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扬帆-《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天刚蒙蒙亮,缉捕行动已近尾声。

  王钝被锦衣卫抓住时,鬓发凌乱如枯草,往日的官威荡然无存。

  他望着被金吾卫看守的家眷,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只能任由冰冷的镣铐磨破手腕。

  张家、李家、赵家三大家族府邸也陆续传来消息,族人皆已被控制,府邸外的金吾卫甲胄反光刺眼,如同给这座城市套上了一层枷锁。

  城郊军营内,刘成被押解出来时,营中士兵无一人敢动。

  锦衣卫手持皇太孙令宣读他通倭的罪状,刘成垂着头,甲胄上的铜扣在晨光中泛着晦暗的光。“我冤枉……”

  他低声辩解,却被千户冷冷打断:“冤不冤枉,审过便知,带走!”

  唯有东霍山方向迟迟没有消息传回。

  朱高炽眉头紧锁:“东霍山那边怎么回事?” 他问身旁的锦衣卫千户。

  千户躬身道:“回殿下,东霍山只是座小岛,王锐身边并无多少人手,我们的人搜遍全岛,暂时还没找到他的踪迹。岛上百姓说,昨日傍晚见过一个疑似王锐的人影往后山去了,但后山礁石密布,地形复杂,怕是藏进了哪个山洞。”

  “找不到?” 朱高炽脸色沉了沉,“传令下去,让金吾卫扩大搜索范围,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来!一个孤岛,他跑不了!”

  东霍山的晨雾尚未散尽,锦衣卫和金吾卫的士兵正沿着海岸线仔细搜查。

  岛上只有几十户渔民,此刻都被集中看管在渔村,面对盘问,渔民们纷纷摇头,说只知道昨日有个外乡人上岛,具体去了哪里并不清楚。

  后山的礁石群中,王锐正蜷缩在一个隐蔽的岩洞里。

  他本想找机会再出海,却没想到金吾卫来得这么快。

  洞口传来士兵的脚步声,王锐屏住呼吸,握紧了腰间的短刀。

  他知道自己一旦被抓,通倭的罪名便铁板钉钉,唯有躲到天黑,再想办法偷艘渔船逃出生天。

  宁波府的消息传到落马坡时,朱雄英正在查看东极岛的海图。

  蒋瓛将缉捕结果一一禀报,最后道:“王钝、刘成及三大家族均已拿下,只是东霍山的王锐暂时还未找到,朱高炽殿下已加派人手搜捕。”

  “一个孤岛,他跑不远。” 朱雄英并未过多在意,手指在庙子湖岛的位置轻轻点了点,“水师出征在即,我得去昌国卫见见汤爷爷。”

  他对沐晟道:“你即刻率领五千兵马进驻宁波府,协助朱高炽审理通倭案,顺便盯紧东霍山的搜捕,务必将王锐缉拿归案。” 又对蒋瓛道:“你随我同去昌国卫。”

  半日后,昌国卫码头。

  汤和正站在旗舰船头检查装备,见朱雄英登上跳板,连忙转身迎上去:“殿下怎么亲自来了?”

  “来看看汤爷爷。” 朱雄英快步上前,扶住他的手臂,“这些日子辛苦您了,从福州到昌国卫,水师将士们跟着您没少奔波。”

  汤和眼中泛起暖意,摆摆手道:“为朝廷效力,谈不上辛苦。倒是殿下,连日操劳更该保重龙体。”

  “汤爷爷说笑了,论操劳哪比得上您。” 朱雄英望着码头上整装待发的战船,“东极岛一战,还需仰仗汤爷爷和水师将士们。只是海战凶险,务必谨慎行事。”

  汤和挺直腰板,抱拳笑道:“殿下放心,老臣戎马半生,这点风浪还应付得来。定不负所托,荡平东极岛!”

  朱雄英点点头,随手解下身上的玉佩:“汤爷爷,雄英出征在外,没带啥好东西,这玉佩就送给汤爷爷了,保佑汤爷爷一路平安。”

  汤和没有接过玉佩,他知道轻重:“多谢殿下关怀,但是,这玉佩臣不能要,殿下能让臣打仗,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朱雄英:“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殿了……”

  汤和:“确实不要,让臣有仗打比什么都好。”

  “那……该启程了。” 朱雄英后退半步,看着汤和,“汤爷爷多保重。”

  “殿下留步。” 汤和转身登上船舷,将令旗高高举起,“传我命令,水师全体启航,目标东极岛,直捣黄龙!”

  “遵命!” 将士们齐声呐喊,号角声在码头吹响,战船依次拔锚,帆影渐次升起。

  带着百余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朝着东极岛的方向驶去。

  朱雄英站在码头,望着舰队消失在海平面,才转身对蒋瓛道:“备马,咱们回宁波府。”

  蒋瓛有些意外,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锦衣卫指挥使,还是一丝不苟的说道:“是,殿下”

  “通倭案牵连甚广,宁波府那边更需要盯着。” 朱雄英翻身上马,“王锐的搜捕、涉案人员的审讯,还有沿海防务的调整,都得回去亲自部署。”

  马蹄声沿着海岸线响起,朝着宁波府的方向疾驰。

  荡平倭寇老巢固然重要,但肃清内陆的蛀虫,才能真正守住大明的海疆。

  海面上的风越来越大,将战旗吹得猎猎作响。汤和笑道:“太孙殿下长大了……”

  副将笑道:“殿下敬重老将军,这份情谊比什么都金贵。”

  汤和望着东方,眼中燃起斗志:“那咱们更得打场漂亮仗,才对得起这份心意!”

  与此同时,宁波府衙内,朱高炽正看着锦衣卫呈上的三大家族初步审讯记录,眉头紧锁。

  堂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呵斥声与求饶声,他却不为所动,只在纸上圈出几个可疑的人名。

  而东霍山的搜捕仍在继续,礁石群中那道孤独的身影,终将在层层搜捕下,迎来无法逃避的结局。

  宁波府衙的审案房内,烛火彻夜未熄。

  妙千户将三大家族的抄家清单呈到朱高炽面前,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金银数量、田产亩数与商铺名号,末尾却用朱笔圈出一行字:“所获资产与通倭涉案金额相差甚远,疑似有隐匿。”

  朱高炽指尖敲着桌案,目光扫过清单上的数字:“就这点家产?”

  他将清单推回妙千户面前,“让抄家的人仔细搜,三大家族世代盘踞浙东,不可能只有这点浮财。”

  “属下遵命!” 妙千户刚要退下,却被朱高炽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