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核心优势-《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

  顿了顿,又压低声音,像是分享秘密:“不过啊,这趟白跑,董事长一个都没选。”

  说完,他转身走了。

  对杨老板,他只是客气应付,倒也不怕她。

  在他眼里,清清楚楚——自家老板是什么身份?怎么可能真娶个明星当老婆。 休息两天后,汤城重新踏进了集团大楼。

  人还没到办公室门口,芯片厂的张小敬就已经等在那儿了,手里攥着文件,一脸急切。

  一个月前,因为要出国开半导体大会,他错过了汤城的一通约谈电话。助理后来转告他时,他也没当回事——毕竟汤城找他聊工作,向来是常事。

  可自从集团大会结束,汤城开始一家接一家地视察分公司,事情就渐渐不对味了。

  等他从国外回来,才听说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龙腾要动大手术,全力上马炭基半导体。

  这消息像一记闷雷砸在他头上。

  整个人愣在原地,半天没回过神来。

  要知道,龙腾的芯片厂,可是实打实的行业标杆。硅基这条路,他们已经跑到了全世界最前面。

  到现在为止,全球能稳定量产2n片的,只有他们一家。

  对手里动作最快的三棒集团,虽然高价搞到了2n刻机,但想真正量产,至少还得熬三个月。而且他们的工艺水平、架构设计,跟龙腾比差着一大截。

  在硅基这条道上,龙腾就是冠军,遥遥领先,三年内没人追得上。

  结果现在,突然说要转赛道?去搞还在画纸上的炭基半导体?

  这不等于把已经拿在手里的金牌,主动扔了,再去从零起跑吗?

  张小敬心里一直压着块石头。听说汤城今天回总部,他天没亮就赶了过来,在门外干等。

  汤城一到,马上请他进了办公室。

  “张总,上次你在外头,没聊成,今天正好,咱俩好好谈谈。”

  汤城其实也正想找他聊聊战略的事。

  芯片厂,是龙腾整个转型计划里的核心。

  “汤董,我看了臧总亲自送来的资料,心里憋了好多话想跟您说。”

  张小敬一进门,话就往外冒。

  “朱雀芯片是我们的王牌,现在在市场上就是无敌的存在,凭啥要扔下这个优势,去碰一个连影儿都没有的新方向?”

  “咱们在硅基领域是第一名,您见过哪个冠军选手,自己要求换规则的?只有落后的人才总想着改游戏玩法。”

  “我刚开完国际会议,三棒最快也要三个月后才能出2n货。他们的设计不行,制程也不行,光靠朱雀,我们就能吃三年红利。”

  “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非要搞炭基?那玩意儿现在连实验室都没几个真成果,砸进去的钱,可都是血本啊。”

  张小敬一口气说完,胸口还一起一伏的。

  明明是领跑者,却要自己把枪放下,去拼另一条还没铺完的路。

  有这功夫,不如把领先优势守牢,三年后再说。

  “张总,我得纠正你一句——严格来说,咱们龙腾现在只是芯片设计这块儿排第一,其他方面,全在后面追着跑。”

  汤城开口,话很冷静,却像刀子一样扎人。

  朱雀的设计确实牛,世界顶尖。

  可那只是设计。整个硅基产业链,他们卡脖子的地方太多了。

  “汤董,我不认同。我们的制程技术也是行业顶尖,生产上也领先。”

  张小敬立刻反驳,语气一点没软。

  “呵,”汤城冷笑一声,“高端制程得靠高端设备,我问你,我现在给你钱,你要扩产,你能买得到设备吗?”

  这一问,张小敬直接哑了火。

  扩产的事,集团会上提过好几次。

  按理说,设计强、工艺强,只要有钱,就能扩。

  可现实是——哪怕他们把价格翻倍,也拿不到关键设备。

  更吓人的是,这事发生在国外还没正式封锁之前。

  换句话说,早在被人卡脖子之前,那些外国设备商就已经悄悄断了他们的供货。

  “你刚才一直说我们领先三年,那我问你,下个月,咱们芯片厂还能不能造出一颗芯片?”

  “你见过这样的‘领先’吗?原材料找不到,设备靠进口,人家一断货,整个厂就得停工?这就是你说的第一名?”

  “整个硅基产业链,咱们处处受制于人。光有个设计牛有什么用?就像一栋高楼盖在松沙地上,风一吹就塌。”

  汤城越说越激动,嗓门也高了。

  “你要是在这条路上能走得通,我至于走到这一步吗?”

  “张总,你比我更清楚现状——芯片厂最多再撑一个月,就得停产。到时候手机线也得停。你现在跟我说‘领先优势’,我真不知道你这厂长平时脑子是不是清醒的!”

  说到这儿,汤城“啪”地一拍桌子,声音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为了不让市场崩,我逼得市场部一点点出货。现在生产出来的手机,一半都不敢卖,全压在仓库里。”

  “这种情况下,你还信什么硅基优势?你干这行这么多年,能不知道国外在硅基上设了多少专利墙?一层又一层,根本绕不开。”

  “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掀桌子,换条路跑。炭基要是能成,以后就是我们立规矩,轮到他们被我们卡脖子。”

  汤城这一番话,像暴雨一样砸下来,张小敬低着头,一句话也接不上。

  他明白汤城为什么发火,也清楚这些事,全是真的。

  “董事长,对不起。”

  张小敬声音低了,态度却诚恳。

  他职位再高,也是个能认错的人。 “张总,这次的战略转型,其实对你们芯片厂来说,冲击是最小的。碳基芯片的制造工艺,跟咱们熟悉的硅基路线其实差不了太多。”

  “你们在硅基这行干了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足够扎实,转到碳基上来,适应起来不会太吃力。真要说谁最吃亏,那还得是晶圆厂那边,他们才是真扛大头的。”

  一边说着,汤城把一叠厚厚的技术文件递到张小敬手里。

  “这是石墨烯芯片全套的设计和制造资料,涵盖了28n14n7n5n3n直到2n工艺节点,全了。高中低档产品线都配齐,拿来就能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