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凌霄指尖未动,掌心血痕再度裂开,血流不止,却仍维持着渗入的节奏。他目光未离地面,眼角余光却已锁住雾气深处那道静立的黑影。
黑影未动,双臂垂落,空洞眼窝直视石台。但就在黑光闪现的刹那,其眼窝内幽芒微闪,如同回应某种信号。叶凌霄呼吸微滞,缓缓收回手掌,血滴坠地,在石面凝成一小片暗红。
“它在读。”他低声道,声音压得极低,几近耳语。
沈清璃站在石台另一侧,玉符贴于掌心,血丝未出。她闭目,指尖轻抵眉心,以《九转天医诀》中“气机溯源”之法,将灵觉沉入周遭空间。她不再试图解析符号本身,而是感知其与四周灵流的共振频率。
片刻后,她眉心一跳。倒三角符号的波动,竟与左侧第三根石柱残存的灵韵完全一致。她不动声色,将血丝化作一线极细探流,悄然延伸向那根石柱底部。血丝贴地游走,避开元符刻痕,探入柱底缝隙。
就在血丝触及柱底夹层的瞬间,玉符突然微震。沈清璃指尖一颤,迅速收束血丝。她睁开眼,目光落在那根石柱上,不动声色地记下玉符震颤的角度——与柱身刻痕形成十七度夹角。
“不是符号本身有问题。”她开口,声音平稳,“是它们在映射。”
叶凌霄抬头:“映射什么?”
“空间结构。”她指向三根石柱,“倒三角对应左三,螺旋折线对应右二,断续横纹藏在第四柱底。它们不是独立符阵,是某种结构的投影接口。”
叶凌霄沉默片刻,转身走向第四根石柱。 他蹲下,以剑尖轻撬柱底石板。石板微动,露出一道极窄夹层,内壁刻有细密纹路,与断续横纹轮廓完全吻合。他以掌心覆上,灵力注入,纹路毫无反应。
“不是灵力驱动。”他低语,“是结构对位。”
沈清璃点头:“我们一直试图用灵力去‘解’它,但它可能只需要‘存在’正确的结构。”
叶凌霄站起,目光扫过其余五根石柱。其余柱底并无类似夹层,表面刻痕也与三组符号无一对应。他皱眉:“为什么只有三处?”
“或许其余节点不在这里。”沈清璃道,“或者……尚未激活。”
两人对视一眼,皆未忽略雾气中那道黑影的存在。它依旧静立,影子与地面螺旋折线末端重叠,光丝若隐若现。每一次符号激活,其眼窝便微闪一次,如同接收某种反馈。
“它在监控我们。”叶凌霄道,“但不是阻止,是记录。”
“那就让它记录错误的。”沈清璃忽然道。
叶凌霄看向她。
“假动作。”她声音冷静,“你注入灵力,但注入错误符号。我趁机探查真实结构。”
叶凌霄点头。他走回断续横纹处,掌心压下,灵力缓缓注入。石面沉寂,无光无震。他持续施压,掌心血痕因强行运功再度裂开,血滴顺指尖滑落,坠于石面。
黑影未动。
沈清璃立即行动。她将血丝化作极细探线,沿地面微隙延伸至第四根石柱底。探线无声滑入夹层,触碰内壁纹路。她灵觉沉入,捕捉频率波动——果然,断续横纹的真正灵频源藏于此。
她正欲深入,探线前端忽觉阻力,如同撞上无形屏障。她未强推,悄然收回。血丝回缩,末端微卷,似被轻微灼伤。
“有防护层。”她低语,“但不是针对探查,是防止越界。”
叶凌霄收回手掌,血滴落地,未被吸收。他低头,却见血珠在石面形成微小反光——倒映出上方并不存在的虚影:一道穹顶轮廓,数条回廊交错,结构复杂,似曾相识。
他瞳孔微缩,迅速抬手遮挡血珠。再看时,反光已散。
“刚才……你看到什么?”沈清璃问。
“空间。”他声音低沉,“不是现在的样子。是折叠的。”
沈清璃未答,目光落在三根已确认的石柱上。她取出玉符,以血为引,在空中勾勒三柱位置,试图构建空间映射模型。血丝悬停,形成三点连线,构成一个不规则三角。
“如果这三处是节点,”她道,“那整个石台,可能是更大结构的一部分。”
叶凌霄蹲下,以剑尖点地,按倒三角→螺旋折线→断续横纹的顺序,轻划地面。剑尖划过符号,未注入灵力,仅模拟路径。
划至终点时,石台微震。三根对应石柱同时泛起微光,持续不足一息,随即熄灭。无后续变化。
“顺序对。”叶凌霄道,“但方式不对。”
“不是灵力,不是血,不是动作。”沈清璃沉思,“是节奏?力度?还是……某种触发条件?”
叶凌霄再次划动,这次加快速度。石台无反应。他放慢,加重剑尖压力,依旧无效。他尝试停顿在每一段符号之间,间隔三息、五息、七息,均无变化。
“不是时间间隔。”他收剑,“是‘走法’本身有问题。”
沈清璃盯着三根石柱的微光残留。她忽然道:“刚才亮起的顺序,是‘三短一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凌霄一怔:“什么?”
“三根柱子亮起的节奏。”她重复,“左三亮,右二亮,第四亮,停顿——是‘三短一长’。和暗门内的‘三长一短’嗡鸣,完全相反。”
叶凌霄眼神一凝。他回想起通道中黑影留下的灵流节律——“三长一短”,与守护者印记的“三短一长”对称。而此刻,三柱微光却是“三短一长”。
“正向激活。”他低语,“我们刚才的划动,触发了正向反应。”
“但黑影走的是反向。”沈清璃道,“它拖行重物,留下‘三长一短’痕迹。它要的,是逆向仪式。”
叶凌霄沉默片刻,忽然道:“我们一直以为它在逃。但它不是。它在执行。”
“执行什么?”
“破坏。”他目光沉下,“或者……篡改。”
沈清璃未答,指尖轻抚玉符。她忽然察觉玉符边缘微热,低头看去,符身裂痕处渗出一丝极细血线,自动延伸向地面倒三角符号。
她未阻止。
血线滑入符号边缘,未被吸收,却在接触瞬间,倒三角符号再次泛起黑光。比前几次更亮,持续三息。
雾气深处,黑影眼窝骤然亮起,幽芒大盛。其影子与螺旋折线的光丝骤然增粗,如同被激活的导流通道。
叶凌霄立即抬手,将掌心血痕按向暗金凹槽,血滴渗入。倒三角黑光再闪。
黑影眼窝光芒随之闪烁——节奏为“三长一短”。
“它在同步。”沈清璃低声道,“我们激活一次,它记录一次。”
“那我们就多激活几次。”叶凌霄冷声道,“让它看。”
他连续三次将血滴注入凹槽,每次间隔固定。倒三角三次泛起黑光,节奏一致。
黑影眼窝随之三次闪烁,节奏未变。
沈清璃却在此时察觉异常——第三次黑光闪现时,玉符血线末端微微扭曲,如同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引。她迅速收线,指尖轻触玉符表面,感受到一丝极细微的震动,频率与“三短一长”完全吻合。
“它在记录我们,”她低语,“但我们也在被它影响。”
叶凌霄停下动作,掌心血痕因连续失血而苍白。他抬头看向沈清璃:“接下来,不能用血了。”
“也不能用灵力。”她补充,“它会读。”
“那就用结构。”叶凌霄站起,走向三根石柱,“我们不激活符号,我们重建节点。”
沈清璃点头。她取出一枚薄玉片,以指尖血在玉面刻下三柱位置,试图模拟空间映射。叶凌霄则以剑尖在每根柱底刻痕处轻点,不注入灵力,仅模拟存在。
当第三根柱底被点中的瞬间,石台微震。三根石柱同时泛起微光,节奏仍是“三短一长”。
但这一次,光未熄灭。持续闪烁,如同等待回应。
叶凌霄与沈清璃对视一眼。
“它在等下一步。”她道。
“不是解。”他低声道,“是走。”
他抬脚,踏向倒三角符号中心。
沈清璃伸手拦住:“等等。”
他停步。
她盯着三柱微光,忽然道:“如果‘三短一长’是正向,‘三长一短’是反向……那我们要走的,是不是反向?”
叶凌霄沉默。
雾气中,黑影依旧静立,眼窝幽芒未散。其影子与螺旋折线的光丝稳定连接,如同一条等待通行的路径。
沈清璃缓缓松开手。
叶凌霄抬起脚,正要落下——
石台微光忽然一颤,三柱闪烁节奏突变。
喜欢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
黑影未动,双臂垂落,空洞眼窝直视石台。但就在黑光闪现的刹那,其眼窝内幽芒微闪,如同回应某种信号。叶凌霄呼吸微滞,缓缓收回手掌,血滴坠地,在石面凝成一小片暗红。
“它在读。”他低声道,声音压得极低,几近耳语。
沈清璃站在石台另一侧,玉符贴于掌心,血丝未出。她闭目,指尖轻抵眉心,以《九转天医诀》中“气机溯源”之法,将灵觉沉入周遭空间。她不再试图解析符号本身,而是感知其与四周灵流的共振频率。
片刻后,她眉心一跳。倒三角符号的波动,竟与左侧第三根石柱残存的灵韵完全一致。她不动声色,将血丝化作一线极细探流,悄然延伸向那根石柱底部。血丝贴地游走,避开元符刻痕,探入柱底缝隙。
就在血丝触及柱底夹层的瞬间,玉符突然微震。沈清璃指尖一颤,迅速收束血丝。她睁开眼,目光落在那根石柱上,不动声色地记下玉符震颤的角度——与柱身刻痕形成十七度夹角。
“不是符号本身有问题。”她开口,声音平稳,“是它们在映射。”
叶凌霄抬头:“映射什么?”
“空间结构。”她指向三根石柱,“倒三角对应左三,螺旋折线对应右二,断续横纹藏在第四柱底。它们不是独立符阵,是某种结构的投影接口。”
叶凌霄沉默片刻,转身走向第四根石柱。 他蹲下,以剑尖轻撬柱底石板。石板微动,露出一道极窄夹层,内壁刻有细密纹路,与断续横纹轮廓完全吻合。他以掌心覆上,灵力注入,纹路毫无反应。
“不是灵力驱动。”他低语,“是结构对位。”
沈清璃点头:“我们一直试图用灵力去‘解’它,但它可能只需要‘存在’正确的结构。”
叶凌霄站起,目光扫过其余五根石柱。其余柱底并无类似夹层,表面刻痕也与三组符号无一对应。他皱眉:“为什么只有三处?”
“或许其余节点不在这里。”沈清璃道,“或者……尚未激活。”
两人对视一眼,皆未忽略雾气中那道黑影的存在。它依旧静立,影子与地面螺旋折线末端重叠,光丝若隐若现。每一次符号激活,其眼窝便微闪一次,如同接收某种反馈。
“它在监控我们。”叶凌霄道,“但不是阻止,是记录。”
“那就让它记录错误的。”沈清璃忽然道。
叶凌霄看向她。
“假动作。”她声音冷静,“你注入灵力,但注入错误符号。我趁机探查真实结构。”
叶凌霄点头。他走回断续横纹处,掌心压下,灵力缓缓注入。石面沉寂,无光无震。他持续施压,掌心血痕因强行运功再度裂开,血滴顺指尖滑落,坠于石面。
黑影未动。
沈清璃立即行动。她将血丝化作极细探线,沿地面微隙延伸至第四根石柱底。探线无声滑入夹层,触碰内壁纹路。她灵觉沉入,捕捉频率波动——果然,断续横纹的真正灵频源藏于此。
她正欲深入,探线前端忽觉阻力,如同撞上无形屏障。她未强推,悄然收回。血丝回缩,末端微卷,似被轻微灼伤。
“有防护层。”她低语,“但不是针对探查,是防止越界。”
叶凌霄收回手掌,血滴落地,未被吸收。他低头,却见血珠在石面形成微小反光——倒映出上方并不存在的虚影:一道穹顶轮廓,数条回廊交错,结构复杂,似曾相识。
他瞳孔微缩,迅速抬手遮挡血珠。再看时,反光已散。
“刚才……你看到什么?”沈清璃问。
“空间。”他声音低沉,“不是现在的样子。是折叠的。”
沈清璃未答,目光落在三根已确认的石柱上。她取出玉符,以血为引,在空中勾勒三柱位置,试图构建空间映射模型。血丝悬停,形成三点连线,构成一个不规则三角。
“如果这三处是节点,”她道,“那整个石台,可能是更大结构的一部分。”
叶凌霄蹲下,以剑尖点地,按倒三角→螺旋折线→断续横纹的顺序,轻划地面。剑尖划过符号,未注入灵力,仅模拟路径。
划至终点时,石台微震。三根对应石柱同时泛起微光,持续不足一息,随即熄灭。无后续变化。
“顺序对。”叶凌霄道,“但方式不对。”
“不是灵力,不是血,不是动作。”沈清璃沉思,“是节奏?力度?还是……某种触发条件?”
叶凌霄再次划动,这次加快速度。石台无反应。他放慢,加重剑尖压力,依旧无效。他尝试停顿在每一段符号之间,间隔三息、五息、七息,均无变化。
“不是时间间隔。”他收剑,“是‘走法’本身有问题。”
沈清璃盯着三根石柱的微光残留。她忽然道:“刚才亮起的顺序,是‘三短一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凌霄一怔:“什么?”
“三根柱子亮起的节奏。”她重复,“左三亮,右二亮,第四亮,停顿——是‘三短一长’。和暗门内的‘三长一短’嗡鸣,完全相反。”
叶凌霄眼神一凝。他回想起通道中黑影留下的灵流节律——“三长一短”,与守护者印记的“三短一长”对称。而此刻,三柱微光却是“三短一长”。
“正向激活。”他低语,“我们刚才的划动,触发了正向反应。”
“但黑影走的是反向。”沈清璃道,“它拖行重物,留下‘三长一短’痕迹。它要的,是逆向仪式。”
叶凌霄沉默片刻,忽然道:“我们一直以为它在逃。但它不是。它在执行。”
“执行什么?”
“破坏。”他目光沉下,“或者……篡改。”
沈清璃未答,指尖轻抚玉符。她忽然察觉玉符边缘微热,低头看去,符身裂痕处渗出一丝极细血线,自动延伸向地面倒三角符号。
她未阻止。
血线滑入符号边缘,未被吸收,却在接触瞬间,倒三角符号再次泛起黑光。比前几次更亮,持续三息。
雾气深处,黑影眼窝骤然亮起,幽芒大盛。其影子与螺旋折线的光丝骤然增粗,如同被激活的导流通道。
叶凌霄立即抬手,将掌心血痕按向暗金凹槽,血滴渗入。倒三角黑光再闪。
黑影眼窝光芒随之闪烁——节奏为“三长一短”。
“它在同步。”沈清璃低声道,“我们激活一次,它记录一次。”
“那我们就多激活几次。”叶凌霄冷声道,“让它看。”
他连续三次将血滴注入凹槽,每次间隔固定。倒三角三次泛起黑光,节奏一致。
黑影眼窝随之三次闪烁,节奏未变。
沈清璃却在此时察觉异常——第三次黑光闪现时,玉符血线末端微微扭曲,如同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引。她迅速收线,指尖轻触玉符表面,感受到一丝极细微的震动,频率与“三短一长”完全吻合。
“它在记录我们,”她低语,“但我们也在被它影响。”
叶凌霄停下动作,掌心血痕因连续失血而苍白。他抬头看向沈清璃:“接下来,不能用血了。”
“也不能用灵力。”她补充,“它会读。”
“那就用结构。”叶凌霄站起,走向三根石柱,“我们不激活符号,我们重建节点。”
沈清璃点头。她取出一枚薄玉片,以指尖血在玉面刻下三柱位置,试图模拟空间映射。叶凌霄则以剑尖在每根柱底刻痕处轻点,不注入灵力,仅模拟存在。
当第三根柱底被点中的瞬间,石台微震。三根石柱同时泛起微光,节奏仍是“三短一长”。
但这一次,光未熄灭。持续闪烁,如同等待回应。
叶凌霄与沈清璃对视一眼。
“它在等下一步。”她道。
“不是解。”他低声道,“是走。”
他抬脚,踏向倒三角符号中心。
沈清璃伸手拦住:“等等。”
他停步。
她盯着三柱微光,忽然道:“如果‘三短一长’是正向,‘三长一短’是反向……那我们要走的,是不是反向?”
叶凌霄沉默。
雾气中,黑影依旧静立,眼窝幽芒未散。其影子与螺旋折线的光丝稳定连接,如同一条等待通行的路径。
沈清璃缓缓松开手。
叶凌霄抬起脚,正要落下——
石台微光忽然一颤,三柱闪烁节奏突变。
喜欢天医玄龙:苍生劫起,我执命为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