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日胜一日,从湖南调查南安王彦泥以及以岷王彦汰相互弹劾的官员回京了,其奏报以邸报刊行,满朝文武览之,无不骇异,朝堂一时肃然。
溯岷藩源流,初代岷王朱楩,乃太祖高皇帝第十八子,母周妃。洪武二十四年册封为王,初镇岷州;二十六年改镇云南。建文元年,因西平侯沐晟劾其不法,削爵为庶人,徙漳州。靖难后复爵,还镇云南。永乐六年,削护卫及官属;洪熙元年四月,迁湖南武冈。景泰元年,楩薨,年七十二,谥曰庄,是为岷庄王。
今岷王朱彦汰,乃岷简王朱膺鉟庶长子。简王有三子:长即朱彦汰,次南安王朱彦泥,三南丰王朱彦激。
以岷藩近况论,虽其日用不及同级宗藩,然较之于寻常百姓,已是天壤之别,舒泰过甚。
朱彦汰袭爵以来,素以醉心文墨、友爱宗室、敢劾贪吏之贤王面目立世,孝宗皇帝与正德皇帝皆对其颇有好感。正德十一年十月,彦汰奏请增禄,皇帝力排户部异议,特恩加二百石,使岷藩实发岁禄达一千七百石,恩宠可见。
观其初态,本应是兄友弟恭之局。
然前年,湖广巡按御史马纪、何鳌先后上疏,劾岷王府、南安王府于城中肆意勾捕百姓充任王府校尉,扰民生甚。当时朱厚照一心扑在改革京营的事上,对这件事只是警告一番,并未追究。
或受此事影响,彦汰对其弟彦泥渐生嫌隙,仗大宗之势,屡加欺压。南安王彦泥不堪其辱,遂愤而上书,控诉彦汰忤逆不孝、欺罔朝廷诸罪。彦汰亦不甘示弱,反劾彦泥 “通番、劫财、杀人害众、奸淫内乱、大伤国体、不服钤束”,所列皆滔天重罪。
不管是忤逆不孝,欺骗朝廷,还是通番,都是大罪,由不得朝廷不重视,去年十二月,经过御前会议讨论,朱厚照下旨令都察院推选公正廉明、素有风宪之望之御史一员,或于六部侍郎中择一老成者,充为钦差大臣,克日启程前往湖广,会同该省抚按及三司官,彻查南安王彦泥、岷王彦汰互控一案。
内阁经过和都察院、六部商量于是便选出大理寺大理寺左少卿徐文华前去调查,本来按照惯例还应当差司礼监和锦衣卫去,不知道皇帝是忘了还是故意的,反正就是徐文华一人前往武冈进行核查,结果发现两人的罪状比奏疏所提及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文华查勘数月,得实据若干,其罪较之二人原奏,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安王朱彦泥,性奸邪,行贪弊,放纵无度,残忍不仁,动辄戕害百姓,草菅人命。其妃李氏,亦非善类,性凶残狠毒,行事荒诞,与彦泥堪称一对,共为不法。”
“岷王彦汰,对生母董氏至孝。董氏本为岷简王宠妾,昔年曾与简王谋 “宠妾灭妻”,一度被废夫人封号。正德二年三月,经彦汰奏请,竟晋封为岷简王次妃,其德可见一斑。”
“然彦汰于嫡母岷简王妃庄氏,则另呈面目。因生母与嫡母有隙,彦汰恨屋及乌,竟行幽囚嫡母之悖逆事。更甚者,其后王府失火,彦汰故意延缓救援,致庄王妃葬身火海。事后,彦汰上下其手,竟将此事压掩数年。”
徐文华查访中更发现,“彦汰竟僭越名分,强令武冈地方官员对其称臣。此等逾制之举,实与犯上作乱无异。”
“以上诸罪,或涉伦常,或干国法,或悖宗藩规制,皆为大逆不道。”
邸报既出,群臣始知宗室藏污至此,无不惊心,咸盼朝廷早作处置,以正纲纪。
都察院覆议:“情罪俱当,难以轻纵。”
暖阁里静得只闻见窗外蝉鸣,朱厚照抓起案上的奏本,猛地往地下一掼,“啪” 的一声,纸页散了边角。他犹自不解气,抬脚又狠狠跺了一下,恨声道:“吾朱家的脸面,都叫这两个东西丢尽了!”
内阁那几位大人站在一旁,一个个都敛声屏气,连大气也不敢出。
毛纪垂着眼帘,心里却暗忖:这等事,也不是头一遭了,只是今儿个闹得格外难堪些。
原来朱厚照去年就想推那《宗藩条例》,偏生清丈田亩、整顿军务这些事还没理顺,只得暂且压着。如今岷府这桩丑事捅出来,他只觉脸上像是被左右开弓抽了两记耳光,火辣辣地烧得慌。
见众人都低着头不言语,朱厚照的火气越发上来,冲着毛纪道:“毛先生,尔辈都是国家大臣,如今这事,该如何计较?”
毛纪心里也清楚,这篓子捅得太大,实在兜不住了,便欠了欠身子,恭声道:“未知圣意如何?” 这话明着是请教,实则是把主意全交到皇帝手里。
朱厚照眉头拧成个疙瘩,沉声道:“朱彦泥那厮奸贪淫纵,残忍不仁,手上不知沾了多少百姓的血,全无人伦;他那王妃李氏,也是个毒妇,荒淫无道,丢尽了宗室的脸,这两个,都革了封爵,发去凤阳高墙圈禁!朱彦汰幽囚嫡母,至于焚死,亲逼多官,令其称臣,僣分干名,不守国法,革爵,发配凤阳高墙。让他们两兄弟去斗,好好斗!”
毛纪忙躬身道:“陛下圣明。”
王琼也跟着附和:“陛下圣明。”
乔宇在一旁听着,心里却打起了转:自今上登基,废了的藩王也不少了,亲王爵里宁、庆二府,还有那鲁府眼看也要保不住,郡王、镇国将军之类就更不用提了。他犹豫着,要不要劝一句 “网开一面”。
正思忖间,夏言却开口了,声音不高不低:“只是他们府里的子女,又该如何发落?” 这话听着像问皇帝,又像自个儿在嘀咕。
乔宇看他的眼神,竟像是头一回认得一般 —— 这时候哪能提这个?
果然,朱厚照听了便沉下脸:“一并发去高墙!”
夏言却像没瞧见皇帝的脸色,又道:“这么一来,各府就空了,爵位是不是该从旁支小宗里择个人承袭?”
朱厚照鼻子里哼了一声,冷然道:“除国!”
三个字掷地有声,竟是要赶尽杀绝,连一丝转圜的余地也不留。暖阁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住,只余下朱厚照粗重的喘息声。
溯岷藩源流,初代岷王朱楩,乃太祖高皇帝第十八子,母周妃。洪武二十四年册封为王,初镇岷州;二十六年改镇云南。建文元年,因西平侯沐晟劾其不法,削爵为庶人,徙漳州。靖难后复爵,还镇云南。永乐六年,削护卫及官属;洪熙元年四月,迁湖南武冈。景泰元年,楩薨,年七十二,谥曰庄,是为岷庄王。
今岷王朱彦汰,乃岷简王朱膺鉟庶长子。简王有三子:长即朱彦汰,次南安王朱彦泥,三南丰王朱彦激。
以岷藩近况论,虽其日用不及同级宗藩,然较之于寻常百姓,已是天壤之别,舒泰过甚。
朱彦汰袭爵以来,素以醉心文墨、友爱宗室、敢劾贪吏之贤王面目立世,孝宗皇帝与正德皇帝皆对其颇有好感。正德十一年十月,彦汰奏请增禄,皇帝力排户部异议,特恩加二百石,使岷藩实发岁禄达一千七百石,恩宠可见。
观其初态,本应是兄友弟恭之局。
然前年,湖广巡按御史马纪、何鳌先后上疏,劾岷王府、南安王府于城中肆意勾捕百姓充任王府校尉,扰民生甚。当时朱厚照一心扑在改革京营的事上,对这件事只是警告一番,并未追究。
或受此事影响,彦汰对其弟彦泥渐生嫌隙,仗大宗之势,屡加欺压。南安王彦泥不堪其辱,遂愤而上书,控诉彦汰忤逆不孝、欺罔朝廷诸罪。彦汰亦不甘示弱,反劾彦泥 “通番、劫财、杀人害众、奸淫内乱、大伤国体、不服钤束”,所列皆滔天重罪。
不管是忤逆不孝,欺骗朝廷,还是通番,都是大罪,由不得朝廷不重视,去年十二月,经过御前会议讨论,朱厚照下旨令都察院推选公正廉明、素有风宪之望之御史一员,或于六部侍郎中择一老成者,充为钦差大臣,克日启程前往湖广,会同该省抚按及三司官,彻查南安王彦泥、岷王彦汰互控一案。
内阁经过和都察院、六部商量于是便选出大理寺大理寺左少卿徐文华前去调查,本来按照惯例还应当差司礼监和锦衣卫去,不知道皇帝是忘了还是故意的,反正就是徐文华一人前往武冈进行核查,结果发现两人的罪状比奏疏所提及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文华查勘数月,得实据若干,其罪较之二人原奏,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安王朱彦泥,性奸邪,行贪弊,放纵无度,残忍不仁,动辄戕害百姓,草菅人命。其妃李氏,亦非善类,性凶残狠毒,行事荒诞,与彦泥堪称一对,共为不法。”
“岷王彦汰,对生母董氏至孝。董氏本为岷简王宠妾,昔年曾与简王谋 “宠妾灭妻”,一度被废夫人封号。正德二年三月,经彦汰奏请,竟晋封为岷简王次妃,其德可见一斑。”
“然彦汰于嫡母岷简王妃庄氏,则另呈面目。因生母与嫡母有隙,彦汰恨屋及乌,竟行幽囚嫡母之悖逆事。更甚者,其后王府失火,彦汰故意延缓救援,致庄王妃葬身火海。事后,彦汰上下其手,竟将此事压掩数年。”
徐文华查访中更发现,“彦汰竟僭越名分,强令武冈地方官员对其称臣。此等逾制之举,实与犯上作乱无异。”
“以上诸罪,或涉伦常,或干国法,或悖宗藩规制,皆为大逆不道。”
邸报既出,群臣始知宗室藏污至此,无不惊心,咸盼朝廷早作处置,以正纲纪。
都察院覆议:“情罪俱当,难以轻纵。”
暖阁里静得只闻见窗外蝉鸣,朱厚照抓起案上的奏本,猛地往地下一掼,“啪” 的一声,纸页散了边角。他犹自不解气,抬脚又狠狠跺了一下,恨声道:“吾朱家的脸面,都叫这两个东西丢尽了!”
内阁那几位大人站在一旁,一个个都敛声屏气,连大气也不敢出。
毛纪垂着眼帘,心里却暗忖:这等事,也不是头一遭了,只是今儿个闹得格外难堪些。
原来朱厚照去年就想推那《宗藩条例》,偏生清丈田亩、整顿军务这些事还没理顺,只得暂且压着。如今岷府这桩丑事捅出来,他只觉脸上像是被左右开弓抽了两记耳光,火辣辣地烧得慌。
见众人都低着头不言语,朱厚照的火气越发上来,冲着毛纪道:“毛先生,尔辈都是国家大臣,如今这事,该如何计较?”
毛纪心里也清楚,这篓子捅得太大,实在兜不住了,便欠了欠身子,恭声道:“未知圣意如何?” 这话明着是请教,实则是把主意全交到皇帝手里。
朱厚照眉头拧成个疙瘩,沉声道:“朱彦泥那厮奸贪淫纵,残忍不仁,手上不知沾了多少百姓的血,全无人伦;他那王妃李氏,也是个毒妇,荒淫无道,丢尽了宗室的脸,这两个,都革了封爵,发去凤阳高墙圈禁!朱彦汰幽囚嫡母,至于焚死,亲逼多官,令其称臣,僣分干名,不守国法,革爵,发配凤阳高墙。让他们两兄弟去斗,好好斗!”
毛纪忙躬身道:“陛下圣明。”
王琼也跟着附和:“陛下圣明。”
乔宇在一旁听着,心里却打起了转:自今上登基,废了的藩王也不少了,亲王爵里宁、庆二府,还有那鲁府眼看也要保不住,郡王、镇国将军之类就更不用提了。他犹豫着,要不要劝一句 “网开一面”。
正思忖间,夏言却开口了,声音不高不低:“只是他们府里的子女,又该如何发落?” 这话听着像问皇帝,又像自个儿在嘀咕。
乔宇看他的眼神,竟像是头一回认得一般 —— 这时候哪能提这个?
果然,朱厚照听了便沉下脸:“一并发去高墙!”
夏言却像没瞧见皇帝的脸色,又道:“这么一来,各府就空了,爵位是不是该从旁支小宗里择个人承袭?”
朱厚照鼻子里哼了一声,冷然道:“除国!”
三个字掷地有声,竟是要赶尽杀绝,连一丝转圜的余地也不留。暖阁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住,只余下朱厚照粗重的喘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