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他为储君,顺理成章-《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谢太子殿下。”

  群臣齐声拜谢,恭敬起身。

  此时,环绕嬴迟的金龙金凤化作光点消散,天际五彩云霞亦隐去。

  这场惊动天下的奇景至此结束,却让人铭记于心。

  “今日大典结束。”

  “若有要务,可先行退下。”

  “迟儿,随寡人回章台宫。”

  祖龙对嬴迟说道。

  “是,父王。”

  嬴迟点头随行。

  “臣等告退。”

  文武百官同时退下。

  随后,祖龙登上銮车,嬴迟携家人同行,向着王宫前行。

  咸阳注定成为宗庙的核心之地,今日之事虽暂告一段落,其影响却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车驾渐行渐远,禁卫护送着它消失于视线之外。

  百官各自归散,宗庙前的沉寂却显得意味深长。

  嬴傒与宗室官员脸上的表情交织着复杂的情感。

  “宗首,”

  有人低声问道,“扶苏公子未能继位,我们宗室今后如何自处?”

  几位宗室官员苦涩地对视,今日的变化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他们本以为扶苏将成为太子,谁料祖龙突然追封夏玉房为王后,宣布嬴迟为长子、太子,这些决定让人措手不及。

  嬴傒仰头望向苍穹,眼底闪过一丝悔恨与痛苦。

  “二十多年前,”

  他缓缓开口,“大王曾欲立身边女子夏玉房为王后,当时的太后干预此事,我亦参与其中,为维护王族体面,违背了大王的心愿。”

  “这二十多年来,”

  他继续说道,“当年反对大王的人,或亡或退,几乎无人能在朝中立足,权力尽失。

  即便我身为宗室之首,昔日何等风光,如今也成了局外人。”

  “大王念及亲情,或许留我一命,但我的选择错了。

  我执着于所谓王族尊严,忽略了对大王的支持,这才导致今日局面。”

  嬴傒叹息道,“自食其果,这些年被压制,我盼着扶苏登基能改变这一切,可如今已无望矣。”

  嬴迟是夏玉房之子,即便夏玉房已释怀,祖龙与嬴迟也不会忘记。

  只要自己还活着,身为宗室之首,宗室便无法获得重用。

  “或许,是我该为此付出代价了。”

  嬴傒低语,“不可因我的过错毁了整个宗室。”

  嬴迟天赋异禀,不仅实力出众,更是天命所归。

  他被册封为太子时,天现祥瑞,堪称天选之人,地位稳固,无人可撼动。

  嬴傒沉思片刻,目光愈发坚毅。

  “宗室官员何在?”

  嬴傒警觉起来,高声呼问。

  “下官在此!”

  宗室官员齐声回应。

  “宗室归属大秦,理应效忠君主。

  我嬴傒先前行为有误,违抗王权,背叛大王,罪责由我一人承担。

  然宗室乃王族血脉,与大王、太子息息相关,不可背离大秦。”

  “从今日起,”

  “宗室应以效忠大王和太子为首要职责。”

  “诸位可明白?”

  嬴傒直视众人,语气无比坚定。

  “宗首?”

  “此言属实?”

  宗室官员心中疑虑重重。

  “你们听清我的话了吗?”

  嬴傒再次确认。

  “属下遵命,定竭诚侍奉大王与太子。”

  众人齐声响应。

  “谨记,此江山乃大王所有,终将归于太子。

  王权不可撼动。”

  嬴傒微微颔首,转身步入王宫。

  扶苏府内,淳于越宽慰道:“公子无需忧愁。

  即便嬴迟再强势,您仍有宗室与众多朝臣支持。

  一旦嬴迟有所疏忽,便是您的机会。”

  扶苏愁容未展,淳于越急切进言:“王权不可轻慢,否则何以延续儒家纲常,推行仁政?”

  今日宗庙之事,淳于越虽未入朝,却尽在眼中。

  “先生,为何执意储君之位?无此位,便无法弘扬儒家之道吗?”

  “儒家以礼为首,辅以律法。

  嬴迟为先王长子,生母为王后,乃秦室正统嫡长子。

  他平定诸国,功绩卓着,无可匹敌。”

  “我虽自信在兄弟中尚可,但与嬴迟相比,仍有差距。

  他为储君,顺理成章。”

  “先生欲我争储,岂非悖逆礼制?”

  扶苏对淳于越心生疑虑。

  淳于越脸色骤变,若再劝说,恐适得其反。”你真要放弃?储君之位通向王权,乃万世基业!”

  “本非我分内之物,谈不上割舍。

  我深知自身,缺王者气度与才能。

  嬴迟兄刚毅且精通治国之道,与先王最为相似。”

  “嬴迟兄所言不错,我扶苏于秦帝国未建尺寸之功,仅因先王之子而存名。

  我决定拜访嬴迟兄,愿为秦帝国效力。

  储君之位,就此罢休。

  嬴迟兄所得,实属应得,他登基亦可令秦帝国更强盛。

  今日天降异象,宗室与朝臣皆已知晓。”

  扶苏坦然一笑。

  淳于越叹息:“嬴迟,无论身份如何,我必扞卫儒家礼制,唯扶苏堪当此任。

  我绝不退让。”

  胡亥府中,“糊涂!赵迟算什么东西?出身卑贱竟也姓嬴、为太子?父王因他疏远我,储君之位也失去。

  赵迟,我必取你性命。”

  胡亥在大殿内暴怒狂吼,砸毁一切以泄愤,殿门紧闭。

  殿中仅余赵高,他冷眼旁观胡亥的失控。

  许久。

  \"师父!\"

  \"为何你不替我斥责那赵迟?\"

  胡亥转身怒视赵高质问。

  \"责骂有何益?\"

  \"这般愤怒能挽回太子之位吗?\"

  \"莫再这般幼稚,少公子。”

  赵高语气微愠。

  他对胡亥期望甚高,却见其如此沉不住气,深感失望。

  \"师父,真的别无他法了吗?\"胡亥满怀希望地走近。

  \"全因赵迟,你才失了太子之位。”

  \"此番天现异象,赵迟威望陡增,连扶苏及支持你的大臣也多倾向他。”

  \"此事只有一策可解。”

  赵高声音低沉。

  \"何策?\"

  胡亥期待地问。

  \"赵迟必死。”

  赵高眼中寒光乍现。

  他对赵迟怨恨难消,若非赵迟,他仍是受敬重的中车府令,胡亥或许也能登太子位。

  但他被毁了一切。

  他决心复仇。

  不惜一切代价。

  ...

  章台宫内。

  祖龙立于沙盘前。

  嬴迟陪同。

  李烟言携两子出游。

  自今日起,

  嬴迟一家将迁至东宫。

  闲置多年的东宫终迎新主。

  大秦新储君诞生。

  殿中蒙骜与吕不韦二老臣在场,乃当今大秦最德高望重者。

  \"迟儿,\"祖龙开口,\"汝已阅遍山河。

  然今日起,汝与往昔不同。

  昔日为臣,听命行事,率军平乱。

  今时身份恢复,列宗谱,这天下属汝。

  汝不仅治一隅,更统御全局。”

  \"心绪须变。

  天下是汝之天下,亦是汝之担当。

  百姓为汝子民,万物归汝管辖。

  此天下、朝廷、帝国,需汝守卫、掌控。”

  祖龙指沙盘,语重心长,嬴迟郑重应诺。

  天下二字意义非凡。

  曾经,嬴迟亦热血沸腾,才智不可居人后,然亦不负始皇厚爱,谋划皆期秦末问鼎。

  今身份复位,一切焕然。

  无需再待数十年,嬴迟已是正统,天命继承者。

  \"二老,\"祖龙目光坚定,看向蒙骜与吕不韦,\"臣在。”

  二人立即回应。

  “往昔多承二位在军政上的指点,受益良多。

  即便迟儿才智远超我辈,无论在军事还是政务上的见解皆令人钦佩。”

  “智者千虑尚有疏漏,愚者百思或有所得。

  朕欲邀二位担任太子太傅,成为东宫首批核心属官,在关键时给予迟儿指导,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祖龙注视着二人。

  “若大王与太子不嫌弃臣年迈,臣愿以忠诚侍奉,直至终老。”

  蒙骜微笑道。

  “臣亦如是。”

  吕不韦随声附和。

  “为大秦奉献,纵使赴死亦无憾。”

  吕不韦同样坚定表态。

  “迟儿。”

  “你天赋卓绝,但年纪尚轻,难免犯错。

  你是储君,肩负监国重任,批阅奏章,治理朝政,每一步都关乎万民生计。”

  “两位老臣乃大秦功臣,阅历丰富,学识渊博。

  若有疑虑,可向他们求教。”

  祖龙转向嬴迟,语气充满关怀。

  如今正值壮年。

  然而,他对嬴迟的扶持之举,在历代帝王中堪称特例。

  历史上仅有朱元璋可与此相较。

  他对长子朱标寄予厚望,为朱标组建了一支足以影响天下的东宫班底,即便朱标未能完成心愿,他也可能顺势推动。

  这样的期待,在史册中极为罕见。

  在他看来,朱标是他的骨肉,其他诸子只是他的子嗣。

  嬴迟的情况也类似。

  祖龙虽有多名皇子,却将他们视作己出。

  而嬴迟与众不同,他是昔日邯郸质子赵政与自己青梅竹马、共同经历风雨的妻子所生。

  因此,祖龙对嬴迟既怀歉意,又深感欣慰,因嬴迟之才无人能及,是他最杰出的儿子。

  若大秦基业终有一天传承至嬴迟手中,才算圆满。

  “父王教诲,儿臣铭记于心。”

  嬴迟先是对祖龙行礼,随后转向蒙骜与吕不韦:“今后还请二位太傅多多提携。”

  “太子无需拘礼。”

  二人连忙回礼。

  此时。

  章台宫外传来声响。

  “大王。”

  嬴傒的声音响起。

  “他有何意图?”

  听到这声音,祖龙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回想过去,他对嬴傒的情感复杂。

  祖龙心中始终难以释怀,这位曾为至亲的伯父,本应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却背叛了他。

  若非顾念血缘关系,嬴傒恐怕早已丧命。

  然而,祖龙对嬴傒的态度冷淡如冰。

  多年未曾相见,直到昨日才再次重逢。

  “臣嬴傒。”

  “往昔诸多行为辜负大王,身为宗室,却与逆臣同流合污,罪无可恕。”

  “臣当受万死之责。”

  “但此事与宗室无关,全由老臣一人所致。”

  “恳请大王只惩罚老臣,勿牵连宗室。”

  “老臣嬴傒,甘愿以身殉职,向大王与王后谢罪。”

  嬴傒语气激烈,话语间充满决绝之意。

  瞬间,语气更加坚定。

  伴随着兵刃出鞘的声音,隐约传来一丝血迹飞溅的轻响。

  此刻,

  辛胜快步入殿:“大王,宗首嬴傒已自尽。”

  听到这消息,

  祖龙陷入沉思。

  他对嬴傒虽有不满,但如今嬴傒已逝,一切都成了过往云烟。

  毕竟,祖龙对家族情感极为重视。

  “妥善安葬吧。”

  祖龙长叹一声,语气庄重地下令。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