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
今天早晨起来时,天色阴沉,空气里带着一股凉意,似乎没有昨晚那么冷,但风吹在脸上依旧有些刺骨。我站在阳台上,望着小区里一棵光秃秃的槐树,几只麻雀正蹲在电线上,忽上忽下地叫着,像是在商量去哪儿觅食。
星期天本该休息,可我们项目的节点快到期了,早晨七点多,领导就在群里发消息提醒大家注意进度。我看着手机屏幕上跳出的消息,心里叹了口气,其实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周末,只要项目一紧,时间就会变得不再属于自己。
洗漱完随便吃了点面包牛奶,我背上电脑包出了门。地铁站人不算多,大家都裹着厚厚的衣服,神情里有一种冬日的倦怠。车厢里坐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孩子在她怀里睡着了,小小的手抓着母亲的衣角,母亲看着孩子时眼神很柔和,我盯了几秒,心里突然闪过一句话:生活的重量,往往是因为责任而变得沉重。
到公司后,办公室里灯光亮得刺眼,电脑屏幕一排排闪烁着,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我先打开昨天写到一半的代码,盯着屏幕发了会儿呆,脑子里一片空白。项目的系统流程很复杂,很多地方需要重新调整逻辑,稍不注意就可能出错。魏鹏坐在我旁边,抱着一杯热茶,埋头看着文档,他一边看一边皱眉,好像遇到了什么麻烦。
“周磊,你那块处理完了吗?”他突然问。
“还差点,”我答,“逻辑梳理还在改,等会儿我把接口调试一下再给你。”
“行,那我也先把报表部分的SqL再捋一遍,昨晚做了一半,越写越乱。”
我们两个互相点点头,各忙各的。时间过得飞快,没多久就到了上午十点,窗外的天空更灰了,像是蒙了一层纱。
中途我拿起手机,看到李倩发来微信:
“周末还在加班啊?”
我回她:“是啊,项目太紧了,没办法。”
她发了一个叹气的表情,说:“武汉这边也一样,昨天晚上加班到十一点,回来路上风吹得我头疼。”
我心里微微一紧,打字问她:“身体还好吗,别硬撑,注意休息。”
她回道:“还行,就是有点疲惫,冬天一冷人就容易累。”
我看着屏幕,愣了片刻,突然想起一句话:“人到中年,健康才是最大的底气。”想劝她别太拼,但她那性子我了解,不说最后也会自己硬扛。
放下手机继续工作,可心里总有点悬。工作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绳子,把我们绑得紧紧的,明知道该放松,可又总舍不得松开,因为一旦松开,可能就会被甩在后面。
中午我们点了外卖,简单吃了点米饭炒菜。魏鹏夹了几口,就开始吐槽:“这饭菜一天不如一天,价格涨得比工资快。”
我笑着说:“那还不是一样吃,饿了管饱就行。”
他叹了口气:“是啊,谁让咱们是打工人呢。”
我没接话,心里默默想起一句在网上常看到的话:“成年人的崩溃,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很多时候,我们看似安稳,其实背后都在咬牙坚持。
下午的时间过得比上午更快,领导不时过来询问进度,我能感到他语气里的焦躁,好像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到了四点多,我脑袋已经昏沉沉的,连打字都开始犯错。魏鹏提议出去走一走透透气,我跟着他下了楼,冷风扑面而来,空气里有股潮湿味。小区门口摆着几个卖烤红薯的小摊,香味顺着风飘过来。我们买了一个,捧在手心里觉得暖和。
“你说啊,”魏鹏慢慢开口,“咱们这么拼,到底值不值?”
我愣了一下,没马上回答,想了想才说:“值不值谁也说不好吧,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我老婆总说我没时间陪她,家里孩子也说我总不在。”他苦笑,“可我不加班,项目完不成,奖金没了,她们也得抱怨。说到底,怎么做都是错。”
我没再多说,只是拍拍他的肩膀。其实我能体会,那种夹在生活和责任之间的无力感,谁不是这样呢。
傍晚回到办公室继续赶工,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算把今天的模块完成。关掉电脑时,我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感觉肩膀像卸下了石头。
走出公司大门时,夜色已经彻底笼罩,街道两旁的灯光昏黄,车流在马路上缓缓移动,像一条流动的河。天空阴沉得压抑,我抬头望了一眼,总觉得空气里有种说不清的沉重。最近新闻里总有些关于肺炎的零星报道,虽然还没人提及太严重的情况,但心里难免会想,这是不是某种征兆。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李倩发消息,问她在干嘛。她回我:“刚洗完澡,准备躺床上看看剧。”我问她身体是不是还不舒服,她说好多了。我们随便聊了几句,话题就慢慢淡了。我盯着屏幕好一会儿,心里忽然有点空落落的。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失去,而是无能为力。”工作也好,感情也罢,很多时候我们想守护的东西,未必能完全守住。
夜已经深了,街道渐渐安静下来,偶尔传来几声汽车的鸣笛。我坐在书桌前,把今天的经历写下来,心里忽然有点安慰。或许文字就是这样,它让人把无处安放的情绪寄托出来,也让人有了面对明天的勇气。
今天早晨起来时,天色阴沉,空气里带着一股凉意,似乎没有昨晚那么冷,但风吹在脸上依旧有些刺骨。我站在阳台上,望着小区里一棵光秃秃的槐树,几只麻雀正蹲在电线上,忽上忽下地叫着,像是在商量去哪儿觅食。
星期天本该休息,可我们项目的节点快到期了,早晨七点多,领导就在群里发消息提醒大家注意进度。我看着手机屏幕上跳出的消息,心里叹了口气,其实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周末,只要项目一紧,时间就会变得不再属于自己。
洗漱完随便吃了点面包牛奶,我背上电脑包出了门。地铁站人不算多,大家都裹着厚厚的衣服,神情里有一种冬日的倦怠。车厢里坐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孩子在她怀里睡着了,小小的手抓着母亲的衣角,母亲看着孩子时眼神很柔和,我盯了几秒,心里突然闪过一句话:生活的重量,往往是因为责任而变得沉重。
到公司后,办公室里灯光亮得刺眼,电脑屏幕一排排闪烁着,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我先打开昨天写到一半的代码,盯着屏幕发了会儿呆,脑子里一片空白。项目的系统流程很复杂,很多地方需要重新调整逻辑,稍不注意就可能出错。魏鹏坐在我旁边,抱着一杯热茶,埋头看着文档,他一边看一边皱眉,好像遇到了什么麻烦。
“周磊,你那块处理完了吗?”他突然问。
“还差点,”我答,“逻辑梳理还在改,等会儿我把接口调试一下再给你。”
“行,那我也先把报表部分的SqL再捋一遍,昨晚做了一半,越写越乱。”
我们两个互相点点头,各忙各的。时间过得飞快,没多久就到了上午十点,窗外的天空更灰了,像是蒙了一层纱。
中途我拿起手机,看到李倩发来微信:
“周末还在加班啊?”
我回她:“是啊,项目太紧了,没办法。”
她发了一个叹气的表情,说:“武汉这边也一样,昨天晚上加班到十一点,回来路上风吹得我头疼。”
我心里微微一紧,打字问她:“身体还好吗,别硬撑,注意休息。”
她回道:“还行,就是有点疲惫,冬天一冷人就容易累。”
我看着屏幕,愣了片刻,突然想起一句话:“人到中年,健康才是最大的底气。”想劝她别太拼,但她那性子我了解,不说最后也会自己硬扛。
放下手机继续工作,可心里总有点悬。工作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绳子,把我们绑得紧紧的,明知道该放松,可又总舍不得松开,因为一旦松开,可能就会被甩在后面。
中午我们点了外卖,简单吃了点米饭炒菜。魏鹏夹了几口,就开始吐槽:“这饭菜一天不如一天,价格涨得比工资快。”
我笑着说:“那还不是一样吃,饿了管饱就行。”
他叹了口气:“是啊,谁让咱们是打工人呢。”
我没接话,心里默默想起一句在网上常看到的话:“成年人的崩溃,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很多时候,我们看似安稳,其实背后都在咬牙坚持。
下午的时间过得比上午更快,领导不时过来询问进度,我能感到他语气里的焦躁,好像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到了四点多,我脑袋已经昏沉沉的,连打字都开始犯错。魏鹏提议出去走一走透透气,我跟着他下了楼,冷风扑面而来,空气里有股潮湿味。小区门口摆着几个卖烤红薯的小摊,香味顺着风飘过来。我们买了一个,捧在手心里觉得暖和。
“你说啊,”魏鹏慢慢开口,“咱们这么拼,到底值不值?”
我愣了一下,没马上回答,想了想才说:“值不值谁也说不好吧,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我老婆总说我没时间陪她,家里孩子也说我总不在。”他苦笑,“可我不加班,项目完不成,奖金没了,她们也得抱怨。说到底,怎么做都是错。”
我没再多说,只是拍拍他的肩膀。其实我能体会,那种夹在生活和责任之间的无力感,谁不是这样呢。
傍晚回到办公室继续赶工,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算把今天的模块完成。关掉电脑时,我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感觉肩膀像卸下了石头。
走出公司大门时,夜色已经彻底笼罩,街道两旁的灯光昏黄,车流在马路上缓缓移动,像一条流动的河。天空阴沉得压抑,我抬头望了一眼,总觉得空气里有种说不清的沉重。最近新闻里总有些关于肺炎的零星报道,虽然还没人提及太严重的情况,但心里难免会想,这是不是某种征兆。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李倩发消息,问她在干嘛。她回我:“刚洗完澡,准备躺床上看看剧。”我问她身体是不是还不舒服,她说好多了。我们随便聊了几句,话题就慢慢淡了。我盯着屏幕好一会儿,心里忽然有点空落落的。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失去,而是无能为力。”工作也好,感情也罢,很多时候我们想守护的东西,未必能完全守住。
夜已经深了,街道渐渐安静下来,偶尔传来几声汽车的鸣笛。我坐在书桌前,把今天的经历写下来,心里忽然有点安慰。或许文字就是这样,它让人把无处安放的情绪寄托出来,也让人有了面对明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