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册封仪式-《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

  高丽王宫那边,国王也接到了消息,知道册封使马上就要到了,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立刻下令,让全国上下都准备起来,迎接大宋的册封使。街道要打扫干净,店铺要挂上大宋的旗帜,老百姓要穿上新衣服,务必让册封使看到高丽的诚意。

  大臣们也忙得团团转,有的负责布置街道,有的负责准备贡品,有的负责安排册封仪式的护卫。整个王宫里一片忙碌的景象,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情。

  “陛下,街道都打扫好了,还挂上了大宋和高丽的旗帜,看着可热闹了。”

  “陛下,贡品都准备好了,有最好的高丽参、最漂亮的折扇,还有几匹上好的皮毛。”

  “陛下,护卫队都安排好了,保证册封使的安全。”

  国王听着大臣们的汇报,满意地点点头:“好!都做得不错。等册封使来了,一定要好好招待,不能出半点差错。”

  时间一天天过去,离册封使到达的日子越来越近。高丽的老百姓也都知道了这事儿,街头巷尾都在议论。

  “听说了吗?大宋要正式册封咱们国王了,以后咱们就是大宋的藩属国了。”

  “那太好了!有大宋撑腰,以后就不用怕女真那些蛮子了。”

  “我还听说,大宋会给咱们的商品减税呢,以后做生意更方便了。”

  “可不是嘛,我儿子就在码头干活,说大宋的船以后会常来,到时候活儿就多了,能赚更多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大宋的册封使团到了。册封使是个老议员,叫张谦,以前在朝廷里待了几十年,办事稳重。他带着使团的人,坐着船,缓缓驶入了高丽的港口。

  港口早就挤满了人,高丽国王带着文武百官,亲自在岸边迎接。看到大宋的船靠岸,国王连忙上前,对着张谦深深一拜:“欢迎张大人!欢迎大宋使团!”

  张谦连忙扶起国王:“国王陛下客气了,我奉大宋大总统之命,前来册封,有劳陛下亲自迎接。”

  国王笑着说:“张大人是上国来的贵客,我理应亲自迎接。快,里面请!”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王宫走去。街道两旁站满了老百姓,都在欢呼雀跃。张谦看了看,笑着对国王说:“陛下治理有方,高丽百姓安居乐

  国王连忙说:“都是托大总统的福。”

  到了王宫,国王设宴款待册封使团。宴席上摆满了各种美食,有高丽的特色菜,也有按照大宋口味做的菜肴。国王亲自给张谦倒酒:“张大人,我敬您一杯,多谢大宋肯接纳我们。”

  张谦端起酒杯:“陛下客气了,高丽愿意归顺大宋,是两国的幸事。来,干杯!”

  宴席过后,张谦拿出带来的册封文书,对国王说:“陛下,明日午时,就在王宫大殿举行册封仪式,请陛下做好准备。”

  国王连忙点头:“都准备好了,就等明日了。”

  第二天午时,册封仪式正式开始。王宫大殿里,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大宋使团的人站在左边,高丽的大臣站在右边。国王穿着崭新的王服,恭恭敬敬地站在大殿中央。

  张谦手持册封诏书,大声宣读:“奉天承运,杨大总统诏曰:高丽国王,素怀忠顺,愿归我大宋,为我藩属。今特册封你为高丽王,赐印玺一方,以后世世代代,永为大宋藩属,恪守臣节。钦此!”

  国王连忙跪下,磕了三个头:“臣,谢杨大总统恩典!臣定当恪守臣节,永远忠于大宋!”

  张谦把印玺递给国王,国王双手接过,紧紧抱在怀里,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大臣们也纷纷跪下,齐声喊道:“杨大总统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宋万岁!”

  仪式结束后,国王拿着印玺,对张谦说:“张大人,以后高丽就是大宋的一部分了,还请大宋多多关照。”

  张谦笑着说:“陛下放心,大宋会保护高丽的安全,也会和高丽好好做生意,让两国都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几天,国王陪着张谦在高丽各地转了转,参观了当地的集市、农田。张谦看到高丽的老百姓对大宋很是尊敬,心里也很高兴。

  临走前,张谦对周进、王猛、钱怀安说:“册封仪式很成功,高丽这边也挺配合。你们留在这儿,把军事基地、贸易优惠区的事儿落实好,有什么情况及时报回临安。”

  三人连忙点头:“请张大人放心,我们一定办好。”

  张谦又对国王说:“陛下,我这就回大宋复命了。以后有什么事儿,直接跟周总长他们说就行。”

  国王拉着张谦的手,依依不舍:“张大人一路保重,有空一定要再来高丽。”

  张谦点点头,带着使团的人,登上了返回大宋的船。

  船渐渐驶远,国王还站在岸边,望着船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旁边的丞相说:“陛下,咱们终于成了大宋的藩属国,以后就高枕无忧了。”

  国王叹了口气:“是啊,以后可得好好跟大宋相处,不能出半点差错。”

  大宋代表团的驻地,周进、王猛、钱怀安正商量着下一步的计划。

  …………

  另一边,高丽最大的港口处,沈二狗这些天真是忙的不可开交。

  远洋船队在高丽的港口停了有些日子,甲板上、船舱里堆着的货物清了不少,换来的银子装了一箱子又一箱子,巨大的利润让那些民间商船的船主们见了沈二狗都笑得合不拢嘴,嘴里“沈船长”喊得比谁都亲。

  沈二狗每天除了盯着卸货、装货,就是听账房先生报数,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心里却比谁都踏实,这趟没白来,给大宋挣回了巨大的利润。

  这日天刚晌午,沈二狗正指挥着船员把最后一批高丽参搬上福船,就见周进总长带着两个高丽官员急匆匆往码头走,身后还跟着几个侍卫,看那样子像是有急事。

  “沈船长,忙着呢?”周进隔着老远就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点急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