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深感祖龙暗中尽力谋划-《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这是父亲为你准备的。”

  “过去我无力守护你的母亲,如今我手握至高权力,绝不容许任何人伤害你或你的家人。

  这片天下,就是我要托付给你的。”

  祖龙语气坚定,字句间满是真挚情感,深深触动了赵迟。

  望着秦帝国疆域图,往昔赵迟或许只是冷静审视,此刻却被深深震撼。

  因父亲要将天下交予他,这样的机会,他又怎会不动心?

  自掌权后,赵迟便立誓掌控天下。

  赵迟身为智者,深知未来数十年的风云变幻。

  始皇驾崩,天下随之动荡。

  秦末之势逼近。

  依史记载,大秦王朝仅历两代即告终结。

  至秦末,赵迟本可顺理成章取代,然时至今日,祖龙竟认他为子,愿让出江山。

  他无需等待所谓的秦末,便可拥有天下。

  “难怪始皇对扶苏严厉,难怪他急于立储。”

  “这一切皆因我之故。”

  “我是始皇之子。”

  “我将成为未来的继承者。”

  “难道这不是梦境?”

  “原来我是始皇之子。”

  赵迟内心的激动难以平息,直到此刻仍澎湃不已。

  乾坤似已掌控在手。

  原本计划中的秦末夺权之举似乎不必实施。

  “迟儿。”

  “开疆拓土可能比想象中容易,但治理国家必定充满艰难。”

  “若非你出现,我一旦离世,仅凭扶苏或其他子孙,无法守住这片疆域。”

  “只有你能稳定江山。”

  “因为这天下是你亲手打下的。”

  祖龙注视着地图,神情严肃地说道。

  历史记载:

  始皇去世后,天下动荡。

  这不是空谈,始皇在世时,六国余部虽偶尔有所动作,却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始皇一死,仿佛失去了核心,这些势力纷纷浮现,最终导致大乱,大秦覆灭。

  正符合始皇所言。

  其后代无人能承担此重任。

  但赵迟与众不同。

  这天下是他亲率大军夺取,六国残余力量对他极为畏惧,也深知他的威势。

  在他眼中,赵迟如同煞星,似灾难降临。

  其震慑力不逊于在世的始皇。

  若由赵迟掌管,敌对势力必然忌惮,有他在身边,大秦不会倾覆。

  武安君赵迟之名,在百万秦军心中如战神般存在;而那些曾被他击败的敌人,则视他为噩梦。

  “迟儿。”

  “或许你现在还不完全相信我。”

  “但我的每一个承诺都发自真心。”

  “这天下终究属于你。”

  “我以祖先之名起誓,未来的大秦必将交付给你。”

  “同时,我也要履行当年对你母亲的承诺。”

  祖龙将手放在赵迟肩上,目光坚定地说。

  ……

  听到祖龙的话,赵迟震惊异常。

  追封母亲为王后?

  “以前我对你说过,若我登基,你母亲就是王后。”

  “过去无力兑现承诺,也没能保护好她,现在终于可以做到。”

  “即使她已经离去,我也将遵守旧约。”

  “我打算追封她为皇后,树立典范。”

  祖龙的话语充满前所未有的决绝。

  赵迟平静地回应,声音柔和却隐含波动:“此举恐怕会让朝廷不安,而且你若承认我为子,也可能引起争议。”

  祖龙直视着他,声音低沉而有力:“哪怕是血流成河,甚至杀尽百官,我也在所不惜。”

  此刻的赵迟无话可说。

  看着眼前这位一心只为自身和亡母谋划的人,怎能不让人感动?这是赵迟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父爱。

  殿外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父亲。”

  “我们又来看您了。”

  李烟言带着一双儿女步入大殿,时隔两年,孩子们已长大不少,正处青春韶华。

  赵迟听见孩童的声音,眉眼间泛起怀念之色,转身望向这对幼童。

  “爹爹!”

  “爹爹回来啦!”

  “爹爹抱抱!”

  赵钰琪跑在前头,扑进怀中,赵熙随后紧跟,兄妹俩左右攀上赵迟肩膀。

  “这么久没见,想不想爹爹?”

  赵迟温柔问。

  “想。”

  “我们都很想念爹爹。”

  孩子们的回答毫不犹豫,神色真诚。

  看着渐渐长大的儿女,赵迟满心怜爱。

  赵钰琪红衣如火,宛如小公主般美丽动人;赵熙英姿飒爽,将来定是翩翩少年。

  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容貌。

  “嗯,很好。”

  赵迟点头,眼中满是慈爱。

  对祖龙来说,妻儿是他生命的支柱。

  母亲离去后,她们是他活着的动力。

  “琪儿,熙儿。”

  赵迟突然说道:

  “给你们的父亲行跪拜之礼。”

  两个孩子毫不犹豫地依言跪下。

  “烟言。”

  赵迟看向李烟言,她早已知晓,从容站到他身旁。

  接着,赵迟牵着她的手,朝祖龙跪下。

  “琪儿,熙儿,”

  “你们的父亲是生身之父,请向父亲叩首。”

  声音低沉而坚定。

  这一幕深深打动了祖龙。

  赵迟接纳了他,毫无抗拒。

  孩子们虽年幼,但对父亲充满爱意,跪拜时毫不迟疑。

  “烟言。”

  赵迟看向李烟言,察觉她似早有准备,神情平静,无一丝惊讶。

  “烟言,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为何不早告诉我?”

  赵迟疑惑追问。

  “迟哥哥,那时不知如何开口,还请你不要责怪。”

  李烟言略带羞涩地说。

  “那你究竟是何时得知的?”

  赵迟一时语塞。

  蒙家、夏无且都知情,连亲生女儿也知晓,唯独他被蒙在鼓里?

  “父王告知我关于你父亲的事情时,我就察觉到他对你的态度有些不同,便追问原因。”

  李烟言温和解释。

  “原来是你自己发现的。”

  赵迟点头恍然大悟。

  他抬头看向祖龙,“除了烟言,还有谁清楚此事?”

  “王翦、桓漪、蒙毅以及韩非都知道。”

  “多亏我的叮嘱,他们一直守口如瓶。

  当然,也是因为他们明白这对你是至关重要的消息。”

  “韩非怎么会知道呢?”

  “难道是你们告诉他的?”

  赵迟十分惊讶。

  蒙家与王家世代效忠秦帝国,自然知晓诸多秘密。

  韩非却不同,他于国破后才入秦,虽受重用,却难获秦始皇完全信任。

  “此事一言难尽。”

  “韩非得知这一切,皆因你自身缘由。”

  祖龙含笑徐徐道出蒙毅与韩非间的误会。

  “蒙毅误以为韩非站在你这边,韩非却以为蒙毅是你属下。”

  听罢此言,赵迟满心疑惑。

  确实是个独特状况。

  若非蒙毅支持赵迟,韩非或真会不顾一切。

  即便面临生死抉择,他也绝不会背叛。

  “烟言,行礼。”

  赵迟未多言,即刻向祖龙跪拜。

  祖龙今日所言令赵迟释然,对未曾谋面的父亲的怨恨亦随风而逝。

  赵迟虽未亲历过往,却明了朝堂复杂,深知权贵逐利本质。

  祖龙当年所承压力非同小可,否则母亲不会离咸阳以护父。

  赵迟一家向祖龙行礼。

  见此情景,祖龙满心喜悦。

  这意味着儿子接受了他。

  “好,好。”

  “迟儿,烟言。”

  “快起身。”

  祖龙喜极而奔前扶起赵迟夫妇。

  此刻其欣喜远胜得知赵氏灭国之功之时。

  儿子终于承认他是父亲了。

  “迟儿。”

  “可知我为何宣布明日赴宗庙?”

  祖龙笑着问赵迟。

  “嗯。”

  赵迟点头。

  朝堂上,祖龙提及宗庙时,赵迟以为要从众公子中选储君,让先祖见证。

  那时他未知自己身世。

  今忆起,方晓祖龙用意。

  赴宗庙,为让他认祖归宗,复嬴姓,成王族公子,进而顺理成章封为太子。

  或许,这才是祖龙初衷。

  “迟儿。”

  “对你的承诺不曾变。”

  “今日相认,明日我将告知百官,昭告天下,你是我的儿子。”

  “身份为大秦长公子,也是大秦太子。”

  祖龙凝视赵迟,语气郑重。

  赵迟听后一时无语。

  深感祖龙暗中尽力谋划。

  蒙家、王翦、桓漪等人或许皆祖龙为他争取之力。

  他们掌控数十万军权,对王室忠心,有他们支持,他在秦地位稳固,可见祖龙竭力助他。

  “烟言。”

  “明日别忘带琪儿与熙儿去宗庙。”

  “他们是我的孙辈,明日将重定他们的身份。”

  “至于你,作为迟儿的妻子,理应列入王族谱系。”

  祖龙神色温和,望向李烟言。

  “是。”

  李烟言即刻应答。

  她虽心生喜悦,但并非为自己,而是为迟哥哥感到欣慰。

  迟哥哥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孩子,心愿得以实现。

  祖龙交代完赵迟后便不再挽留。

  他知道这些话会让赵迟情绪波动,即便他自己此刻也感同身受。

  多年的误会终于解开,确实令人欣慰。

  “冬儿。”

  “我和我们的儿子已经相认了。”

  “他原谅了我,没有太多抵触。”

  祖龙嘴角带着真诚的笑意,这种笑容难得一见。

  片刻后,祖龙恢复严肃。

  “铁鹰。”

  “臣在。”

  铁鹰从后殿走出。

  作为黑冰台的首领,除非特殊情况,他都会守在王宫。

  “调动咸阳所有黑冰台密探,封锁全城。”

  “明日。”

  “这座城市将迎来腥风血雨。”

  祖龙语气冷峻,章台宫陷入寂静。

  武安君府。

  “迟小子,你回来了。”

  夏无且笑着上前迎接,打量着赵迟。

  看着面前慈祥的夏无且,赵迟内心百感交集。

  他与这家人相处多年,一直隐瞒真实身份,却得到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赵迟怎能不感动?

  “外祖父。”

  “这些年,真是让你受委屈了。”

  赵迟注视着夏无且,语气平静地说。

  此话一出,夏无且的笑容微微停滞,脸上神情开始变化。

  这声“外祖父”

  他盼了太久。

  然而此刻亲耳听到,却让他有些恍惚。

  “你……你刚才叫我什么?”

  夏无且声音颤抖地问。

  “外祖父。”

  赵迟含笑回应。

  “哦,哦。”