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没有立刻离开,他独自一人站在高台上,望着窗外渐渐沉下的夕阳,陷入了沉思。
接纳高丽为藩属国,是一步大棋。我本来是想构建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崛起之前的朝贡体系和藩属国体系,和周边国家都成为友好的合作伙伴。
然而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在藩属国历史悠久的古代,周边小国对中原王朝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和向往。
他们需要中原王朝的保护,君主的合法地位也需要中原王朝的承认,不然在本国都立不住脚。最重要的是,他们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原王朝,如果构建平等的经贸关系,他们的经济很容易崩溃。
所以像高丽这种小国必须要成为大宋的藩属,和大宋构建君臣关系。
既然非要这样,那杨建国也没办法了,未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料。但他相信,这是当前情况下,对大宋最有利的选择。
那就将藩属国和朝贡体系做大做强,以后体验一把万国来朝的感觉。
他的目光投向北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道由大宋和高丽共同构筑的、坚固的北方防线。女真部落的威胁,似乎也因此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
以后很有可能杨建国会御驾亲征,将东北方向的女真部落也都解决,将东北这个物产丰富的宝地也纳入大宋的版图,然后凭借东北向西伯利亚继续扩张,将大宋的版图无限扩大……
…………
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高丽王宫内,高丽国王和大臣们也正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大宋的消息。他们不知道,一个决定他们国家未来命运的投票,已经在大宋的议事厅里尘埃落定。
传达消息大宋的船只,正在扬帆起航,带着册封的诏书和大宋的意志,驶向高丽的港口。
船不大,但船上的人都透着一股严肃劲儿。为首的是个中年汉子,叫李通,是这次的信使,任务就是把议会通过接纳高丽为藩属国的消息,尽快送到正在高丽谈判的大宋代表团手里。
李通站在船头,看着岸边送行的人,心里琢磨着这事儿的重要性。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密封的木盒,里面就是那份刚通过的议案副本,还有杨建国给代表团几位总长的亲笔信。
船老大喊了一声“起锚喽”,李通深吸一口气,转身进了船舱。
船开得快,顺着海路一路往高丽赶。这一路上,李通没敢松懈,吃饭睡觉都盯着那个木盒,生怕出点什么岔子。
大概过了七八天,船终于驶进了高丽的港口。港口里人来人往,有卸货的,有装船的,还有不少高丽官员在指挥调度。
李通没在港口停留,直接转乘马车来到高丽都城开京,找到大宋代表团驻扎的驿站。
“我是大宋来的信使,找周进总长!”李通来到驿站门口说道。
门口的卫兵见他穿着大宋的官服,不敢怠慢,赶紧往里通报。
此时,大宋代表团正在驻地的院子里商量事儿。
正说着,卫兵跑了进来:“报告总长,临安派来的信使到了,说是有紧急消息!”
三人对视一眼,都站起身来。李通快步走进院子,把怀里的木盒递了过去:“周总长,这是从临安带来的消息,议会已经通过接纳高丽为藩属国的议案了,这是副本和大总统的亲笔信。”
周进接过木盒,打开一看,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把议案递给王猛和钱怀安,笑着说:“成了!议会通过了。”
王猛看完议案,哈哈大笑:“我就说这事儿准成!这下好了,军事基地的事儿可以敞开了谈。”
钱怀安也点点头:“贸易优惠区的条款,也能按咱们之前商量的来定了。”
周进清了清嗓子:“李信使,辛苦你了,先下去歇息吧。我们商量一下,这就去见高丽国王。”
李通行了个礼,退了下去。
周进看着手里的议案,对王猛和钱怀安说:“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去王宫。高丽那边肯定也等急了,正好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三人整理了一下衣服,带着几名随从,往高丽王宫走去。
高丽王宫内,高丽国王和大臣们正坐在大殿里,一个个坐立不安。国王时不时地问身边的丞相:“你说,大宋那边到底啥意思啊?都这么多天了,怎么还没消息?”
丞相也是一脸焦虑:“陛下,大宋是天朝上国,办事肯定得周全些。说不定正在开会商量呢,咱们再等等。”
就在这时,太监跑了进来:“陛下,大宋代表团的周总长、王副总长、钱副总长来了!”
国王一听,赶紧站起来:“快请!快请他们进来!”
周进、王猛、钱怀安走进大殿,国王赶紧迎了上去,脸上堆着笑:“三位总长,可有大宋的消息了?”
周进拱了拱手:“国王陛下,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大宋议会已经正式通过议案,接纳高丽为藩属国了。”
国王一听,眼睛都亮了,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真的?太好了!太好了!我就知道大宋不会亏待我们的!”
旁边的大臣们也都松了口气,纷纷议论起来:“太好了,这下咱们可算有靠山了!”“以后再也不用怕女真了!”
国王拉着周进的手,一个劲儿地说:“多谢大宋!多谢大总统!以后高丽就是大宋的臣子了,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周进笑了笑:“国王陛下客气了。既然议会已经通过,那咱们就把之前商量的条款再细化一下,尽快定下来。”
“好好好,太好了!”国王连忙点头。“三位总长,咱们现在就谈?”
“可以。”周进点点头。
几人重新坐下,开始谈判。
周进先开口:“关于政治上的册封仪式,我大宋的意思是,仪式要办得隆重些,但不用太铺张。国王陛下需要接受大宋的册封,以后高丽的重大事务,比如王位继承,都得报大宋批准。”
国王连忙说:“应该的应该的!册封仪式就听大宋的安排,王位继承肯定要报大宋批准,这是规矩。”
接纳高丽为藩属国,是一步大棋。我本来是想构建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崛起之前的朝贡体系和藩属国体系,和周边国家都成为友好的合作伙伴。
然而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在藩属国历史悠久的古代,周边小国对中原王朝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和向往。
他们需要中原王朝的保护,君主的合法地位也需要中原王朝的承认,不然在本国都立不住脚。最重要的是,他们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原王朝,如果构建平等的经贸关系,他们的经济很容易崩溃。
所以像高丽这种小国必须要成为大宋的藩属,和大宋构建君臣关系。
既然非要这样,那杨建国也没办法了,未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料。但他相信,这是当前情况下,对大宋最有利的选择。
那就将藩属国和朝贡体系做大做强,以后体验一把万国来朝的感觉。
他的目光投向北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道由大宋和高丽共同构筑的、坚固的北方防线。女真部落的威胁,似乎也因此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
以后很有可能杨建国会御驾亲征,将东北方向的女真部落也都解决,将东北这个物产丰富的宝地也纳入大宋的版图,然后凭借东北向西伯利亚继续扩张,将大宋的版图无限扩大……
…………
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高丽王宫内,高丽国王和大臣们也正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大宋的消息。他们不知道,一个决定他们国家未来命运的投票,已经在大宋的议事厅里尘埃落定。
传达消息大宋的船只,正在扬帆起航,带着册封的诏书和大宋的意志,驶向高丽的港口。
船不大,但船上的人都透着一股严肃劲儿。为首的是个中年汉子,叫李通,是这次的信使,任务就是把议会通过接纳高丽为藩属国的消息,尽快送到正在高丽谈判的大宋代表团手里。
李通站在船头,看着岸边送行的人,心里琢磨着这事儿的重要性。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密封的木盒,里面就是那份刚通过的议案副本,还有杨建国给代表团几位总长的亲笔信。
船老大喊了一声“起锚喽”,李通深吸一口气,转身进了船舱。
船开得快,顺着海路一路往高丽赶。这一路上,李通没敢松懈,吃饭睡觉都盯着那个木盒,生怕出点什么岔子。
大概过了七八天,船终于驶进了高丽的港口。港口里人来人往,有卸货的,有装船的,还有不少高丽官员在指挥调度。
李通没在港口停留,直接转乘马车来到高丽都城开京,找到大宋代表团驻扎的驿站。
“我是大宋来的信使,找周进总长!”李通来到驿站门口说道。
门口的卫兵见他穿着大宋的官服,不敢怠慢,赶紧往里通报。
此时,大宋代表团正在驻地的院子里商量事儿。
正说着,卫兵跑了进来:“报告总长,临安派来的信使到了,说是有紧急消息!”
三人对视一眼,都站起身来。李通快步走进院子,把怀里的木盒递了过去:“周总长,这是从临安带来的消息,议会已经通过接纳高丽为藩属国的议案了,这是副本和大总统的亲笔信。”
周进接过木盒,打开一看,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把议案递给王猛和钱怀安,笑着说:“成了!议会通过了。”
王猛看完议案,哈哈大笑:“我就说这事儿准成!这下好了,军事基地的事儿可以敞开了谈。”
钱怀安也点点头:“贸易优惠区的条款,也能按咱们之前商量的来定了。”
周进清了清嗓子:“李信使,辛苦你了,先下去歇息吧。我们商量一下,这就去见高丽国王。”
李通行了个礼,退了下去。
周进看着手里的议案,对王猛和钱怀安说:“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去王宫。高丽那边肯定也等急了,正好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三人整理了一下衣服,带着几名随从,往高丽王宫走去。
高丽王宫内,高丽国王和大臣们正坐在大殿里,一个个坐立不安。国王时不时地问身边的丞相:“你说,大宋那边到底啥意思啊?都这么多天了,怎么还没消息?”
丞相也是一脸焦虑:“陛下,大宋是天朝上国,办事肯定得周全些。说不定正在开会商量呢,咱们再等等。”
就在这时,太监跑了进来:“陛下,大宋代表团的周总长、王副总长、钱副总长来了!”
国王一听,赶紧站起来:“快请!快请他们进来!”
周进、王猛、钱怀安走进大殿,国王赶紧迎了上去,脸上堆着笑:“三位总长,可有大宋的消息了?”
周进拱了拱手:“国王陛下,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大宋议会已经正式通过议案,接纳高丽为藩属国了。”
国王一听,眼睛都亮了,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真的?太好了!太好了!我就知道大宋不会亏待我们的!”
旁边的大臣们也都松了口气,纷纷议论起来:“太好了,这下咱们可算有靠山了!”“以后再也不用怕女真了!”
国王拉着周进的手,一个劲儿地说:“多谢大宋!多谢大总统!以后高丽就是大宋的臣子了,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周进笑了笑:“国王陛下客气了。既然议会已经通过,那咱们就把之前商量的条款再细化一下,尽快定下来。”
“好好好,太好了!”国王连忙点头。“三位总长,咱们现在就谈?”
“可以。”周进点点头。
几人重新坐下,开始谈判。
周进先开口:“关于政治上的册封仪式,我大宋的意思是,仪式要办得隆重些,但不用太铺张。国王陛下需要接受大宋的册封,以后高丽的重大事务,比如王位继承,都得报大宋批准。”
国王连忙说:“应该的应该的!册封仪式就听大宋的安排,王位继承肯定要报大宋批准,这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