我捏着那张李集团录用通知的碎纸片,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张工的工位还留着他总爱喝的茉莉花茶茶渍,陈工的马克笔倒在键盘上,蓝墨水晕开的痕迹像道疤——原来李董事长的刀子,早就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磨利了。

  “范总?“助理小周探进头来,“展会布展车到楼下了,物流部问是不是按原计划搬运展品?“

  我把碎纸片揉成一团塞进西装口袋,指甲缝里还沾着毛边纸的碎屑。

  邹逸的便签还在桌上,字迹被我摩挲得有些发毛,“别让心软耽误判断“这几个字像根刺,扎得我眼眶发酸。“原计划作废。“我抓起外套往身上套,“从现在起,所有展示环节由我亲自盯,技术组跟我进布展区,其他人在门外守着,没我允许,谁都不许碰设备箱。“

  小周愣了两秒,立刻掏出对讲机:“安保部?

  范总要求布展区二级封锁,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她转身时,我看见她耳后还贴着昨晚加班贴的提神贴,泛着淡淡的薄荷绿。

  布展中心的灯开得雪亮,二十个黑色设备箱在地上码成方阵。

  邹逸抱着笔记本电脑走进来,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指节抵着下巴——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实时优化系统的模拟演示我改了三版。“他把电脑推给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像银河,“最后一版加了动态预测模块,能同步抓取展会现场的人流、洽谈数据,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

  我盯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模拟曲线,喉咙突然发紧。

  三天前他放在我桌上的冰美式,杯底的糖粒大概早就化了,可此刻他眼里的专注,比任何糖都甜。“能再调一次参数吗?“我指尖悬在触控板上,“把零售业的权重再调高2%,李董的合作方里有三家超市集团代表今天会来。“

  邹逸没说话,直接接过电脑。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发梢扫过我手背,带着点凉丝丝的触感。“好了。“他合上电脑时,我瞥见右下角的时间——凌晨两点十七分,布展中心的通风口传来若有若无的咖啡香,大概是哪个员工在偷泡速溶。

  接下来的三天像根被拉直的弹簧。

  我在展区里来回踱步,对着空气演练演讲稿,把“重新定义“四个字咬得极重;邹逸蹲在设备箱前接线路,额角沾着灰尘,活像个拆炸弹的特工;小周抱着一摞保密协议冲进来,说保洁阿姨想拖地都得签“不泄露展品信息“的保证书。

  展会当天的晨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时,我正对着镜子系丝巾。

  颈间的珍珠是邹逸送的——他说“谈判时戴,能让人放松警惕“。

  现在那串珍珠贴着皮肤,凉丝丝的,倒像在给我提神。

  “下面有请李集团董事长李正雄先生!“主持人的声音透过后台的隔音板传进来,掌声像炸响的春雷。

  我贴着门听,听见李董的笑声:“我们与国际云技术巨头达成战略合作,智慧云平台将实现99%的订单预测准确率......“

  小周攥着我的西装下摆,指甲几乎要抠出洞:“范总,外面有人说......说咱们的系统是模仿他们的。“

  我望着后台墙上的倒计时牌——还有十分钟轮到我。

  镜子里的自己眼睛发红,眼尾的细纹里凝着水光。

  我想起张工工位下的碎纸片,想起邹逸在便签上写的字,想起测试间里王工颤抖着说“误差率0.47%“时,窗外透进来的那缕晨光。

  “模仿?“我扯了扯丝巾,珍珠在锁骨处硌出个印子,“等会儿他们就知道,什么叫降维打击。“

  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恒远集团的范晓萱总经理!“

  聚光灯打在台阶上,像铺了层碎金。

  我踩着光往上走,听见自己的高跟鞋叩在地面上,一下,两下,像在敲战鼓。

  台下的目光像针,扎得皮肤发烫,可当我看向第一排时,突然看见邹逸坐在角落,冲我微微点头——他的衬衫熨得笔挺,连袖扣都擦得发亮。

  “我们不需要复制别人的模式。“我对着麦克风开口,声音比想象中稳,“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定义它。“

  按下遥控器的瞬间,大屏上的数据流突然炸开。

  李董的“99%“还挂在他的PPT上,我们的系统却已经同步抓取了三家参展商的实时数据:左边是玩具商的洽谈人数,系统预测三小时后会签五百万订单;中间是食品商的试吃区热度,预测下午两点会加订两吨原料;右边是刚才李董提到的超市集团代表,系统跳出一行小字:“该代表今日携带的合作意向书,预算上限比公开报价低15%。“

  全场安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嗡鸣。

  我看见李董的手指在膝盖上抽搐,他方才还挂着笑的脸,此刻白得像张纸。

  坐在他旁边的超市代表猛地抬头,目光扫过大屏时,瞳孔缩成了针尖。

  “这是我们的实时供应链优化系统。“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会场里回荡,“它的预测误差率,是0.29%。“

  掌声是从后排炸开的。

  小周在后台哭出了声,我听见她抽噎着说“范总你看“——顺着她指的方向,张工和陈工挤在人群最后,张工的喉结动了动,陈工的手悬在半空,像想鼓掌又不敢。

  展会结束时,夕阳把玻璃幕墙染成了橘红色。

  苏然举着瓶冰水挤过来,他的领带还是歪的,汗湿的衬衫贴在背上:“你赢了。“他把水塞进我手里,瓶身的凉意透过掌心往骨头里钻,“刚才李董的助理收拾东西时,我听见他们说......说根本没料到我们有实时数据模块。“

  我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冰水顺着喉咙往下淌,凉得人发颤。

  远处传来设备拆卸的声响,邹逸站在展区门口,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他手里抱着那台改了三版的笔记本电脑,正低头看手机——大概又在查什么数据。

  “但战争还没结束。“我望着邹逸的方向,喉咙突然发紧,“李董背后......“

  “我知道。“苏然打断我,他的手指轻轻碰了碰我手背,像在安抚一只受了惊的鸟,“所以你更要好好睡一觉。“

  可我哪睡得着。

  回到酒店时,床头灯亮着,邹逸留的便签压在床头柜上:“李董的资金链有问题,但他背后的投资人......“后面的字被笔划带过,像被突然截断的话。

  我坐在飘窗上,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

  茶几上摆着张工和陈工留下的项目笔记,封皮上还沾着陈工的蓝墨水——白天在展会上,他们看我的眼神里有不甘,有懊悔,或许还有点期待。

  我伸手摸向那摞笔记,纸页边缘有些毛糙,像被反复翻看过。

  窗外的风掀起一页,露出张工手写的公式,字迹还是那么潦草,却让我想起测试成功那天,他红着眼眶说“范总,这是我这辈子写过最准的预测“。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邹逸的消息:“明天上午十点,我在酒店咖啡厅等你。

  有些事,必须当面说。“

  我把笔记抱进怀里,纸页间飘出张工夹的茉莉花干,淡淡的香气里,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这次,我不会再给任何人留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