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这些士兵的模样甚是怪异-《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吴辅愤愤地骂了一句。

  \"对普通百姓而言,和平当然是最好的。

  但对于旧贵族来说,秦帝国掌权绝非好事,他们失去权势,自然难以接受。”

  \"不过,\"

  \"待大秦彻底平定天下,必然会对那些旧贵族以及心怀复国之念的叛逆采取行动。”

  \"以太子殿下的才能,那些叛逆只有死路一条。” 王俊冷声道。

  \"哈哈,我很期待那一天。”

  \"我们只需听从太子殿下的吩咐,为他效力即可。”

  吴辅也笑了。

  两人边走边聊,越过山岭,来到官道。

  然而眼前景象却是,官道上有几支骑兵急驰而来,显得格外匆忙。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余党在上党作乱?\"

  王俊与吴辅对视一眼,皆满心疑惑。

  \"这些骑兵怎么看都像东宫府兵。” 王俊仔细观察后,疑惑问道。

  \"王兄,此言当真?\" 吴辅难以置信,\"东宫府兵一向只遵太子号令,怎会在上党现身?\"

  此时,一队骑兵停步,靠近二人。

  \"百夫长!\" 骑兵们跃下马背,激动不已。

  \"你们为何到上党?\" 王俊愈发疑惑。

  \"奉大王与太子旨意,前来寻找王后的下落,全郡都在搜寻,禁卫军与东宫府兵均已参与。” 一名府兵答道。

  \"寻找王后行踪?\" 王俊与吴辅神色惊异。

  \"王后娘娘不是……\" 王俊欲言又止。

  \"据情报,王后娘娘并未身亡,八年前假死。

  迁葬时,大王与太子发现了这个秘密。” 一名骑兵补充。

  \"百夫长。” 另一名骑兵询问,\"你是本地人,可知道山桥村在哪里?我们找了许久都没有头绪。”

  \"大王与太子下令,郡内每一村都不能遗漏。” 骑兵继续说道。

  \"奇哉。” 王俊微笑,\"我二人正是路桥村人,刚从村中回来。

  进村只有一条小路,车马难行,只有骑马勉强可行。”

  \"正好百夫长刚离开村子,看看这画像,看是否曾见过王后娘娘。”

  一名骑兵从怀中取出画像递给王俊。

  王俊接过展开,顿时愣住。

  \"这……这难道是王后娘娘?太子殿下的亲母?\" 王俊低语,满脸惊愕。

  此画像由官府画师精心绘制,与祖龙所持原版画像极为相似,若曾见过画像中的人,必能一眼认出。

  王俊想起归村时遇到的冬儿大夫。

  那场景仿若昨日,提到太子之事时,冬儿大夫悲痛万分,让王俊心生疑虑,但未深入探究,因其看似毫无关联。

  \"王兄,你怎么了?\" 吴辅问道,目光也落在画像上。

  看到画像中的人,吴辅震惊异常。

  \"这……这不是冬儿大夫吗?\" 吴辅惊呼。

  听到二人的话,众骑兵顿时兴奋起来。

  \"百夫长,你们见过王后娘娘?\" 骑兵们激动地追问。

  \"见过。”

  \"就在我们村。” 王俊茫然点头。

  \"太好了。”

  \"百夫长,你们运气真好,全上党都在找王后娘娘,谁先找到必有重赏。”

  \"不曾想王后娘娘在路桥村,大王与太子得知必定欢喜。”

  \"走,咱们去村里迎接王后娘娘。” 骑兵们情绪高昂地说。

  ……

  \"不,莫急。”

  \"先向大王和太子禀报,这样更稳妥,否则贸然行动,万一出错,我们难以承担后果。” 王俊冷静说道。

  \"对对对。”

  \"先禀报,再由大王和太子裁决。” 骑兵们思量后一致同意。

  郡守府内。

  \"迟儿。”

  \"我是不是弄错了?\"

  “娘根本不在上党郡,这些日子竟毫无她的音讯?”

  祖龙神情恍惚地说。

  “爹,您莫要担忧,娘定能找到。

  上党郡广阔,有些村落需翻山越岭方能抵达,此次未调大营主力,仅派遣了郡兵与府兵搜寻。”

  ……求花……

  “不过一两天,消息便会传来。”

  嬴迟看着祖龙焦虑的模样,虽觉可笑,却也满心安慰。

  毕竟自家这位千古一帝的父亲对母亲如此挂念,才会这般紧张。

  “你怎的丝毫不急?”

  祖龙瞧着嬴迟镇定自如,不禁责怪。

  “天意昭然,我急又有何用?”

  “既已安排妥当,娘在上党郡,应不会走远。

  不如安心等待消息。”

  嬴迟无奈说道。

  此时。

  “报!”

  李青与辛胜快步入殿,脸上交织着焦急与喜悦。

  “如何?”

  嬴迟收起轻松,沉声发问,心中亦充满期待。

  “殿下,”

  “王后的下落我们已找到。”

  “纯属意外。”

  “东宫府兵的一名将士返乡探亲时,恰好遇到王后娘娘。”

  李青兴奋地说。

  “真有此事?”

  祖龙惊喜追问。

  “速将那人带来!”

  嬴迟下令。

  “遵命。”

  李青不敢耽搁,随即离去。

  不久后。

  王俊与吴辅进入大殿。

  见祖龙与嬴迟,忙跪下行礼。

  “臣等拜见大王,拜见太子殿下。”

  二人行礼结束。

  “你们见过王后娘娘?”

  嬴迟立刻询问。

  “禀太子殿下。”

  “请问王后娘娘是否唤作‘冬儿’,且擅长医术?”

  王俊恭敬而忐忑地问。

  “正是。”

  嬴迟点头认同,心中愈加笃定。

  “禀太子殿下。”

  “我可以确定画中人便是我们路桥村的冬儿大夫。

  这些年,她一直在村中行医,为村民诊治,至今已有近八年。”

  王俊激动答道。

  太好了!

  嬴迟听闻肯定答复,笑着对祖龙说:“父王,娘的消息已知,您可安心了。”

  王后仍在路桥村,未曾离开?”

  祖龙激动地问王俊。

  “禀大王,王后娘娘一直留在村里,为防万一,还安排了几名府兵在外守护,只待大王与太子确认娘娘身份。”

  王俊恭敬答道。

  “你办得很好,未曾擅自动手接王后。”

  “你表现得很出色。”

  祖龙连连点头。

  “你们的姓名与官职是什么?”

  嬴迟盯着二人问道。

  “臣乃府兵百夫长,姓王名俊。”

  “我身旁这位是吴辅,在邯郸大营任伍长。”

  王俊毕恭毕敬答道。

  “干得好,此次功不可没。”

  嬴迟称赞道。

  “此事我绝不会忘。”

  嬴迟续道,“李青,擢升王俊为千夫长,调吴辅入府兵,升任百夫长,各升两级。”

  “遵命。”

  李青领旨。

  “臣叩谢太子恩典。”

  王俊与吴辅跪拜,神情激动。

  谁能料到返乡竟获此殊荣。

  “李青、辛胜,召府兵与禁卫军,前往路桥村。”

  “王俊,带路。”

  嬴迟下令。

  众人齐应。

  “父王,接母归来。”

  嬴迟转身对祖龙言。

  “好,接你母归家,团圆一家。”

  祖龙泪盈眶,点头承诺。

  久盼之日终至。

  ……

  路桥村。

  一如往常。

  歇息一夜后。

  冬儿草备早膳,而后坐小院研药。

  这些年间……

  这般平和日复一日,冬儿不曾厌倦,纵生活清简亦无怨言。

  出身寒微,幼时历经波折,故觉此般日常虽平淡却有味。

  忽闻村中马蹄骤响,似千军压境,皆战马踏地之声。

  突兀喧嚣扰村静。

  “冬儿大夫。”

  一邻妇经过门前时招呼。

  “外头何事?是大军至否?”

  “今日非征伐之期罢?”

  冬儿抬首,唇角轻扬。

  “不知。”

  “定有要事。”

  “我去瞧瞧,回来再叙。”

  邻妇笑意盈盈,迈步向村口行去。

  听此动静,不少村民聚村口。

  虽村远而安逸,然闲谈外界讯息亦为乐事。

  今日动静甚大,必有巨变,众皆好奇奔赴。

  然于冬儿,此无足轻重。

  隐于此偏僻山村,只为掩形匿影,避世独居。

  村口人潮涌动,眼前景致令众惊诧。

  千骑黑甲骑兵列阵,每人均气度凛然,非普通士卒。

  “村长,何故至此?又欲征伐乎?”

  “天下既定,何须再战?”

  村民疑询村长。

  “我也不解。”

  面对村民的困惑,村正同样一脸迷茫:“我并未接到官府的消息,也不曾听说军营有派人联络,况且他们一向只派少数将士,怎会如此气势浩大?”

  “究竟发生何事?”

  “这些士兵的模样甚是怪异。”

  “确实如此。”

  “可他们的盔甲为何这般像是王家那小子的?”

  “难道我们的村子出了问题?”

  村民们注视着村口的情景,开始低声私语。

  就在此时,

  王俊身披铠甲,骑马抵达村口,下马后站在村正身旁。

  “这位大人,我们村是否遇到了麻烦?是来追捕逃犯吗?”

  见到那些士兵,村正立刻恭敬地询问。

  “村正,是我。”

  王俊笑着揭下面具。

  “原来是王家小子,这是怎么回事?这般阵仗又是为何?”

  确认是王俊后,村正松了口气,随即追问。

  “大王与太子已至。”

  “务必告知乡亲们切勿失仪,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王俊神情严肃叮嘱道。

  “什么?”

  “大王与太子竟降临我们村?”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村并无过错啊。”

  “王家小子,你身为村民之一,定要向大王与太子解释清楚。”

  村正脸色骤变,急切说道。

  “村正请安心。”

  “此事定是好事。”

  王俊轻声回应。

  此刻,

  禁卫军与东宫侍卫让出通道。

  两道威严的身影缓步走来。

  当他们望见这二人时,

  王俊神色瞬间凝重:“这是大王与太子殿下,各位万不可失仪。”

  随后,

  王俊深深一揖:“臣拜见大王,拜见太子殿下。”

  提及大王与太子之名,

  刹那间,

  村口数百村民无不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