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让李家村受益匪浅-《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本将无需多言。

  入伍披甲后,军营不同于民间,军令即为天命。

  我大秦勇士天下无双,军纪森严。

  违令者,轻则受惩,重则丧命。”

  “望诸位恪守军规,尽忠职守。”

  将领说完,微微点头示意左右。

  “新兵入营后,将在新兵营接受一个月的训练,随后分配至各部。”

  “新入伍者虽无爵位,但大王恩德深厚,凡入伍者每年均可获公士俸禄。”

  ……

  新兵营指挥官上前,大声宣读入伍条例。

  赵迟聚精会神地倾听,一字不差。

  “大秦对新兵和军法的重视,以及丰厚的军饷,难怪能一统天下。”

  “新兵即享公士年俸,足以养家糊口,在别国绝无可能。

  那些东方诸侯国只顾贵族,怎会如此善待寒门。”

  “这样的恩惠,实乃千古一帝秦始皇所赐。”

  赵迟心中暗想。

  秦帝国设二十级爵位,最低一级‘公士’便有俸禄。

  爵位越高,俸禄越丰,还能得土地和金银奖励。

  在大秦,人人皆有机会因功封侯。

  “好了。”

  “军规已讲明。”

  “现在开始抽签分队。”

  “我大秦新兵,均需为国效力。”

  “或戍守边疆,或驻扎都城,亦或守护各郡。”

  “去向由抽签决定,全凭天意,公平无误。”

  将领高声宣布。

  此言一出,演武场顿时喧哗起来。

  对大多数新兵来说,命运的转折点已然来临。

  并非所有人都如赵迟般渴望战场,那对他而言是变强的契机,但多数人对战场充满恐惧,因那里生死难测。

  因此,多数人的愿望不过是留在郡兵或京师军中,避开真正上阵。

  抽签定军属,是决定未来公平性的途径。

  “迟哥,只盼我们这次能更幸运。”

  “若能分配到都城,也算平安无事了。”

  李青兴奋地说。

  “正是这样。”

  “迟哥,战场固然可建功立业,但活着才是关键。”

  “只希望我们的运气稍好些。”

  同伴们随声附和。

  此刻,他们唯一的期待便是好运降临。

  然而刹那间,这份希望彻底破灭。

  赵迟大步向前,直视点将台上的将领,高声问道:“敢问诸位将军。”

  这一句便吸引了台上的目光。

  “此子胆魄过人,于这般场合竟全无畏惧。”

  “且看他为何如此面熟。”

  年轻将领暗暗思量。

  按照惯例,新兵初见军营或将领时,无不心生敬畏,像赵迟这样主动发问的情形极为罕见。

  “有何疑问?”

  蒙恬注视着赵迟问道。

  “若我加入边防军,可否有机会上战场?”

  赵迟坦然请教。

  投身军旅、驰骋疆场是赵迟的梦想,而京师兵与郡兵虽安稳,却非其所求。

  他渴望建功立业,获取权势,衣锦还乡,更盼光明正大地迎娶李烟言。

  “欲入边防军?”

  蒙恬颇为惊异。

  多年训练新兵,提及边防军时,无不因生死未卜而忧惧,故以抽签定军属,确保每名将士皆无怨言。

  然眼前赵迟毫无惧意,反对战场满怀热忱,令蒙恬深感震撼。

  “确是如此。”

  赵迟坦然回应,目光坚定,“身为秦人,守土卫国、杀敌报国乃本分。

  今秦帝国必统天下,即便我微不足道,亦愿全力以赴。”

  “再者,我欲凭军功改写命运,有所建树。”

  蒙恬由衷赞叹:“如此抱负,实属难得。

  敢问阁下何方人士?”

  “雍城李家村,布衣一人。”

  赵迟答道。

  “甚好。”

  蒙恬点头,“抽签定军属旨在公平,边防军最为险恶,若你执意前往,不必抽签。”

  “多谢将军。”

  赵迟毫不犹豫,“我愿赴边防军。”

  “迟兄是认真的,他真选了边防军。”

  “他确实想上战场。”

  同村几人目睹此景,无不震撼,原以为赵迟不过戏言。

  “很好。”

  “你有这般决心,我很想知晓你的名字。”

  蒙恬问道。

  “李家村,赵迟。”

  赵迟直言作答。

  “赵迟?赵氏族人?抑或仅姓赵?”

  蒙恬心中疑惑,自见赵迟起,那熟悉的脸庞与神情,唤起某些往事的记忆。

  “赵迟,此名我已牢记。”

  “我对你在军中的表现寄予厚望。”

  “稍候,待军牌制妥再来。”

  蒙恬淡然一笑。

  “是。”

  赵迟恭敬行礼,退至一旁。

  周围新兵见状,亦投以羡慕之色。

  初入军营便得大将赏识,实属难得机遇。

  “抽签分队开始。”

  指挥官高声宣告。

  顷刻间,成千上万新兵井然有序地参与抽签分队,有人欢喜,有人叹息。

  新兵分属各部:部分成郡兵,部分入京兵,其余投身边防军,其中边防军人数最多。

  天下看似安宁,实则暗潮涌动。

  秦王政下达备战令,举国上下蓄势待发,统一之战即将打响。

  营帐之中,赵迟手持自己的军牌,上面镌刻着清晰的名字与故乡。

  军牌不仅是身份标志,更是生死之间的凭据。

  一旦战死沙场,唯有此牌能确定身份,确保魂归故里。

  “只等号令出征。”

  “这场灭国之战无可避免,我要抓住这个机会建功立业,登顶武道巅峰。”

  “战场就是我的修行之地。”

  赵迟坐在床沿,满心期待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即便新兵对战场多有恐惧,老兵亦然,他却满怀憧憬,明白这是突破自我的良机。

  “迟哥。”

  此时,李青带着村里八人来到赵迟的营房。

  见他们到来,赵迟颇为诧异:“你们为何在此?”

  按规军牌一领,各营分配,他们不该聚在一起。

  九人齐聚,更让他疑惑。

  “迟哥,我们商议过了。”

  李青语气严肃,其他八人亦神情专注围在四周。

  “商议什么?”

  赵迟不解。

  “接下来的一年,我们都会跟随你。”

  李青说。

  赵迟猛然站起:“你们难道都报了边防军?”

  九人齐齐点头,眼神坚定,似认定他为领头人。

  “你们是不是糊涂了?战场险恶,这你们清楚。”

  “迟哥选择了边防军,我们也选择它。

  有你在,我们无畏战场。”

  李青笑着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从小到大迟哥主意最稳,与其去别处受委屈,不如跟迟哥。”

  “没错,我们从小一起长大,迟哥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从今往后,我们都要跟着迟哥。”

  “战场上,我们要和迟哥同生共死。”

  “再者,无论抽签结果如何,主动选择总是更好。”

  众人一致赞同。

  赵迟既感到无奈又深受触动。

  他知道兄弟们是担心自己独行,才集体加入边防军。

  从小一同长大的乡亲,情谊深厚,如今更需彼此扶持。

  “叮,连续任务发布:提升军职,每升一级,系统奖励丰厚。”

  系统提示音响起:“叮,触发连续任务——官职进阶。

  每次晋升,均有系统馈赠。”

  “叮,任务已生成——军职升迁。

  每晋升一步,必获系统嘉赏。”

  “叮,额外任务解锁——爵位跃升。

  逐级而上,均有厚礼相待。”

  突如其来的系统声在耳边炸响。

  “你们真的决定追随于我?”

  赵迟回过神来,目光扫视身边九位同乡兄弟。

  “迟哥,既然踏上了这条路,怎可半途而废?”

  “没错,大家都选定了你。”

  \"咱们同村而出,战场共生死,即便只剩一人,也会守护双亲无虞。”

  \"今后一切听从调遣。”

  九人话语坚定,毫无动摇。

  自幼,赵迟便是李家村年轻人的领袖。

  即便长大成人,同龄人依旧对他心悦诚服。

  不仅是村民,连村中老少猎人都对他信赖有加。

  毕竟赵迟在村里时,凭借些微手段总能找到猎物,减轻家庭负担。

  这让李家村受益匪浅。

  营房里的新兵见此,无不羡慕。

  同村的新兵各自分散,只顾逃命。

  \"很好。”

  \"明天是我们新兵集训的日子。”

  \"我会尽力争取军职,若能成为什长,定会带着你们。”

  \"若能让你们也获军职,那便更好了。”

  赵迟严肃点头,心中已有计划。

  \"多谢迟哥。”

  九人同样激动不已。

  \"好了,各自回去休息吧。”

  \"从明天起,我们不再是平民,而是军人了。”赵迟郑重宣布。

  众人对赵迟充满信任。

  除留下陪伴的李青外,其他人各自回屋。

  \"熄灯。”

  \"休整。”

  \"从明天开始正式训练,稍有松懈便按军规处置。”

  军营中传来低沉指令。

  回应随之响起。

  营房内灯光瞬间熄灭。

  所有新兵怀着敬意躺上床铺。

  \"开始修炼。”

  赵迟躺下后,默默默念,随即调动基础内力,进入修炼状态。

  他的身体已数字化,既能通过杀敌积累经验升级,也能通过修炼武功提升内力,增强战力。

  ……

  翌日清晨。

  天刚亮,赵迟醒来,顿觉神清气爽。

  \"一夜苦修,胜似安睡,内力有所增长,再练几日便可突破。”

  他满心期待。

  打开属性界面:

  姓名:赵迟

  境界:后天一重

  体魄:

  真元:

  专精技能:基础内功

  战斗技巧:基础剑术

  升级需求:

  一夜之间,尽管内力仅增少许,赵迟仍感受到进步。

  \"李青、李二,起来啦!\"

  赵迟站起,轻轻摇醒身旁仍在熟睡的两人。

  \"迟哥。”

  \"何事?\"

  两人迷迷糊糊睁开眼。

  \"快醒醒,一起叫其他人。”赵迟说。

  \"现在时间还早吧?\"李青揉着眼睛嘀咕。

  \"别啰嗦,赶紧动。”

  赵迟拍拍李青的头,走出营房。

  见状,二人忙起身跟上。

  接着他们去其他老乡的营房,唤醒所有人。

  这是新兵营的第一天。

  赵迟明白,这里不会轻松。

  尽管初次参军,但村里的长辈有过军旅经历,深知老兵们会给予新人考验。

  能否得到军职成为关键。

  有些人凭借新兵营的表现直接获任职位,哪怕只是统领五人的小队长,也是军职的一种体现。

  因此,赵迟深知这次机会至关重要。

  若能帮助同村的九位伙伴皆获军职,这对赵迟而言无疑是极大助力。

  一位小队长可统率五名士兵,九位小队长便能指挥四十五人。

  作为他们的领袖,赵迟在新兵营中无疑能获得更多资源。

  即使在战场上,有众多同伴相伴也可彼此支援。

  毕竟战场充满变数,即便有系统辅助,也需谨慎行事才能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