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神秘舍友-《我真有一个软饭王系统》

  ……

  地坛公园对附近的居民来说,可能只是饭后遛弯的地方。

  就像是我们老家里的滨海公园,喷泉公园,类似。

  但是因为史铁生老师的作品,让地坛显得很特殊。

  课文节选,每个人都读过。

  史铁生老师书写了地坛,那是他的地坛。

  “他心灵的避风港,远离尘嚣的宁静。”

  对几个健康的年轻人来说,并不怎么能体会这个心境。

  不过讲解员辛老师感觉很专业,一草一木一石头,都能讲出对应的句子。

  像是重新陪伴坐轮椅的史铁生老师,穿越了一遍地坛。

  健康的中年人也很难领略这种感受。

  如果你得了很严重的疾病,再看《我与地坛》,就会有强烈的共鸣,甚至落泪,看着看着就懂了。

  “生死之交,有宿命的味道,地坛四百余载,静待我的到来。”

  讲解员辛老师虽然是中年大叔,年纪偏大,发型二八分,二分长发挽救秃顶,声音却很洪亮,字正腔圆,说话很有意思。

  肖哥一路拍摄。

  表弟也跟着拍摄,跟着肖哥的镜头角度学习。

  他今天特意带了相机,准备一起拍的。

  不过拍了一会,他就累了,他为了装逼,带的是长镜头的相机,扛着太重了,肖哥这样干惯体力活的还行,相机扛一天也习惯了。

  但是表弟韩霖雨扛不动,扛一会,脸都白了。

  最后还是冯浩给他提相机,他拿着手机跟肖哥学拍摄……

  冯浩力气大,提这点东西很轻松。

  但是王助理远远的看到冯浩手里提东西,立马小跑上前去帮忙拿了。

  “你们逛,空手轻松一点,我没事,我这里休息呢,地坛我小时候老来,冯老师,您把东西给我,我帮您拿。”

  于是表弟的死沉、沉甸甸的相机就落到了王助理手上。

  然后厚着脸皮留下来的李姑父当然不能没有眼色了。

  他努力的把相机接过来了,“主任我帮忙拿。”

  冯浩跟舍友逛了一圈地坛,确实风大,尤其到了地坛跟前。

  周围没有大树遮挡,风更大,当然视野也更好。

  地坛建筑很恢弘,讲解员辛老师说这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有一部很出名的电视剧讲的清代宫斗的,片头取景就在这里。

  还给冯浩他们指导了最佳的拍照位置。

  冯浩他们照了游客照,又一起合影。

  地坛跟前,舍友四个穿着同款藏蓝色体制马甲,拍了合影,背景是地坛圆顶建筑,金碧辉煌,很好看,天空很高很蓝。

  风略大,阳光也很大,不算冷。

  他们正常计划是再待两天就回了。

  画展一周结束,他们也就回去了。

  出来玩也挺好玩的,但是感觉玩几天,就想回去了。

  吃也吃的很好,还经常是大餐,可是待久了还是胃口不习惯。

  人的胃有记忆。

  胃适应了学校食堂的难吃,适应了学生街的小吃,居然还会怀念起来。

  本来说好来这边的开销是杨处和大乔提供的,结果他俩也没有额外花多少钱。

  地坛的门票很便宜,一人2元,学生证半价,1元,但不包含方泽坛和皇祇室‌‌。如果地坛公园举办庙会的时候,成人票30,老人和学生票15。

  车费也不用掏,是表弟韩霖雨的表姑父送他们的。

  平时是表弟开车,否则首都打车也算是大支出,经常很堵,所以打车蛮贵的。

  1元的门票,给配了一个这么高规格,很有学问的讲解员。

  路上冯浩好奇问对方,感觉他懂的好多。

  讲解员很低调的说,我是地坛研究员,已经有博士学位,论文写的就是这方面的,还有出版过《地坛研究史论》。

  冯浩几人:……

  失敬失敬,首都真是到处卧虎藏龙,哪里都是牛逼的人。

  逛完,也就傍晚了,太阳要落山的样子,不好逗留,会冷。

  还有一个天坛,外地人经常会搞混,以为天坛和地坛在一块,实际不是,天坛离这边有十二公里,是另外一个古建筑群。

  首都有一个特色,这边天上乌鸦特别多,盘旋在天空。

  如果去故宫里逛,也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乌鸦。

  冯浩他们逛完,还得到了幸园长(后面才知道对方是园长,真是,抹一把汗。)给每人赠送的地坛的周边,地坛建筑的包挂,很精致,布林布林的树脂做的,里面有亮晶晶的碎粉,可以摇摆。

  还有地坛溜溜球,捏捏乐,这两个实属童年记忆攻击了。

  溜溜球两边是地坛的风景图。

  捏捏乐是做成地坛的模样的柔软的解压泥,可以随便捏。

  设计风格很可爱,古典和有趣结合,做工也比较精致,一点不粗糙。

  冯浩觉得还挺好,回去能送给倾倾,她可能会喜欢。

  本来说玩好了,就结束了,不太好麻烦王助理一直陪着。

  刚刚看表弟的姑父喊王助理王主任,态度恭敬。

  辛园长态度也非常恭敬。

  冯浩自然不好意思喊对方继续陪。

  结果李姑父很热情的给安排了晚餐,烤鸭。

  首都特色,在首都,随便找一家烤鸭店都好吃的,不用特别出名。

  李姑父给安排的也是一家外面不是很出名的烤鸭店。

  离地坛公园也不太远。

  这家味道很好,位置不热闹,却很适合朋友聚餐什么的,闹中取静。

  这家特色选的烤鸭是小鸭,没有那么肥腻,但是更香。

  表姑父强烈要求请客。

  他难得有机会遇见王主任,而且是有点沾亲带故的情况下。

  这样的机会不抓住,那就是大傻子了。

  第一次见面,他虽然善于钻营,也不好就提出自己的诉求,不过只要能沾上关系,有机会打交道,至少下一回申请见面,不会被挡在外头,连面都见不上吧。

  韩表弟和表哥还有舍友们一块逛完出来,发现老板还在,当老板真好……好闲。

  他跑出来还要找个跑业务的借口,老板都不用找借口。

  李姑父:……我是真的在跑业务!!!

  表姑父不知道为啥,忽然特别热情。

  热情的姿态和神态略熟悉,想到了曾经还在奋斗的表姑父去自家的模样。

  冯浩没有见过他刚刚在车上中午吃饭的时候嘚瑟的样子,指导人的样子,就知道他是表弟的老板兼表姑父,还挺客气的。

  表姑父坚决要给安排吃晚饭。

  冯浩他们觉得他是表弟的长辈兼老板,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表弟无所谓╮(╯_╰)╭,他自己带薪上班,光脚不怕穿鞋。

  家里主要是让他去上班,去干这件事,其实不指望他养家。

  王助理也留下来。

  高级体制背心马甲没有回收,王助理说是有很多,都是新的,让他们穿着,这几天首都还比较冷,出来逛方便一点。

  还真别说,这衣服很暖和,很护体,而且笔挺帅气,拍出来的照片还挺好看的。

  杨处也挺喜欢的,好像某次参加活动,他们省长身上也这么穿,嘿嘿。

  大乔不挑,难得能有穿得上显瘦的衣服,显瘦OK。

  肖哥更不挑,其实他真的穿的偏少,他的衣服不保暖,但是这个马甲很保暖,感觉里面是真羽绒还是其他,反正防风保暖。

  表姑父能屈能伸,晚餐说的话跟午餐说的话,完全是两个内容,两种态度,晚餐都是挑着冯浩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好奇的话题聊。

  午餐是炫耀自己。

  晚餐是服务别人。

  王助理一块吃饭,也很亲切,他的任务是陪好冯浩,直到他开启晚上的行程,他知道冯老师晚上还要去凌将军那的。

  交接完,他才回,虽然领导没有这么交代,但是助理要心中有数,要想到前头。

  表姑父谦卑的时候,也是很能聊天的,聊打猎的经历,聊自己最初创业史,跑业务的艰辛,内容还很丰富,而且动作神态活灵活现,模仿逃跑的土拨鼠,模仿见到的野山羊……

  一顿饭算是吃的很愉快。

  表弟觉得恍然回到小时候,小时候表姑父去自家也是这样,很会说话,逗的全家笑哈哈。

  然后吃完,表姑父要顺道送他们回。

  结果就看到王主任小心翼翼接待的冯浩,自家表外甥嘴里喊的浩哥,坐上了一辆京n,军部的车,跟他们分开走了。

  王助理完成任务也回了。

  而路上表姑父想从几个年轻人嘴里打听冯浩去哪。

  肖哥闷葫芦,两眼纯真,摇头。

  大乔打游戏,眼花缭乱,忙着。

  杨处兜圈子,眼神真诚,又把李姑父的创业史再刨了一遍。

  表弟:我不造啊,浩哥没说。

  表姑父心里抓耳挠腮,传说中的京NB牛逼,哪怕是挂在大众上,劳斯莱斯车主见到都要给让路的存在。

  那少年在保镖拥护下,轻松上车。

  还跟他们微笑再见。

  表姑父觉得自己好像接触到了以前接触不到的圈子,脚心发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