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君意握着信笺的手微微发颤,宣纸上是薛老五的字迹,说他们跟着薛老三夫妇来了京都,爹娘放心不下她,便跟着一同来了,眼下已经快到了。
“爹娘竟也来了。”她轻声念着,心口先涌上一阵热,随即又沉了沉。京都居大不易,寻常宅院狭小逼仄,稍好些的又贵得惊人,爹娘一辈子在橙琉住惯了宽敞屋舍,怎能委屈在客栈或陋巷里?
“姑娘,要不要遣人先去接老爷夫人过来?”贴身丫鬟芙蓉见她出神,轻声问道。
薛君意回过神,指尖在紫檀木桌面上轻轻敲着:“不急。你先去请牙婆,就说我要在东城或西城寻一处带跨院的宅子,最好有小花园,水井要深,厨房得宽敞,价钱不拘,只论成色。”
芙蓉愣了愣:“姑娘要置新宅?”
“嗯。”佟真点头,眼底透着果决,“爹娘年纪大了,跟着三叔三婶来京都已是颠簸,总得有个安稳住处。这宅子要写在爹娘名下,让他们住着踏实”
芙蓉去了。
牙婆带来的头几处宅院她都不满意,不是跨院太小,就是厨房阴暗,有一处倒是宽敞,却紧邻着街市,吵得慌。
“薛姑娘别急,”牙婆擦着汗笑道,“城西还有处老宅子,原是个告老御史的住处,三进三出,后头带个半亩地的菜园,井是甜水,厢房朝阳,就是价钱……”
“带我去看看。”薛君意打断她,起身便要换出门的衣裳。
看毕。
那宅院果然没叫她失望。
朱漆大门虽有些斑驳,铜环却擦得锃亮,推开时“吱呀”一声,像在诉说年月。一进院栽着两株老树,浓荫能遮住大半个天井;二进是正房,三间宽敞的上房,窗棂雕着兰草纹样,阳光透过糊着细纱的窗纸照进来,暖融融的;最里头的跨院种着些杂花,墙角有口水井,旁边搭着葡萄架,架下还摆着张石桌,像橙琉的摆设模样。
“这宅子我要了。”,薛君意绕着院子走了一圈,心里已有了数,“何时能办契书?”
牙婆喜出望外:“姑娘爽快!明儿就能办,只是这价钱……”
“按市价来,再加一成,只消把院里破损的窗纸、松动的门槛都修妥帖,再添些新的桌椅床榻,要结实耐用的。”林溪说着,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这是定钱,余下的办好契书便给。”
牙婆接了银子,连声道谢,又问:“契书上写哪位的名字?”
“薛定林,于莲娇”薛君意报出爹娘的名字,语气笃定,“写清楚是赠予父母的私产。”
芙蓉在一旁悄声道:“姑娘,这宅子怕是要花掉您大半积蓄了。”
薛君意笑了笑:“钱没了还能再挣,爹娘能在京都住得舒心,比什么都强。”
三日后,契书办妥,宅子也收拾妥当。
刚好薛老三薛老五的马车就到了京都门口。
薛君意和薛君如一起去的。
薛君如邀请薛老五两人同去将军府住着。
薛君意笑了笑说“姐姐,我买了套新宅子,给爹娘住着,明个儿或者后个儿再来将军府叨扰吧。”
薛老五和于莲娇惊讶,但是觉得有道理,毕竟那是将军府,薛老三和赵翠芳去住着,合适,他们俩算是亲戚,去住就不太合适了。
薛君如娇嗔“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你既然安排好了,那就这样吧。”
薛君意笑着点点头。
几人挥手告别。
薛老五和于莲娇跟着薛君意坐上马车,直接带往一处宅院走,还当是暂借的住处。
“君意,这是哪儿?”于莲娇看着朱漆大门,有些发愣。
薛君意推开门,笑着往里让:“爹娘,以后这就是咱们家了。”
老两口走进院子,看着熟悉的葡萄架,摸着温润的石桌,眼圈一下子红了。
“你刚刚说是买的,是骗人的吧?京都的房子那不得贵死了?”薛老五担忧。
薛君意把契书递给他,薛老五翻看着契书,手指在自己和老伴的名字上摩挲许久,声音发哑:“傻丫头,这么大的宅子,得花多少钱?”
“爹,钱不钱的,无所谓,你们俩住的安心就好了,而且我也可以有个地方住着,这样不必寄人篱下,也挺好的。我一直想办这个事儿来着,左右一个人,哪里都可以待,但是爹娘来了,总不能也跟着寄人篱下吧,所以我干脆直接买了。”薛君意挽住他的胳膊,仰头笑道,“女儿在京都卖书,攒了些钱,正好给您和娘置个家。您看这院子,夏天能纳凉,冬天能晒太阳,不比咱橙琉的宅子差吧?”
于莲娇抹了把泪,也不知道是感动还是想念,拉着她的手往正房走:“好,好,住得惯,住得惯。我女儿出息了,竟给我们置了这么好的家。”
夕阳透过槐树叶洒下来,落在崭新的窗纸上,映得屋里一片暖黄。薛君意看着爹娘在院子里转悠,一会儿摸摸井绳,一会儿看看葡萄藤,心情都舒展开来,心里忽然松快极了。
晚上,薛君意和芙蓉还有于莲娇一道刚把最后一碗菜端上桌,
院外就传来熟悉的叩门声。
那声响缓慢,有礼貌,悠长又有节奏的。
薛君意一下子就反应过来是纪连枝。
她让芙蓉去开门。
纪连枝笑着提着一些礼物,还有灵芝抱着一摞礼物走了进来。
薛老五和于莲娇见到纪连枝,难得热络,“小纪,你也来了。”
“刚好刚好,饭刚刚做好,可以吃了。来得正是时候!”于莲娇拉着他坐下。
“伯父伯母好!我有点事情,所以白日里头没有来接你们。这是买的一些薄礼,以庆祝伯父伯母来京,还有乔迁之喜!小小礼物,不成敬意。”纪连枝的声音里还带着赶路的微微喘,他刚恢复,现在走路还有一点一瘸一拐。
于莲娇和薛老五注意到了,眼圈红了,“好孩子,是不是你给我家君意跪的万阶台阶?快让我们瞧瞧,这腿现在怎么样了?这手怎么凉飕飕的?”于莲娇伸手握住纪连枝的手,上下打量。薛老五也一脸关切。
灵芝放下鼓鼓囊囊的礼物,接话“回薛老爷,薛夫人的话。我们家公子现在在恢复期,没事的,正常的,过些时日就能正常走路了。”
两个人不相信,转眼看向纪连枝,纪连枝点点头“是的,不止是我,还有一位,陆铮,也去了。”纪连枝倒是实在。
灵芝这个时候又接话了“不过那个陆郎君才跪了五千多台阶,但是我家郎君跪完了。”
纪连枝原本紧张着的脸松了些,闻言还是先瞪了灵芝一眼:“进门就多嘴,快快拿了东西到别的地方去。”
灵芝嘴巴撇撇“本来就是实话嘛,还不让人说~”
纪连枝伸手作势要揍他,灵芝这个时候撒丫子跑了。
“他心直口快,不要介意。”纪连枝开口。
薛老五和于莲娇拍了拍薛君意“没事,我们知道的。”
“来,好孩子,坐下来吃饭,你就算今日不来,我们也是要去找你和你爹娘一起吃吃饭,感谢你们家人在京都对我们君意的照拂。”于莲娇笑着说。
纪连枝径直往薛君意跟前坐,目光在她脸上转了两圈,才笑着说,“我们都没做什么,反倒是君意帮了我们不少的忙。”
薛君意被他们一左一右围着,笑着说“别光顾着说话,一会儿菜都冷了。”
几个人点点头。
薛君意正准备动筷子,旁边一直安静如鸡的薛昭宝开口“姐!”
“咋了?”薛君意被突如其来的一句姐给叫懵了。
“姐姐,为什么去了京都这么久,还不回来?你是不是不想我们?”薛昭宝红着眼眶问。
薛君意先是笑着拍拍他的胳膊,认真地说“一直都有事儿,正事儿,姐姐不是来京都玩来了……”
“那你不知道给我们寄信?”薛昭宝接着问。
薛老五和于莲娇虽然想打断,但是也想听听为什么。
薛君意放下筷子,“说来话长,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
薛昭宝只好点点头。
饭桌上一片安静。
于莲娇和薛老五不时给纪连枝夹菜。
“来,多吃点,好孩子。”于莲娇现在看纪连枝,哪哪都满意。
吃饱了饭,纪连枝立于厅中,纪连枝看了一眼表面平静,实则一直用指尖捏自己的衣角的薛君意。
纪连枝明白,薛君意这是在焦虑,在想要怎么回答……
纪连枝目光掠过座上脸色有点沉郁的薛老五和于莲娇,声音平稳得近乎刻意:“伯父伯母容禀,阿意这些时日未寄家书,实非有意疏懒,其中缘由容我一一道来。”
他一开口倒让厅里凝滞的气氛松动了些。
“自随大姐姐来京都,阿意便没歇过安稳日子。京中不比乡野,人情往来复杂,一开始忙着替那个可怜的女人讨要公道,每日还要更新文章,我这边要救治皇上,也忙得脚不沾地,她便要偶尔替我打点内外。阿意她常常一忙就忙到深夜,第二日还要跟着大姐姐一道查案,生怕哪个环节失了分寸,落人话柄。”
纪连枝抬眼看向薛老五和于莲娇,语气添了几分恳切:“您是知道的,阿意性子细,见不得半点疏漏。很多事情,她都要亲自过目,说怕底下人弄错了,印刷那边也费了不少劲。桩桩件件都要耗心神,她常说夜里躺床上,脑子里还在过今日哪些事没办妥。”
说到人情往来,他眉峰微蹙,似有难言之隐:“京中世家多,婚丧嫁娶、生辰寿宴,每月总有十几场要应酬。作为将军夫人的妹妹,也少不了要多多少少出席几次,去了宴席上更要谨言慎行,她本就不擅这些场面话,回来总要对我说,应付那些虚与委蛇,比写一天书还累。”
薛君意惊讶纪连枝替自己说话,而且说的头头是道的。
话音稍顿,纪连枝端起茶杯抿了口,掩去眼底的忧色:“更要紧的是,她来京都之后身子就没利索过。先是遭人暗算,躺了足有半月。好不容易好利索了,又遭了次暗算——就你们也知道那件事……”
“最险的就是这事儿……”纪连枝的声音低了几分,带着后怕,“她陪我去买护身符,谁料想竟然买到了妖僧的护身符。搞得后面差点阴阳相隔……”
纪连枝躬身一揖,动作端正:“说到底,是我没照顾好她,也没及时给您二位报平安,这责任该我来担。阿意此刻心里也自责地很呢……”
厅内静了片刻,于莲娇最先红了眼眶,起身时裙摆带起一阵风:“这孩子,受了这么多罪,怎么半字没提……”于莲娇握着薛君意的手,泪眼婆娑。
薛老五虽未言语,紧绷的下颌却缓缓松弛下来,看向薛君意的目光里,终是多了几分理解,少了些责备。
薛君意这个时候也开口了“没写信,除了刚刚纪连枝说的以外还有就是……我每次提笔,都不知道该如何说……”
薛昭宝觉得奇怪“阿姐,给家里写信,有什么不好说的?”
薛老五和于莲娇一起把他推走。
“小屁孩,跟你没关系……”
薛昭宝生气,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我都看见了!”
几人愣住。
“看到什么?”于莲娇问。
“你们质问阿姐,问阿姐是不是不是阿姐了,我都看见了!”薛昭宝大声说着。
震惊的除了薛老五,于莲娇,纪连枝,薛君意,还有在场的灵芝和芙蓉。
灵芝和芙蓉两个人难以置信地对视一眼,真的假的?
芙蓉表示自己也是刚知道这个事儿,不过芙蓉也怀疑过,但是这种事情玄又玄,不好讲。
“我知道阿姐不是阿姐了……原来的阿姐死了……”薛昭宝眼泪吧嗒吧嗒的掉。
“我也知道这个阿姐,肯定是觉得不好意思,或者觉得尴尬,所以才没有写回信的,或者这个阿姐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薛昭宝一语道破众人的想法。
“昭宝……”薛君意和于莲娇还有薛老五同时开口。
“所以我跟着爹娘来京都,我就是想看看,你到底为什么不给家里写信?你真的不要我们了吗?”薛昭宝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问薛君意。
“我没有……我只是……像你说的……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们……”薛君意低着头,绞着手指。
“我原来的阿姐已经没有了,连声告别都没说,就走了,你也要走吗?你是坏人!”薛昭宝冲过去要捶她,但是还是没下手。
薛君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了。
薛老五和于莲娇眼眶也红红的。
芙蓉也觉得有点伤心……
“对不起,我错了……我错了,昭宝……”薛君意揽住他。
两个人嚎啕大哭。
“阿姐,我不想你走,你回来吧!家里你不在,空荡荡的,冷冷清清的……”薛昭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薛老五在一边擦眼泪。
于莲娇也跟着掉眼泪。
纪连枝在一旁不知道该先哄哪个。
“我还以为这孩子不知道,结果他什么都知道……”于莲娇开口。
“随我,能憋。”薛老五开口。
一声能憋,让众人又破涕为笑。
纪连枝开口“好了,没事了,这个阿姐,我保证不会再走了!”
薛昭宝瞪了他一眼“你别以为你救了我阿姐,你就能进我家门了,我可没瞧上你这个未来姐夫!”
纪连枝一噎“我……你……好。”
纪连枝无奈作罢。
薛老五伸手揉了揉他的头“行了,臭小子,擦把脸去。”
薛君意接过芙蓉的帕子,擦了擦脸,薛昭宝由于哭得太过了,去水盆边洗脸去了。
“误会也说开了,我们现在一家人不说两家人,有什么说什么。”于莲娇和薛老五一起开口。
“我说我们认你,就是认你,你不要觉得生分或者别的……那样才是寒了我们的心……”于莲娇握住薛君意的手说。
“好……娘……”薛君意这才发现这个字如鲠在喉,吐出来却松快多了,她感觉眼泪又要来了,扬了扬头,深呼吸。
…………
“爹娘竟也来了。”她轻声念着,心口先涌上一阵热,随即又沉了沉。京都居大不易,寻常宅院狭小逼仄,稍好些的又贵得惊人,爹娘一辈子在橙琉住惯了宽敞屋舍,怎能委屈在客栈或陋巷里?
“姑娘,要不要遣人先去接老爷夫人过来?”贴身丫鬟芙蓉见她出神,轻声问道。
薛君意回过神,指尖在紫檀木桌面上轻轻敲着:“不急。你先去请牙婆,就说我要在东城或西城寻一处带跨院的宅子,最好有小花园,水井要深,厨房得宽敞,价钱不拘,只论成色。”
芙蓉愣了愣:“姑娘要置新宅?”
“嗯。”佟真点头,眼底透着果决,“爹娘年纪大了,跟着三叔三婶来京都已是颠簸,总得有个安稳住处。这宅子要写在爹娘名下,让他们住着踏实”
芙蓉去了。
牙婆带来的头几处宅院她都不满意,不是跨院太小,就是厨房阴暗,有一处倒是宽敞,却紧邻着街市,吵得慌。
“薛姑娘别急,”牙婆擦着汗笑道,“城西还有处老宅子,原是个告老御史的住处,三进三出,后头带个半亩地的菜园,井是甜水,厢房朝阳,就是价钱……”
“带我去看看。”薛君意打断她,起身便要换出门的衣裳。
看毕。
那宅院果然没叫她失望。
朱漆大门虽有些斑驳,铜环却擦得锃亮,推开时“吱呀”一声,像在诉说年月。一进院栽着两株老树,浓荫能遮住大半个天井;二进是正房,三间宽敞的上房,窗棂雕着兰草纹样,阳光透过糊着细纱的窗纸照进来,暖融融的;最里头的跨院种着些杂花,墙角有口水井,旁边搭着葡萄架,架下还摆着张石桌,像橙琉的摆设模样。
“这宅子我要了。”,薛君意绕着院子走了一圈,心里已有了数,“何时能办契书?”
牙婆喜出望外:“姑娘爽快!明儿就能办,只是这价钱……”
“按市价来,再加一成,只消把院里破损的窗纸、松动的门槛都修妥帖,再添些新的桌椅床榻,要结实耐用的。”林溪说着,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这是定钱,余下的办好契书便给。”
牙婆接了银子,连声道谢,又问:“契书上写哪位的名字?”
“薛定林,于莲娇”薛君意报出爹娘的名字,语气笃定,“写清楚是赠予父母的私产。”
芙蓉在一旁悄声道:“姑娘,这宅子怕是要花掉您大半积蓄了。”
薛君意笑了笑:“钱没了还能再挣,爹娘能在京都住得舒心,比什么都强。”
三日后,契书办妥,宅子也收拾妥当。
刚好薛老三薛老五的马车就到了京都门口。
薛君意和薛君如一起去的。
薛君如邀请薛老五两人同去将军府住着。
薛君意笑了笑说“姐姐,我买了套新宅子,给爹娘住着,明个儿或者后个儿再来将军府叨扰吧。”
薛老五和于莲娇惊讶,但是觉得有道理,毕竟那是将军府,薛老三和赵翠芳去住着,合适,他们俩算是亲戚,去住就不太合适了。
薛君如娇嗔“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你既然安排好了,那就这样吧。”
薛君意笑着点点头。
几人挥手告别。
薛老五和于莲娇跟着薛君意坐上马车,直接带往一处宅院走,还当是暂借的住处。
“君意,这是哪儿?”于莲娇看着朱漆大门,有些发愣。
薛君意推开门,笑着往里让:“爹娘,以后这就是咱们家了。”
老两口走进院子,看着熟悉的葡萄架,摸着温润的石桌,眼圈一下子红了。
“你刚刚说是买的,是骗人的吧?京都的房子那不得贵死了?”薛老五担忧。
薛君意把契书递给他,薛老五翻看着契书,手指在自己和老伴的名字上摩挲许久,声音发哑:“傻丫头,这么大的宅子,得花多少钱?”
“爹,钱不钱的,无所谓,你们俩住的安心就好了,而且我也可以有个地方住着,这样不必寄人篱下,也挺好的。我一直想办这个事儿来着,左右一个人,哪里都可以待,但是爹娘来了,总不能也跟着寄人篱下吧,所以我干脆直接买了。”薛君意挽住他的胳膊,仰头笑道,“女儿在京都卖书,攒了些钱,正好给您和娘置个家。您看这院子,夏天能纳凉,冬天能晒太阳,不比咱橙琉的宅子差吧?”
于莲娇抹了把泪,也不知道是感动还是想念,拉着她的手往正房走:“好,好,住得惯,住得惯。我女儿出息了,竟给我们置了这么好的家。”
夕阳透过槐树叶洒下来,落在崭新的窗纸上,映得屋里一片暖黄。薛君意看着爹娘在院子里转悠,一会儿摸摸井绳,一会儿看看葡萄藤,心情都舒展开来,心里忽然松快极了。
晚上,薛君意和芙蓉还有于莲娇一道刚把最后一碗菜端上桌,
院外就传来熟悉的叩门声。
那声响缓慢,有礼貌,悠长又有节奏的。
薛君意一下子就反应过来是纪连枝。
她让芙蓉去开门。
纪连枝笑着提着一些礼物,还有灵芝抱着一摞礼物走了进来。
薛老五和于莲娇见到纪连枝,难得热络,“小纪,你也来了。”
“刚好刚好,饭刚刚做好,可以吃了。来得正是时候!”于莲娇拉着他坐下。
“伯父伯母好!我有点事情,所以白日里头没有来接你们。这是买的一些薄礼,以庆祝伯父伯母来京,还有乔迁之喜!小小礼物,不成敬意。”纪连枝的声音里还带着赶路的微微喘,他刚恢复,现在走路还有一点一瘸一拐。
于莲娇和薛老五注意到了,眼圈红了,“好孩子,是不是你给我家君意跪的万阶台阶?快让我们瞧瞧,这腿现在怎么样了?这手怎么凉飕飕的?”于莲娇伸手握住纪连枝的手,上下打量。薛老五也一脸关切。
灵芝放下鼓鼓囊囊的礼物,接话“回薛老爷,薛夫人的话。我们家公子现在在恢复期,没事的,正常的,过些时日就能正常走路了。”
两个人不相信,转眼看向纪连枝,纪连枝点点头“是的,不止是我,还有一位,陆铮,也去了。”纪连枝倒是实在。
灵芝这个时候又接话了“不过那个陆郎君才跪了五千多台阶,但是我家郎君跪完了。”
纪连枝原本紧张着的脸松了些,闻言还是先瞪了灵芝一眼:“进门就多嘴,快快拿了东西到别的地方去。”
灵芝嘴巴撇撇“本来就是实话嘛,还不让人说~”
纪连枝伸手作势要揍他,灵芝这个时候撒丫子跑了。
“他心直口快,不要介意。”纪连枝开口。
薛老五和于莲娇拍了拍薛君意“没事,我们知道的。”
“来,好孩子,坐下来吃饭,你就算今日不来,我们也是要去找你和你爹娘一起吃吃饭,感谢你们家人在京都对我们君意的照拂。”于莲娇笑着说。
纪连枝径直往薛君意跟前坐,目光在她脸上转了两圈,才笑着说,“我们都没做什么,反倒是君意帮了我们不少的忙。”
薛君意被他们一左一右围着,笑着说“别光顾着说话,一会儿菜都冷了。”
几个人点点头。
薛君意正准备动筷子,旁边一直安静如鸡的薛昭宝开口“姐!”
“咋了?”薛君意被突如其来的一句姐给叫懵了。
“姐姐,为什么去了京都这么久,还不回来?你是不是不想我们?”薛昭宝红着眼眶问。
薛君意先是笑着拍拍他的胳膊,认真地说“一直都有事儿,正事儿,姐姐不是来京都玩来了……”
“那你不知道给我们寄信?”薛昭宝接着问。
薛老五和于莲娇虽然想打断,但是也想听听为什么。
薛君意放下筷子,“说来话长,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
薛昭宝只好点点头。
饭桌上一片安静。
于莲娇和薛老五不时给纪连枝夹菜。
“来,多吃点,好孩子。”于莲娇现在看纪连枝,哪哪都满意。
吃饱了饭,纪连枝立于厅中,纪连枝看了一眼表面平静,实则一直用指尖捏自己的衣角的薛君意。
纪连枝明白,薛君意这是在焦虑,在想要怎么回答……
纪连枝目光掠过座上脸色有点沉郁的薛老五和于莲娇,声音平稳得近乎刻意:“伯父伯母容禀,阿意这些时日未寄家书,实非有意疏懒,其中缘由容我一一道来。”
他一开口倒让厅里凝滞的气氛松动了些。
“自随大姐姐来京都,阿意便没歇过安稳日子。京中不比乡野,人情往来复杂,一开始忙着替那个可怜的女人讨要公道,每日还要更新文章,我这边要救治皇上,也忙得脚不沾地,她便要偶尔替我打点内外。阿意她常常一忙就忙到深夜,第二日还要跟着大姐姐一道查案,生怕哪个环节失了分寸,落人话柄。”
纪连枝抬眼看向薛老五和于莲娇,语气添了几分恳切:“您是知道的,阿意性子细,见不得半点疏漏。很多事情,她都要亲自过目,说怕底下人弄错了,印刷那边也费了不少劲。桩桩件件都要耗心神,她常说夜里躺床上,脑子里还在过今日哪些事没办妥。”
说到人情往来,他眉峰微蹙,似有难言之隐:“京中世家多,婚丧嫁娶、生辰寿宴,每月总有十几场要应酬。作为将军夫人的妹妹,也少不了要多多少少出席几次,去了宴席上更要谨言慎行,她本就不擅这些场面话,回来总要对我说,应付那些虚与委蛇,比写一天书还累。”
薛君意惊讶纪连枝替自己说话,而且说的头头是道的。
话音稍顿,纪连枝端起茶杯抿了口,掩去眼底的忧色:“更要紧的是,她来京都之后身子就没利索过。先是遭人暗算,躺了足有半月。好不容易好利索了,又遭了次暗算——就你们也知道那件事……”
“最险的就是这事儿……”纪连枝的声音低了几分,带着后怕,“她陪我去买护身符,谁料想竟然买到了妖僧的护身符。搞得后面差点阴阳相隔……”
纪连枝躬身一揖,动作端正:“说到底,是我没照顾好她,也没及时给您二位报平安,这责任该我来担。阿意此刻心里也自责地很呢……”
厅内静了片刻,于莲娇最先红了眼眶,起身时裙摆带起一阵风:“这孩子,受了这么多罪,怎么半字没提……”于莲娇握着薛君意的手,泪眼婆娑。
薛老五虽未言语,紧绷的下颌却缓缓松弛下来,看向薛君意的目光里,终是多了几分理解,少了些责备。
薛君意这个时候也开口了“没写信,除了刚刚纪连枝说的以外还有就是……我每次提笔,都不知道该如何说……”
薛昭宝觉得奇怪“阿姐,给家里写信,有什么不好说的?”
薛老五和于莲娇一起把他推走。
“小屁孩,跟你没关系……”
薛昭宝生气,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我都看见了!”
几人愣住。
“看到什么?”于莲娇问。
“你们质问阿姐,问阿姐是不是不是阿姐了,我都看见了!”薛昭宝大声说着。
震惊的除了薛老五,于莲娇,纪连枝,薛君意,还有在场的灵芝和芙蓉。
灵芝和芙蓉两个人难以置信地对视一眼,真的假的?
芙蓉表示自己也是刚知道这个事儿,不过芙蓉也怀疑过,但是这种事情玄又玄,不好讲。
“我知道阿姐不是阿姐了……原来的阿姐死了……”薛昭宝眼泪吧嗒吧嗒的掉。
“我也知道这个阿姐,肯定是觉得不好意思,或者觉得尴尬,所以才没有写回信的,或者这个阿姐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薛昭宝一语道破众人的想法。
“昭宝……”薛君意和于莲娇还有薛老五同时开口。
“所以我跟着爹娘来京都,我就是想看看,你到底为什么不给家里写信?你真的不要我们了吗?”薛昭宝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问薛君意。
“我没有……我只是……像你说的……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们……”薛君意低着头,绞着手指。
“我原来的阿姐已经没有了,连声告别都没说,就走了,你也要走吗?你是坏人!”薛昭宝冲过去要捶她,但是还是没下手。
薛君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了。
薛老五和于莲娇眼眶也红红的。
芙蓉也觉得有点伤心……
“对不起,我错了……我错了,昭宝……”薛君意揽住他。
两个人嚎啕大哭。
“阿姐,我不想你走,你回来吧!家里你不在,空荡荡的,冷冷清清的……”薛昭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薛老五在一边擦眼泪。
于莲娇也跟着掉眼泪。
纪连枝在一旁不知道该先哄哪个。
“我还以为这孩子不知道,结果他什么都知道……”于莲娇开口。
“随我,能憋。”薛老五开口。
一声能憋,让众人又破涕为笑。
纪连枝开口“好了,没事了,这个阿姐,我保证不会再走了!”
薛昭宝瞪了他一眼“你别以为你救了我阿姐,你就能进我家门了,我可没瞧上你这个未来姐夫!”
纪连枝一噎“我……你……好。”
纪连枝无奈作罢。
薛老五伸手揉了揉他的头“行了,臭小子,擦把脸去。”
薛君意接过芙蓉的帕子,擦了擦脸,薛昭宝由于哭得太过了,去水盆边洗脸去了。
“误会也说开了,我们现在一家人不说两家人,有什么说什么。”于莲娇和薛老五一起开口。
“我说我们认你,就是认你,你不要觉得生分或者别的……那样才是寒了我们的心……”于莲娇握住薛君意的手说。
“好……娘……”薛君意这才发现这个字如鲠在喉,吐出来却松快多了,她感觉眼泪又要来了,扬了扬头,深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