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弯道超车,磷酸铁锂-《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没错,您说的都对。”孟远微微一笑,

  “在别人看来,磷酸铁锂浑身都是毛病,简直是‘扶不起的阿斗’。但他们看不到,或者说不愿意相信,这些毛病,未来都能被一一克服!”

  他站起身,看着窗外崭新的大厂房:

  “纳米化、碳包覆、离子掺杂、电解液优化、电池结构创新……苏老,这些技术组合起来,足以让磷酸铁锂脱胎换骨!”

  “更重要的是,”孟远加重了语气,

  “它的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以及铁和磷那几乎‘白菜价’的原料成本,意味着什么?”

  苏振华目光一凝,似乎想到了什么。

  “意味着广阔的储能市场!意味着城市公交、物流车这些对成本和安全要求极高,但对能量密度容忍度相对较大的商用领域!”

  “甚至,未来要求极致安全的乘用新能源汽车!”

  孟远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这些,都将是数以万亿计的蓝海!”

  “钴酸锂,是我们现在吃饭的家伙,必须做精做强,用它去攻城略地,积累弹药。”

  “但要想弯道超车,引领未来,就必须提前布局下一代核心技术!磷酸铁锂,就是我选定的‘火种’!”

  苏教授深吸一口气,他被孟远描绘的蓝图震撼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选择,而是赌上了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

  “这很难。”苏教授眉头微皱,一脸严肃的看着孟远:

  “几乎是无人区,缺乏经验,缺乏成熟工艺,连高纯度原料都难找。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内部外部的质疑声,不会小。”

  “我亲自负责!”孟远一锤定音,

  “研发经费不设上限,设备优先采购,人才全球招募!我只要结果!”

  一股豪情在苏教授心中激荡。他一生钻研材料,何尝不想挑战这样的技术高峰?

  “好小子!”苏振华眼中精光一闪,

  “既然你敢赌,我这把老骨头就陪你疯狂一把!这个‘火种’,我来点!”

  不久后,在远新公司新能源材料研究小组内部,一个独立高度保密的“磷酸铁锂基础研究课题组”正式成立。

  苏振华教授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和首席科学家。

  孟远直接从公司研发经费中,划拨了一笔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的启动资金。

  高纯度磷酸二氢锂、硫酸亚铁、草酸亚铁……

  这些国内难寻的原料,要么高价从国外进口,要么组织力量自行合成。

  一场针对未来新能源“王者材料”的秘密攻坚战,在远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悄然打响。

  然而,正如苏振华预料的那样,这条全新的赛道,从一开始就布满了荆棘。

  国外的早期文献少得可怜,大多停留在理论推测。

  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课题组几乎是在黑暗中摸索。

  “苏老,又失败了!合成出来的东西乱七八糟,根本不是磷酸铁锂!”

  “颗粒形貌一塌糊涂,团聚太严重了!”

  “比容量还是上不去,导电性差的问题怎么都解决不了……”

  实验室内的气氛日益压抑。

  年轻的研究员们,从最初的兴奋,渐渐变得焦躁和迷茫。

  “孟总的眼光……这次会不会真的错了?”

  私下里,这样的议论开始出现。

  “苏老,这个磷酸铁锂……真的能行吗?会不会真是个‘理论巨人,实践侏儒’?”

  一位年轻研究员终于忍不住,在一次失败的实验后,带着几分沮丧小声问道。

  苏振华看着满脸疲惫的年轻人,又望向窗外。

  窗外的厂区依旧生机勃勃,那是钴酸锂项目带来的繁荣景象。

  而眼前的磷酸铁锂,却像是深埋地下的种子,迟迟不见发芽的迹象。

  苏振华缓缓收回目光,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依旧坚定:

  “小李,做科研,哪有不走弯路的?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多少次?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都是正常的。”

  “孟总既然敢把宝押在这上面,就有他的道理。我们作为技术人员,要做的就是穷尽一切可能,去验证,去突破!”

  他顿了顿,拍了拍小李的肩膀:

  “我知道大家都很累,压力也大。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想想孟总描绘的未来,如果我们成功了,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苏振华的话语暂时稳住了军心,但实验室里的低气压并未完全散去。

  实验室的空气,似乎永远都带着一股淡淡的焦糊味。“滋啦——”又一炉样品在测试中冒出青烟,宣告失败。钱敏摘下护目镜,瘫坐在实验台旁的椅子上,双手插进油腻的头发里,发出无声的叹息。

  旁边的小李,眼神空洞地盯着电脑屏幕上,那条断崖式下跌的性能曲线,已经是第N次了。

  墙上的电子日历,又翻过了一页。

  几个月了。

  磷酸铁锂,这块硬骨头,依旧啃不下来。

  “吱呀——”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

  孟远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几袋热气腾腾的包子和豆浆。

  他扫了一眼实验台上的狼藉,又看了看众人脸上的沮丧,没说什么,只是把食物放在了休息区的桌上。

  “几位,先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吧。”

  他的声音温和,像往常一样,听不出丝毫责备,

  “材料还够吗?设备有没有需要更换的?缺什么,跟我说。”

  钱敏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摇了摇头:“孟总,还是老样子……我们……”

  孟远拍了拍她的肩膀:

  “不急,慢慢来。方向是对的,总能找到突破口。后勤这边,你们不用操心,我盯着。”

  他没多待,简单了解了下最新的失败数据,又叮嘱了几句注意身体,便离开了。

  门关上,实验室里依旧是令人窒息的沉默。

  与实验室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远新公司销售部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

  “喂?张老板啊!哎呀,真不好意思,我们这批钴酸锂材料实在太抢手了,下一批?下一批我给您优先留着,您放心!”

  “李经理,订单收到了!对对对,还是那个高品质A型号,保证准时发货!”

  苏教授团队在钴酸锂上的深厚积累,加上孟远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捕捉,让远新公司像一匹黑马,冲进了锂电材料市场。

  尤其是江川本地和周边几个省份,那些电池厂的采购电话,几乎要把销售部的电话打爆。

  “听说了吗?闳光能源材料厂上个月丢了好几个大单,都是被江川一家叫‘远新’的小公司抢走的!”

  “远新?没听过啊,哪儿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