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逻辑很硬-《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

  “但这不是常态,眼下就像天亮前最黑那会儿。只要产线调整到位,搬迁完成,咱们的生产能力马上就能翻倍往上蹿。”

  “等那时候,才是咱们反手开大招的时候。所有硬件全自产,光这一块就能让利润多抬十个点。”

  “再加上用炭基芯片打头阵,技术领先一步,甩开对手一大截。我们的产品会更强,赚得也会更多。”

  汤城几句话一讲,高管们的脸色明显松了。

  这一个月,他们日子真不好过。

  眼睁睁看着销量跌,利润崩,董事长又不在总部,谁心里都没底。

  那感觉,就像打仗时将军突然消失了,士兵只能原地打转。

  现在汤城回来了,看了这烂摊子,非但不慌,反而信心十足。

  那股子熟悉的劲儿一出来,大家像是被点了火,心里的焦虑一下子轻了大半。

  只要汤城不乱,他们就不怕。

  龙腾走到今天,啥大风大浪没见过?

  哪一次不是山穷水尽,结果被他翻盘打脸,杀出一条血路?

  所以他们对他有种本能的信任,近乎盲目。

  “别忘了,咱们还有新能源汽车这个大底牌。”汤城接着说,“一旦量产上路,赚的钱能顶得上一个龙腾手机。”

  “龙影超跑一年卖了五千多辆,破了全球单一超跑的年销纪录。我相信,接下来我们推的中端车型,照样能让所有人傻眼。”

  “所以我一直强调,现在的利润低,不代表未来也低。眼下是最难的时候,但也正是要爆发的前一秒。”

  “表面看,这个月咱们光花钱、光投资,几乎没进账。可投资图啥?图的就是下一个赚钱的风口。”

  “现在花钱是播种,等新项目一个个落地、投产,到时候就是收割的季节。咱们的未来,不止光明,是亮到刺眼。”

  汤城几句话,硬是把一场危机讲成了奇迹的开端。

  最关键的是,他没画饼。

  公司啥情况,这些高管心里门儿清。

  所以他讲前景时,没人怀疑,全都默默信了。

  “三个月,最多三个月,我保证,龙腾的产能问题彻底解决。以后不管啥时候,再也不会因为材料不够、设备买不到卡脖子。”

  “三周前,我给晶圆厂王总说了句话,今天也送给你们——前路漫漫亦灿灿,往事堪堪亦澜澜。”

  会议室里,一张张脸都舒展开来,笑得释然。

  这场高层会开完,大家心齐了,心头的石头也落了地。

  接下来哪怕继续亏,也有了准备。

  熬了一个月的压抑,终于被一口气吹散。

  未来,又有了盼头。 会议散了以后,臧小花跟着汤城走进董事长办公室。

  外面风风雨雨的,公司现在这状况,虽说大环境不给力,可她当了总裁,就没法推脱责任。

  眼下这摊子事儿压着,她也正绞尽脑汁地想辙,恨不得把每一分力气都榨出来救火。

  “汤董,刚才会上人多,有些话我不便开口,现在想单独跟您谈谈。”

  她说话的时候,语气有点卡壳,像是话到了嘴边又怕伤人。

  脸上的神情绷得紧紧的,看不出情绪,但眼睛里全是焦。

  “坐吧,别站着,咱们慢慢聊。”汤城一边说,一边抬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他看起来一点都不急,仿佛账本上那一串红得发紫的亏损数字只是张废纸。

  这个月的数据惨不忍睹,但他好像早有心理准备,一点都没乱阵脚。

  “汤董,我琢磨了一阵子,咱们集团收入断崖式下跌,新业务还没撑起来。在这种节骨眼上,我觉得,必须动一次‘大手术’——全员降薪,再裁掉一部分人。这样能省下一大笔开销,至少先把血止住。”

  她把这话咬牙说出口时,心里跟被刀割似的。

  裁员这事儿,没人乐意提。谁都知道,一裁员就得被人骂黑心资本家。

  可龙腾现在每个月光发工资就是一百多亿打底,更别提奖金绩效了——那曾经可是天文数字。

  现在集团账上这点钱,烧不了多久。

  她不像汤城那么笃定,觉得三个月就能翻盘。

  谁说得准炭基半导体啥时候能量产?新能源车市场会不会爆?全都是未知数。

  万一情况继续恶化,撑得住两个月?三个月?半年?

  就算银行真批了那三千亿贷款,也顶多再拖一年。

  未来没谱,眼下就得勒紧裤腰带。项目投资早就定死,不能随便砍,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人力上省。

  “汤董,咱们现在员工总数快破百万了。从生产线到办公室,从销售到研发,哪哪都是人。这负担太重了。”

  “以前光是工资加奖金,一个月就得掏两百四十亿以上。现在虽然停了绩效,可基本工资还得照发,一百二十亿照旧走账。”

  “目前产能严重不足,很多车间都改成朝九晚五了——不是工人们不想干,是没料可加工。人坐在那儿,活却不多,白拿钱,这不是在耗公司吗?”

  “要是把这部分富余人员分流出去,既减轻负担,也能让剩下的生产线轻装上阵。说白了,这一步迟早要走,越拖越被动。”

  她一条条讲理由,像是在说服自己,也是在劝他。

  “小瑶,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刀下去,外面会怎么说我们?”

  汤城终于开口,语气不重,却沉甸甸的。

  “汤董,口碑再重要,也得先活下来。资金链一断,公司就塌了。我们不能光顾着脸面,结果把命给丢了。”

  “您平时不是常说嘛,做生意就得讲现实。公司景气的时候多招人、涨工资,不景气的时候缩减规模,这再正常不过。企业不是慈善院,讲不了那么多情分。”

  她声音低了点,但语气没松。

  裁员是常态,所有企业都这么干。道理摆在那儿,冷血也好,无情也罢,这就是生意。

  “小瑶,我不想谈裁人这事儿,因为龙腾还没到那一步。”

  汤城摆摆手,明显不想接这个话题。

  “可问题是,现在留这么多人,确实用不上啊!芯片厂眼看要停产,手机线也得跟着停。高端技工肯定得保住,但普通岗位,裁一半都不算狠。不然钱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