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挑事儿三-《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

  参加碰头会的人有二十多人,都是厂里的实权人物。

  别看厂子不算大,可领导还真不少,光副厂长就有四人,副总工也有三人。

  杨山虽然没有什么决策权,但是有发言权和建议权。

  会议由许厂长亲自主持,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背景情况后,就让在座各人发言讨论。

  众人的发言内容都差不多,坚决拥护标准化的执行,有些主管领导还拿出了几条具体措施。

  石书记把控着会议的调子,那就是现阶段只做准备,等上级正式下发通知后再安排执行。

  轮到杨山发言时,他建议个别车间提前施行。尤其是准备用于生产计算器用芯片的车间和设备。

  “杨顾问,你的急迫心情我们理解,可现在标准还没出台,我们想对设备工艺进行改造也不切实际啊。”张总工程师劝道。

  “和咱们有关的标准基本已经敲定了,我可以请总部提前下发到厂里,让咱们先行试行。”杨山立刻搬出自己的总部背景。

  “就差几个月,咱们利用这段时间做好准备工作不行吗?”石书记话语中带有些不耐,如果不是杨山背景太硬,他都想直接无视杨山的发言。

  “那样的话项目组的工作会被耽误。等几个月后,我们还要重新梳理产线,再次调试机器,何必呢?”杨山心说老子放着香江那么大的产业来这里帮你忙,你居然还劝我在这里磨洋工,别扯了。

  “杨山同志,咱们要有全局意识,做到全厂一盘棋。几个月后全厂统一规划调整,这么做更有利于保证生产秩序的平稳过渡。”

  一盘棋个JB,只有我手里的这枚棋子是活棋,其他的都会在几年内死掉。

  有系统傍身后,杨山查过878厂几年后的处境,85年之后会迅速败落,90年代完全默默无闻。

  “市场形势不等人,如果因为要与全厂步调一致就让计算器芯片晚几个月上市,这是完全不可取的,是教条主义。“杨山毫不客气的表示反对。

  与会众人把目光都投向这边,他们对“教条主义”这个既熟悉又远去的词从杨山嘴里蹦出了都略微有些诧异,这与他的身份差异太大了。不过想想后又觉得理所当然,这个词最兴盛的时候,他就在国内。

  大家有种熟悉的感觉,杨山很像是几年前军队派下来的军代表,强硬插手工厂的生产活动,对领导班子几乎无视。

  可偏偏他还是个业内的懂行人,在厂里有一众拥趸,简直太怪异了。

  “杨山同志,注意你的言辞,现在不是XX斗争为刚了。”石书记见杨山给他扣帽子,压不住火气了。

  “我当然知道,现在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重,我正在做的就是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主的政策。”

  呵呵,对于主要矛盾的论述,我比你早学半个世纪,并且背的滚瓜烂熟,到现在还记得呢。

  众人对杨山有点另眼看待了,这个外来户竟然各种词句都会灵活运用,完全与他的身份立场无关。

  会议室诡异的安静下来。

  “我觉得在保证工厂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按照杨顾问的想法试一试也不是不行。”耿波身为副厂长,表情郑重的帮杨山站台。

  “我可以抽调一些人,按照新标的要求,制定生产调整方案。”封测部门的主管领导说话更直接,他是杨山的死忠粉。

  杨山就是靠芯片封测起家的,他对这个板块内的所有工序都了然于心,仅仅用了三天,车间里上上下下都对他惊为天人。

  张总工试探着问道,“书记,您看……?”

  石书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开始动摇了,以前他可是一直坚定站自己这边的。

  “郑总工的意见呢?”石书记问的是会议室里唯一一位穿军装的领导,这人是科工委派下来的人。

  “只要能保证军品的正常供应,我不反对。”郑总工面无表情。

  杨山偷偷用眼神向他表示谢意,他是刘主任的部下,与杨山之前有过接触。

  石书记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了,他没想到竟然连一个明确反对杨山建议的发言都没有。

  “老石,我看就让张总工带人再细致考察一下,选几个试点,探探路,为半年后的正式调整获取些经验。这也是全厂一盘棋嘛,到时候推进速度快一些,咱们也能对上边有个交代。”许厂长又开始和稀泥。

  石书记也只能顺着这个台阶下。

  “那今天的会就到这里。接下来各部门都要全力配合张总工的调研工作,迈好标准化调整的第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做好咱们厂的表率作用……”

  这场会议杨山不能说是完胜,但至少达成了他的目的。

  回到办公室后,耿波紧跟着就进来,“可以啊你,这么快就在厂里打通人脉了。透露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

  “狐假虎威呗,我的身份本来就有神秘感,谁也不知道我背后的关系网有多大。”

  耿波不屑的问,“然后你就给他们画大饼?他们也真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用画大饼。我委婉的提醒他们,我可能没本事让他们升职,但绝对有能力坏他们的好事。”

  “恩,也对,你现在是国内顶尖的技术权威,你要说谁不行,那谁就是不行。你可真够阴险的。”

  “那也要谢谢你了。我只能压他们在会上不主动反对。没有你第一个出面站台,这事儿也不好办。”

  “你少来。生产计算器用芯片本来就是我挑头的,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只要办得好,那就是我的功劳。再说了,以后我能不能再往上走一走,和书记厂长他们关系不大。”

  耿波这么说没错,他要想继续升职,就不太可能留在878厂了。

  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同样会采用“流官制”,像耿波这种长期待在一个厂里的官员,如果要当一把手,那只能换个厂子。

  当然,这只是潜规则,和行业惯例有很大关系,有些企业就坚持用自己培养的人。

  显然,878厂不是。

  “哦,那这么说你的前途还在我手里了?”

  “可不嘛,下一步你打算做什么?要重点攻坚哪个车间?”

  “接下来的事情就让张总工操心吧,我要离开几天。”

  “是回总部?参加电子工业部的成立大会?”

  电子工业部过两天有个对外的成立挂牌仪式,有头有脸的人都会参与。

  “不去。我要回港,参加港督的欢送会和迎新会。”

  喜欢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