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四六三-《毕业后打工日记》

  2019年10月6日|晴

  一早醒来,我站在洗手台前刷牙,脑袋却空空如也。

  从今儿起,我就是“运营数据联动组”的新人了。

  想到这几个字,我就觉得拗口。名字拗,事儿可能更拧。洗完脸,我对着镜子看了一眼自己——胡茬刮了,头发梳得规矩,但眼底的倦意藏不住。

  我知道,我得准备好,被“盘”一顿。

  八点四十五,我走进新部门所在的办公区。这里是五楼西南角,跟我原来的工位隔了整整一个楼层。刚推门进来,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沉闷。那是一种旧沙发和不常开窗的办公区特有的味道——夹杂着纸张、灰尘和咖啡渍的味道。

  何锦涛还没来,一个戴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坐在最里面的工位上打着哈欠。他瞥了我一眼:“新来的?坐那边,靠窗。”

  我点点头,找了个位子坐下。

  过了几分钟,进来一个穿蓝灰色t恤的胖男人,手里拿着奶茶,边喝边说:“诶?新人?听说你从系统那边下来的?”

  “嗯。”我简单回应。

  他嗤了一声:“系统那帮人平时高高在上,现在也下凡了啊。”

  我没吭声,只是笑了笑。

  九点整,何锦涛终于踩点到办公室。他穿着一件显眼的酒红色衬衫,面带笑容,进门便大声道:“来来来,都开个会,认识一下新同事!”

  会议室不大,一张椭圆形会议桌,坐满了人。

  我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何锦涛把我介绍完后,拍拍我肩膀:“以后小周就我们自己人了,有啥事儿别客气。”

  旁边那胖子插话:“能别客气最好,咱组现在缺的不是人,是愿意干活的心。”

  场面顿时冷了几秒,空气像被拧紧的水管,滴答不响。

  会议开始后,何锦涛像是打开了收音机,开始讲他上个月参与的一个报表整合项目,从人员协调讲到数据流程,中途还绕回去批评了另一个“协调不畅”的老项目。

  讲了二十分钟,没重点,没结论,我差点走神。

  我实在忍不住,在会议笔记本上写了几个问题,趁他喝水空档提问:“何组,咱这个季度的项目数据交付节点定了吗?还有,咱和财务那边接口同步计划是按老流程还是有新模板?”

  何锦涛一愣,眉头微不可查地跳了下,嘴角却还挂着笑:“哎呀,小周不愧是做系统流程的,上来就问得这么专业。”

  但他没回答,只转头问那个胖子:“小罗,你来说说?”

  小罗咳了一声:“目前也还在整合吧,反正先干着,具体看进度。”

  我心里一沉。

  “整合”这词,在打工人的语境里,大多数时候都等于“没有安排”。

  整场会开了近一小时,我提了四个问题,收获了三个“先看情况”,一个“到时候对接”。我不是没预料,但真坐在这儿听这些话,心里还是像吞了个生鸡蛋,腥味上涌。

  会议散后,没人多说话,各回各位。我刚回到座位,小罗便坐了过来,把奶茶搁我桌上:“兄弟,刚来别那么实诚,咱这组不是你原来的那套打法。”

  我抬眼看他。

  他眯着眼睛笑:“我不是打击你啊,但在这儿,太上进反而招人烦。你看咱老何,面上客气,心里可不喜欢‘抢风头’的。”

  我点点头,没回应。他起身拍拍我:“慢慢就懂了。”

  中午,我没去公司食堂,而是一个人去了附近的兰州拉面馆。

  店里放着老旧的收音机广播,播放的是《每天爱你多一些》。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人来人往,拉面师傅手上拉着面团如风车般飞旋,汤锅腾腾热气冒起。

  我低头喝汤的时候,手机震了一下,是李倩发来的一张照片。

  照片里是她新换的办公桌,一张绿色植物摆在窗边,阳光落在桌面上,还有一只猫耳造型的白色耳机放在键盘旁边。

  她配了一句文字:

  “看吧,我努力生活的样子。”

  我盯着这句话愣了好一会儿。

  她在那边努力维持生活的样子,我在这边学着在人情夹缝中爬行。我们都没放弃,但也都不太顺利。

  我给她回了一条:“加油,我也开始‘新生活’了。”

  她回:“第一天表现如何?”

  我发了个笑哭表情。

  她秒回:“被欺负了?”

  我想了想,回了三个字:

  “还没呢。”

  但我心里清楚,才第一天,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