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叶凌霄鲜血的滴落,光幕再度产生了剧烈反应,边缘裂痕一闪即逝,而叶凌霄和沈清璃此刻都明白,这鲜血似乎成了与护灵之力沟通的关键线索,于是他们决定不再冒进试探。
鲜血滴落的瞬间,光幕剧烈波动,边缘裂痕一闪即逝。叶凌霄没有再让血继续流下,而是迅速收手,用袖口压住伤口。沈清璃也在此时后撤半步,指尖从眉心移开,残玉符悄然滑入怀中。两人对视一眼,皆未言语,却已达成默契——试探到此为止。
血能触之,灵力不可近。这已是目前唯一可循的线索。
叶凌霄和沈清璃对视一眼,短暂交流后,均意识到仅凭滴血引动光幕反应这一现象,距离触及核心还远远不够,他们需要进一步探究这护灵之力的根源与应对之法。 但仅凭滴血引动,无法触及核心。他们需要知道这护灵之力从何而来,为何只对血有所回应。叶凌霄闭目,体内血晶之力缓缓流转,却不外放,仅以经脉为道,模拟出极细微的共振频率。他不再试图冲击,而是借自身血脉的律动,感知周围空间的起伏变化。沈清璃则蹲身,掌心虚贴地面,灵识如细丝般延展,贴着石台基座边缘缓慢爬行,避开光幕正下方的区域,以防再度引发反制。
石台冰冷,表面无纹,却隐隐传来一种低频的震颤。那不是来自护灵光幕,而是更深之处。
“每隔七息,地面会轻微震动一次。”沈清璃低声开口,声音几近耳语,“在静默波来临前,总有半息的预兆。”
叶凌霄睁开眼,点头。他已察觉那震动的节奏,与血晶之力的搏动略有呼应。他将左手掌心贴地,不再依赖灵力传导,而是以血肉直接承接地脉波动。右臂血纹仍在隐隐发烫,但他刻意压制其蔓延,避免灵力失控。
两人开始绕行石台,步伐缓慢,每三步便停顿一次,同步感知。沈清璃右手握着寒玉佩,将其轻抵石面,借玉佩裂痕的微震预判静默波的到来。果然,每当玉佩震颤加剧,不过瞬息之后,空气便如被抽空般陷入死寂——这便是护灵光幕释放出的无形的静默波,它会将周遭所有灵力场清空,使得灵识瞬间断裂,如同坠入无声深渊。
待灵力场恢复,沈清璃立即重新释放灵识触须,沿着上次中断的位置继续延伸。这一次,她发现灵识在接近石台东南角基座时,捕捉到一丝异常的流向——并非向上汇入护灵光幕,而是向下沉入地底,且带有微弱的牵引力。
“它不是凭空生成的。”她低声道,“能量有来路。”
叶凌霄走到她所指的位置,单膝跪地,手掌全然贴在石面上。他闭目,将血气沉入掌心,借身体为桥,感知地底脉动。血晶之力在经脉中凝而不发,仅作为内感的引子。片刻后,他眉头微动。
“下面有东西。”他说,“不是死物。”
沈清璃立刻取出一枚玉简残片,指尖蘸血,在表面写下一组简短符文。她将残片轻轻嵌入石缝,位置恰好在能量流向的交汇点。符文以血为墨,缓缓渗入石质,释放出极淡的血息,如同呼吸般微弱。
两人静默等待。
光幕未动,静默波如期而至,清空灵力场。待其退去,沈清璃迅速探查残片所在区域。符文依旧完整,血息未散,而地底那股牵引力也未因血息释放而增强或减弱。
“它没察觉。”她说。
叶凌霄伸手,将残片从石缝中取出。符文未损,血色未褪。他凝视片刻,忽然道:“血息太散,不足以形成通路。但既然它不排斥,说明血可以成为媒介。”
沈清璃点头:“你是说,我们可以用血建立一条‘通道’,避开灵力干扰?”
“不止是通道。”叶凌霄缓缓起身,右臂血纹随动作微微抽搐,“是路径。护灵之力从下方升起,而血能触之,说明它认得某种源头。我们不必强攻,只需顺着它的‘血脉’走。”
沈清璃沉吟片刻,从袖中取出另一枚玉简残片,这次她未蘸血,而是以指甲在表面划出三道细痕,形成一个倒置的三角符号。她将残片翻转,背面朝上,轻轻按在石台基座的另一侧。这一次,她不再释放任何灵力,仅以残片本身的重量压住石缝。
片刻后,地面再次震颤。这一次,震感比之前更清晰,且集中在石台正下方。叶凌霄再度跪地,手掌贴石,血气沉入。他忽然察觉,地底那股脉动与他掌心的血气产生了微弱共鸣,仿佛下方之物在回应他的存在。
“不是单纯的物质。”他低声道,“它在‘呼吸’。”
沈清璃迅速靠拢,蹲在他身旁,也将手掌贴地。她的灵识再度延伸,这一次,她终于捕捉到地底的轮廓——非金非石,似液似晶,呈不规则团状,深埋于石台之下约三丈处。更关键的是,其周围有三处灵力旋涡,缓慢旋转,彼此间隔一百二十度,形成环形屏障。这些旋涡如同吞噬灵力的巨口,任何靠近的灵力都会被无情绞碎。
“旋涡不攻击。”她低声分析,“但会吞噬靠近的灵力。我们若强行探入,灵识必被绞碎。”
叶凌霄收回手,掌心已微微发麻。他盯着石台地面,忽然道:“血息能通过,说明旋涡对非灵力波动不敏感。我们若以血为引,循隙而下,或许能绕开旋涡。”
沈清璃看向他:“你是说,用血画出一条‘路’,让护灵之力误以为那是它自身的一部分?”
“正是。”叶凌霄抬起右手,血纹蜿蜒如旧。他用左手食指划过血纹最深处,鲜血再度涌出。这一次,他未让血滴落,而是将血珠凝于指尖,缓缓按向石台表面。
血珠触石的瞬间,地面震颤加剧。光幕边缘泛起微光,但未爆发,也未排斥。血珠顺着石面缓缓渗入,如同被吸收。
沈清璃屏息,灵识紧随血息的流向。她发现,那血息并未被旋涡吞噬,而是沿着某种隐秘的缝隙,悄然下沉。路径曲折,却避开了三处旋涡的中心区域。
“有路。”她低声道,“但极窄。”
叶凌霄收回手,指尖血珠已尽。他低头看着石台,目光沉定。
“血可通路,灵力不行。”他说,“接下来,我们得用血,画出一条能走下去的道。”
沈清璃从怀中取出最后一枚完整的玉简残片,指尖在边缘磨出一道细口。她将残片递给叶凌霄。
“你来划。”她说,“你的血,它认得。”
叶凌霄接过残片,没有犹豫,直接在掌心划开一道口子。鲜血涌出,他将残片浸入血中,让血彻底浸透其纹理。然后,他蹲下身,将残片边缘轻轻抵在石台地面,开始缓缓移动。
血痕随之延展,如一条细线,沿着他感知到的脉动轨迹缓缓前行。每移动一寸,地面震颤便增强一分。光幕微微波动,却始终未爆发。
血线行至第三尺,忽然,石台表面浮现出一道极细的裂纹,与血痕完全重合。裂纹深处,隐约有微光闪动,仿佛地底之物在回应这血的牵引。
沈清璃立即伏地,灵识贴附裂纹边缘。她看到,血痕的末端,正指向三处旋涡之间的一个微小空隙——不足半寸宽,却真实存在。
“就是那里。”她低声说,“血开的路,通向空隙。”
叶凌霄停下动作,掌心血流未止。他盯着那道裂纹,缓缓抬起手,将沾血的残片递向沈清璃。
“下一步,”他说,“谁先下?”
喜欢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
鲜血滴落的瞬间,光幕剧烈波动,边缘裂痕一闪即逝。叶凌霄没有再让血继续流下,而是迅速收手,用袖口压住伤口。沈清璃也在此时后撤半步,指尖从眉心移开,残玉符悄然滑入怀中。两人对视一眼,皆未言语,却已达成默契——试探到此为止。
血能触之,灵力不可近。这已是目前唯一可循的线索。
叶凌霄和沈清璃对视一眼,短暂交流后,均意识到仅凭滴血引动光幕反应这一现象,距离触及核心还远远不够,他们需要进一步探究这护灵之力的根源与应对之法。 但仅凭滴血引动,无法触及核心。他们需要知道这护灵之力从何而来,为何只对血有所回应。叶凌霄闭目,体内血晶之力缓缓流转,却不外放,仅以经脉为道,模拟出极细微的共振频率。他不再试图冲击,而是借自身血脉的律动,感知周围空间的起伏变化。沈清璃则蹲身,掌心虚贴地面,灵识如细丝般延展,贴着石台基座边缘缓慢爬行,避开光幕正下方的区域,以防再度引发反制。
石台冰冷,表面无纹,却隐隐传来一种低频的震颤。那不是来自护灵光幕,而是更深之处。
“每隔七息,地面会轻微震动一次。”沈清璃低声开口,声音几近耳语,“在静默波来临前,总有半息的预兆。”
叶凌霄睁开眼,点头。他已察觉那震动的节奏,与血晶之力的搏动略有呼应。他将左手掌心贴地,不再依赖灵力传导,而是以血肉直接承接地脉波动。右臂血纹仍在隐隐发烫,但他刻意压制其蔓延,避免灵力失控。
两人开始绕行石台,步伐缓慢,每三步便停顿一次,同步感知。沈清璃右手握着寒玉佩,将其轻抵石面,借玉佩裂痕的微震预判静默波的到来。果然,每当玉佩震颤加剧,不过瞬息之后,空气便如被抽空般陷入死寂——这便是护灵光幕释放出的无形的静默波,它会将周遭所有灵力场清空,使得灵识瞬间断裂,如同坠入无声深渊。
待灵力场恢复,沈清璃立即重新释放灵识触须,沿着上次中断的位置继续延伸。这一次,她发现灵识在接近石台东南角基座时,捕捉到一丝异常的流向——并非向上汇入护灵光幕,而是向下沉入地底,且带有微弱的牵引力。
“它不是凭空生成的。”她低声道,“能量有来路。”
叶凌霄走到她所指的位置,单膝跪地,手掌全然贴在石面上。他闭目,将血气沉入掌心,借身体为桥,感知地底脉动。血晶之力在经脉中凝而不发,仅作为内感的引子。片刻后,他眉头微动。
“下面有东西。”他说,“不是死物。”
沈清璃立刻取出一枚玉简残片,指尖蘸血,在表面写下一组简短符文。她将残片轻轻嵌入石缝,位置恰好在能量流向的交汇点。符文以血为墨,缓缓渗入石质,释放出极淡的血息,如同呼吸般微弱。
两人静默等待。
光幕未动,静默波如期而至,清空灵力场。待其退去,沈清璃迅速探查残片所在区域。符文依旧完整,血息未散,而地底那股牵引力也未因血息释放而增强或减弱。
“它没察觉。”她说。
叶凌霄伸手,将残片从石缝中取出。符文未损,血色未褪。他凝视片刻,忽然道:“血息太散,不足以形成通路。但既然它不排斥,说明血可以成为媒介。”
沈清璃点头:“你是说,我们可以用血建立一条‘通道’,避开灵力干扰?”
“不止是通道。”叶凌霄缓缓起身,右臂血纹随动作微微抽搐,“是路径。护灵之力从下方升起,而血能触之,说明它认得某种源头。我们不必强攻,只需顺着它的‘血脉’走。”
沈清璃沉吟片刻,从袖中取出另一枚玉简残片,这次她未蘸血,而是以指甲在表面划出三道细痕,形成一个倒置的三角符号。她将残片翻转,背面朝上,轻轻按在石台基座的另一侧。这一次,她不再释放任何灵力,仅以残片本身的重量压住石缝。
片刻后,地面再次震颤。这一次,震感比之前更清晰,且集中在石台正下方。叶凌霄再度跪地,手掌贴石,血气沉入。他忽然察觉,地底那股脉动与他掌心的血气产生了微弱共鸣,仿佛下方之物在回应他的存在。
“不是单纯的物质。”他低声道,“它在‘呼吸’。”
沈清璃迅速靠拢,蹲在他身旁,也将手掌贴地。她的灵识再度延伸,这一次,她终于捕捉到地底的轮廓——非金非石,似液似晶,呈不规则团状,深埋于石台之下约三丈处。更关键的是,其周围有三处灵力旋涡,缓慢旋转,彼此间隔一百二十度,形成环形屏障。这些旋涡如同吞噬灵力的巨口,任何靠近的灵力都会被无情绞碎。
“旋涡不攻击。”她低声分析,“但会吞噬靠近的灵力。我们若强行探入,灵识必被绞碎。”
叶凌霄收回手,掌心已微微发麻。他盯着石台地面,忽然道:“血息能通过,说明旋涡对非灵力波动不敏感。我们若以血为引,循隙而下,或许能绕开旋涡。”
沈清璃看向他:“你是说,用血画出一条‘路’,让护灵之力误以为那是它自身的一部分?”
“正是。”叶凌霄抬起右手,血纹蜿蜒如旧。他用左手食指划过血纹最深处,鲜血再度涌出。这一次,他未让血滴落,而是将血珠凝于指尖,缓缓按向石台表面。
血珠触石的瞬间,地面震颤加剧。光幕边缘泛起微光,但未爆发,也未排斥。血珠顺着石面缓缓渗入,如同被吸收。
沈清璃屏息,灵识紧随血息的流向。她发现,那血息并未被旋涡吞噬,而是沿着某种隐秘的缝隙,悄然下沉。路径曲折,却避开了三处旋涡的中心区域。
“有路。”她低声道,“但极窄。”
叶凌霄收回手,指尖血珠已尽。他低头看着石台,目光沉定。
“血可通路,灵力不行。”他说,“接下来,我们得用血,画出一条能走下去的道。”
沈清璃从怀中取出最后一枚完整的玉简残片,指尖在边缘磨出一道细口。她将残片递给叶凌霄。
“你来划。”她说,“你的血,它认得。”
叶凌霄接过残片,没有犹豫,直接在掌心划开一道口子。鲜血涌出,他将残片浸入血中,让血彻底浸透其纹理。然后,他蹲下身,将残片边缘轻轻抵在石台地面,开始缓缓移动。
血痕随之延展,如一条细线,沿着他感知到的脉动轨迹缓缓前行。每移动一寸,地面震颤便增强一分。光幕微微波动,却始终未爆发。
血线行至第三尺,忽然,石台表面浮现出一道极细的裂纹,与血痕完全重合。裂纹深处,隐约有微光闪动,仿佛地底之物在回应这血的牵引。
沈清璃立即伏地,灵识贴附裂纹边缘。她看到,血痕的末端,正指向三处旋涡之间的一个微小空隙——不足半寸宽,却真实存在。
“就是那里。”她低声说,“血开的路,通向空隙。”
叶凌霄停下动作,掌心血流未止。他盯着那道裂纹,缓缓抬起手,将沾血的残片递向沈清璃。
“下一步,”他说,“谁先下?”
喜欢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