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日|晴
今天早上,我醒得特别早,天还没亮透,阳台上那株快要谢掉的绿萝在微风中晃动着叶片,叶子有些发黄,我顺手剪掉几片残叶。或许是昨晚梦到了父亲,一个人坐在田埂边抽烟,我才会醒得这么早。梦里的他没说话,只是递了根烟给我,我接过,却没点燃。醒来后,那画面还停留在脑海里,像是一种预感,也像是某种情绪的提醒。
洗漱后,我煮了碗挂面,丢了一点青菜和鸡蛋进去,没加火腿肠,想着得省点,毕竟月底工资还没发,这几天又不想动用积蓄。吃完饭,我看了眼手机,魏鹏在群里发了一张图片,是他以前在苏州分公司门口拍的,说是早上阳光刚好,门口一棵银杏树特别美。我回了句:“这画面挺适合拍电影。”他发来一串“哈哈哈哈”,还说苏州的早晨就像姑娘的笑,不吵不闹,温温吞吞地就把人拖进去了。
上午部门例会,唐主管依旧是那副不紧不慢的语气,说着下周计划,流程优化要进入第三阶段,还要试着做一次横向部门联动。她点了我名,说我之前写的流程反馈记录做得挺细,建议我牵头下次的改进提案会议。我本想推脱,但她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整个会议室一片静默,我只能点头:“行,我这两天先整理下方案。”
散会后,我去找了财务的刘姐,问了些关于数据共享权限的细节。刘姐倒是爽快:“小周你直接列个清单,写明白需要查阅哪几块数据,我回头给你打通权限。”我们一边说话,她一边给自己泡枸杞茶,我盯着那个红色的小瓷杯发呆,忽然觉得,办公室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像一块拼图,只有动起来才知道能不能拼得上。
中午吃饭时,我还是去了那家常去的砂锅米线店。老板娘在门口晒着辣椒,边搅拌边跟邻桌的几位中年妇女聊着天,说什么楼下物业又涨价了,还说对面那栋楼一个老太太摔了一跤,送医院了。我听了一耳朵,没插话,只觉得城市虽大,但这些小巷小店里的人情味,还是那么接地气。
饭后回到公司,电脑还没开机,就收到李倩发来的视频聊天邀请。我连上耳机,李倩在镜头里穿着一件米白色宽松衬衣,头发扎成了松松的马尾,后面是她家阳台,绿植生机盎然。她说自己刚从外面采购回来,公司最近在做个专项,她暂时没被调走,心里轻松不少。她还特地展示了她新买的那盆多肉,说是“有空就看看这些植物,感觉烦心事都会被吸走。”
我们聊了一会儿,我告诉她公司要让我牵头流程联动的提案,她笑得很灿烂,说:“说明你越来越靠谱了嘛,郑州小卷王。”我说:“那你是不是得奖励一下我?”她笑着点头:“下次见面请你喝奶茶。”我调侃道:“你说这话可得负责,喝奶茶我可很能喝的。”两人笑成一团。
下午我开始梳理流程阶段的材料,用了一个思维导图工具,把各部门流程做了初步梳理,又找上次汇报用的模版翻出来对照。天色渐晚,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桌上,一束一束斑驳的光让我一阵恍惚。
下班后没回家,去了附近的新华书店坐了一会儿。翻了本管理类的新书,看了几页就觉得有点生涩难懂,干脆转身去了杂志区,拿起一本《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是一篇关于“城市孤独症”的专题。我坐在角落的沙发上慢慢翻着,越看越觉得现实的深刻,有时候人真的很容易在城市的灯火阑珊中迷失。
晚上回家,做了个简简单单的炒鸡蛋西红柿和白米饭,电视放着个财经频道,我边吃边听,偶尔点点头,好像自己真的对股市有那么一点研究似的。饭后刷了会短视频,一不小心又浪费了一个小时,最终关了手机,坐回书桌前写这篇日记。
城市的节奏从不会为某个人而慢下来,但人总得学会在不变的规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拍。
今天早上,我醒得特别早,天还没亮透,阳台上那株快要谢掉的绿萝在微风中晃动着叶片,叶子有些发黄,我顺手剪掉几片残叶。或许是昨晚梦到了父亲,一个人坐在田埂边抽烟,我才会醒得这么早。梦里的他没说话,只是递了根烟给我,我接过,却没点燃。醒来后,那画面还停留在脑海里,像是一种预感,也像是某种情绪的提醒。
洗漱后,我煮了碗挂面,丢了一点青菜和鸡蛋进去,没加火腿肠,想着得省点,毕竟月底工资还没发,这几天又不想动用积蓄。吃完饭,我看了眼手机,魏鹏在群里发了一张图片,是他以前在苏州分公司门口拍的,说是早上阳光刚好,门口一棵银杏树特别美。我回了句:“这画面挺适合拍电影。”他发来一串“哈哈哈哈”,还说苏州的早晨就像姑娘的笑,不吵不闹,温温吞吞地就把人拖进去了。
上午部门例会,唐主管依旧是那副不紧不慢的语气,说着下周计划,流程优化要进入第三阶段,还要试着做一次横向部门联动。她点了我名,说我之前写的流程反馈记录做得挺细,建议我牵头下次的改进提案会议。我本想推脱,但她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整个会议室一片静默,我只能点头:“行,我这两天先整理下方案。”
散会后,我去找了财务的刘姐,问了些关于数据共享权限的细节。刘姐倒是爽快:“小周你直接列个清单,写明白需要查阅哪几块数据,我回头给你打通权限。”我们一边说话,她一边给自己泡枸杞茶,我盯着那个红色的小瓷杯发呆,忽然觉得,办公室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像一块拼图,只有动起来才知道能不能拼得上。
中午吃饭时,我还是去了那家常去的砂锅米线店。老板娘在门口晒着辣椒,边搅拌边跟邻桌的几位中年妇女聊着天,说什么楼下物业又涨价了,还说对面那栋楼一个老太太摔了一跤,送医院了。我听了一耳朵,没插话,只觉得城市虽大,但这些小巷小店里的人情味,还是那么接地气。
饭后回到公司,电脑还没开机,就收到李倩发来的视频聊天邀请。我连上耳机,李倩在镜头里穿着一件米白色宽松衬衣,头发扎成了松松的马尾,后面是她家阳台,绿植生机盎然。她说自己刚从外面采购回来,公司最近在做个专项,她暂时没被调走,心里轻松不少。她还特地展示了她新买的那盆多肉,说是“有空就看看这些植物,感觉烦心事都会被吸走。”
我们聊了一会儿,我告诉她公司要让我牵头流程联动的提案,她笑得很灿烂,说:“说明你越来越靠谱了嘛,郑州小卷王。”我说:“那你是不是得奖励一下我?”她笑着点头:“下次见面请你喝奶茶。”我调侃道:“你说这话可得负责,喝奶茶我可很能喝的。”两人笑成一团。
下午我开始梳理流程阶段的材料,用了一个思维导图工具,把各部门流程做了初步梳理,又找上次汇报用的模版翻出来对照。天色渐晚,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桌上,一束一束斑驳的光让我一阵恍惚。
下班后没回家,去了附近的新华书店坐了一会儿。翻了本管理类的新书,看了几页就觉得有点生涩难懂,干脆转身去了杂志区,拿起一本《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是一篇关于“城市孤独症”的专题。我坐在角落的沙发上慢慢翻着,越看越觉得现实的深刻,有时候人真的很容易在城市的灯火阑珊中迷失。
晚上回家,做了个简简单单的炒鸡蛋西红柿和白米饭,电视放着个财经频道,我边吃边听,偶尔点点头,好像自己真的对股市有那么一点研究似的。饭后刷了会短视频,一不小心又浪费了一个小时,最终关了手机,坐回书桌前写这篇日记。
城市的节奏从不会为某个人而慢下来,但人总得学会在不变的规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