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桃园结义今尤在,不见当年意气郎-《说好做游戏,五千年历史什么鬼?》

  攻伐东吴来得很快,去得同样也很快。

  先是势如破竹,连攻数城不止,刀锋离东吴国都建业仅一步之遥。

  谁料陆逊的一把大火,却是直接将蜀军逼入绝境。

  其速度之快,发展之跌宕起伏,令无数人为之瞠目结舌。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汉军会败得这么快,败得这么突然。

  明明形势一片大好,眼瞅着收服东吴,怎么就,怎么就…

  余朝阳望着眼前面色苍白,气若游丝的刘备,心宛若刀绞般痛苦。

  他无数次告诫自己,眼前的这位老人,只是一个角色,一串代码。

  可不知怎么地,他就是忍不住想哭,忍不住为刘备颠沛流离的一生鸣不平。

  于一织席贩履之辈崛起微末,成都称帝抵达巅峰,数十年心血败于江陵。

  可以说,余朝阳见证了刘备从微末到巅峰的全过程。

  数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已在他脑海留下深刻印象。

  桃园结义今尤在,不见当年意气郎。

  一道道轻微的抽泣声从他咽喉发出。

  刘备眼皮微跳,从昏迷中苏醒,强撑笑意道:“卿…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何故抽泣?”

  余朝阳连忙跑到床前,死死握住刘备的宽厚手掌,恰似当年刘备死死握住关羽张飞般。

  明明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述说,可到嘴边却变成三言两语。

  “陛下…望保重龙体啊!”

  “只要陛下尚在,东吴不过弹指可破,大悲伤身啊,陛下!”

  刘备苦涩一笑,反握住余朝阳手掌,“是朕对不住你们。”

  “若非朕一意孤行,我大汉七十万甲士也不必葬身火海。”

  “若朕能早些时日发现你这颗明珠,火绳枪也能早些时日问世,我大汉又何至于此?”

  “罢了罢了,时也命也。”

  “卿…切勿为备伤心,以免伤了身子。”

  刘备不说还好,这一说,余朝阳眼泪瞬间如决堤般雨下。

  是了,刘备哪怕当了皇帝,但依旧是他记忆中的那个大哥。

  宽厚待人,敢作敢当,浑身充满江湖气息。

  哪怕命不久矣,也没有抱怨苍天不公,唯后悔自己一意孤行葬送大汉七十万甲士。

  后悔自己识人不明,没能早些日子发现余朝阳这颗明珠。

  言语里没有怨天尤人,只有愿赌服输的坦然。

  余朝阳擦去眼角泪珠,嗡声道:“兄长您且等着,弟这就去喊丞相。”

  看着仓促离去的余朝阳背影,刘备内心却突然惆怅。

  自云长翼德死后,多久没人喊过他兄长了?

  你还别说,余朝阳那模样,还真挺像他那个不成器的弟弟。

  不过不是傲上善下的关羽,而是行事莽撞的张飞。

  一想到两个弟弟,刘备嘴角便不由自主勾勒起一抹浅笑。

  仿佛一切都是一场梦,自己仍置身于那片桃园中。

  直到诸葛亮的声音响起,刘备这才幡然醒悟。

  “望…陛下善保龙体,以复天下之望!”

  刘备平静地摇摇头,从枕头下拿出一封诏书交给诸葛亮,气若游丝道:

  “丞相,是朕辜负了你。”

  “此乃朕之亲笔诏书,烦丞相交于太子刘禅,叫他莫以此为常言。”

  “太子愚笨,凡事还望丞相…多以教导。”

  看着眼前轻如鸿毛又重若泰山的诏书,诸葛亮又哪还不明白。

  刘备他…这是在托孤啊!

  他强忍泪水接过诏书,声音发颤道,“陛下!”

  “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刘备语气惆怅,继续道:“朕本想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

  诸葛亮泪水决堤,重重低头:“愿陛下将息龙体。”

  “臣,愿为太子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刘备握住诸葛亮的手,已然濒临大限:“丞相,朕临死之前,有心腹之言相告。”

  “卿之才十倍于曹丕,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

  “若太子刘禅可以辅佐,则辅之;若太子不才,丞相自取之。”

  诸葛亮十指紧捏诏书,俨然被刘备这番肺腑之言深深感动,当即双膝跪倒在地,声泪俱下道:“陛下!”

  “臣怎敢不竭股肱之力,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肝脑涂地,鞠躬尽瘁,臣必死而后已!”

  刘备想将诸葛亮扶起,可实在有心无力,含笑着摇了摇头。

  “有请众卿。”

  “陛下。”

  “陛下。”

  赵云、刘禅、关兴、张苞、余朝阳一行人进入内堂,跪地不起。

  刘备目光一一自众人身上扫过,强撑着最后一口气,“众卿皆为我大汉股肱之臣。”

  “朕今已托孤于丞相,令太子刘禅以父事之。”

  “卿等切不可怠慢,以负朕望。”

  “是。”

  “是。”

  在一声声发颤的回答中,刘备原本微睁的眼皮彻底闭上。

  举在半空,想要去握赵云手掌的手臂,直直坠落在地,发出一声脆响。

  这位崛起于微末,大汉朝的最后余辉人雄,终是撒手人寰。

  “陛下!”

  “陛下!”

  在一声声悲切呼喊中,平静的画面突然掀起点点涟漪。

  一本厚实古朴,封面写有《史册》的泛黄书籍,出现在屏幕中央。

  书页翻动不止,最终定格在《帝王庙—刘备》那页,旁白声随之响起。

  “刘备,刘玄德,大汉的最后余辉,刘备的成功在于其坚明正确方向,宽厚的用人才能,矢志不渝的坚毅性格。

  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匹夫之辈,做到了肩挑日月的大汉皇帝,当富贵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改其志时,左右无非就是一个义字,刘备对得起那一句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夷陵的大火确实烧尽了蜀汉的家底,可同时它也照亮了桃园的情义,丢城失地,东山尚有再起之机,可臂膀则断,那兄弟便再无重逢之日。”

  “其德昭昭,其行烈烈,后被其子刘禅追封谥号——”

  “汉昭烈帝!”

  ………………

  pS:劳烦兄弟们看下作家有话说,真的很重要!!给点意见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