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符号破解路迢迢-《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

  他缓缓收回手,指节残留的血迹在石面留下一道暗痕。沈清璃抬起头,目光直视他:“你确定要继续解下去?”

  叶凌霄没有回答。他低头看着掌心尚未凝固的伤口,血口边缘泛着微青,那是本源之血过度催动后的反噬征兆。片刻后,他将玉符重新贴回胸前,灵力顺着经脉缓缓接续,胸口泛起一阵滞涩的灼意。他低声道:“已无退路。”

  沈清璃未再追问。她深吸一口气,寒气自掌心渗出,重新凝成一层极薄冰膜,覆于地图表面。晶石裂纹在冰层下若隐若现,幽光微弱,却未熄。她指尖轻点地图左上角一处符文,声音平稳:“从这里开始——‘闭目之眼’。”

  叶凌霄点头,从怀中取出三枚玉简,边缘磨损,铭文深浅不一。他将玉简平铺于石面,以指尖蘸血,逐一点染其上古文。青光微闪,虚影投在岩壁,正是《龙渊遗录》中关于“镇渊之瞳”的记载。符形沉敛,笔势如封,多用于镇压核心,禁绝通行。

  “形似。”叶凌霄凝视地图上的“闭目之眼”,眉头微蹙,“但它位于路径转折处,非封印节点。”

  沈清璃以指为尺,将岩壁投影与地图对齐。轮廓完全契合,可意义却相悖。她低声道:“若它本为‘止’,却被置于‘行’处,是否意味着——此处非止,而是必经?”

  叶凌霄摇头:“试过。若将‘闭目之眼’释为‘启’,代入后续三处节点,路径逻辑断裂。第二处‘断脊之线’本应阻断灵流,却与‘启’相冲,无法贯通。”

  他取出血墨,在兽皮上写下假设,又一一划去。血痕交错,如蛛网缠绕。最终,他搁下笔:“同一符号,因位置而意义逆转——此路不通。”

  沈清璃沉默片刻,指尖寒气转而模拟灵压,沿符号连线缓缓推进。寒气如丝,贴着织纹游走,至第三处节点时,指尖微震。她停住:“有共振。”

  叶凌霄立即取出另一卷残页,记载“断灵之结”与灵脉断点的共振规律。他对照符号形态,发现三处产生共振的节点,皆带有断裂弧线,与“断灵之结”特征相符。但其余符号毫无反应。

  “不是所有符文都遵循灵脉规律。”他低语,“或许……它们不只是标记,而是某种序列?”

  沈清璃点头,继续以不同频率的寒气拂过符号。当频率达到某一节点时,其中五枚符号边缘浮现金纹,如火痕烙纸,转瞬即逝。她迅速记录下频率数值与符号位置,又尝试重复,金纹再现,持续时间略长。

  “需特定灵压激活。”她说,“这些符号,可能不只是‘看’的,更是‘用’的。”

  叶凌霄取出《经纬图录》残卷,展开于地图边缘。织纹在残卷展开的边缘交错,其规律暗合时空层级。 他以血为墨,在兽皮上绘制符号矩阵,标注每一符文的经纬坐标、显影条件、共振频率。

  三套体系并行推进:古文释义、灵脉模型、经纬坐标。然而,三者结论却相互矛盾。古文体系视“闭目之眼”为禁,灵脉体系则显示其可通行;经纬推演中,同一符号位置变化致意义截然相反。

  沈清璃将所有笔记摊开,与叶凌霄并肩而坐。石面铺满兽皮、玉简、残卷,血字与冰痕交错。二人逐项对照,试图找出共通点。

  无果。

  叶凌霄盯着矩阵图,忽然发现——那五枚浮现金纹的符号,其经纬坐标连成一条隐性弧线,弧度微弯,指向地图右下角一处未标之地。他指尖轻点五点,低声:“不是随机。”

  沈清璃立即调出寒气记录,发现这五处符号的激活频率,恰好构成一段递增序列,与地脉某类节点的共振模式相似。她将寒气再次凝于指尖,模拟该频率,缓缓拂过弧线起点。

  金纹再现。

  更久。

  弧线全程浮现出极淡金光,如沉眠的脉络被唤醒。叶凌霄迅速记录下坐标与频率,又尝试将其他符号纳入此序列,无一响应。

  “只有这五处。”他说,“它们……被标记了。”

  沈清璃凝视那条隐形弧线,忽然道:“这不是路径,也不是坐标。是筛选。”

  叶凌霄抬眼。

  沈清璃也取出随身携带的冰纹册,以极细冰丝在页上刻录数据。二人不再急于求解,而是沉入积累。时间在岩窟中悄然流逝,玉符青光微弱,地图晶石裂纹未再扩展,却也未愈。

  某一刻,叶凌霄停下笔,盯着矩阵图中央一处空白区域。那里本应有一枚符号,却被织纹遮蔽,仅余一角残痕。他以血滴于指尖,轻触残痕边缘。

  血珠未被吸收。

  沈清璃察觉异样,寒气覆上那片织纹,缓缓施压。冰层下,残痕微微一颤,竟浮现出半个符号——形似断裂之环,内嵌三点星芒。

  叶凌霄瞳孔微缩。他迅速翻查古文玉简,无对应记载;对照灵脉模型,无共振记录;经纬推演中,该位置属“时断阶虚”,理论上不应存在任何符号。

  “它……不该存在。”他低语。

  沈清璃寒气未收,指尖微颤。就在此时,地图晶石裂纹中央,幽光猛然一跳,那半个符号的三点星芒,竟在冰层下泛起一丝极淡的金痕。

  叶凌霄伸手欲触。

  喜欢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