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凌霄的剑尖缓缓下压,断刃触及前方虚空,空气泛起细微涟漪,如水纹轻荡。那道裂口后的黑暗不再凝滞,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引,开始微微收缩。他没有收回剑,反而将灵力沉入掌心,顺着剑脊缓缓推送,试探着前方的空间稳定性。
沈清璃站在他身后半步,右掌血痕未干,指尖微凉。她未言,只将一缕灵丝自指间凝出,缠上叶凌霄的手腕。灵丝细若游丝,却稳如绳索,将两人的经脉悄然相连。她知道,这一踏出,便是彻底脱离屏障的庇护,再无退路可言。
叶凌霄迈步。
骨阶在脚下断裂,碎石滚落深渊,未闻回响。他脚步未停,断剑横于胸前,剑锋始终指向前方。沈清璃紧随其后,足尖轻点残阶,身形如风掠过裂隙边缘。两人一前一后,穿过那道焦痕般的裂口,踏入通道尽头。
眼前骤然开阔。
银灰色的屏障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悬浮于空的符文之海。无数古篆般的文字悬于半空,流转着淡青与幽金交织的光晕,彼此错落,如星辰排列。它们并非静止,而是以某种缓慢的节律起伏,仿佛呼吸。每一道符文都由实质化的灵力凝成,边缘微微颤动,散发出温润却不容逼近的气息。
叶凌霄停步,瞳孔微缩。他闭目三息,运转《太虚剑经》中的守心法门,将外界冲击化为内观映照。初时,那符文的光流如潮水般冲刷神识,几乎令灵台失守。但随着心神沉静,他渐渐感知到——这些符文的明灭,竟与破障时灵核的搏动频率隐隐呼应。第七息滞,第八息黯,第九息未满而止。节律未变,只是形式已异。
沈清璃睁开眼,指尖轻划眉心,引动九转天医诀中的“清明识海”之法。她感到识海如被清泉洗过,杂念尽去,感知骤然清晰。她低头,目光落在脚下地面上。
石纹如脉络般蔓延,深浅交错,构成一幅庞大而复杂的地纹图。纹路并非雕刻而成,更像是自岩层中自然生长出来,泛着微弱的灵光。她蹲身,指尖轻触地面,一股温热的灵流自地底缓缓涌出,顺着指腹流入经脉,节奏平稳,如同脉搏跳动。
“这地……在呼吸。”她低声说。
叶凌霄未答,仰首凝视空中符文。他忽然发现,那些符文并非杂乱无章。它们以三组为单位,呈环形排列,外围符文光色偏青,中层转为金白,内圈则近乎透明。每当外围符文亮起,中层便随之共鸣,内圈则延迟半息才泛起微光。这种传递方式,像极了灵力在经络中的运行路径。
他抬手,将断剑横于身前,剑脊贴掌。灵力自丹田升起,经臂脉缓缓注入剑身。剑未出鞘,却在掌心微微震颤。他并非要攻,而是以剑为引,感知周围灵力的流向。剑尖微动,指向空中某处——一道悬浮的巨符正缓缓旋转,其形如眼,中央有一道裂痕,似曾受损,却依旧散发着最稳定的节律。
沈清璃站起,目光从地面移向空中。她察觉到,自己的呼吸正不自觉地与符文的明灭同步。每一次吸气,符文便亮一分;呼气时,光晕稍敛。她未刻意调整,却已与这方空间产生某种共鸣。她抬起右手,掌心血痕仍在渗出,但血珠未落,反而在掌心凝成一点赤光,与地纹的灵脉隐隐呼应。
“这不是阵法。”她轻声道,“是活的。”
叶凌霄终于开口:“它在等什么?”
话音未落,空中符文忽然齐震。外围青光骤亮,中层金白翻涌,内圈透明符文瞬间转为深紫。整个空间的灵压陡然攀升,地面石纹的脉动加快,仿佛心跳加速。叶凌霄的剑尖微偏,沈清璃的指尖一颤,两人同时感受到一股无形之力自四面八方压来。
不是攻击,而是审视。
符文的光流开始加速流转,不再是缓慢的呼吸节律,而是如潮水般奔涌。地纹的灵脉随之剧烈跳动,热流自足底直冲识海。沈清璃的掌心血珠终于滴落,未及触地,便被一道自地面升起的灵丝卷住,悬于半空,缓缓融入地纹之中。
叶凌霄的断剑发出低鸣,剑身震颤不止。他未握紧,任其自行反应。剑尖所指的那道巨符,裂痕处忽然泛起一丝红光,如同血脉复苏。符文的排列开始重组,三环结构缓缓旋转,方向逆转。
沈清璃抬头,目光穿过符文的缝隙,望向更高处。她看到,在符文之海的尽头,有一道极细的光柱自穹顶垂下,不知源头何在。光柱中,似有无数微小的符点缓缓上升,如同逆流的星尘。
“那里……”她刚开口,声音却被空间的震颤吞没。
叶凌霄忽然抬手,将断剑横于胸前,剑刃朝上。他没有看沈清璃,却将左手缓缓后伸。沈清璃立刻明白,指尖轻触他的掌心,灵力再度相连。这一次,不是为了护持,而是为了确认彼此的存在。
符文的流转速度达到顶峰,地纹的脉动几乎连成一片嗡鸣。整个空间的灵力浓度已至极限,空气仿佛凝固,每一次呼吸都需用力。叶凌霄的额角渗出细汗,沈清璃的指尖发麻,灵力在经脉中奔流,几近失控。
就在此时,那道垂下的光柱忽然一颤。
光柱中的符点停止上升,转而急速下坠。它们如雨般洒落,未触地,便在半空凝成一个新的符文。那符文无光,呈灰黑色,形状扭曲,与周围流转的符文格格不入。它缓缓旋转,朝叶凌霄与沈清璃所在的位置,徐徐飘来。
喜欢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
沈清璃站在他身后半步,右掌血痕未干,指尖微凉。她未言,只将一缕灵丝自指间凝出,缠上叶凌霄的手腕。灵丝细若游丝,却稳如绳索,将两人的经脉悄然相连。她知道,这一踏出,便是彻底脱离屏障的庇护,再无退路可言。
叶凌霄迈步。
骨阶在脚下断裂,碎石滚落深渊,未闻回响。他脚步未停,断剑横于胸前,剑锋始终指向前方。沈清璃紧随其后,足尖轻点残阶,身形如风掠过裂隙边缘。两人一前一后,穿过那道焦痕般的裂口,踏入通道尽头。
眼前骤然开阔。
银灰色的屏障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悬浮于空的符文之海。无数古篆般的文字悬于半空,流转着淡青与幽金交织的光晕,彼此错落,如星辰排列。它们并非静止,而是以某种缓慢的节律起伏,仿佛呼吸。每一道符文都由实质化的灵力凝成,边缘微微颤动,散发出温润却不容逼近的气息。
叶凌霄停步,瞳孔微缩。他闭目三息,运转《太虚剑经》中的守心法门,将外界冲击化为内观映照。初时,那符文的光流如潮水般冲刷神识,几乎令灵台失守。但随着心神沉静,他渐渐感知到——这些符文的明灭,竟与破障时灵核的搏动频率隐隐呼应。第七息滞,第八息黯,第九息未满而止。节律未变,只是形式已异。
沈清璃睁开眼,指尖轻划眉心,引动九转天医诀中的“清明识海”之法。她感到识海如被清泉洗过,杂念尽去,感知骤然清晰。她低头,目光落在脚下地面上。
石纹如脉络般蔓延,深浅交错,构成一幅庞大而复杂的地纹图。纹路并非雕刻而成,更像是自岩层中自然生长出来,泛着微弱的灵光。她蹲身,指尖轻触地面,一股温热的灵流自地底缓缓涌出,顺着指腹流入经脉,节奏平稳,如同脉搏跳动。
“这地……在呼吸。”她低声说。
叶凌霄未答,仰首凝视空中符文。他忽然发现,那些符文并非杂乱无章。它们以三组为单位,呈环形排列,外围符文光色偏青,中层转为金白,内圈则近乎透明。每当外围符文亮起,中层便随之共鸣,内圈则延迟半息才泛起微光。这种传递方式,像极了灵力在经络中的运行路径。
他抬手,将断剑横于身前,剑脊贴掌。灵力自丹田升起,经臂脉缓缓注入剑身。剑未出鞘,却在掌心微微震颤。他并非要攻,而是以剑为引,感知周围灵力的流向。剑尖微动,指向空中某处——一道悬浮的巨符正缓缓旋转,其形如眼,中央有一道裂痕,似曾受损,却依旧散发着最稳定的节律。
沈清璃站起,目光从地面移向空中。她察觉到,自己的呼吸正不自觉地与符文的明灭同步。每一次吸气,符文便亮一分;呼气时,光晕稍敛。她未刻意调整,却已与这方空间产生某种共鸣。她抬起右手,掌心血痕仍在渗出,但血珠未落,反而在掌心凝成一点赤光,与地纹的灵脉隐隐呼应。
“这不是阵法。”她轻声道,“是活的。”
叶凌霄终于开口:“它在等什么?”
话音未落,空中符文忽然齐震。外围青光骤亮,中层金白翻涌,内圈透明符文瞬间转为深紫。整个空间的灵压陡然攀升,地面石纹的脉动加快,仿佛心跳加速。叶凌霄的剑尖微偏,沈清璃的指尖一颤,两人同时感受到一股无形之力自四面八方压来。
不是攻击,而是审视。
符文的光流开始加速流转,不再是缓慢的呼吸节律,而是如潮水般奔涌。地纹的灵脉随之剧烈跳动,热流自足底直冲识海。沈清璃的掌心血珠终于滴落,未及触地,便被一道自地面升起的灵丝卷住,悬于半空,缓缓融入地纹之中。
叶凌霄的断剑发出低鸣,剑身震颤不止。他未握紧,任其自行反应。剑尖所指的那道巨符,裂痕处忽然泛起一丝红光,如同血脉复苏。符文的排列开始重组,三环结构缓缓旋转,方向逆转。
沈清璃抬头,目光穿过符文的缝隙,望向更高处。她看到,在符文之海的尽头,有一道极细的光柱自穹顶垂下,不知源头何在。光柱中,似有无数微小的符点缓缓上升,如同逆流的星尘。
“那里……”她刚开口,声音却被空间的震颤吞没。
叶凌霄忽然抬手,将断剑横于胸前,剑刃朝上。他没有看沈清璃,却将左手缓缓后伸。沈清璃立刻明白,指尖轻触他的掌心,灵力再度相连。这一次,不是为了护持,而是为了确认彼此的存在。
符文的流转速度达到顶峰,地纹的脉动几乎连成一片嗡鸣。整个空间的灵力浓度已至极限,空气仿佛凝固,每一次呼吸都需用力。叶凌霄的额角渗出细汗,沈清璃的指尖发麻,灵力在经脉中奔流,几近失控。
就在此时,那道垂下的光柱忽然一颤。
光柱中的符点停止上升,转而急速下坠。它们如雨般洒落,未触地,便在半空凝成一个新的符文。那符文无光,呈灰黑色,形状扭曲,与周围流转的符文格格不入。它缓缓旋转,朝叶凌霄与沈清璃所在的位置,徐徐飘来。
喜欢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