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嬴迟对此绝不容忍-《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嬴迟温和示意,群臣谢恩归位。”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监再次高声宣布。

  “禀报陛下,天下局势已然稳固。

  西境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远超我国本土人数。

  面对这些异族民众,需谨慎制定对策。

  或许应仿效对付匈奴、东胡的方式,降其为奴,或是寻求其他方案?以我大秦的实力,虽可任意处置,但若一味将其沦为奴隶,剥夺希望,时间久了必然失控,引发动荡。”

  “毕竟异族人口数量远超我大秦族裔。”

  吕不韦出列,神色严肃地上奏。

  此事关系到大秦能否统御天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异族人口众多,远超我大秦炎黄子孙。

  若全部贬为奴隶,势必造成诸多混乱。”

  “朕早在消灭异族各国、一统天下时便已有定论。”

  嬴迟沉稳言道。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官员均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嬴迟。

  “臣等恭候陛下旨意。”

  群臣齐声说道。

  “当年朕灭国统一之时,对炎黄族裔承诺的是:天下之内,炎黄为尊;万族之中,炎黄为首。”

  “朕欲将帝国百姓分为两等。”

  “第一,我族炎黄子孙为一等生民,享有帝国的所有权柄,可从军、经商、入仕,拥有参与帝国一切事务的机会,可受封爵、授职官、赐土田,得与帝国功臣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西陲之地的他族则为二等生民,无权享有与一等生民同等权益。

  虽可从军,但军功封爵不得超过十级;虽能任职军职,但最高只能统领五万士卒;即便为将,也不可单独指挥炎黄族士兵,必须与大营共处,接受炎黄族将领调度。

  虽可营商,但不得从事铁器、青铜及军需贸易,违者将被抄没家产并严惩;虽能为官,但最高不过郡守,终老也不过州牧。

  并且他族官员仅限治理西陲区域,不得进入中原。”

  嬴迟的声音如洪钟般在朝堂上回荡。

  众人听完西陲人口规划后,陷入沉思。

  毫无疑问,大家都在思索实施二等生民制后的景象。

  他族从军,爵位有限,官职狭窄,商业受到严格限制,从政职位最多到郡守,且只能治理西陲之地。

  “妙策!”

  “实属英明之举!”

  “陛下胸怀经纬,臣等深感钦佩。”

  “这样一来,”

  “既赋予他族一定的生存权柄,使其不至于卑贱如奴,又彻底杜绝其觊觎中枢权力的可能,注定无缘成为重臣,始终由我炎黄一族掌控大局。”

  “陛下英明。”

  “按照此方略施行,不出十年,他族必会俯首称臣,不敢有丝毫异动。”

  “臣心悦诚服。”

  片刻之后,文武百官皆情绪高涨,面露敬仰之色。

  身为朝廷命官,他们自然明白嬴迟对他族政策的核心所在。

  这就好比给予他族生存的空间,也为帝国黎民考虑周全,同时断绝了他们进入权力核心的道路。

  他们始终不过是帝国的棋子,虽为国效力,却绝不可能成为心腹重臣。

  毕竟,

  帝国以炎黄为根基,不容他族动摇根本。

  嬴迟对此绝不容忍。

  他族即便从军,最高爵位不得超过十级,军职不能超越统领五万士卒的将领。

  从政方面,最多只能担任郡守。

  当初帝国疆域不过数十郡时,郡守地位极高,是一方重臣。

  但如今疆域不断扩大,天下尽在掌控,郡守的地位早已大不如前,不过如往昔的县令般散落四方。

  “此外,”

  “在他族之下,还有奴隶的存在,分为可赎与不可赎两类。”

  “可赎奴隶,若为帝国立下功劳,赎身后可升为二等生民。”

  “不可赎奴隶,即便建功也难以摆脱命运,世代为奴,子子孙孙永世为奴,偿还罪责。”

  “秦律看似公正,实则对诸子民区别对待。”

  嬴迟严肃宣布,新增一项律法。

  可恕奴隶是指在秦境沦为奴仆的外族;不可恕奴隶则是来自五胡之地以及侵扰秦帝国的匈奴部族。

  有过必罚。

  “圣上英明。”

  满朝文武无人反对。

  身为炎黄后裔,他们是帝国的根本,一等子民,应当优先于他族。

  决不允许秦帝国变成外族的天下,这岂非荒谬。

  “朕再定一法。”

  “亦成秦铁律。”

  “炎黄为尊,他族为仆。”

  “炎黄为主,他族为附。”

  “秦唯朕之秦,炎黄之秦。

  若有朝一日秦基动摇,此世亦无留义。”

  “若有朝一日秦炎黄式微,朕必令此世尽毁。”

  嬴迟冷声宣告,不容置疑。

  群臣齐声道:“臣等赞同。”

  “议毕。”

  “外族国策如此施行。”

  “再议他事。”

  嬴迟点头,不再多言。

  “启奏陛下。”

  “臣徐福有奏。”

  徐福出列,身为炼丹师本不必上朝,但嬴迟今日返朝,诸多事务需要汇报。

  “讲。”

  “朕亦想见丹殿五年变化。”

  嬴迟注视着徐福。

  “回陛下,五年来,臣遵旨而行。”

  “如今丹殿已有炼丹师两千余人,多为一品初阶,另有五百人为一品中阶,百人为一品高阶。”

  “至于二品炼丹师,有二品初阶十五人,中阶十人,高阶仅一人。”

  徐福语气激昂地禀报。

  五年间,丹殿迅速发展,朝廷投入大量资源人力,取得此等成就,徐福急切奏报。

  “很好。”

  嬴迟听罢丹殿的人数与等级,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徐福,汝不负朕望,丹殿进展超出预期。”

  “预计丹殿能满足秦对丹药的需求。”

  徐福躬身说道,“这一切都得益于陛下的恩泽,如今丹殿可充分供应秦所需,无论是军中、朝廷还是地方官员都得到了保障。”

  嬴迟听后满意地笑了:“看来朕当初提出的俸禄改革是时候推行了。”

  “启奏陛下!”

  蒙毅起身道,“少府正在全力制造兵器,全军已换装铁制武器,连地方郡县的士兵也已完成更换。

  连弩、强弓都配备了新式装备,陌刀已全面普及,取代了骑兵原先使用的长矛。”

  郑国接着补充:“自从番薯和马铃薯推广以来,秦连年丰收,再无饥荒之忧,各地府库粮草充足。”

  众臣依次汇报过去五年的成果,让嬴迟喜笑颜开。

  与五年前相比,现在的秦帝国焕然一新。

  次日早朝。

  清晨的朝议比往常稍晚结束,众臣依次陈述近期情况。

  待最后一位官员退场,嬴迟感叹道:“五年时光,各位大臣尽心辅佐,未曾令我失望。

  今日的秦,已非昔日可比。”

  “有诸位相助,实乃我的福分。”

  文武百官一同称颂:“能侍奉陛下,为秦效力,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嬴迟的目光落在吕不韦和蒙骜身上:“今日秦已进入新的发展纪元,文武之道都需要提升。”

  “旧有的爵禄制度也应当调整。”

  “我欲烦劳太傅,细化文臣年俸细则,依据爵级官职制定,并结合赐丹、进入崇文殿和尚武场的机会,融入俸禄体系。”

  “吕太傅,我委你这项重任。”

  “蒙太傅,我希望你能主持军中武将年俸的规定。”

  嬴迟凝视着两位老人,语气恳切。

  “臣等必定不负所托。”

  二人回应铿锵有力。

  秦帝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俸禄制度革故鼎新势在必行。

  爵位赐丹,职阶供资,官级准许进入特殊场所。

  嬴迟胜利归来时,收纳陨落心焰的火塔已经建成。

  临行前,他就命令将领建造火塔,如今逐步落实,有助于灵火加速修途。

  “退朝罢。”

  嬴迟环视群臣,声音响彻朝堂。

  “臣等无要事呈奏。”

  众臣齐声回答。

  “既然如此,散罢。”

  嬴迟宣布散朝。

  起身离开大殿时,众臣一同说道:“臣等恭送陛下。”

  待嬴迟离去,李青与辛胜来到章台宫,恭敬地站在前面。

  “我有一项任务交给你们。”

  嬴迟对二人说道。

  “请陛下吩咐。”

  “赴汤蹈火,臣等万死不辞。”

  二人毕恭毕敬地回答。

  嬴迟没有多说,只是挥袖之间,五只玉盒出现在眼前。

  透过盒身,可见游走的火蛇,炽光耀眼。

  这是嬴迟从陨落心焰中分出的五缕子火,虽然不及本源灵火,却能在各营火塔中显现其力量。

  “陛下,这是什么?”

  二人面露疑惑。

  “这是陨落心焰,淬炼内力、真气效果显着,辅以此火修行,速度倍增。”

  “我命你们妥善安排,将这五道灵火送往五大营,务必稳妥。”

  嬴迟神色严肃。

  “臣明白。”

  两人立即应答。

  “去执行吧。”

  “孤要休息,无令不得擅自入内。”

  嬴迟轻轻挥手。

  “臣告退。”

  两位臣子行礼后离开,关上了章台宫的大门。

  “是时候论功行赏了。”

  嬴迟目光闪烁,充满期待。

  五年以来,他接连灭亡无数国家,实力达到巅峰宗师,还积累了大量灭国奖励,却从未领取,只为今日凯旋归来的荣光。

  “系统,结算奖励。”

  “指令接收中。”

  “恭喜宿主覆灭匈奴,击杀匈奴单于,获得玄阶宝箱一个,下品灵石若干。”

  “恭喜宿主覆灭图安,得黄阶宝箱一个。”

  “恭喜宿主覆灭西域诸国,获黄阶宝箱十个,下品灵石若干。”

  “恭喜宿主覆灭大夏与孔雀帝国,得玄阶宝箱两个,中品灵石若干。”

  “恭喜宿主覆灭塞琉西及罗马帝国,获玄阶宝箱两个,中品灵石若干。”

  “恭喜宿主多次灭国,得特殊建筑:初级灵脉一条(可随心放置,提升灵气浓度)。”

  “恭喜宿主掌控大秦界,获世界升级挑战机会一次(成功则世界等级提升),地阶宝箱一枚,随机副本世界入口一个。”

  “恭喜宿主完成隐藏任务,掌控《五胡世界》,得大秦界传送门一个,随机副本世界入口一个。”

  随着嬴迟的指令下达,系统提示音接连响起。

  五年时光,嬴迟所得远超想象。

  “这么多宝箱,不知会开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